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雙眼睛望向她,桌子圍成一個圈,她繫著紅領巾站在中間,聲音有點慌張,但還是大聲說出了夢想。「我的夢想是當老師,把我的學生教成愛學習的人」,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拉達鄉中心校的一間教室裡,一名小女孩捏著方格紙,一字一句,「實現夢想會很困難,但我不怕困難」。
背後的黑板上,貼著更多個夢想:做醫生、科學家、去太空的太空人。有個小男孩考慮好一會兒,把「夢想就想北京」寫在紙條上,他希望去大山外面看看。
山裡的孩子看重夢想。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學校位置偏遠,師資也相對薄弱,有的孩子一年到頭只有一雙鞋,光著腳板上體育課,膠帶纏著紙團當足球,有些學校裡生源流失嚴重,一年級的40名學生,次年就轉走了一半。留下的學生,體育課由校長代上,除了做體育老師,他同時還得教語文和政治。
從上好一節體育課開始,改變正在大山和鄉村裡的學校發生。安踏集團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為「青基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真愛夢想」)自2017年實行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針對欠發達地區學校的設施師資等具體情況,提供運動裝備、培訓一線體育教師,建起提供反校園欺凌、思維拓展等四十多門課程的夢想中心。目前,其共為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體育及素養教育中投入超過2.4億元,惠及3359所學校和近100萬名青少年。
沒人忘得掉那些露著腳趾的孩子穿上新運動鞋的樣子,「這個事值得幹下去」。未來三年,安踏集團將再捐贈6億元,並繼續升級豐富公益內容和品質,如增加包括運動場、跑道等設施的「安踏運動場」,為有運動天賦的青少年提供專業運動指導等幫扶項目。「每一個小朋友都要有夢想,夢想擁有改變命運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們要努力讀書,學好知識才有機會走出山村,改變山村。」聽完學生的夢想,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想起年少讀書時的遺憾和經歷。山裡的孩子上學不易,如今他希望能幫他們從體育課出發,朝著夢想跑得更快些。
〓 更多欠發達地區青少年通過「茁壯成長」愛上了體育運動,提振了精神
穿著涼鞋跑步的孩子們
涼鞋底甩在水泥地上,啪嗒啪嗒地響成一片。張曉明習慣了穿著涼鞋在學校操場上飛奔,從春天跑進冬天,哪怕已是12月份。
沒人覺得他奇怪。在這所云南瀾滄偏遠山區的希望小學,很長時間裡,沒有孩子穿著運動鞋上體育課。塑料涼鞋冷了發硬,有男孩就索性光著腳板。
學校長在大山裡,從最近機場到學校,蜿蜒的盤山公路開車要走上三個多小時,離鎮上有30多公裡,村民們大多靠種茶採茶營生,開銷節省。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負責人、集團副總裁李玲2017年第一次來到這所小學時,孩子們在操場上跑來跑去,塑料涼鞋裡甚至沒穿襪子。校長告訴她,許多孩子一年到頭幾件衣服來回倒換,只有一雙鞋。上體育課算不上多特殊的事,不值得央求家長專門買雙鞋,何況他們大多並沒聽說過運動鞋。
「做農活的,哪有那個經濟條件。」對運動鞋和運動服,家長們也沒啥概念,小孩長得快,兩件衣服夠穿就行,至於鞋,拿到集會上十幾塊錢的球鞋,孩子已經很高興,「大山裡的孩子,光腳板跑也不稀奇」。安踏集團及青基會、真愛夢想在2017年調研發現,超過4000萬名青少年處於貧困中,穿運動鞋上體育課的學生不足12%。
裝備不足,擋不住對體育課的熱情。學校裡一塊籃球場也是唯一的操場,三臺桌球桌用了六年多,全部的運動設施就擺在這了。張曉明和同學發揮自己的智慧,幾張報紙揉皺了團起,用膠帶纏上幾圈,就能當足球踢,手縫的毽子也玩得興起。
但遺憾還是有的。問到有什麼夢想,小學生們的眼睛亮了又暗,「我長大了,要當一名打籃球的冠軍」,另外一雙胳膊舉起,「我想要有一副屬於自己的桌球,拿到全國冠軍」, 不過學校的球桌總是圍滿一圈腦袋,他輪不到幾次。
改變正在發生。「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落地後,學校翻新了教學樓和操場,添了塊羽毛球場,新建的升旗臺附近,多了幾張桌球桌,張曉明們也等到了真正的足球。
體育課的場地解決了,讓孩子們穿上合適的運動鞋卻沒想像中簡單。欠發達地區的學校經青基會初步條件篩選後,校長需要在線上申請、填寫表格。表格通常很長,記錄了每名受捐學生的具體尺碼和家長電話,還需預估並備註物品到達當地的物流時間和溫度。
「要確保衣服、鞋子真的能派上用場。」「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團隊一共四人,都是女性,審核時常注意到哭笑不得的問題。小學的孩子鞋碼多是34、35,有人卻填報了38碼的運動鞋,「肯定是給大人穿的」。遇上這種情況,她們就要求重新填寫,物資送達學校後,受助方還需拍攝並上傳照片。「見過孩子光著腳、衣服髒髒破破的樣子,送過去的東西不見到孩子穿上身,心裡總是不安定。」李玲還記得新衣服鞋子送到學校的那天,換上新衣服的孩子偷偷對鏡頭比出「耶」。
〓 「茁壯成長」為欠發達地區青少年提供專業運動裝備
一對一匹配尺碼的方法起了效果。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實施三年後,成果調研發現,受益學生穿著專業運動鞋的頻率從11.9%增至75%,運動服的穿著率提升了約12%。未來三年,其將繼續以「裝備包」的形式向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捐贈運動裝備,力度增加到3年5億元。
不過,望著站在嶄新運動場上的學生,體育教師楊黎坤的煩惱還沒完全解決。
一堂不一樣的體育課
在這所120多名學生的希望小學裡,近50歲的楊黎坤身兼多職:他是校長,也要教政治、語文學科,還是體育教師。四個年級,八位教師,學校騰不出人手,老師們人人需要教兩門以上的課,比起語文、數學等科目,體育課得往後排。
他不太擅長上體育課。鈴聲響起,學生湧向操場,通常先列隊跑步,做兩遍操後自由活動。有學生想學籃球,楊黎坤壓力有點大,他不知道怎麼教籃球,只能讓孩子們自己拍拍。
只靠新運動鞋和籃球場,欠發達地區的體育教育可能還是老樣子。「在農村,經常會見到『體育老師教數學』或『語文老師教體育』的情況,師資差異可能是城鄉地區體育課最大、也最難解決的問題。」重慶奉節縣香山小學校長楊澤俊感慨。
改變體育課的熱情,得服從現實條件。缺乏專業體育教師是這類學校的客觀問題,關鍵是要讓現有教師們也能上好體育課。根據偏遠小學體育教學力量薄弱的情況,「茁壯成長公益計劃」設計了一套趣味運動會「樂動匯」的標準化操作手冊,並提供裝備包,體育老師經簡單培訓後便可上手實踐。
「樂動匯」給楊黎坤提供了解決思路,擺上幾個錐形桶、障礙杆,學生們拿著網球和「袋鼠袋」,兩兩合作也相互比賽,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的孩子,輸掉後沒忍住哭了鼻子。李玲看在眼裡,但楊校長問她能否也給輸掉的學生發獎勵時,她還是拒絕了,轉向正哭泣的小學生,「既然是比賽,我們要有體育精神,遵守競賽規則,輸了就下次贏回來。」
〓 「樂動匯」趣味運動會
簡單、易操作的遊戲項目降低了對體育老師們的要求。目前,該項目已進入215所欠發達地區的小學校園,覆蓋校園中,89%的學生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參加體育運動,還有74%的學生覺得身體協調性得到了提升。這也是青少年體育公益向「邊角」地區下沉的重要手段。
年輕的專職體育教師周雪峰也有自己的苦惱。他就讀於體育專業,在鎮中心小學任教,學校的運動場地及設施都較為完善,相較欠缺運動設施的偏遠學校,條件已好了不少。但能否當好小學生的體育老師,剛走出大學校園的周雪峰心裡沒數:體育課是「豆芽學科」,相對不受重視,低年級的學生也沒想像中配合,對做操、跑步興趣不大。
忐忑很快被衝淡了。同校的一名體育教師是安踏運動夢想課的培訓教師,第一次在直播中見到運動夢想課堂時,周雪峰所在的區縣體育教師群「炸」了,「體育課還可以這樣上?」根據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具體條件,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設置了不同難度係數的體育課程。相較趣味性強的「樂動匯」,安踏運動夢想課更看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提升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
不同於傳統體育課上的跑步、做操,運動夢想課上,老師按照不同年級學生的身體特點及需求,利用彈力帶、泡沫軸等器材,開發出豐富的運動形式:學跳繩,跳兩分鐘後沿著繩子折返跑,或者短距離跑後把跳繩擺成愛心;也強調配合,孩子圍成圈,相互拋接網球。「要讓孩子們有興趣。」周雪峰印象深刻,課上少見老師呼喝學生「站好」「別亂動」,隊伍沒那麼整齊,但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牽引著,滿頭大汗卻笑容燦爛。
〓 安踏運動夢想課
他還收穫了意料之外的驚喜。班上有名小女孩,智力發育跟不上同齡人,也漸漸封閉了自己,數學、英語課總是默默趴在桌上,平時連教室門也很少出去,不願和同學一起跑跑跳跳。
周雪峰想讓她在操場上跑一跑,交上幾個朋友。運動夢想課是個契機,相互合作的項目提供了加入集體的可能,他和學生帶著小女孩一起慢慢做遊戲,接住對方的球再擊個掌,講話時他也常拍拍小女孩的肩膀,「讓她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有時,他特意拜託小女孩幫些忙,如拿下桌球。孩子的自信漸漸多了,課堂上,周雪峰問,「誰能給大家做個示範?」小女孩高高舉起了手。
「我現在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師,教師節那天學生一大早就趕來『堵』我。」教了兩年的安踏運動夢想課,周雪峰不再像初來時失落,能夠讓學生擁有一節快樂且科學的體育課,他覺得自己很有幹勁。說這話時,他從辦公室向外望,三個小女孩正在操場上玩著運動夢想課上的遊戲,「挺有成就感的。」
在運動夢想課上,一多半的學生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協調,也更懂得團隊合作的精神,越來越喜歡上體育課了。不過他們還有更多的好奇:如何在跑步中正確擺臂、長跑如何控制呼吸……。基於三年實踐成果和反饋,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未來將與專業運動員合作,開發包括運動習慣及體能訓練在內的體育綜合素質培養課。
〓 「茁壯成長」實施成果調研數據表明,學生運動積極性提高,體會到更多的體育精神內涵
走出去,山外面有更廣闊的世界
帶著四個學生坐上了飛機,校長楊黎坤還是有些緊張。茶山和旅遊業讓大山裡的生活逐漸變好,但孩子們出遠門的機會並不多。受益於「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他們大多第一次離開雲南大山,去見見廈門的海。
出發前,楊黎坤謹慎地定下人選:四個名額,選誰去呢?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太小,擔心行程中照顧不好,他想著四年級的學生年紀大些,也能更有收穫。班裡三四十個孩子,最後選了四名平日學習成績優異、表現好的學生,「當成個獎勵」。
他希望孩子們都能走出這所大山裡的學校,到更廣闊的地方。芒景小學位置偏遠,離鎮上30多公裡,到縣城超過100公裡。山路難走,住處最遠的孩子從學校到家隔著10多公裡,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住校,學校從一年級辦到四年級,再想往上只能出去讀。經濟條件好些的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鄉鎮或者縣城的學校,一年級40名學生的班級,升上二年級,就離開了一半。
見到了大海,參觀過科技館和博物館,一路上,楊黎坤看著學生們新奇又興奮。走在廈門大學的校園裡,一個孩子偷偷對他說,「長大了我也要到這裡上大學」。他趕緊又囑咐幾句,「那可要好好學習啊。」期末批改試卷時,同事抽出一張試卷,叫住他,「這篇作文寫得真好」。接過一看,楊黎坤認出是參加廈門之旅的一名學生,她在作文裡講述見聞,也寫了感恩。
遠來的孩子也曾感動過「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團隊。2019年10月,從甘肅積石山縣、青海稱多縣、雲南蘭坪縣、四川越西縣等較邊遠地區,18名學生來到北京,看升旗、參觀北京冬奧會展示中心及北京冬奧組委,還見到了奧運冠軍武大靖。
看升旗那天,孩子們一早便來到天安門廣場,「這就是電視裡的天安門」。人群漸漸密了,帶隊老師著急組織孩子往前走,卻發現一名小男孩遠遠就站定了,抬起胳膊,對著旗臺行了個少先隊禮。升旗結束後,不少孩子彎腰撿起了地上散落的小國旗。活動結束時,李玲發現,幾個初來羞澀的學生像換了個人,「眼睛亮著光」。
「我們希望能幫到更多的孩子,也許一節體育課、一次活動就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相信,通過體育公益項目為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成長貢獻力量,是團隊堅持努力的方向。
在四川大涼山,一個趴在水桶上寫作業的學生曾讓安踏團隊成員心酸:木門狹窄,牆壁灰暗,糊在窗戶上的塑料布攔住了大部分陽光,小床旁的雜物堆到門口。他蹲在門前,捏著鉛筆,倒扣著的藍色水桶就是書桌。為幫助這些家庭條件欠佳的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團隊為部分學生提供了獎學金。此外,未來三年,對在體育課中表現出運動天賦的「苗子生」們,「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將選拔他們組成「安踏運動營」,由專業運動員提供進一步指導,「別讓大山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參加廈門之旅的四個小學生,今年剛剛升入初中。讓楊黎坤高興的是,幾個孩子的成績都很不錯,其中一個女孩考出了全縣前50名的好成績。
要有夢想啊,在最愛做夢的年紀
展開二年級學生李佳佳的小紙條,安踏夢想中心教師鄭佳楠努力辨認了好久,筆畫混亂,她猜不出眼前這個小姑娘想告訴她什麼。在夢想中心的第一節課上,她提出讓孩子們寫下各自的夢想,寄存在夢想中心,「實現了再回來取」。
李佳佳是全班最後一個交的。她讀二年級,老師們都注意到這個孩子有些特殊:她記不住拼音,也很難分清簡單的漢字。鄭佳楠曾試著用一節課教她辨別「你、我、他」,但沒能成功。有些同學不愛和她玩,她也不願和老師、同學講話,很少參與課堂活動。
只有夢想中心不一樣。「這是房子,房子裡有人,給他們住。」李佳佳指著紙條,結結巴巴地說出幾個名字和願望。
在這間教室裡,她不害怕自己會犯錯。夢想中心由安踏聯合真愛夢想捐建,提供豐富的圖書,配備教學一體機,設有財經意識、國際關係、思維訓練、家鄉特產等四十多門課程。
〓 安踏夢想中心
「夢想中心是個沒有對錯、自由平等的地方,我希望每個孩子都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見到更廣闊的世界。」在成為夢想中心的教師前,鄭佳楠負責學校的夢想教室,初衷幾乎一致,但夢想教室年久失修,桌椅不夠用,投影機也早就壞了。她想給學生看個紀錄片,只好把筆記本電腦擺在講桌上,一個班的孩子蹲下圍成圈,後面的學生使勁向前湊。
她為此跑了幾遍領導辦公室,但對這所城鄉結合部的小學來說,一部投影儀2000多元的費用著實算不上便宜。2018年,安踏集團及真愛夢想幫她解決了這個大麻煩。
許多改變悄悄在這裡發生。給學生講「反校園欺凌」的課程時,鄭佳楠有些慶幸:提到「如何面對衝突」,有學生立刻就說,「有矛盾直接打一架」,也有學生吐露心聲,會默默承受委屈,回家再「自殘」。她嚇了一跳,意識到孩子心裡也許積壓了大人沒覺察到的苦惱,要幫助他們學會處理情緒。
夢想中心像是學校裡的一座島嶼,她漸漸收穫了許多沒想到的信任。有次下課,一個平時沉默的小男孩留到最後,告訴她,「老師,我心情特別不好,我的爸媽離婚了」。這個消息他誰也沒說,鄭佳楠比班主任知道得還要早。鄭佳楠覺得難過,自己能做的事情有限,便常和他聊聊天,「今天在學校怎麼樣?發生了什麼事?」下課後,小男孩也經常跑到夢想中心,探出腦袋,「老師,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在許多間夢想中心,「為了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未來」的標語貼在牆壁上。截至2020年7月,安踏夢想中心已進入19個省的100所學校,「普通話變得更流利了」或是「不害怕上課舉手發言了」, 12萬名青少年因此獲益。未來三年,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還將繼續投入1000萬元捐建50家夢想中心,預計2023年底將達到178家。
當地教育部門也加入進來,影響正在加速擴散。「目前,我們縣約有30所學校建有夢想中心,而其他100多所學校還沒能引入這些有趣的課程,我們計劃通過示範課、教師培訓等方式,讓這30所學校帶動更多的學生。」重慶市奉節縣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科何俊飛表示。
在夢想中心做教師,鄭佳楠覺得自己也有了變化,面對學生像「突然打開了一扇窗」:老師不是課堂中高高在上的控制者,也不是傳遞知識的工具人,而是帶領、陪伴學生一起探索。調研顯示,91%的夢想課教師通過培訓收穫了新的教育理念,還有86%的夢想課教師通過培訓加深了對學生的了解,與學生變得更加親近。
〓 一線教育工作者通過「茁壯成長」提供的培訓提高了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鄭佳楠會在夢想中心和小學生聊起社會熱點,討論與父母、家庭的關係,也談談帶些哲學意味的話題,比如生命或是時間。她發現,孩子有自己的思考,他們的深沉和天真都超過想像。
她收到的小紙條有著學生五花八門的夢想,要做醫生、電競選手、NBA冠軍或者當一名獸醫。鄭佳楠覺得,夢想中心的這些課程像是把一座冰山放進孩子心裡,時間過去,他們長大,冰山慢慢融化,改變就會顯現。
改變他們的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也升級到2.0階段,通過調研成果和師生們的反饋優化迭代,繼續強化「青少年體育公益」的公益初心。未來三年,其將捐贈6億元,與青基會和真愛夢想一起,通過安踏裝備包、安踏體育課、安踏夢想中心、安踏運動場和安踏運動營等公益項目實施,推動欠發達地區青少年體育素質 素養教育的均衡提升,幫助更多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離夢想更進一步。
〓 未來三年安踏將再捐贈6億元,繼續攜手青基會和真愛夢想共同推動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升級到2.0實施階段。
(文中張曉明、李佳佳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