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全球港口發展穩中向好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百強港口的地域分布。

  作者: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 趙楠 主任助理 謝文卿

  日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全球港口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受全球整體經濟環境影響,2016年,全球主要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約153.95億噸,增速較2015年有所回升,但總體仍保持2.11%的低速增長。2017年,預計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長有望弱勢復甦。

  2016年

  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速趨零

  《報告》顯示,2016年,在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各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速較去年更向零增速區間靠攏,全球港口生產形勢相對保持穩定的低增長狀態,且落入負增長區間的港口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其中美洲的蒙特婁港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速;亞洲的新加坡等大多數傳統大港增速均在5%以下,生產形勢穩定但缺乏增長動力;而亞洲的上海港,美洲的長灘、桑託斯港,歐洲的鹿特丹港等港口則在國際貿易低迷的影響下,跌入負增長區間。

  按地理位置劃分,全球各大洲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漲跌不一。亞歐地區港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澳洲地區港口雖為各洲增長情況最好的區域,但增速也較前幾年有回落;北美和拉美地區,港口增速階段性波動性較強,部分港口呈現負增長狀態,相較而言,受拉美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缺乏持續動力的影響,拉美港口貨物吞吐量負增長情況更為嚴峻;非洲地區港口受貿易量減少的影響,形成港口負增長局面。

  2017年

  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長有望弱勢復甦

  2017年全球港航產業依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美國總統換屆及其推行新政或削弱貿易全球化進程、促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英國退歐和歐盟成員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也將影響國際貿易形勢的發展。隨著後金融危機影響的減弱,世界貿易與全球港航產業增速已在底部盤桓多時,《報告》認為,5%的「緩增長」格局雖一時難以完全突破,但以貨櫃商品貿易為支撐的國際海運有望於年內繼續保持弱勢增長的復甦態勢。

  就我國而言,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穩健的發展態勢依然沒有改變。然而,在國內大宗商品貿易需求呈現下滑態勢之時,內貿貨櫃增長顯著,多因素作用下預計中國港口仍將維持2%以上的增長態勢,增幅基本持平。

  東南亞港口迎來建設機遇

  《報告》顯示,在經濟危機後的一輪基建刺激中,港口等基礎設施投資經歷一輪增長高潮,但隨著各國經貿增速放緩以及產業復甦進程延長,一則國際物資運輸需求沒有達到預期增速,二則投資拉動型經濟的持續性受到質疑。因此在碼頭利用率下降、閒置比例提升的情況下,2017年,全球港口建設步伐總體仍將保持審慎。但是,部分港口扔將迎來建設機遇期。

  《報告》認為,東南亞地處歐亞航線途徑區域,加之隨著產業轉移東南亞製造等實體產業迅速發展,貨運和貿易需求不斷提升。尤其在「一帶一路」倡議引導下很多企業對東南亞產業和港口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此外,新班輪聯盟的運營或將加重東南亞樞紐港的航線布置規模,利好東南亞港口改擴建。

  港口作為國際海運貿易的必經節點,伴隨國際貿易流向興衰,當前歐亞貿易和區域貿易增長勢頭好於其他航線,東南亞至東北亞、東南亞至歐洲等地的中短程貿易需求也正在擴張,因此未來東南亞港口的發展普遍被認為具有較強潛力。同時,印度、北非等國隨著蘇伊士運河的擴建通航,最終目的地的地中海和北歐港口也將迎來投資良機。

相關焦點

  • 上海位列全球十大航運中心第六
    《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6)》發布——  上海位列全球十大航運中心第六  本報訊 記者沈則瑾報導:《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6)》日前在上海發布。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全球十大國際航運中心中,新加坡、倫敦、香港依舊位列前三,上海穩居第六。
  • 【新聞】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運中心第四
    2019 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10位分別為新加坡、香港、倫敦、上海、杜拜、鹿特丹、漢堡、紐約-新澤西、休斯頓、雅典。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滬發布,新加坡、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上海繼續位列第四。
  • 國際十大港口7個在中國,但國際十大航運中心只有一個在內地!
    搜航網獲悉,「2018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近日在滬發布,新加坡、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名,上海排名提升一名至第四,亞洲航運中心快速崛起趨勢漸趨明顯。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包含3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主要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表徵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全面衡量並真實反映一定時期內國際航運中心港口城市綜合實力。
  • 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運中心第四
    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滬發布,新加坡、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上海繼續位列第四。
  •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趙楠:合理開發港口資源 還能...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趙楠:合理開發港口資源 還能提高議價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23
  • 全球港口生產形勢全面放緩—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2019年4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全球港口發展報告(2018)》。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經濟持續溫和增長,全球GDP增長率與2017年持平,仍為3.7%,但區域經濟分化明顯、債務負擔高企;2018年全球貿易局勢緊張,貿易增速高開低走,全年增速為4.2%,較2017年回落0.5個百分點,發展中國家進口貿易量增速大幅下滑。
  • 2019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揭曉
    航運巨頭馬士基也宣布在新片區內建設國際物流分撥中心,首家外商獨資國際船舶代理公司偉朋特在上海落戶。新片區的改革紅利,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創新發展帶來新一輪機遇。二、長三角港航一體化加速前行,長三角地區最大內河樞紐船閘建成試運行2019年長三角加速一體化融合發展。
  • 2018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滬發布,上海居全球第四
    7月10日,2018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上海發布,新加坡、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上海排名提升一位至第四,亞洲航運中心崛起趨勢愈加明顯。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包含3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主要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表徵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全面衡量並真實反映一定時期內國際航運中心港口城市綜合實力。指數結果顯示,2018年全球綜合實力前十位國際航運中心分別為新加坡、香港、倫敦、上海、杜拜、鹿特丹、漢堡、紐約、東京、釜山。
  • 圖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丨全球航運機構雲集上海
    2020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為展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果,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社會的顯示度,由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主辦,上海市交通委、中國航海博物館承辦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於2020年7月11日-7月31日,在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白玉蘭廣場L層展出。
  •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報告:一季度中國港口生產增速強勢回升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港口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球GDP較上季度增長2.7%,全球製造業PMI指數較上季度上升0.37,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上行趨勢。
  • 全球十大國際航運中心綜合評價發布 上海憑藉自貿區創新驅動躍至第五
    人民網上海7月19日電(記者沈文敏)今天,「2017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上海發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藍皮書2017》同日出爐。 國際航運中心綜合評價結果顯示,2017年全球綜合實力前10位國際航運中心分別為新加坡、倫敦、香港、漢堡、上海、杜拜、紐約、鹿特丹、東京、雅典。其中,亞太地區的上海、杜拜憑藉自貿區創新驅動效應,排名實現了戰略性提升,分別躍升至第五位、第六位,經濟增長疲軟的歐洲地區受益於「一帶一路」效應,其貿易航運保持相對穩定,漢堡港排名繼續位於第四位。
  •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預計2030年中國將成全球第一大郵輪旅遊市場
    3月31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召開「《2030中國航運發展展望》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203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郵輪旅遊市場,預計2030年內地居民出境旅遊市場將達到接近
  • 全球十強航運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強!長三角時代來臨
    港口和金融是一對共生體,眾所周知,圍繞港口經濟輻射範圍的主要產業,針對進出港口碼頭的物流、資金流,為滿足各大企業及其上下遊企業的需求而設計的一系列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所以,港口碼頭對於前期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近日,《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上海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上海首次超越香港,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三強。
  • 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 上海排名繼續保持全球第三
    上海市副市長張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剛峰、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等嘉賓出席論壇。「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論壇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上海排名繼續保持全球第三,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航運中心、高顏值成熱詞...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國內至少還有深圳、廣州、天津、大連、寧波、舟山、廈門、青島等8座城市明確表態有意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梳理各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關規劃中,「國際航運中心、高顏值、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成熱詞。
  • ...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航運中心、高顏值成熱詞,青島...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國內至少還有深圳、廣州、天津、大連、寧波、舟山、廈門、青島等8座城市明確表態有意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梳理各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關規劃中,「國際航運中心、高顏值、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成熱詞。
  • 劉小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 實現五個目標確定四大任務
    、市場環境優化、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基本建成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決策部署。十一年來,一系列權威統計數據,匯成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資源要素集聚    上海匯聚了綜合運力規模排名世界第一的中遠海運集團、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全球最大的港口機械裝備製造商振華重工,以及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等國際性、國家級航運功能性機構。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要打造「升級版」
    10月26日上午,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將於11月3日至5日在上海虹口北外灘召開。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最近兩年連續躋身全球航運中心前三。有關方面希望通過「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這一頂級國際航運交流平臺,進一步向世界推介「上海航運」服務品牌,發出「上海聲音」,以便更好融入國際航運治理體系。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指導上海市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深入推進上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升級版。
  •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舉行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當時代把新的使命交給青島,這座城市應該如何以平臺思維做乘法,集聚創新要素,向更多「合伙人」發出邀請函?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
  • 「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當時代把新的使命交給青島,這座城市應該如何以平臺思維做乘法,集聚創新要素,向更多「合伙人」發出邀請函?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