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色的保護體系 寧波文化名城保護今年這麼做

2020-12-17 樂居網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延續城鄉歷史文脈對這座城市來說,尤為重要。近年來,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上,寧波已形成了獨具自我特色的保護體系。

2019年,又會有哪些區域將被重點規劃保護與活化利用?

今天,記者從全市自然資源規劃工作暨市名城委(擴大)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2019寧波市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要點》已形成初稿,從中可窺一般。

對於歷史文化街區(地段),有機更新早早被提上議程。像奉化歷史城區、莊市老街、永壽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地段)這類小規模的街區(地段)來說,漸進式的推進更為有效。

保護的同時更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融合。

以甬江科創大走廊建設為例,藉此發展契機可推動甬江北岸等工業遺產地塊實現功能和面貌的轉型。

與之保護發展類型相似的還有月湖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博覽空間,慈城歷史遺產的活化利用,培育梅墟等歷史地段特色功能,針對不同街區做不同的保護發展可以促進新活力煥發。

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在未來可能會更佳鼓勵社會資本的參與,尤其體現在探索歷史建築、工業遺產、名人故居在修繕過程中。

其實,早在前兩年,寧波特色的保護模式已初具雛形。

當前,我市已完成23個省級以上和一批市級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保護規劃、開展16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項目。

新聞多一點

目前,我市有歷史文化名城2座(寧波、餘姚),省級歷史文化街區6處,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鎮8處,各級歷史文化名村72處以及傳統村落44處,全市共有1282處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被確認為歷史建築。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奉化這三個地段被重點納入寧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新華社)&nbsp&nbsp&nbsp&nbsp日前,聯同增補的奉化,《寧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重新進入批前公示期。&nbsp&nbsp&nbsp&nbsp早在2015年12月,《寧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即通過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提交浙江省人民政府審批。
  • 寧波要出硬招!保護利用河姆渡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考古工作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深遠現實意義,全面部署了我國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工作的重點任務,為我們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感緊迫感,讓寧波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有魅力,讓寧波人民接受豐厚的歷史文化滋養。
  • 構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原標題:構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寺街、西南營作為南通城的根和魂,其保護意義重大深遠,保護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三) 珠海是中國近代以來對外開放的實驗首區、具有歷史文脈延續性的經濟特區珠海從中國近代第一個自主設立的對外開放口岸到當代經濟特區的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城市發展演變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華南沿海地區近代以來的城市與建築文化特色。
  • 首部名城保護條例「上崗」,標註「文化濟南」底氣
    首先,首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上崗」,彰顯濃鬱的「濟南特色」和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傳承和遺產保護,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實踐取得重大進展。至今,國務院公布了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劃定歷史文化街區895片,確定歷史建築3.68萬處,相關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
  • 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日來了!來看文物保護合理利用的優秀案例
    甬派君有話說 今天(12月8日)是寧波市第12個「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日」,為進一步提高寧波市不可移動文物的開放利用水平,總結推廣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的經驗和做法,我市文物行政部門組織開展了第三屆全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徵集活動。
  • 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將調整 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每五年...
    生活報4月9日訊 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了關於修訂《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說明,將對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內容進行調整,增加了「保護名錄」、細化保護規劃和保護措施等內容,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
  • 北京:基本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溼地保護體系
    建立了10個溼地保護小區,總面積1300餘公頃,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溼地公園為主體,溼地保護小區為補充的具有首都特色的溼地保護體系。此外,預計全年將恢復溼地1600公頃,新增溼地600公頃,實現「十三五」時期恢復溼地8000公頃,新增溼地3000公頃的目標任務。今年恢復和新建溼地項目主要分布在南苑、城市綠心、新機場等重點功能區周邊。
  • 北京擬實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製度
    修訂草案提出,實行保護名錄製度,將符合標準的保護對象納入保護名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申報、推薦保護對象。  北京是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一張金名片。自1982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以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已歷經數十年實踐。
  • 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第十二條  建成五十年以上且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建築物、構築物,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為歷史建築:  (一)反映惠州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的;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或者著名歷史人物有關的;  (三)在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或者標誌性的;  (
  • 推進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 廈門成為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廈門市近日獲批被列為福建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廈門坐落在東南沿海,有著「海上花園」的美譽。閩南文化、華僑文化、西方文化、臺海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廈門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局長柯玉宗表示,在申報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廈門在不斷推進、完善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相關工作。
  • 北京擬建立保護名錄製度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10月28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第一次審議。相較於現行條例,此次修訂,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到底「保什麼」「誰來保」「怎麼保」「怎麼用」,給出了更加明確的答案。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範圍進一步明確為「市域範圍全覆蓋」。
  • 浙江溫州平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浙江溫州平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浙江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面積約1.3平方公裡平陽縣位於溫州市南部,自晉太康四年(283年)建縣,縣治所在地均為昆陽鎮,原建有橢圓形城池,舊城面積約一、規劃目的為了保護平陽縣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並延續平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特點,繼承和弘揚城市的傳統文化,統籌安排各項城市建設,為保護和整治提供技術法規依據和措施,特制定此規劃。
  • 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
    12月5日,主題為「歷史文化名城價值再審視」的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年會由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主辦,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清源視野(北京)文化諮詢有限公司、北京薊城山水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 我省構建「點線面」結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我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再創佳績,近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遼陽市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新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辦法出臺後,國務院批覆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時隔34年後,遼陽市成為我省繼瀋陽市之後第二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工作,將其作為各市政府工作績效考核內容全力推進。
  • 遼寧省構建「點線面」結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原標題:我省構建「點線面」結合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遼寧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再創佳績,近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遼陽市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新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辦法出臺後,國務院批覆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業性和大眾化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業性歷史文化名城是特殊類型的城市,具有城市的所有功能。其特殊之處則體現在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建築、園林、規劃等諸多載體中。最近,在北方某高校建築、園林、規劃專業的招生介紹中有如下表述:「風景園林,是綜合利用科學和藝術手段營造人類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門學科。」
  •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准
    自貢燈會   關鍵詞:保護體系   規劃建立市域歷史文化環境、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四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關鍵詞:市域歷史文化保護   規劃將全市劃分為3個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區。即:自貢四區歷史文化區、榮縣歷史文化區、富順歷史文化區。各區在以文物古蹟為主體內容建立區內完整的歷史文化體系的同時,統籌建構市域歷史文化保護格局。
  • 「金華歷史文化名城」金華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傳承
    2007年3月18日國務院正式公布金華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此這座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傳統文化特色突出的千年古城得以正名,並走上了一條保護與傳承並重的發展之路。由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保護研究所編制的《金華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8-2035)》歷時一年多經過調研、走訪、座談等系列工作已進行初步公示。
  • 白銀首個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體系專項規劃亮相
    作為白銀市首個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體系專項規劃,《白銀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體系專項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於近日出臺。《規劃》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其將如何留住白銀城市文脈?為此,記者進行了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