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
81年前,毛主席寫下的這首詩,說的是有持續近4個月、大小戰役千八百次的百團大戰。
鬥轉星移,換了人間,在祖國南疆密林裡行走的武警廣西總隊拉練隊伍,用實力證明自己是一支新時代的紅色勁旅。
他們要面對的,也是「山高」「路遠」「坑深」等惡劣環境天候,表現出的同是「縱橫馳騁」,而究其根源,小編看到這麼幾個「制勝密碼」——
將士一心向戰而行 「上下同欲者勝!」
鐵流滾滾旌旗展,將士礪兵不畏難。
要說「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這句,本就是毛主席寫給彭德懷將軍的——一支隊伍的勝戰之道,首先就得看其指揮員、擎旗人。
而不論山多高、路多遠、坑多深,拉練一路隨處可見的是,從黨委領導到基層黨支部,從將校軍官到班長骨幹,他們帶頭學習開訓動員令,帶隊走在部隊最前列,帶兵更是用心用情,給部隊灌注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繞過一座又一座大山,下士朱德財從一開始的期待,轉為亢奮,再到疲乏、無奈,心情悄然發生變化。
看朱德財耷拉著腦袋跟著走,一路無話,班長賈冬冬主動靠上前與他交流,還幾次邀隨隊報導員幫他倆合影留念:「這一趟人生旅程終將苦盡甘來、彌足珍貴」。
打開話匣子的朱德財,在行軍休整點,見到一直帶隊走在前列的總隊領導,而更讓他鼓舞的是,徵得其同意,總隊領導還接過他的水壺喝了口水。
就那當兒,朱德財的心裡湧出一股熱流來——「我這水,將軍都喝過!」接下來的10多公裡路,他不僅自己越走越有勁,還主動走到隊伍後幫助落後的戰友。
時刻保持臨戰狀態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身為廣西武警的一員,春有大練兵、夏有大海訓、秋有大演習、冬有大拉練,實戰化訓練可謂唱響「四季歌」、覆蓋全天候。
而作為承前啟後的冬季大拉練,是部隊創新戰法戰術,摔打磨鍊官兵「走打吃住藏」等戰鬥本領的難得契機,更是開年立起實戰化訓練鮮明標準,蹚出一條以戰領訓、戰訓一體勝戰之路的絕佳時候。
部隊拉練期間,在全網首次曝光的5592觀察哨引起官兵的強烈反響,結合學習貫徹動員令精神,大家無不振奮不已,誓言將隨時保持臨戰狀態,把崗位當戰位,把拉練場當戰場。
快速隱蔽、戰術搜索、武裝強行軍、通過「染毒區」…
行軍一路,他們按照實戰實訓要求,組織開展多個實戰課目演練,官兵們時而迂迴前行,時而持槍警戒,在反覆對抗、實案演練中不斷錘鍊打贏本領。
參加過6次拉練的四級警士長魏金龍就表示,今年的拉練相比往年變化不少,尤其是訓練課目安排更加精簡、更貼合部隊實際——
「既要練就一雙雙『鐵腳板』,更要鍛鍊各要素、各崗位、各級指戰員的心理、技能等綜合素質。」
「給力」的保障如影隨形
「山上山下,風卷紅旗如畫」
部隊長途行軍,需要的動力來自多方面的,其中既離不開衛勤、駕駛、炊事、野營等後勤保障,也少不了在精神層面不斷穿插進行的宣傳鼓動、思想教育等政治工作。
縱觀這一路徵程,結合部隊實際的科學膳食、不定期的巡診等為官兵強體賦能,而針對官兵思想實際的小講評、小動員、小才藝展示等「給力」活動更是伴隨全程、穿插進行。
而這些源源不斷地補給精神、身體的「卡路裡」燃燒出強大動力,讓官兵都全身心地投身到訓練中,苦練殺敵本領,提升打贏素質。
重難點圈點剖析、改進措施的研討擬定…拉練一路,階段性的復盤總結、隨時隨地展開的戰法研討,更是讓部隊一次次的「重整旗鼓再出發」。
在複雜多變的演兵場上,官兵們藉由這樣反思式總結、復盤研討,不斷破除和平積弊,拉直一個又一個問號,擰緊時刻準備打仗的「思想發條」。
「帶著腦子走,帶著思想練!」剛參加過一場演練復盤會上,上尉佘家順就告訴小編,查找出「操演方案不貼近實戰」「研究分析敵情不經常」等一批短板弱項,讓他感到幡然醒悟、收穫滿滿。
圖/文:朱見勇、許東、陳晨、餘海洋、劉明、施晨洲、李俊傑
來源:廣西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