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2021-01-11 人民日報人民文旅

引言

2020年12月,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和長徵沿線的15個省區市齊聚一堂,共話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目前,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穩步推進,重點建設區貴州段、江西段、福建段、陝西段、甘肅段發揮先行示範作用,已取得重要進展。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渡過湍急河流,翻越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

在中國大地上,他們從東南到西南,從西南到西北,足跡遍布丘陵、峽谷、高原,於複雜多變的地理單元間反覆騰挪。

他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他們艱苦卓絕的萬裡行軍,叫長徵。

紅軍在四川多次翻越雪山

1935年、1936年,紅軍兩次走過烏蒙山

讓我們回看那段歷史。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為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圍剿」,保存有生力量,背負起北上抗日、挽救中華民族的重任,陸續離開革命根據地,踏上了戰略轉移的徵程。

1934年9月,紅軍長徵途經湖南崀山時

根本來不及欣賞這片雄奇險峻的丹霞

這次史詩般的戰略轉移,可謂空前絕後,僅紅一方面軍就行進了兩萬五千裡。據統計,紅軍長徵翻越了18座高山,其中5座為終年積雪的雪山;渡過了24條河流;通過了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原泥巖沼澤區——若爾蓋溼地……粉碎了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在陝甘寧地區勝利會師。由此,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新階段。

01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制度保障

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種公共文化載體,既是國家的象徵,也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內涵。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保護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遺產,可以增強人們對中華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感。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

2019年12月,這一方案正式印發,標誌著國家文化公園進入了分階段、分重點建設的新時期。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建議》指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江西瑞金火車站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與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樣,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制度保障。

然而,長徵作為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決定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與其他國家文化公園比起來,有著鮮明的特點。

02

艱難險阻與壯闊美景並存

長徵跨越地勢三大階梯

長徵前,紅軍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這裡是贛南山地,江南丘陵的一部分。

長徵開始後,紅軍從處於地勢第三階梯的江南丘陵出發,沿著江南丘陵和南嶺(又稱五嶺)間的縫隙進入第二階梯,向西深入到雲貴高原腹地。

井岡山位於湘贛兩省交界處

1927年,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

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南嶺是一片破碎的山地,海拔通常在1000米以下,較高的山峰海拔高達2000米。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南嶺有五條近南北向山脈聳立在第三階梯上,這裡既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行政區域的劃分依據,至今仍是湘、贛、粵、桂四省的邊緣地帶。

紅軍沿著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間隙繼續西行,通過四川盆地邊緣和橫斷山的高山峽谷北上,儘管沿途風光壯美,但紅軍走在艱險的道路上,一定無暇欣賞。這是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界地帶,大部分在今天的四川境內,高山峽谷縱橫,雪山草地交織。

四川阿壩州小金縣四姑娘山

是橫斷山東部邊緣邛崍山系的最高峰

紅軍曾從這裡經過

紅一、四方面軍在經過今阿壩地區境內時,翻越了長板山、打鼓山、夾金山、夢筆山等高山。紅二、六軍團從雲南進入甘孜地區之後,翻越藏巴拉等海拔均為4000米以上的雪山。

哈巴雪山位於雲南香格裡拉

紅二、紅六軍團進入四川甘孜途中

曾翻越哈巴雪山西側的山地

川西北若爾蓋地區,主要涵蓋今天的若爾蓋、紅原縣的大部分和松潘縣小部分區域,這一地區的海拔3500至4000米之間。草地蔓延到天際線;沼澤地,水草交織盤錯;草下的泥漿如膠,人陷進去看不見頭,馬陷進去看不見頜。草原氣候變幻莫測,常常剛剛還是豔陽高照,忽而暴雨傾盆,夾雜著冰雹,而年平均氣溫更是低至零下。

若爾蓋溼地是我國三大溼地之一

也是面積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區

這裡曾吞噬過無數紅軍戰士的生命

草原地區氣候惡劣,不可預測。每年5月至9月為草地的雨季,使本來已經泥濘的沼澤,成為漫漫澤國。紅軍就是在冬季過草地。

紅軍長徵經過的地方地勢險峻奇絕,非常人可以徵服。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

過了草地,紅軍的足跡在青藏高原東緣一路北上,抵達黃土高原。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達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的將臺堡,與中央紅軍會師,結束了艱難而偉大的長徵。

1935年10月,毛澤東寫下《七律·長徵》: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澤東

夾金山海拔4124米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從南麓翻越夾金山

長徵跨越地勢三大階梯,途經的山地、河流、高原與紅軍堅毅的精神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不朽的史詩。

04

講好長徵紅色故事

長徵初期,紅軍即遭受重創。湘江戰役,5天5夜,紅軍從出發時的八萬餘人銳減到三萬餘人。遭遇挫折的紅軍從湖南和廣東翻山越嶺進入貴州,繼續長徵徵途。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離不開長徵精神的傳承。作為我國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長徵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工農紅軍的堅定革命信念、崇高精神追求、永不言敗、不怕犧牲的革命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品格的集中體現。

1935年5月29日,紅軍飛奪瀘定橋

長徵的事件性,決定了把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事件發生場景的意義。尤其是長徵遺址,每一處遺址都與歷史事件、紅色故事緊密相連,而遺址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系統的保護和開發。

長徵沿途的歷史文脈、風土人情、建築特色和自然風光,構成一條貫通我國東南地區至西北地區的遺產廊道,充分體現出地理、文化和民族的多樣性;如今的長徵路線是沿線地區重要的文化資源和名片,對於地方社會、文化和經濟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長徵結束後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在延安

長徵的歷史進程和行軍路線,是長徵最重要的見證和實物載體,也是我國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承載著國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

學習和體驗長徵精神、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兼有文化線路、文化景觀、革命文物、鄉土建築等多重遺產屬性,規模巨大、遺產構成豐富、類型獨特珍稀,對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05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

沿途15省都做了什麼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徵線路為主,兼顧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徵線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15個省區市。

自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以來,中央宣傳部堅持國家站位、突出國家標準,強化組織領導,發揮制度優勢,加快推進各項工作。積極推進長徵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陳、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博物館、紀念館提升改造,打造長徵精神主題的精品陳列和展示體系。實施數字展示工程,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愛國主義教育空間。開展國家文化公園形象標誌徵集,組織發布「重走長徵路」系列宣傳用語。

從六盤山紅軍長徵紀念館西眺

六盤山位於寧夏西南部和甘肅東部交界地帶

這裡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

是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

文化和旅遊部啟動編制長徵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謀劃提升「重走長徵路」全國紅色旅遊主幹線路,以及突圍之旅、轉折之旅、出奇之旅、團結之旅、挑戰之旅、卓絕之旅、曙光之旅、會師之旅等8條專題線路。同時,編制完成了《四渡赤水紅色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等區域性紅色旅遊規劃,為推進長徵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沿線15個省份積極落實《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

貴州堅持輕資產、重內容、新方式建設思路,不搞貪大求全,注重差異化,避免同質化。對規劃建設項目,貴州形成了分層分類分期規劃建設體系,確保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科學有序推進。

福建全面普查全省的長徵文物文化資源,對各類資源進行立體化呈現,通過提煉文化符號、視覺元素,組織拍攝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充分反映長徵福建段的文化特質。

湖南專注講好「通道轉兵」、汝城「半條被子」、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明志」等歷史故事,深入挖掘紅二、六軍團長徵出發地舊址和偉人故裡等紅色資源,打造五大核心展示園。

甘肅有大量紅軍長徵途經時留下的宣傳標語,現有483處不可移動、12536件可移動革命文物。甘肅著力挖掘展示紅軍長徵途中反映軍民魚水情的生動故事,展現黨的「為民」本色,並將「老百姓把共產黨看成是自家的黨,是老百姓的黨」落實到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設計建設理念中。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位於青川甘交界地,是紅軍長徵唯一經過青海的地方。青海撥專款對遺蹟進行大規模保護修繕,設立長徵精神傳承教育基地,創作推出文藝作品,組織開展「薪火相傳·再創輝煌」等一系列紅色文化活動。

江西圍繞「道、館、址、園、院、品、神、遺」大力推進項目建設。于都縣祁祿山鎮長徵步道已基本成形,吸引了不少遊客和團體體驗;遂川縣新建五鬥江「十送紅軍」體驗園等,形成一條精品旅遊線路;金谿縣抓好「紅色後龔」中央紅軍總部舊址群提升項目,建成遊客服務中心、紅軍食堂等。

廣西依託桂林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積極打造多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不斷完善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沿線景區景點和公共服務設施,實施靈渠南渠保護修繕等項目建設,策劃大型實景演出節目。

雲南以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紅色旅遊小鎮建設為重點,打造威信扎西、尋甸柯渡、祿勸皎平渡、元謀龍街渡、麗江石鼓鎮等文旅融合示範區。雲南在「一部手機遊雲南」平臺上設立了「紅軍長徵過雲南」專區。

陝西將重點推動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創建5A級景區,積極申報文化旅遊提升工程,支持志丹縣保安革命舊址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建設。陝西正推動延安聖地河谷、棗園文化廣場等重大紅色文旅項目進行內容銜接,使之成為承載「長徵精神」重要載體。

河南積極加強立法保護,深化長徵沿線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問題研究和立法建議論證,推進保護、傳承、利用等理念入法入規,規範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活動。

湖北建立檢查監督機制,要求相關部門和市州圍繞整體安排,聚焦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要項目,適時開展專項督導,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

廣東全面深入研究紅軍長徵歷史史實,運用大數據、多因子疊加等技術方法評估沿線地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遊憩資源、服務設施等,為編制規劃提供底圖底數。

重慶積極加強協同推進,依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強與貴州、四川等周邊省份溝通協作,力促形成資源共享、規劃銜接、線路共推、管理互鑑、市場互動。

四川注重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十四五」規劃等銜接,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積極性主動性,抓緊開展立項審批、用地規劃、資金籌措等前期工作,建立起省、市、縣項目庫。

寧夏是長徵文化與長城文化、黃河文化多點重合之地,將長城、長徵、黃河三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點任務。

06

未來三年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進入「快車道」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以來,貴州被確立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當地根據紅色文化資源分布情況,突出長徵中「生死攸關命運轉折之地」的鮮明特色,確立了「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總體架構。

1935年1月15至17日

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史稱遵義會議

其中,一核,即以遵義會議會址及周邊文物為核心;一線,以中央紅軍長徵線路為主線;兩翼,以紅二、紅六軍團長徵遺蹟為兩翼;多點,是指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節點。

2020年12月23日至24日,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的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中,中宣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21年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初步建立,規劃部署的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要項目初步落實,重點建設區建設任務將基本完成。到2023年底,其他建設區將基本完成建設任務,長徵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初步形成。

80多年過去了,長徵精神依然感動並且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

在不久的將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將「貫通」曾經的長徵之路,那一串串生動鮮明的文化符號也將賦予新時代「長徵」不同尋常的力量和底氣。

作者:張妍文

編輯:石興雨

圖片來源:攝圖網、Wikipedia

參考文獻:

1、中國地圖冊(地形版).中國地圖出版社.2016年1月修訂

2、軍事史上的地理奇蹟——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中國國家地理

3、近十年來長徵研究綜述.韓洪泉.黨的文獻.2016年5月

4、簡論地緣性戰略轉移意義上的長徵.劉暉.黨史文苑.2006年11月

5、論長徵紅色文化遺址考證與價值實現.李康平、張吉雄.紅色文化學刊2017年7月

6、李單晶.長徵精神及其當代價值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6

7、長徵歷史地位和作用新探.高鳳林.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4月

8、《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印發.新華社.2019.12

9、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召開,諶貽琴出席會議並講話.貴州日報.2020年12月25日

10、5大亮點!貴州強力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貴州發布.2020年12月25日

11、講好長徵故事,傳承長徵精神,各地積極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國旅遊報.2021年1月5日

好物分享時間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種公共文化載體,既是國家精神的象徵,也承載著國家文化的內涵。如果你想了解長徵沿線的地理面貌,那麼不妨買一本地圖日曆。《每日人文地圖》2021年日曆用有趣的設計+專業的文字解說,記錄了山川地理、建築特色和自然風光。內容涉及歷史、人文等多個領域,有深度、長知識、看得過癮。

歲末特惠,每本僅售88元!快來選購吧!

▲《每日人文地圖》2021年日曆

您可以通過關注「人民日報人民文旅」微信公眾號,從菜單欄進入「人民美好生活館」微店購買

相關焦點

  • 率先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條例...
    率先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2019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長徵文物保護條例》,推動保護傳承協調利用推進理念入法入規,同時將貴州列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
  • 貴州省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
    「我省率先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起草部門結合我省實際,兼顧保護與發展需求,注意區分中央事權和地方事權,在遵守合法性底線的同時,充分發揮立法對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規範引領作用。」剛剛閉幕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條例(草案)》正式提請審議。2019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長徵文物保護條例》,推動保護傳承協調利用推進理念入法入規,同時將貴州列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原標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12月23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記者從推進會上獲悉,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前正穩步推進,重點建設區已取得重要進展,標誌性項目有序實施。
  • 專家學者齊聚第五屆長徵論壇大會,縱論長徵精神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論壇上,來自中央部門的專家學者、長徵沿線14個省黨史文獻部門和革命紀念館的代表、紅軍後代親屬代表、論文作者代表近100人就長徵精神助推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紛紛建言獻策,進行交流發言。我們摘錄其中部分精彩觀點,與廣大讀者分享。
  • 彭業明在我縣調度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工作
    11月17日上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現代服務業攻堅戰領導小組組長彭業明帶領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辦、市發改委、市文廣新旅局、贛州旅遊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到我縣調度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工作。彭業明一行首先來到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園和三江口區域實地察看項目規劃和建設情況。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彭業明認真聽取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規劃編制和重點項目設計進展情況以及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於都段)項目推進情況的匯報。
  • 瑞金要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還有長徵紀念廣場……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瑞金段)建設保護規劃座談會5月14日,我市召開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瑞金段)建設保護規劃座談會。座談會現場許銳出席並講話王好勇講話會上,王好勇匯報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瑞金段)建設保護規划具體情況。與會人員圍繞建設保護規劃方案深入交流,展開熱烈討論,就方案的具體內容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建議。
  • 《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點
    為紮實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制定本方案。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組織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牽頭 負責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組織協調,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牽頭負責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組織協調。
  • 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
    10月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領由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組成的全國政協考察團,赴西吉縣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館,就「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開展專題調研,並向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將臺堡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
  • 剛剛:中國要建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包括戰國、秦、漢長城,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金界壕,明長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區市。
  • 借鑑國際房車露營地經驗打造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露營地
    不久前中央出臺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要求通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和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所謂民族性世界性兼容,就是要以我以主,兼收並蓄,面向世界,講好中國的長徵故事。因此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應該具有國際視野,研究借鑑世界各國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的有益作法。
  • 借鑑國際房車露營地經驗,打造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露營地
    來源:光明網不久前中央出臺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要求通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和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所謂民族性世界性兼容,就是要以我以主,兼收並蓄,面向世界,講好中國的長徵故事。因此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應該具有國際視野,研究借鑑世界各國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的有益作法。而房車(自駕車)露營地幾乎是全球所有國家公園的「標配」,因此在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應該擺上位置,使其成為傳承「長徵精神」的重要載體。
  • 遵義市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項目高標準推進
    12-23 18:10:25 來源: 早安遵義 舉報   日前  記者從市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貴州率先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工作,意義重大!
    貴州率先啟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立法工作,意義重大!會議聽取了省司法廳關於《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條例(草案)》的說明,並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作為重點建設區,貴州率先啟動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立法工作。內容實體性規定,包括長徵文物調查定級建檔、長徵文物和文化資源的安全保護、長徵史實的徵集調查、長徵文化展陳、長徵文化體驗遊和研學旅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運營等,建立共建共享機制,推動產業升級。
  • 最是奪目遵義「紅」|遵義市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新聞提示  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建設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重大戰略部署。  搶抓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加強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和紅色文化成果研究,深度挖掘長徵故事,促進紅色文化傳承,凸顯遵義特色,弘揚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遵義的紅色底蘊將有更具象的再現。
  • 深化文旅融合 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
    竊以為,當前以深化文旅融合為著力點,高質量推進湖南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或應重點把握以下方面:加強統籌規劃,在科學布局中彰顯湖湘特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共涉及15個省區市,湖南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規劃要與全國頂層公園規劃相銜接,與其它省份規劃相協調,完成國家層面大公園的規劃任務。
  • 一文讀懂:什麼是國家文化公園?
    長城除了牆體,還包括城堡、關隘、烽火臺和敵樓等組成部分從國家公園到國家文化公園,近年來,我國對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不斷進行著道路探索。國家文化公園由國家公園引申而來,是國家公園新的發展形式,也是國家公園理論的延續。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怎麼建,貴州要求重點建設區這麼幹
    8月27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聽取工作推進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規劃實施,確保高質量完成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任務。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領導小組組長孫志剛主持會議並講話。
  • 遵義市積極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遵義片區建設
    根據中央文件要求,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目標,其中「一核一線」主要在遵義,並將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紀念館、中國長徵幹部學院等標誌性建設項目落戶遵義。由此可見,建設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是重點,而遵義又是貴州的重中之重。
  • 提高政治站位 精心規劃實施 確保高質量完成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
    8月27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聽取工作推進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規劃實施,確保高質量完成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任務。會議指出,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建設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舉措,是黨中央交給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 匯川區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中國工農...
    5月22日下午,匯川區召開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紀念館建設座談會。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餘福仁參加會議,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姜世甫主持會議。他指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紀念館設計要以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為主線,立足「一盤棋」思想,重點突出黨的領導、紅軍英勇奮戰、人民群眾支持、長徵精神等內容,在注重長徵線性文化遺產銜接協調同時,充分挖掘沿線歷史故事,確保完整展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歷程、講好長徵故事。要以永遠在路上的長徵精神為落腳點,創新陳展方式,豐富陳展內涵,講活長徵故事,弘揚長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