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如何生火及攜帶火種?

2020-12-25 Bushcraft戶外周刊

在戶外不一定需要生火,但一定要掌握生火的技能!在野外熟練並且快速的生起篝火不僅可以讓我們燒飯、燒水、驅趕蚊子和野獸、禦寒取暖,還能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持!本片文章將會全面的介紹各種打火工具以及野外生火的方法技巧。

火種的選擇

火種的的選擇要考慮它的便利性、效率,以及耐用性。當然,逼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請點擊輸入圖片

1. 打火機、火柴

很多剛進入戶外的驢友尤其是戶外小白來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野外只隨身帶一個鎂棒。事實上,鎂棒點火需要不斷的練習,一般新手在野外用鎂棒生火的概率不高。而且,在戶外很容易遇到大風、潮溼或者缺少引燃物等情況。因此,一個靠譜的打火機(小編最愛:zippo打火機)或者是防風火柴仍然是第一選擇。(鎂棒對「新手」而言一般是做為生火的首選備用裝備!)

2. 鎂 棒

鎂棒是絕大多數戶外愛好者最喜歡,也最常用的戶外點火工具。在任何極端的情況下,鎂棒都是最可靠的生火幫手。用刀子刮一點鎂粉在引火物上,然後對準鎂粉用刀背快速刮鎂棒,產生的火星會迅速點燃引火物。

3. 鑽 木 取 火

如果沒有鎂棒、打火機或者其它打火工具,鑽木取火也是一種傳統的打火方式。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體力,並且需要適當的引火物,非常考驗一個人的體力和耐心。因此鑽木取火一般選用弓弦鑽木法等方式以代替傳統的手搓鑽木。

4. 電 池 取 火

現代戶外,很多人都會攜帶戶外電池,因此,也可以通過電池短路生火。找一些細的金屬絲或者口香糖(香菸盒)上的錫紙,將錫紙的兩邊連結電池的正負極,電池短路所產生的熱量可以引燃引火物。(注意一點:錫紙應該兩邊寬,中間窄)

此外,用還有許多方法:用放大鏡聚焦取火,或者將保險套裝滿水代替凸透鏡來生火;或者找一塊引火菌,在其中間位置引燃一些火星,然後吹氣讓其往裡面悶燒,如果往包裡放的話可以往燒著點地方放一些綠苔鮮。一般引火菌可以悶燒4、5個小時。

生火技巧

在戶外,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有些人哪怕用打火機都生不了火,而有些人僅用鎂棒便可以輕鬆的點起火來。因此,生火的技巧對戶外愛好者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快速高效的生火至關重要。(以鎂棒生火為例介紹野外生火技巧)

1. 生火選址 —— 確保生火地點不會毀壞周圍環境

生火的的地方最好是不可燃的環境,例如泥土、沙子、石頭等地質。如果周圍有枯葉、枯草等易燃燒物,一定要把這些易燃物清理乾淨再生火,避免火星點燃周圍的易燃物造成火災。在生火地點整理出一個凹坑,深度約為一個拳頭大小,邊緣用石頭圍起來做一個防風圈。

2. 引火物是關鍵 —— 滿足幹、細、易燃

引火物是戶外生火的關鍵之一,錯的引火物鎂棒打斷了也點不起火。引火物應滿足幹、細、易燃等要素。同時,一定要保證引火物的乾燥,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包裡多儲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乾枯的細草、樹葉、和松針或者是隨手帶的手紙、蠟燭甚至薯片都可以作為引火物,也可以用刀子在幹樹枝(松脂最佳)上掛一些木屑,木屑越細越好。

3.找柴、分柴 —— 儘量使用枯木,與火源保持距離

找柴和分柴也是野外生火的基本步驟,也就是在生火之前收集足夠的引火柴和木柴(注意:引火柴和木柴並不是一回事,引火柴作用是延續引火物上的火,使火能夠將木柴點燃),擺在離火源一定距離的地方擺好。在野外撿柴的時候要儘量本著不破壞當地環境的原則,儘量撿地上的枯枝,或者已經折斷的樹幹。撿柴時可以戴著手套、斧、鋸、刀、繩,方便搬運柴火。

4. 架柴 —— 保證空氣的流通

以足量的引火物和引火柴做為基底放在下面,然後由細到粗堆一個錐子型的火堆,火柴間要留空隙,以利於空氣流通。同時注意風向,在向風面留一個火門。將點燃的引火物放在火堆基底上,邊吹氣將火點燃。如果引火物快要燃盡時引火柴還沒點燃,則繼續加一些引火物直到柴火點燃為止。

當然,架柴的有許多方式,需要根據現場的環境和個人的喜好選擇。你也可以不用提前架柴,在引火柴充分燃燒之後,慢慢的將木柴不斷架上去。

野外生火小貼士:

(1)很多戶外場所是嚴禁生火的,因此要特別留意有沒有嚴禁生火的標誌。

(2)滅火的時候要先澆水,踩滅所有火星之後,再澆幾次水,灰燼的溫度要達到

可觸摸的程度。

(3)生火一定要注意保護當地原生態環境,儘量不要破壞當地草皮和樹木。

(4)點火的地方要離帳篷至少5米遠,而且柴火也不能離火源太近

(5)如果火柴受潮,在頭髮乾燥且不油膩的情況下,可以將潮溼的火柴放在頭髮

裡摩擦一番,頭髮產生的靜電可以使其乾燥。

(6)如果遇到雨天或者大風天,一定要先搭建遮蔽物擋住雨和大風,同時一定要

保證引火物的乾燥。但是,雨天和大風時是很難點燃火的,因此,沒有點火

成功的小夥伴也不要氣餒。

相關焦點

  • 小夥自製野外火爐,解決生火費力問題,還方便攜帶
    很多驢友都會去山裡爬山探險,有的一去就是好幾天,有些人也會隨身攜帶一些可以生火的工具,但是在野外生火因為各種原因,生火不是十分方便。為了能在野外快速生火,有一個小夥就製造了一種野外火爐,但是他自製的這個火爐和平常的火箭爐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 戶外露營如何生火,怎麼做才不傷害環境?
    戶外煮食做飯肯定需要消耗木材,更可能引發山火,因此不建議在野外生火。但如果真的想用火,又該如何?1.可不生火就不生火若是為了照明、煮食,其實不一定要使用柴火,照明可用營地燈,煮食可用爐具。2.生柴火宜用小枯枝如果緊急關頭需要用柴生火,宜撿拾細小的枯枝,用最少的柴枝就可以將影響減到最低,也避免浪費,而且維持小規模的火可防止大意外發生。3.火種宜與表土隔離不宜於有機土壤、草地、落葉、石頭上生火,以免破壞環境及景觀。
  • 野外露營還在生火煮飯?有款無需生火就可以煮飯的設備,了解下
    野外露營還在生火煮飯?有款無需生火就可以煮飯的設備,了解下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喜歡走向戶外,體驗戶外帶來的新鮮感,基本上戶外生活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出門在外需要隨身攜帶的裝備可不能少,戶外的生火幾乎是可以磨練旅遊愛好者的野外求生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 戶外徒手生火技能大全,人手一份!以備需!
    在野外生活時,火不僅用於生火做飯、防寒取暖,還可以用於照明、驅趕野獸蚊蟲,甚至是向外界發出求助信號的方式之一。
  • 在戶外生火這件事,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但是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本領,如何在戶外成功升起一堆火焰呢?雖然我們不像BC那種粗曠的戶外求生,打火機的地位都被原始的鑽木取火所取代。但就算擁有一眾工具和網上學來的無數技巧,生火也不是一樁簡單的工作。這裡聊一聊在野外我們一般是怎麼生火的呢?
  • 在野外如何用務優手電鋰電池生火
    野外活動,我們都會習慣的帶上幾支戶外強光手電筒,但是,難免有時候也會忘記帶上生活工具,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要懂得採用其他方法生火,下面介紹一種較為簡單的生火方法。口香糖就是超市裡那種流傳甚廣的電池與口香糖的紙片生火原理就是讓電池短路瞬間產生的大量熱量,把錫紙和其它的引火物點燃。極細的鋼絲棉球也是可以的,但要求鋼絲棉要達到一定的要求,主要是細到一定的程度,還有對電池有要求,一般達到9V的電壓效果最為有效。
  • 地礦人必看|這些野外生火、找水、辨別方向的小技巧你會嗎?
    使用凸鏡:強烈的陽光通過凸鏡聚集後可以產生足夠的熱量點燃火種。放大鏡、望遠鏡或照相機凸鏡都可以代替凸鏡為您服務。電池生火:用導線連接車輛、手電筒或收音機中電池的正負極時發出的火花可用來點火鑽木取火:這是一種簡易的生火技術,但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
  • 戶外生火利器——碳布火絨製作
    對於野外求生者來說,在潮溼的環境中想要取火將會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燒焦的布, 也被稱為「碳布」,是一種幾乎能夠在任何環境下快速燃燒的火絨 。碳布是棉布經過緩慢的碳化而得到的,它十分易燃,哪怕是一丁點的火星都能將其點燃。
  • 在野外搭帳篷露營,需要攜帶哪些工具?
    那麼,就讓我們背起行囊向野外出發吧!不過,野外露營前做一些充分的準備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野外露營需要攜帶哪些必需品1、頭燈或者手電 (用於漆黑的夜晚照明)2、帳篷、塑料布(帳篷作為庇護所,塑料布用於防潮)3.花露水 (可以用來防蚊蟲)4.雲南白藥噴劑、紅花油、創可貼 (身處野外難免會有一些小嗑小碰,跌打損傷,有了這些物品可以做應急處理)5.繩索(戶外必攜帶的
  • 在野外露營如何進行野炊?
    野炊是野外生活中的樂趣之一。那麼,野炊如何進行呢?下面咱就具體說說。餐具的選擇最好找同樣形狀且大小差不多可緊貼在一起的較為方便,這樣可以節約空間。帶碗狀的餐具要比盤狀的用途大得多,野炊鍋最好要有把柄。在野外最有挑戰性的就是只攜帶一些工具,自己出去尋覓食物,比如捕獵、釣魚、採蘑菇、採摘野果等等。然後自想辦法架起鍋灶,可以自制一個架子或者挖一個坑,上面放鍋,鍋底下有添柴的空間。
  • 古人做飯如何生火?沒有打火機與火柴的年代,他們是怎麼做的?
    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明,火柴、打火機等可以隨時生火的「火種」。即使是他們懂得生火做法,也一定是想法設法的保存火種,只有這樣才不至於「生啖其肉」。但事實上,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原始的生火方法。在我國流傳得較為久遠的,一個關於取火的傳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鑽木取火」。這種取火方法雖然原理比較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就十分困難。
  • 【野外生存】教你如何輕鬆在野外就地取材,搭建一個營地帳?
    在野外生存,除了生火技能,另一個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搭建庇護所。
  • 禁止攜帶火種上山!
    登山時需注意森林防火要求,目前鬥門區已在各登山出入口派駐相關人員值守,禁止登山市民攜帶火種進山。金灣夜間登高僅開放白藤山本俠從金灣區獲悉,今年重陽金灣區夜間登高,僅可選擇到白藤山。其它區域暫不開放。嚴禁野外用火及攜帶火種重陽節前夜(10月6日晚),板樟山公園等珠海指定登高處將迎來遊客高峰。本俠走訪板樟山、鳳凰山有關檢查點了解到,當前已進入珠海森林特別防護期,各檢查點24小時值班值守,採取逢人必檢、實名登記的工作方式。
  • 戶外露營:如何生火、烤制食物、配備帳篷?
    如何生火、烤制食物、配備帳篷?想要去露營的人,可以來看看哦!關注我們,就能天天收到精彩文章了!
  • 特種兵必學的幾種野戰生火方式,第四種不需要帶任何工具!
    放大鏡生火,這個小技巧我們從小就會,但是誰也不會隨身帶一個放大鏡,而特種兵會利用各種槍械的瞄準鏡,指北針等各種帶凸透鏡的儀器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用這個方法生火,只要太陽光夠強,生火的軟柴火找的得當,不一會就能把火生起來。
  • 不敗的生火3步驟!
    一點靈:生火快且不需火種,溫度較均勻,不容易烤焦食材,但烤肉速度慢。以木材和化學材料精製而成,因此燒烤時易有化學異味。環保無煙炭:以椰子纖維與天然黏著劑壓制而成,中空易燃,無毒、無味、無煙,較為環保。但因有人覺得少了些「中秋味」,因此較少人使用。
  • 在沒有火柴,打火機的時代,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考古研究發現,距今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遺蹟當中,發現了很多燃燒過的炭灰和獸骨,這表明元謀人已經掌握了天然火的使用,最早的人類其實不會生火,他們都是使用天然火。最讓人熟知的就是鑽木取火,但這種方法並不常用,因為即麻煩又耗時,而在我國古代就有記載,古人用太陽光生火,考工記中就記載了用青銅做成凹面鏡,用凹面鏡面向太陽,聚光來取火的方法,這種工具一般做成碟子或者小杯的形狀,可以隨身佩戴非常方便,這種方法到了清代依然有人使用,但是受天氣限制嚴重,夜晚,陰天下雨都沒辦法使用。
  • 丹鳳發布戒嚴令:20日起林區及林緣100米範圍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12月14日,丹鳳縣人民政府發布《森林防火戒嚴令》,2020年12月20日至2021年4月30日,丹鳳縣境行政區域內的所有森林、林木和宜林地,全縣林區及林緣100米範圍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三、戒嚴要求:全縣林區及林緣100米範圍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 古代沒有打火機,祖先們是如何解決生火難題的?
    「火」是上天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在古希臘神話裡,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帶來光明,從太陽神阿波羅那盜走了火種,並傳播給人類,人類有了火之後繁衍迅猛,為此普羅米修斯遭到宙斯嚴酷的處罰,這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也說明了「火」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在原始社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