南苑機場
南苑機場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機場。機場距離北京市區(南四環)3公裡,距離天安門廣場13公裡,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機場停運前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管理,是曾中國聯合航空的基地機場。2019年9月25日,大興國際機場開始營運,南苑機場停止客運服務。
老照片中的南苑機場
1904年,南苑的毅軍操場開始用於起降飛機。1907年7月,清政府在毅軍操場修建了供飛機起降的簡易跑道。1910年8月清政府籌辦航空事業,在南苑開辦飛機修造廠試製飛機,利用毅軍操場簡易跑道,供從法國購進的一架蘇姆式飛機起降。自此,南苑機場成為中國第一個機場,也是世界最早的機場之一(美國最早的機場於1909年建立跑道及機場)。
宋慶
「毅軍」是晚清將領宋慶手下軍隊的稱謂。宋慶(1820-1902年),字祝三,山東蓬萊人,出身於軍伍。因其鎮壓捻軍有功,得賜「毅勇巴圖魯」稱號,因其勇號,稱為毅軍。
1913年5月,南苑飛行訓練場,西方人士在高德隆雙翼飛機前拍照留念
辛亥革命後,1913年8月在南苑創建了中國第一所正規的航空學校——南苑航空學校,並花費30萬銀元買進10架法國「高德隆」雙翼教練機。
航校教官與一架艾佛羅教練機
1912年9月,南苑航空學校正式開學,秦國鏞任首任校長,佟濟煦任副校長,王鄂任教育長,厲汝燕任飛行主任教官。課程有學科與術科兩大類。學員大都是陸軍學堂畢業生,第一期學制為一年,後改為兩年,設有初級班與高級班。
厲汝燕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航空學校停辦,但它前後四期培養的100多名飛行員,在中國航空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有些人成為後來民航飛行的骨幹。1920年5月7日,京滬航線北京至天津段開航,首航的亨德裡·佩奇O型機當天從南苑機場飛往天津佟樓賽馬場。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對南苑機場進行了擴建,完善了航空指揮設施,更名為南苑兵營。1945年日本投降後,南苑機場成為國民政府和中華民國空軍的重要機場之一,蔣介石專機在此降落,傅作義專機在此起飛,該機場同時由中國航空和中央航空兩間民用航空公司使用。
1949年1月底,南苑機場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飛行中隊在南苑機場成立,並執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飛行任務。以後歷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閱兵,南苑機場都擔負著保障空、地受閱部隊的訓練任務。截至1957年,南苑機場已可起降圖-104客機。
在南苑機場等待接受開國大典受閱的飛行員與飛機
1953年2月19日,空軍在北京南苑機場成立了空軍中級指揮員訓練班,調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校長呂黎平任班主任。1958年,空軍中級指揮員訓練班改編為空軍高級航空學校。1963年3月,更名為空軍第一高級專科學校。1968年10月改編為空軍第十三航空學校,後遷至山東濟南。
在南苑機場待命起飛的P- 51戰鬥機
1969年11月,空司通知,由空軍第三十四師接收原空軍第一高級專科學校所屬的南苑機場,並組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南苑場站,執行團級權限。原駐沙河機場的空軍第一〇二團遷駐南苑機場。1970年5月,根據空司關於空軍飛行部隊師、團番號冠以「航空兵」字樣的通知,空軍第三十四師番號全稱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三十四師」,所屬各團以此類推。駐南苑機場的空軍第一〇二團因此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一〇二團」。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到達北京,葉劍英、黃華等到南苑機場迎接
由於南苑機場跑道長,安全環境好,所以成為迎送外賓的重要機場。1957年4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期間,南苑成為蘇聯圖-104噴氣式客機首次降落中國的機場。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作為尼克森總統的秘密特使訪華,促成尼克森總統訪華和中美關係正常化,他的專機就是從巴基斯坦起飛,在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後抵達南苑的。
南苑機場候機樓出發口
1986年,中國聯航成立,並一直以南苑機場作為基地機場。後曾有停飛時段。2008年,北京南苑機場經歷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增長時期。總服務旅客數增長了80.1%,達到135萬7038人次;貨物裝卸量達到13243噸,相比上一年增長65.6%。交通量也有顯著增長,達到72.2%,為12245架次。
南苑機場候機樓到達大廳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規劃,2019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啟用以後,南苑機場將停用拆除作都市開發用途,僅保留部分設施改建成航空博物館。但在關閉前,南苑機場曾於2012及2016年略作擴建。
南苑機場中國聯合航空值機櫃檯
2019年9月25日當晚,隨著最後一班中聯航航班KN5830抵達南苑機場,長達109年客運服務的南苑機場正式宣布停止客運服務,最後一架飛機亦於同晚11時23分調往大興機場。
南苑機場
南苑機場作為中國的第一座機場,見證了中國整個航空近代史,在我國航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有關部門能把南苑機場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保留。
原標題:《畫說北京丨中國第一個機場——南苑機場的前世今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