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偏僻古鎮裡的山陝會館,不能不讓人驚訝

2020-10-15 閒悠記

這個國慶長假,不少聰明的旅遊發現者不再走大眾路線,開拓出了不少小眾路線,發現了不少小眾的但極有品味的景點。河南淅川紫荊關古鎮就是這些小眾的高品位景點之一。

紫荊關古鎮位於河南省淅川縣西北邊陲,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面臨丹江,背負群山,地勢險要,為「西接秦川,南通鄂渚」之交通要塞,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

從明清時期一直到民國時期,荊紫關憑著獨特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成為歷代商賈雲集和兵家必爭之地,經濟繁榮程度甚至遠遠超過淅川縣城,這裡一度被譽為「小上海」。南來北往的生意人自然相中了這個寶地,陸陸續續匯聚到了一起。

明清時期的荊紫關商鋪林立,行商來自全國各地,經營範圍廣泛,銀莊、金鋪、藥店、 動物皮毛、糧食麵粉、生漆、桐油、棉麻布匹、絲綢、茶葉、山貨土特產品、手工鐵器等 等,應有盡有,為解決商業經營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成立各種商會組織,方便商人們洽談業務, 調解糾紛,凝聚各地行商合力的會館,發揮了極大地作用。

荊紫關就出現了 山陝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漆幫廟、河南會館、平浪宮等會館,這些會館自然傾注了全國各地 行商的心血,匯聚了南北建築業的能工巧匠,在此留下他們的傳世佳作,成為南北建築藝術的 大觀園。

在此,不能不說荊紫關古鎮裡的山陝會館。

清道光年間,山西、陝西兩地在荊紫關經商 的商人聯 手修建了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氣勢雄偉的山陝會館。

據《川大事記》記載:1806 年,即嘉 慶十一 年,山西、陝西商人在荊紫關建山陝會館 。

山陝會館位於荊關古街東側面,面積 4000 餘平方米。坐東向西,面臨丹江。

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山西和陝西兩省商人聯合籌建的行業性會館,它集祈福、酬酢、團拜、議事、觀劇、娛樂為一體。總面積達 5000 餘 平方米,2001 年 6 月 25 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荊紫關古建築群面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之一。

裡面所有 建築構件均達到「無石不雕、無木不刻」的程度。其「建築藝術、雕刻藝術、 壁畫裝裱」號稱「中原三絕」。

現存建築 6 座, 房屋 29 間。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樓,戲樓(過道樓)、鐘鼓樓、過廳、前殿遺址、後殿、春秋閣等 。

山陝會館建築結構新穎獨特,裝飾技藝精巧複雜,木雕、石雕隨處可見。

戲樓的前後簷均有 「唐僧取經」等木雕組畫六組,雕繪精湛。過廳兩側有形態逼真的透花木雕,包括「麒麟望北鬥」、 「丹 鳳朝陽」、「習武圖」及「雄鷹展翅」等。

最令人驚訝的是大殿屋簷的木雕,精雕細刻,盡顯當年工匠的看家水平。

春秋閣內供泥塑關公像,關平、周倉 左右相伴,春秋閣內有「哪吒鬧海」、」仙鶴送書」等故事木雕。

大殿前的陛石更是精益求精,雖歷經滄桑,但仍然可以看出雕工之細膩。

大殿的柱礎石上也精心雕刻了吉祥圖案,但貌似保護不力,個別有現代白色水泥痕跡未徹底清除掉。

山陝會館的石雕都很具特色,各個房柱都有柱頂石,柱頂石均雕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刻圖案,加上會館前門,門沿及房角等處的石雕獅子,令人目不暇接,據說有「會館石獅子數不清」之說。

山陝會館目前是荊紫關鎮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對了解古代的歷史經濟和 文化都有重要的價值。在山陝會館裡,你還可以看到不少令你意外的東西。

原來,在會館裡現在有在廂房裡設立了「民俗館」。裡邊陳列了荊紫關相關的文物,更加充分地詮釋了荊紫關古鎮的民俗文化。

從這些物件來看,當年荊紫關的繁華程度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

這個曾經在時間長河裡曇花一現的古鎮如今是沉默了。沉默也是一種等待,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南陽賒店古鎮山陝會館,耗時136年建成,被譽為天下第一會館
    這座古建築群不是古代皇帝的行宮別苑,也不是王公貴族的豪宅府邸,而是民間商會的會館,是古代商人為了方便經商、聚會所建,就相當於現在的商業協會和俱樂部。這座會館位於河南省社旗縣賒店古鎮,名叫山陝會館,是陝西和山西商人共同出資建造,為了共謀經商之道。
  • 《平輿原創鄉土文學》廟灣紀事之二:廟灣山陝會館
    山陝籍商人正是看中了廟灣鎮獨特的交通地理優勢,才攜家帶口遠道而來紮根廟灣經營生產。相傳廟灣石橋的一個獅子口朝西北,妨礙山西陝西的風水,對來廟灣經商的生意人很不利,於是他們就找陰陽仙兒來破。有一天,一位山西炸油條賣小吃的夫婦把油鍋支在橋邊,靠近那個獅子。橋上一般不出小吃攤,街上人十分疑惑。正趕上大逢集,街上人如潮水。
  • 山陝會館——見證聊城東昌府輝煌的歷史
    那對於聊城而言,它的深沉、厚重之處,應該從「山陝會館」說起。山陝會館俗稱關帝廟,是乾隆八年山陝商人集資合建供奉武聖關羽的神廟與商業會館相互結合的古代建築群。從開始到建成共歷時66年,耗銀六萬。整個建築包括山門、過樓、戲樓、左右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關帝大殿、春秋閣等部分,共有亭臺樓閣160多間。
  • 社旗山陝會館、信仰奇異神秘;建築家梁思成卻數次帶著學生來學習
    北京的梁思成在任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期間,卻不嫌棄地偏路遠,不辭勞苦,多次帶著學生來到南陽的社旗縣賒店鎮山陝會館,觀摩學習這座融匯南北文化,貫通東西工藝、瑰麗多姿的建築群落。「中國第一會館」,大多數人看中的僅僅是社旗山陝會館所代表的藝術造詣。
  • 迎雙節、遊古鎮、嘗美食,社旗山陝會館景區歡迎您
    值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雙節來臨之際,社旗山陝會館景區特推出門票優惠活動社旗山陝會館景區迎雙節,特推出以下門票優惠:1、雙節期間(10月1日—10月8日) 。社旗山陝會館景區聯票(包含社旗山陝會館、火神廟、廣盛鏢局、釐金局、蔚盛長票號、福建會館)原價90元,現優惠至50元。2、對抗疫特殊貢獻者年內遊覽實施免票。開館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本人有效執業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護士證)和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在售票窗口登記後,可免票遊覽景區。
  • 尋訪北舞渡山陝會館
    北舞渡山陝會館是清朝初期,北舞渡鎮的商貿活動盛極一時,山西、陝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為了迎來送往、商賈聯誼,兩地商人合資興建了山陝會館。中國歷史上的會館,興起於明朝,鼎盛於清代,衰微於民國。蘊涵著鄉音、鄉情的會館,以其人文氣韻的獨特,已成為中外遊客眼中的新景觀。作為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它被譽為「河南清代牌樓建築之冠」。
  • 探訪聊城山陝會館 體驗晉商、陝商文化
    > 細雨中的山陝會館   中國山東網9月16日訊(見習記者 王永春)9月16日上午,跟隨「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的腳步,記者來到聊城山陝會館。   山陝客商建造在運河畔的明珠   進入山陝會館前,採訪團首先看到的是山門(此指會館正門)門楣上方刻的「山陝會館」四個大字。往下,是一副陽刻木質楹聯,上聯:本是豪傑作為,只此心無愧聖賢,洵足配東國夫子;下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氣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聖人。字體雄渾,氣魄宏大,對聯中的「東國夫子」指的是孔子,「西方聖人」指的是武財神關羽。
  • 山陝會館內八個大字藏「玄機」,十人九不識
    9月24日,「聊文化,悅旅『城』」 聊城市文化和旅遊融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了位於大運河西岸的山陝會館,參觀了會館的古建築群,領略積澱270餘年歷史的文化氛圍。「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慶十四年(1809年)擴修,形成現今之規模,是山西、陝西商人為祀神明、聯鄉誼集資合建的一處神廟與會館相結合的建築群......」,採風團一邊聽解說員講解,一邊感受古典建築的博大精深。在景區,記者發現,整個建築群大到建築布局、擺件,小到楹聯、紋飾、雕刻,處處都有講究,處處「暗藏玄機」。
  • 穿漢服,循古例,山陝會館萬人拜關公
    上午8時30分,山陝會館萬人庭院人山人海,「2020賒店關公文化旅遊節」奏響開幕序曲,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表演、原汁原味的非遺越調、此起彼伏的掌聲笑聲……賒店古鎮成了歡樂的海洋。穿漢服,循古例,山陝會館內萬人拜關公。
  • 坐擁三個名稱的博物館:洛陽山陝會館
    在洛陽九都東路與義馬街口西南,坐落著「一院兩家」、「三名稱」的博物館,這就是「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及「山陝會館」,山陝會館當地人也叫「西會館」。「山陝會館」不要門票,刷身份證可免費參觀遊覽,現在的正門在北面,緊鄰九都路這一側。其中「山陝會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但院內主要是「山陝會館」,所以這裡重點介紹「洛陽山陝會館」。
  • 京杭運河系列9:聊城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觀看《話說運河》的紀錄片時,孩子(中學生)就被古色古香的山陝會館所驚豔,鏡頭下八十年代的滄桑破敗仍然無法掩飾那種震人心魄的古典、古樸、古建之美和韻味,所以成了聊城打卡的第一站。清朝時期,兩大商幫開始在各個商業重地斥巨資大興土木,合作修建了為數眾多的山陝會館(有些地方稱為西商會館、西秦會館)。山陝會館成為兩省商賈、各行各業聯絡感情的「同鄉會」,祭祀神明庇佑財源滾滾的「廟觀」,也是向各地傳播西部文化的中心。
  • 遊古鎮 賞民俗 嘗美食 社旗山陝會館好戲連臺
    國慶、中秋聯袂而至,社旗山陝會館為五湖四海的賓朋準備了多項文娛活動,以豐富市民的假期生活。十一期間,為了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社旗山陝會館景區為市民準備了民俗表演、古代情景劇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等豐富多彩的節目。
  • 「遊青海」西寧山陝會館:裝著城市的部分縮影
    早起天色朦朧時,斷斷續續的一兩聲鳥鳴,馬路上飛馳而過的零星車輛,樓下鄰居交談著一些日常瑣事,這些細碎的聲音不但不喧鬧,倒顯得真箇世界更加安靜了。白天裡呼吸著清爽的空氣走出去,葉子落下來,被風拉扯到很遠的地方,仿佛逝去的夏天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冬日總是給人一種寧靜祥和之感。就如靜落在歷史捲軸深處的一座古建築,肅穆、莊嚴。
  • 中原地區第一古鎮,保留皇家的城門古寨牆,坐擁中國第一會館
    文/每個地方都好玩(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中國有很多的古鎮,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保留著古代時候留下的足跡。曾經的古建築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散發著悠久古老的底蘊,成為一個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旅遊勝地。
  • 汝州,古茶道上,半扎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
    汝州,古茶道上,半扎關帝廟,也稱山陝會館,秦晉商人為什麼會在汝州的半扎設立山陝會館?這是因為汝州歷史上是襄洛古茶道的一部分,半扎位於汝州南部,當時往來古茶道的秦晉商旅絡繹不絕,都要在汝州半扎歇腳。當時有句話這麼說:「吃不完的大營飯,住不完的半扎店」。大營也是一個地名,可見當時的半扎店是何等的繁華。
  • 【國慶旅遊古鎮攻略】一座擁有九座城門的古鎮——賒店古鎮
    這就是位於賒店鎮中心的「山陝會館」原名山陝同鄉會館,又名山陝廟、關公祠,曾稱鼎元社。正殿供奉關羽坐像,所以會館的絕大部分對聯、門榻、匾額都是頌揚關羽的功德,故又稱關公祠,道光年間稱鼎元社,民國十二年改稱山陝會館。
  • 河南這個古鎮號稱「中原第一」,曾有9座城門,知道的人不多
    南陽境內有一座1900年的古鎮,曾是中國唯一一座有9座城門的古鎮,被譽為「中原第一古鎮」,可惜知道的遊人不多。流傳至今的「天下店,數賒店」,「拉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的歌謠,正是當年古鎮繁華鼎盛的真實寫照。
  • 今天,賒店古鎮被人民日報海外版點名!
    一爿小店裡,木版年畫老藝人正在凝神刻畫,吸引了許多遊人圍觀。 賒店古鎮山陝會館 劉源 攝 正對城門的劉記酒館,門臉頗為氣派。 古鎮裡,古人商業活動遺存隨處可見:被譽為「天下第一會館」的山陝會館,全國現存唯一的煙花爆竹行業會館火神廟,「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中原地區第一家票號「蔚盛長」票號,全國現存最完整的清代道臺級稅務衙門「釐金局」,全國唯一清代鎮級衙署所在地姜家大院,還有古碼頭、九門九關古城牆遺址、賒店老酒古井、古窯池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 南陽社旗山陝會館3月14日對外開放
    根據近期疫情形勢,報經相關部門批准,社旗縣山陝會館3、票價單票山陝會館40元,聯票90元(含山陝會館、火神廟、廣盛鏢局、釐金局、福建會館、蔚盛長票號)火神廟、廣盛鏢局、釐金局、福建會館、蔚盛長票號景點不單獨售票。
  • 山東聊城山陝會館戲樓和江蘇揚州文昌閣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李看社會各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山東聊城山陝會館戲樓和江蘇揚州文昌閣。山東聊城山陝會館戲樓位於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東關古運河西畔的山陝會館,是山西、陝西客商集資合建的一處神廟、會館與戲樓相結合的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