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講漢語的「老外」有何反應? 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德意】近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愈發迷上了中國文化,並開始學習漢語。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球140個國家(地區)已建立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個孔子課堂。而實際上,全球「漢語熱」現象表明,外國人學習漢語不僅局限在這些官方途徑,許多外國人還通過結識中國朋友、聘請漢語家教、網絡自學等形式練習漢語。當「外國人會說中國話」逐步普及,中國人對這些會講漢語的外國人又是持怎樣的態度?

美國問答社區網站Quora出現了一個大意為「中國人對能說漢語的『老外(Laowai)』有什麼反應?」的提問。該提問獲得國外高校教職人員、在華留學生、在華就業人員等外國網友的回答。在眾多回答中,「你的中文很好」成為外國網友眼中公認的「中國人會有的第一反應」。

「就連警員的表情都融化了」

正在中國攻讀碩士學位的加拿大留學生文森特·拉松德說,他剛在周末去北京通州區看望了他的好朋友。歸功於在中國生活的2年,拉松德的漢語水平得到了提升。儘管偶爾會說錯,但他已經能夠用漢語表達相對抽象的概念。自我介紹為「就職於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的拉松德,在回答中借用他朋友的表述來介紹中國人碰到會說漢語的外國人時所產生的反應。拉松德寫道,他的朋友說,「我注意到,咱們身邊的中國人聽到你說漢語時,全都有反應:小女孩在咯咯笑,老人們在聽你講,就連警員的表情都融化了」。

「他們會問你有沒有遇到困難」

法國網友安娜·邦比在答覆中提到:當被問及「你會說中國話嗎」時,哪怕自己只是用中文說出「一點點」這三個字,對方也會把你當作中國人一般,開啟一段每分鐘300字的漢語對話。目前生活在盧森堡的邦比,曾在中國留學,並於2015年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碩士專業畢業。邦比在回答中說:「不論你中文講得有多好,人們總會試著跟你交流。一些年輕的中國人會問『你來自哪裡』,『你到中國來做什麼』……他們還會問你有沒有遇到困難,並且會試著用英語來跟你對話。」

「中國人鼓勵我們多講中文」

義大利網友馬裡奧·羅西在回答中先是稍加總結了一下其他網友的答案:許多網友說,無論你的中文程度如何,只要你是外國人的相貌,並且能說出幾個聽著像是中文發音的詞,人們就總會給出類似於「你的中文很好」的第一反應。但羅西在回答中還寫道,中國人的這種反應並不是說他們有多吃驚,這種反應更像是想讓我們這些外國人感覺舒服一些。中國人用這種反應來鼓勵我們多講中文,同時,這也是在肯定我們在開口說漢語上所作的努力。已經在中國生活5年的羅西認為,如果一個外國人能真正講一口流利的漢語,那他會受到中國人由衷的讚賞。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吃西餐用筷子,外國人看完有何感受,老外的回答亮了
    中國人吃西餐用筷子,外國人看完有何感受,老外的回答亮了,每個國家在吃美食時所用到的炊具都會很不同,中國從古至今所用到的炊具不是筷子就是勺子,而在外國因吃到的西餐不適合用到筷子,更多是用到叉子,來到中國的西餐廳看到中國人連吃西餐都用筷子,老外羨慕不已。
  • 老外: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哪些西方影響的痕跡?外國網友回答亮了
    現在我們再看老外提問: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哪些西方影響的痕跡?一些老外是怎麼回答的,有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有外國網友回答道:紅薯由西班牙人從墨西哥帶到中國的,在16世紀下半葉由福建最先種植,還有土豆;玉米是葡萄牙人帶到中國的;辣椒、青椒、西紅柿,然後是番茄醬、石榴、木瓜、披薩這些食物都是西方對傳統中餐的影響。
  • 外國網民: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有什麼好處?網友的回答亮了
    有趣的是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外國網民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有什麼好處?」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網友是什麼回答的,有網友的回答亮了。有外國網友回答道:用筷子吃飯的好處在於你不得不吃的很慢,這不是很好嗎?很多中國人並不胖。我已經習慣用筷子了,這是我的第二天性。讓我用筷子慢下來比一個從來沒用過筷子的人要難得多。你不需要一千萬件廚具,忙於一盤煎雞蛋。
  • 美國網友:中國人喜歡吃印度菜嗎?看看外國網友怎麼回答了
    美國網友:中國人喜歡吃印度菜嗎?看看外國網友怎麼回答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因為地理環境的差異,所以美食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每一個國家喜歡吃的美食,種類也是不一樣的,而且用餐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區別。
  • 老外的回答亮了
    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讓你驚訝的中餐菜單裡面是什麼?實際上關於中餐菜單我們不得不說在國外中餐廳那些將中餐菜名直接翻譯成英文的菜單,比如夫妻肺片,紅燒獅子頭,會把老外嚇一跳,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菜名翻譯不同會讓老外驚訝,還比如我們吃的一些食物如鴨舌,一些老外會認為是蝸牛(蝸牛在法國菜種中是一種知名食材),但當他們吃到這道菜的時候會發現這根本不是蝸牛。
  • 「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
    同樣在我們的食物裡也有很多烘焙的食物,那麼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在美版知乎上也有提問。那麼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呢?實際上要搞清楚不同點,我們就要先搞清楚相同點有哪些,烘焙通常都是對麵粉及酵母為原料進行烹飪的產物。
  • 瞧瞧外國網友回答,答案亮了
    瞧瞧這塊幸運餅乾裡的紙條是不是亮了?還有外國網友回答道:「我遇到最奇怪的一個幸運餅乾,它不像是一筆財富,而是一次突然而來的測試,幸運餅乾裡面的內容是讓我:說出四種食物的名稱。」幸運餅乾一些美式中餐裡的幸運餅乾可能把老外還玩壞了,比如這位外國網友回答的答案,她說道:「沒開玩笑,我收到了一個:促進讀寫能力,吃幸運餅乾Promote
  • 你注意到中國人在食物上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老外的回答亮了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餐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總結出了很多老外沒有的飲食技巧。關於中餐就有老外在美版知乎上提問道「你注意到中國人在食物上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說的,有老外的回答亮了。有老外說道:菜籽油,一盤好的中國炒菜需要很多油。
  • 老外:為啥中國人天天吃麵食卻不愛麵包?中國網友回答讓老外扎心
    最為中國人,咱們都知道,麵食是我們最愛吃的食材之一。而中國的麵粉,可以做成饅頭、包子、餃子以及各類麵食美食。也可以做成各類點心。中國人喜歡吃麵食,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知道的。而外國人喜歡吃麵包,雖然也是麵食,但口感和味道卻完全和中國人吃的不一樣。於是,有些老外就會問:為啥中國人天天吃麵食卻不愛麵包?中國網友的回答讓老外扎心了:老外之所以喜歡吃麵包,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中,可以作為主食的菜系實在是太少了。在老外眼裡,麵包的製作非常簡單,又存放方便,所以他們才長期吃它。
  • 老外熱議:有哪些中國菜被嚴重低估?聽到外國網友的回答真相了
    老外熱議:有哪些中國菜被嚴重低估?聽到外國網友的回答真相了。在以前外國人對於中國一些美食都是表示拒絕,當他們來到中國之後就徹底對中國美食改觀,還有很多外國在討論,之前都低估哪些中國美食,在外國網友的回答瞬間真相了,在之前有著不少被外國人低估的中國美食,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的說說這兩種。
  • 老外在中國坐高鐵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些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感受到飛一般速度的外國小哥~澳洲阿德雷德籃球隊來中國比賽的時候,因為體驗了一次高鐵,興奮地比著「V」與高鐵合影,難以抑制的激動~更有爆紅網絡的這段小動圖,吃瓜老外們看了驚呼:這視頻有毒!這是某位瑞士小哥在時速301km/h的高鐵上拍的,整個視頻時長9分鐘,隨著沿途風景的飛速流逝,這枚小硬幣始終在高鐵的窗臺上屹立不倒!
  • 外國網友的回答讓人捧腹
    比如在中餐裡我們有吃皮蛋的習慣,在飲食文化裡,我們有這樣的傳統老外卻理解不了。又比如瑞典鯡魚罐頭,很少有人能欣賞得了,但在瑞典一些地方是美味。可見因為飲食文化差異,自然會產生一些人能欣賞的食物也會產生一些人欣賞不了的食物。關於在中餐裡一些老外欣賞不了的食物,就有老外在美版知乎提問道「你吃過哪些讓你後背發涼的中國食物?」
  • 瞧瞧外國網友的回答對嗎?
    中餐是我們熟悉的食物,而在世界上中國菜也是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和其他國家的食物有明顯區別,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菜能很容易區分的一個原因。比如中餐烹飪食物的方式上,我們有諸多老外沒有的烹飪技巧,在食材上我們烹飪了很多老外不知道怎麼吃不敢吃的食物。
  • 老外問:老乾媽這麼好吃,為什麼中國人不稀罕呢?網友回答太扎心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豬豬美食遊記推薦語:還是多賣點給老外吧,嘿嘿...老外問:老乾媽這麼好吃,為什麼中國人不稀罕呢?網友回答太扎心。老乾媽這麼的美味又好吃,深受外國人的喜歡,可是一些外國人就發現我們中國人在吃老乾媽的時候都是把它當做配料來吃,甚至不是天天吃他的,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的納悶,這麼美味的食品為什麼不天天吃呢?可是我們中國的網友回答,真的是扎了他們的心。
  • 「你認為中國食物和美國菜相比有什麼特點?」老外回答亮了
    關於中國菜和美國菜的特點,在國外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你認為中國食物和美國菜相比有什麼特點?」實際上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區別是很大的比如就餐工具,中餐用筷子,美國菜需要藉助刀叉勺手;在就餐模式上,我們講究分享食物,美國菜一人一盤的模式;在主食方面,美國菜沒有主食一說,而中餐有米麵的主食之分;在烹飪食物方式上,中餐有熱菜27法,而美國菜沿用西餐烹飪只有五種烹飪方式(燒、烤、炸、煮、煎)。現在我們就來瞧瞧老外的提問「你認為中國食物和美國菜相比有什麼特點?」
  • 有老外回答亮了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老外吃了中餐烹飪的豬肉大餐,他們對豬肉又是怎麼評價的,有老外的回答亮了。有外國人說道:沒有人能拒絕中國菜的美味,當然包括他們烹飪的豬肉。我是一個在中國生活6年的法國人,在這裡我幾乎天天會接觸豬肉,除非你是一個素食者,豬肉不是你的首選,他們也製作出沒有肉的食物,炒青菜是你能選擇的食品。
  • 「中國菜烹飪,你認為有哪些獨到之處?」一位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在美版知乎,就有外國人提問:中國菜烹飪,你認為有哪些獨到之處?一位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因為中國菜並不簡單,而他對中國菜的認識可能比我們還要深刻,可想而知這位外國網友又花費了多少精力來了解中國菜。這位外國網友說道:「中餐烹飪有一個簡單的烹飪工具,是一把切肉刀(菜刀)它可以用於烹飪時食物切片、切碎食物、食物去皮、食物切絲、分開雞肉,嫩肉、拍碎大蒜、研磨調味品,還能做鏟子將食物鏟起來。中餐菜刀的全部功能可以比得上任何一套昂貴西餐廚刀的作用。」
  • 在中國出生長大的白人會被中國人接受嗎?外國網友:會的
    實際上,老外會有這樣的疑問並不奇怪,中國沒有西方那麼嚴重的種族歧視,只要在中國對人友善、遵紀守法,中國人是很樂意跟人相處的。對於那些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老外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往往被稱為「假的外國人」。那麼對於在中國本土出生長大的白人來說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外國網友的回答。
  • 外國人: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刀叉有什麼意義?老外的回答亮了
    有意思的是在國外的問答網站上,也有外國網民提出這個問題: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刀叉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其實有利於外國人審視他們現在吃飯用的刀叉。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是怎麼說的,他們認為的意義在於什麼地方,一些外國人的回答亮了。
  • 老外:中國菜是否像法國菜,義大利菜一樣多?外國網友回答給滿分
    外國人喜歡吃中國菜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國菜的種類太多了。曾經就有外國人在評價中餐豐富種類時說道:為了直觀的看待中國食物,我們應該把它看做一個大陸的食物。實際上目前錄入菜單烹飪的中餐菜餚就有3萬多種,但還有很多如地方菜,特色菜,私房菜,家常菜這樣的食物未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