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的大日子的越來越近,越來越多令人為之振奮的消息傳出,就在今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這座被人譽為「新世界第七大奇蹟」的存在,一經問世就因為幾點與眾不同吸引著國際社會的目光,甚至多次被國外媒體所誇讚,這讓我們深感自豪。但今天同時有一件事讓我們深感惋惜,那就是已有百年歷史的我國第一座機場—南苑機場要正式退休了。
其實在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中,都有一兩個知名度非常高,經常去的大機場。但有意思的是南苑機場似乎成了另類,就像在上海跟司機師傅說「去機場」,司機師傅都會問一句「浦東還是虹橋?」,而在北京,你如果說「去機場」,司機師傅也懶得問,直接就奔首都國際機場而去了,南苑機場就這樣沒有牌面嗎?按理來說南苑機場作為我國第一座機場,資歷要比首都機場高出很多,但正是因為年齡太大,與後輩相比看起來顯得有些寒酸了……
1910年,北京市南郊豐臺區南苑鎮皇家狩獵場改建為南苑機場,為何選在這裡修建機場呢?這跟這裡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北京南郊地勢低平開闊,在古代因為永定河流經此處,在這裡誕生了很多湖泊沼澤,動植物繁盛,成了古代很多帝王漁獵的場所。後來到了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將這裡的居民遷出,湖沼填平,開始擴建殿堂宮室。後來清朝入關這裡又成了清王朝統治者圍獵、閱兵的場所。再後來經過八國聯軍的劫掠,這裡再不復皇家園林的風採。
1910年,清朝軍諮大臣載濤赴歐美考察時飛機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國後,經過當時的攝政王載灃的允許,中國的航空事業出現萌芽,後來清政府選定了南苑為研製飛機的場地,後來又撥款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廠棚和一條簡易的飛機跑道,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時這條跑道就修建了長達3000米之長!即使放到現代來看都不算短。
1913年,袁世凱開始籌劃建立新的航空學校和飛機修理廠,最後還是決定將現有的航空設備都遷往南苑營盤,因為那裡駐紮著他的親軍。後來他又向法國購買了12架飛機,聘請了4名法國教練,南苑的航空學校正式辦了起來,這不僅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所正規的航空學校。直到1928年北洋政府垮臺航空學校被撤銷,這裡先後培養了100多名飛行員。由此看來南苑機場的出身就是軍用機場。
事實上,民航的歷史也是從南苑機場開始的,1920年4月24日,第一條民用航空航線南苑至天津段試航,並且在1920年5月7日正式運行,當時飛機能夠搭乘15人,從南苑起飛,到達天津賽馬場用了1個小時,不過民航很快就因為時局動蕩等原因停止運行了。後來國民政府的重點放在了南方,南苑機場就像當時的北平一樣受到冷落。
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北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南苑機場也被日軍給盯上了,這裡成了日軍進攻的重點,雖然經駐守南苑的29軍的殊死抵抗,但最終還是淪陷了,日軍後來又在南苑機場大搞軍事建設,尤其是還留有不少「飛機窩」保存至今,不過已成為當地百姓的酒窖了。1948年12月南苑機場解放,1949年1月北平解放,南苑機場開始了新的篇章。當時為了保障開國大典的安全,華北航空處在南苑機場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個飛行中隊,此後南苑機場也成為了歷次閱兵空、地部隊的訓練基地。
南苑機場又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航空學校、空軍第一高級專科學校等航校的入駐,1957年,中國航天一院落地南苑,這裡又成為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但是1958年,隨著首都機場正式投用,南苑機場的民航功能就被分割了出去,徹底變成了軍用機場,直到198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22個省、市以及一些大型企業聯合組建了「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也就是中聯航,看似有著軍辦企業的背景,但它確實是一家民航公司。
中聯航以南苑機場為自己的運營基地,開始全面開花,而南苑機場也依靠中聯航在國內民用航空機場上重新站穩了腳跟。但是因為中聯航飛行員開戰鬥機開習慣了,再加上南苑機場極力縮減成本,導致很多乘客一度以為自己做的不是民用航空。直到1998年政策有變,中聯航民航被取消,2003年中聯航停運,2005年中聯航重組開航。
與首都國際機場不同的是,南苑機場變得越來越無力,甚至出現了發展停滯。不只是機場本身的基礎設施,周邊一些配套設施也跟不上,各個行業在這裡看不到前景。其實在北京的規劃中,南苑機場也令人頭疼,從地圖上看,從永定門一路向南的南中軸快速路在南苑地區卻斷了頭,原本該筆直走最短路線的南五環路卻因為南苑機場的存在而需要繞一個大彎,這裡成了城市發展的一個麻煩。
直到大興國際機場這種大規劃出爐,才終於能解決南苑機場的問題,現在南苑機場已經關閉,民航功能全部都轉移到大型國際機場,但關閉後的南苑機場究竟該何去何從還不好說。但很多人都建議,這也算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不如改建成博物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