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前後,桂林七星區各社區居民群眾齊動手,以包粽子、做龍舟、畫彩蛋、掛香包等各種形式共慶中國傳統佳節。當地群眾通過這樣溫馨的互動方式,營造節日氛圍,增進鄰裡間的感情,也把中華傳統文化以溫情的方式播種到孩子們的心裡。
6月24日,在桂林七星區穿山街道穿山村在村民新搬入的塔山項目安置小區「漓東旅遊文化小鎮」舉行「濃情端午,粽享未來」活動。村民們一起看新房、包粽子、品民俗小吃,開心過好傳統節日,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在桂林七星區東江街道社山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計生協工作人員和社區志願者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做龍舟,繪彩蛋」樂享端午親子活動。 活動中,社區居民圍坐在一起,在社區工作者的帶領下由孩子的爸爸陪著一起手工製作龍舟,並塗繪彩蛋。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拿起畫筆,釋放創意,在雞蛋上興致勃勃的畫起來,一幅幅充滿創意的畫作躍然其上。在一雙雙巧手下,零散著的彩色模塊被拼製成一艘艘滿載著幸福和濃濃祝福的龍舟,現場一位家長笑著說:「以前端午節就是包粽子,吃粽子,這次畫彩蛋,做龍舟,感覺特別有趣,讓孩子們用小手製作出不一樣的端午節。」
6月22日,桂林七星區花園社區黨總支、社區民警與居民們共同用紅、黃兩色的糯米飯拼成黨旗的模樣,「黨旗飄飄」紅色寓意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多姿多彩,幸福奔小康;「黨徽閃閃」黃色寓意不忘入黨初心,黨徽永遠閃耀在心中。粽葉飄香迎端午,警民同心慶七一,黨群心連心,黨群一家親……社區民警和居民圍在一起,面對面話習俗聊家常,互相學習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會兒功夫,粽葉、糯米、紅豆等食材都變成了三角形、長條形等一個個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一顆顆青翠的粽子,包裹著警民連心的情深厚誼漸漸堆積滿盆,現場一陣陣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近年來,桂林七星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引導轄區黨員群眾及志願者、青少年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和志願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慶祝中國傳統節日,樹立文明新風,詮釋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在意義,強化愛國主義實踐教育,鼓勵群眾為美化環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貢獻。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