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莫斯科大劇院化妝間 每件服裝和道具都堪稱藝術品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莫斯科大劇院上演的歌劇或芭蕾舞中的服裝和道具,無論是鮑裡斯·戈杜諾夫的皮衣,還是圖蘭朵的裙子,亦或是卡門的扇子,每件都堪稱藝術品。女化妝間負責人娜塔莉亞·阿爾多申娜介紹說:「有時候,服裝上的某些細節後排觀眾可能看不清,要做一些儘量小的改動,用特別的色調塗上一些褶皺和陰影。」

劇院的人都知道,首演前嚴禁對服裝拍照,因為這些服裝均受到產權保護。事實上,首演之前,服裝設計師從不會將布料交到倉庫保存,交付服裝時也一定會扔掉所有用於固定各種服裝元素的大頭針,以防被退回。

芭蕾舞中使用的主要服裝——多層女士短裙的情況與其他服裝有所不同。據著名芭蕾舞演員瑪雅·普利謝茨卡婭(Maya Plisetskaya)回憶,她的第一件芭蕾舞裙重達幾公斤。她說:「很硬,而且不是很柔順,還有一股煤油味。」後來,人們改用尼龍縫製芭蕾舞裙,在中間加細鋼圈支撐,以防止裙子下垂。1957年,普利謝茨卡婭結束英國的巡演後帶回了第一件這樣的芭蕾舞裙樣品。這件裙子成為俄羅斯很多年裡縫製芭蕾舞裙的標準。

據服裝師介紹,2007年發生了「芭蕾舞裙革命」。當時,要將皇家芭蕾舞劇《海盜》重新搬上舞臺。設計師使用了19世紀末的服裝草圖,芭蕾舞裙變得更長,並且下垂感更強。芭蕾舞劇《珠寶》的裙子則按新工藝做成固定式。製作芭蕾舞裙的工作變得像建築設計一樣複雜。

新演出需要大量服裝。製衣廠的每位縫紉師和成衣匠都學會了縫製芭蕾舞裙。如今,縫製一件多層芭蕾舞裙只需一天時間。舞裙是為每位芭蕾舞演員量身縫製的。服裝師坦言,芭蕾舞裙的縫製並不簡單,必須完全合體,多出一釐米或者一克布料都會影響舞蹈效果。

歌劇《鮑裡斯·戈杜諾夫》是角色最多的劇目,需要縫製的服裝達900多件,總價值約110萬美元。衣架上掛著一件貴族無袖皮大衣,標籤上註明:《鮑裡斯·戈杜諾夫》。大衣的重量在7至8公斤之間。

「1948年,費奧多爾·費奧多羅夫斯基演出時穿的大衣重達20公斤」,服裝師笑著說,「減重是通過一種特別的工藝。為了減輕服裝重量,我們還使用人造皮草」。

如果考慮到新排的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裡斯·戈杜諾夫》中服裝採用大量的寶石裝飾的話,這一點就特別重要。例如,馬琳娜·穆尼什卡的3件服裝中每件都鑲有上千顆寶石,鮑裡斯·戈杜諾夫的四件皮大衣每件都鑲有5000顆寶石。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相關焦點

  • 莫斯科大劇院親歷記
    七月六日至十一日,我隨香港藝術節傳媒團去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探班,因明年三月,這劇院將派出包含歌者、芭蕾舞者、樂師和合唱團員等三百六十多人浩浩蕩蕩來港,在藝術節期間演出歌劇《沙皇的新娘》,以及芭蕾作品《巴黎火焰》和《珠寶》。  去之前,不知是看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抑或聽多了老柴,我總覺得莫斯科是個陰鬱的地方。
  • 潛入大劇院後臺,深度揭秘百老匯音樂劇《綠野仙蹤》...
    本文原標題:《潛入大劇院後臺,深度揭秘百老匯音樂劇《綠野仙蹤》幕後的魔幻操作,驚呆了!》現場的音樂不僅是演員現場唱,也是樂手現場演奏的而旁聽演出前的志願者碰頭會,jiu編才知道,為了演出過程不「穿幫」,工作人員都要統一穿黑色服裝這次劇團經理馬克也特別提出,要帶jiu編去化妝間看看,這在之前的巡演中,也是前所未有的待遇一進門就正好看到紫頭髮的小姐姐正在縫補著服裝
  • 莫斯科大劇院攜歌劇來滬 《沙皇的新娘》今起亮相
    原標題:莫斯科大劇院攜歌劇來滬 《沙皇的新娘》今起亮相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今起至16日,享譽世界的莫斯科大劇院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俄羅斯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歌劇《沙皇的新娘》,這也是第35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重量級演出之一。
  • 時隔17年,莫斯科大劇院攜歌劇《沙皇的新娘》重返上海
    莫斯科大劇院與馬林斯基劇院同為俄羅斯古典藝術的象徵。上海大劇院開幕不久後的2001年,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曾在此上演舞劇《天鵝湖》,轟動一時。時隔17年,5月14日至16日,莫斯科大劇院歌劇團將攜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歌劇《沙皇的新娘》回歸大劇院。這也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參演項目。莫斯科大劇院你可能不熟悉柯薩科夫,但你一定聽過他的《野蜂飛舞》《天方夜譚》。
  • 中國國家大劇院介紹
    各劇院都設有化妝間、指揮休息間、練琴房、演員候場區、換裝間、服裝整燙間、道具間、演員休息廳。舞臺技術用房設有音響控制室、燈光控制室、調光器設備間、音響設備室、攝像機房等。  大劇院共有五個排練廳,位於三個劇場之間,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別使用。一個大排練廳主要用於合成排練;兩個中排練廳一個主要用於舞蹈排練,一個用於樂隊排練;兩個小排練廳主要用於分部排練。
  • 致芭蕾粉絲:莫斯科大劇院六大首席來啦!
    5月18日至20日、22日至25日,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將登國家大劇院,上演兩部經典作品——《海盜》《巴黎的火焰》,為觀眾獻上精彩的足尖大戲,我們提前為你奉上看點。5月22日和5月24日,「小蘭」還將飾演《巴黎的火焰》中的菲利普,其高難的技巧和如火激情,一舉手一投足都將菲利普的力量、激情和無畏表現了出來。
  •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誠意巨獻《海盜》《巴黎的火焰》
    在2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排演了諸如《天鵝湖》《睡美人》《吉賽爾》《羅密歐與朱麗葉》《胡桃夾子》等眾多經典的芭蕾劇目,在尊崇唯美主義原則的基礎之上,不斷推崇著芭蕾藝術的古典風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芭蕾發展中心。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在創排經典舞劇的同時,也為世界芭蕾舞壇輸送了大批芭蕾巨星,如加琳娜·烏蘭諾娃、瑪雅·普麗賽茨卡婭等都來自該團。
  • 國家大劇院揭秘:公共大廳面積堪稱全球之最
    舉世矚目的國家大劇院即將在九月二十五日基本落成,並迎來試演出。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在十七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國家大劇院是中國政府面向二十一世紀投資興建的最大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它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將是城市文明層次的標誌,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和當代傑出文化的象徵。
  • 莫斯科大劇院——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劇院廣場
    莫斯科大劇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劇院廣場,是俄羅斯國歷史最悠久的劇院,歷史悠久,享譽天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劇院之一。在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坐落著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15世紀中期已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都城,這就是莫斯科市。莫斯科市是俄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市內頗具規模的劇場有 28座,其中最為宏偉壯觀的當屬莫斯科大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是俄國首都莫斯科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在蘇聯時期它的正式名稱為「蘇聯國立榮獲列寧勳章的示範大劇院」。
  • 中國國家大劇院 老外迷戀的神秘場所(圖)
    各劇院都設有化妝間、指揮休息間、練琴房、演員候場區、換裝間、服裝整燙間、道具間、演員休息廳。舞臺技術用房設有音響控制室、燈光控制室、調光器設備間、音響設備室、攝像機房等。在歌劇院的屋頂平臺設有大休息廳,在音樂廳的屋頂平臺設有圖書和音像資料廳,在戲劇場屋頂平臺設有新聞發布廳。大劇院共有五個排練廳,位於三個劇場之間,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別使用。
  • 「俄羅斯之光」――莫斯科大劇院(圖)
    莫斯科大劇院外景  莫斯科大劇院坐落在離紅場不遠的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始建於1776年,1825年重建,是世界聞名的音樂、戲劇、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大劇院之一,被譽為「俄羅斯之光」。
  • 莫斯科大劇院院長「下課」
    在經歷舞團藝術總監被潑硫酸、舞者被捕、舞團首席遭解職後,莫斯科大劇院再次傳來壞消息。前日,俄羅斯文化部宣布解僱莫斯科大劇院院長安納託利·伊科薩諾夫(Anatoly Iksanoy)。伊科薩諾夫從2000年開始擔任莫斯科大劇院院長,現在距其任期還有一年多時間。
  • 莫斯科大劇院以敬畏呈現「舊芭蕾的新面貌」
    莫大版《海盜》不是恣意的創新而是站在過往堅實的基礎上給出屬於今天莫大的解讀和呈現。國家大劇院供圖【文化譚】「這部作品是為那些仍願在劇院中尋找奇蹟的人而準備的!」莫斯科大劇院官方網站上,這句話寫在芭蕾舞劇《海盜》劇目介紹的第一行。上周末,這個被稱作「俄羅斯藝術航母」的劇院,以芭蕾舞團+交響樂團近300人的原裝陣容為北京觀眾帶來了這部名副其實的「大芭蕾」——《海盜》。大幕落下掌聲如雷的時刻,讓人從心底相信這句話所言不虛。
  • 《文明6》莫斯科大劇院屬性是什麼 莫斯科大劇院建造條件一覽
    18183首頁 文明6 《文明6》莫斯科大劇院屬性是什麼 莫斯科大劇院建造條件一覽 《文明6》莫斯科大劇院屬性是什麼 莫斯科大劇院建造條件一覽
  • 莫斯科大劇院將訪華 400人上演《法老的女兒》
    前天,國家大劇院舉辦了莫斯科大劇院首次全團訪華演出發布會。莫斯科大劇院除了帶來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舞劇《堂吉訶德》外,還將帶來全球惟一一版芭蕾舞劇《法老的女兒》。  據國家大劇院舞蹈總監趙汝蘅介紹,《法老的女兒》是「天鵝湖之父」彼季帕創作的首部芭蕾舞劇。
  • 泉州大劇院明天揭幕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將首演
    閩南網6月29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吳圳烽 文/圖)備受關注的泉州大劇院將於30日揭開神秘面紗,開幕大戲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也將正式亮相。28日,該劇安排了媒體探班,並邀請部分普通市民、泉州大劇院的建設者們欣賞了彩排演出。
  • 又名莫斯科大劇院,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
    俄羅斯國家模範大劇院,又名莫斯科大劇院,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劇院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義建築,門前豎立著8根古希臘伊奧尼亞式的圓柱,每根15米,門廊上方裝飾著四匹駿馬和太陽神阿波羅的馬車,是莫斯科的標誌之一。
  • 英國紀錄片講述莫斯科大劇院不同尋常的故事
    圖片來源:《Bolshoi Babylon》/ 《衛報》瑞德還描繪了莫斯科大劇院經歷的變化。「冷戰期間,莫斯科大劇院是給俄羅斯帶來榮耀的先驅,而且經常作為文化軟實力的象徵出訪國外。即使是在俄羅斯透明化和改革期間,在戈巴契夫與裡根會晤之前,莫斯科大劇院就曾到白宮進行過演出。」
  •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團長遭毀容
    莫斯科警方也已立案偵查,並懷疑此事與一些與菲林關係不和、試圖取代其地位的莫斯科大劇院內部人員有關。臉部和眼部三度燒傷據報導稱,襲擊菲林的蒙面人在菲林位於莫斯科市特洛伊茨克大街9號的寓所附近等候多時,並用後來被證實為硫酸的酸性液體潑向菲林的臉。當時,剛剛從莫斯科大劇院出來的菲林獨自驅車回家,從地下停車場行至自家門口時,聽到身後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 揭秘,原來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舞臺這麼多「機關」
    新京報記者帶著攝像機記錄了一次大劇院自製歌劇《唐璜》演出前的舞臺工作幕後,以此全方位地了解這個走過了11年,已被觀眾所熟悉的大劇院,那些平常不被觀眾所看到的角落和所做的工作。 《唐璜》舞臺設計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