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實施「強院興校」,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2020-12-12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李依環)「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兩會期間就「高校如何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主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談到。

高質量發展是「雙一流」建設的核心要求

人民網:「雙一流」建設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和重要舉措。您如何看待「雙一流」建設的相關要求?

樊麗明:質量發展是「雙一流」建設的核心要求。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重在質量發展、特色發展。質量發展是未來發展的第一要務,「雙一流」建設就是質量建設。

深化改革是「雙一流」建設的根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大學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人才培養能力和學術生產能力的根本途徑。高校在治理體系、人事人才制度、資源配置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只有改革才能真正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只有改革才能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學科建設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學科的發展水平是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等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代表了大學的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一流學科建設要立足國家重大發展需求

人民網:您剛剛提到,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您覺得對於高校而言,一流學科建設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

樊麗明:要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重大需求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雙一流」建設的初心使命是教育報國,為「中國夢想」增強支撐,為「中國教育」增強引領,為「中國貢獻」增強驅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網絡強國、製造強國、海洋強國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強國建設,體現了時代要求、國家意志、人民期望。高校必須圍繞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來謀劃來開展來推進學科建設。

要在緊盯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趨勢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重大顛覆性創新不時出現,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學科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高校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超前布局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新興交叉學科,力爭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要在推動「雙一流」戰略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內涵一流、建設高峰」是雙一流建設新精神、新任務、新要求,國家先後發布實施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與舉措,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建設,給學科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高校要深刻把握落實新要求,強化優勢特色,推進內涵建設、高質量建設,全面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立足「強院興校」 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人民網:我們了解到,近年來,山東大學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上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和改革。您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些好的經驗?

樊麗明:山東大學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由大到強」奮鬥目標,明確了「121」建設思路,即聚焦學術核心競爭力,做強學科、做強學院,發揮黨的領導最大優勢,全力推動實施人才強校、學術興校、服務山東、文化引領、國際化、一體發展等六大戰略,學科建設取得新成效。近期,為加快一流學科建設進程,學校制定實施了「強院興校」行動計劃,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夯實學院辦學主體地位,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學科,以強學科帶動強院,以強院帶動興校,進而以強校服務興國。

擴大辦學自主權,夯實學院主體地位。推進管理重心下移,結合事權充分向學院下放人權財權物權。將引進、管理、考核、辭退等人事權下放給學院,實施學院綜合預算改革,建立以學科建設為核心的綜合預算體系,擴大學院經費統籌使用自主權,適度下放資產購置權和處置權。通過擴大學院辦學自主權,充分釋放、激發學院辦學活力、內生動力和發展潛力,切實提升學院的謀事能力、統籌能力、理財能力、發展能力,使學院有條件、有能力、有資源、有抓手成為學校發展的動力引擎。

轉變管理服務模式,健全一體協同機制。建立服務學院發展的長效機制,按照「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的工作要求,開展「點對點」對接服務。完善並落實校領導聯繫學院制度,幫助學院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學院改革發展聯絡員和服務專員制度,為學院提供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推進機關幹部到學院掛職,充實學院管理服務力量。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學校、校區機關和各專項工作組定期深入學院調研。

支持學院做強學科,建設世界一流。推動學院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國際學術前沿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凝鍊學科方向,加快實現學科更新換代。推進學院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的龍頭和主線,圍繞重點建設學科方向,科學配置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著力推進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建設,努力打造學科優勢與特色。

堅守「為國育賢」初心,勇擔「強校興國」使命

人民網:剛剛您分享了很多山東大學在推進「雙一流」建設中的重要舉措。我們知道,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是培養一流人才。山東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什麼特色舉措?

樊麗明:山東大學始建於1901年,是中國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學校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享有「文史見長」和基礎研究見長的美譽。具有「家國情懷、崇實品格、擔當精神、創新能力」山大基因的畢業生備受社會青睞,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就業率。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山東大學始終堅持以「為國育賢」為己任, 建校119年來,一直積極踐行「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先後培養了60餘萬各類人才,成為國家棟梁和社會中堅。

新世紀以來,學校不斷深化「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確立了培養中國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創造力的研究生的人才培養目標,探索形成了「三跨四經歷」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通識」、「拔尖」、「創新」三位一體的本科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了山大本科教育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

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紮實辦好一流本科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全面推進專業現代化。緊抓「四新」建設和「雙萬」計劃契機,將120個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為9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數居全國高校前列。

二是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六個基地」,創辦「四大學堂」,實施「卓越計劃」。

三是持續凸顯人才培養成效。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創新創業教育走在全國前列。學校堅持以人文本、因材施教,實施寬鬆的轉專業政策,建有各類拔尖人才培養特色班以及雙學位班、輔修學士學位和微專業等複合人才培養項目,積極滿足各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努力讓進入山東大學的每一個人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2020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在此我代表學校歡迎莘莘學子報考山東大學,衷心預祝大家考出好成績!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聚焦雙一流建設,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山東大學副校長、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易凡介紹,學校通過聚焦五大優勢學科領域,集中配置辦學資源,全力推進學科要素多位一體重點建設,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山東大學的數學學科一馬當先。對此,山東大學聚焦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充分發揮一校三地辦學優勢,大力實施「學科高峰計劃」、「學科激勵計劃」和「學科整合調整計劃」,超前布局戰略新興交叉領域,強化「優特新」重點學科建設,推動學科「瘦身、長高、變強」,構建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文理工醫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打造了濟南-威海-青島錯位布局、一體發展、三足鼎立的發展新格局。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十三五」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提出「強基礎、上水平、佔高峰」「三步走」發展戰略,堅持「綜合性、高水平、強特色」定位,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紮實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建議:加快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建設 打造國際...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作為我國第一家以國際醫療旅遊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園區,推進醫療領域的自貿港實踐腳步,更好落實中央關於全面復工復產部署,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勢在必行。為此,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提出《加快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建設,打造國際醫療旅遊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建議。
  • 2020年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自豪地說:「2019年,天津港集團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志在萬裡,勇攀高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服務國家戰略實施能力全面提升。」褚斌表示,2019年,天津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7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1%,增幅位居全國港口前列,貨櫃船舶直靠率超過90%,最高在泊船時效率達到每小時312自然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當今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貨櫃船舶在天津港開啟首航,航線總數上升至130條,航運貿易輻射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天津港雄安新區服務中心揭牌,服務雄安新區綠色運輸通道開通
  • 重慶加快西部醫學中心建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西部醫學中心。如何推進西部醫學中心建設。為此,採訪了部分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 全面推進大數據智能化醫療建設 「創建西部醫學中心,建設高水平醫院、發展高水平專科、培養高水平醫生,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推動重慶醫療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
  • 安徽農大全力衝擊一流學科
    來源:安徽農業大學黨的十九大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明確要求。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是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核心,是龍頭。國家實施「雙一流」建設,是鼓勵高校辦出特色,在不同學科不同方面爭創一流。
  • 中大嶺南學院:院系辦校,各學科專家這樣說
    本次會議以「學習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際,推進院系辦校」為主題,旨在凝聚廣大師生的智慧和共識,推動內涵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向前。隨後,文理醫工學科代表分成八個組進行學習討論,各個院系代表結合學科發展現狀,談了對推進院系辦校工作的理解與思考,並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會代表認為,院系辦校關係到學校未來全局發展,將全力以赴積極推進。
  • 官宣,支持西電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近日,西安市政府官網公布了《西安市深化產教融合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支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特色學科。
  • 特輯答案: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哪幾類專業緊缺人才
    青年大學習十四五與青年特輯題目答案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___類專業緊缺人才。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  2、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 百年學科建設發新芽 南開「雙一流」建設譜新篇
    南開化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引才引智平臺、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南開化學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先後有20餘位兩院院士在此學習或工作,培養出一大批行業英才活躍於祖國建設的一線。
  • 惠州仲愷高新區:加快推進國家一流高新區建設
    當前,惠州仲愷高新區緊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加快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廣東(仲愷)人工智慧產業園等重大戰略平臺建設,大力發展5G、超高清視頻、人工智慧和新能源等現代產業體系,全力以赴邁向國家一流高新區。
  • 【回眸十三五】百年學科建設發新芽 南開「雙一流」建設譜新篇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南開化學學科時強調,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經過百年發展,南開化學已經成為國內外化學教育和科研的高地。
  • 雲南「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昆明理工大學等一流學科建設
    「十四五」期間,雲南省將支持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支持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完善控輟保學長效工作機制,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完善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計劃和以縣一中為龍頭的普通高中質量提升計劃。
  • 專家組:大連理工大學高質量地完成了「雙一流」建設目標任務
    9月15日下午,大連理工大學 「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在伯川圖書館召開,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進行評議,充分肯定了大連理工大學一流大學建設工作和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機械工程學科、力學學科三個一流學科建設工作,一致認為大連理工大學高質量地完成了「雙一流」建設目標任務,達到了預期成效,為學校向世界一流大學奮進奠定堅實基礎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2020年12月19日,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吉利學院執行校長闕海寶公開發布「對標一流,深化產教融合,建設一流學科」。學院以百年高校的標準建設最美、最智慧校園,以AI+大數據為核心,實現「智能+教育」,確立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願景。依託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資源優勢和吉利控股集團產業資源優勢,以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先導,瞄準全球科技成果產業化前沿,做好學科和專業群的戰略布局,持續提升吉利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造公辦和民辦高校融通發展、創新發展的典範。
  • 湖北美術學院舉行辦學100周年 「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大會
    湖北美術學院舉行辦學100周年 「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大會庚子金秋,良辰漸至,百年湖美,喜迎華誕。2020年11月8日上午10點,湖北美術學院辦學100周年 「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大會在藏龍島校區體育館召開,隆重慶祝湖北美術學院辦學100周年華誕。
  • 全國僑資四校齊聚寧大 論道一流研究生教育
    僑資四校齊聚寧波大學,探討研究生教育未來發展道路,交流僑資類高校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推動研究生教育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僑資四校工作交流聯誼會自1991年建立,為四校教育事業改革創新提供了互學互鑑的重要平臺。僑資四校面臨相似機遇和挑戰,應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一是在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上加強溝通;二是在高質量推進研究生教育上加強交流,推動研究生規模繼續擴大,結構更加合理,體系更趨完善,為建設研究型大學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倡議建立僑資四校教育事業發展共同體。」
  • 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韓國歷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韓國國民的大學升學率曾高達82%,是世界最高水平,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成為韓國政府的首要課題,並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支持並促進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1.
  • 王寧到福州大學調研並上思政課: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雙一流」東南強校
    東南網1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 6日,省長王寧到福州大學調研,與師生代表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共商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雙一流」東南強校。
  •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正式納入「雙一流」建設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9月21日上午,教育部正式向社會公布「雙一流」建設名單,全國42所高校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