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朵雲到飛天 阿里萬億美元GMV的底氣在哪?

2020-12-14 懂懂筆記

一萬億美元GMV是什麼概念?它相當於印尼全國的GDP總量。如果放到世界各國GDP排名中,大概會排在印尼之後、荷蘭之前的第17位。

如今,這個數字來自於一家中國公司一年的商品交易額(GMV)。

22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20財年「成績單」。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在本財年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了9.6億,商品交易額突破7.053萬億元人民幣,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個平臺銷售額突破一萬億美元的公司。

記得上一次聽到馬雲談到「一萬億美元GMV」,還是2017年6月初投資者日的演講當中,他希望「阿里GMV能在2020年達到一萬億美元」,並稱之為「小目標」。而在22日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再度立下一個「小目標」:下一個財年阿里巴巴將至少再創造一萬億元人民幣的GMV新增量。

如果說2003年5月,淘寶剛剛草創後的夢想,還是從eBay易趣手裡挖走一部分電商市場份額,那麼今天在一萬億美元之上再加「一萬億人民幣增量」的底氣,究竟來自於哪裡?短短17年的時間,這個萬億美元體量的數字經濟體都發生了什麼?

從雲開始,沒有技術是要命的

仔細梳理一下,可以發現這是一家電子商務企業蝶變為一家全球頂級高科技企業的艱難歷程,而其中重要的節點,則是阿里在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發生的三件「大事」。

2003年,中國GDP總量為116694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9.1%;當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萬億元。

這一年,淘寶網誕生,到年底營業額大概衝到了2200多萬元。或許阿里內部沒有人會預想到能在兩年後超越eBay易趣,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更像是為了在將來能夠成為eBay那樣的電商巨無霸所立下的Flag。

這個發展路徑,在2009年被扭轉。

阿里雲成立,站在了一扇陌生的大門外,門頭上寫著——雲計算。

2009年9月10日,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時,距離亞馬遜嘗試推出EC2服務,以及谷歌前CEO施密特公開提出Cloud Computing概念,僅僅3年時間。此時,不要說雲計算在中國出現,即便是這個概念在產業界也鮮有人聽聞。

沒有人能解釋馬雲當年為何如此篤定All in雲計算,並且承諾「每年砸10個億堅持做10年」,也很難有人能理解,為何阿里雲在此後幾年在這個「無人區」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後,能始終篤信、沒有放棄。雖然「因為穿越看到了未來」是一句玩笑話,但也耐人尋味。

或許有幾個小細節,能把這個轉變做出一些解釋。一是2007年,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王堅,參加了一場阿里召開的「網俠大會」,馬雲的一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會看不到它了。」而在2008年王堅被馬雲說動加盟阿里,此後雙方交流中王堅感受最深的依然是馬雲多次說出的一句大白話——沒有技術是會要你命的。

篤信雲計算,讓此時並不強大的阿里,真正走上了改變命運的道路。

一念之間,一代人、一個企業的命運就此轉折。對於雲計算的不同態度,讓「弱小者」有了崛起的可能,也讓一些巨頭走進了彎路甚至落寞。就在這一年,惠普公司正在實施新戰略,希望通過推動觸控螢幕電腦來鞏固全球PC老大的位置;微軟CEO鮑爾默正在大力推進IE 8、Windows手機作業系統以及桌面軟體,直到納德拉五年後上任(2014年),才推出了被稱為「挽救微軟命運的」重大的舉措——All in雲計算和擁抱開源。

把掌握技術作為基本盤,也成為此後11年阿里不斷進化和衍變的核心邏輯。因為馬雲和王堅在開始幾年的堅持,讓阿里在無數質疑聲中夯實了雲計算業務,並逐漸形成了阿里雲的技術基礎——飛天;在連續多年持續虧損、外有客戶罵內有眾人懟的情況下,阿里雲逐漸從IT基礎設施的範疇,轉變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更為此後的飛天系統上線、達摩院和平頭哥的成立打下了基礎。

從連續虧損,到2015年財報首次披露阿里雲成績單(當年收入為12.71億元),再到2020財年阿里雲年收入破400億(比上一年度的247億增長62%),其最新估值已經達到了770億美元,相當於兩個百度。

從Gartner最新報告中可以看到,阿里雲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全球市場排名第三。亞太市場份額從26%上漲至28%,接近亞馬遜和微軟總和;全球市場份額從7.7%上漲至9.1%,另據Canalys數據顯示,阿里雲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46.4%。

此時回看2009年的阿里,全年營收為38.75億元美元,淘寶網全年交易額(GMV)為2083億元人民幣。這一年,中國GDP總量為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當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了12萬億元。

飛天5K的一小步:為了百萬臺規模

如果說阿里雲是血脈,那麼同時誕生的飛天則是骨骼,這是血脈交織的一個整體。當2009年2月份,阿里雲計算作業系統——飛天(Apsara)的第一行代碼誕生在北京上地的阿里辦室,阿里對於「技術是生命力」的實踐也開始走向更深層的地帶——自主。

阿里為什麼要做飛天系統,有人說是因為自己電商業務的需求,尤其是每年雙十一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也有人說是去IOE的內生動力,這些都有道理。但是,阿里人有自己的一個說法:中國有兩朵雲,一朵叫做「阿里雲」,還有一朵叫做「其它雲」。

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花名行癲)曾表示:在中國只有阿里雲是完全從頭研發的一朵雲,從頭是從每一行代碼,從十年前開始寫,「當初王堅博士創辦阿里雲的時候,對雲下面的調度系統和基礎平臺,取名叫做飛天作業系統,是有特殊含義的。」

一開始,國內的雲都是基於開源軟體進行改造和創新,而阿里則迅速走向了自研的這條道路。如果說讓王堅在後來五次年會中哭了三次、阿里雲內部程序猿走馬換將80%的「罪魁惡首」就是飛天,或許都不為過。

基於開源軟體的雲平臺「nt1」一直用的不錯,而基於飛天的「nt2」卻在自研的路上磕磕絆絆,這條路靠不靠譜、穩不穩定的疑問一直陪伴著飛天的成長過程。但是馬云為何對飛天如此不計成本地投入資金、人力和資源,在外界和公司內部的質疑中從未動搖?

或許,阿里雲辦公室門上的那副對聯,正是其內心的真實寫照:代碼成就萬世基積沙鎮海,夢想永在凌雲意意氣風發。

當此後開源軟體逐漸顯露出弊端,當IOE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IT重負時,自研的價值就此凸顯。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經過4年的艱苦奮戰,2013年8月15日, 隨著5000臺伺服器集群的正式上線,阿里悄然中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可以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科技公司。

這裡的單集群伺服器規模達到5000臺,關鍵點是「一個統一的計算單元」。有了這次「5K上線」的成功經驗,在硬體上允許超大規模的商業集群化運作,也真正開始增強了阿里對外公共服務的信息化能力。

對於阿里而言,自研意味著自主和可控,也才會有後來飛天之上的「神龍」、「盤古」……

張建鋒對於飛天自研的衍生成果,做過四個方面的說明:一是在核心虛擬機系統上,自研神龍架構,用自研的伺服器來做虛擬化;二是自研了雲原生的資料庫,尤其是自研的OceanBase在近期相關測試中拿下全球第一;三是將計算與存儲做了分離,阿里的數據可以從遠端存取,可以方便擴容;四是建立了RDMA網絡(便於遠端存取數據),也是全球第一個大規模做RDMA網絡的公司。

從5K上線開始,阿里的雙十一也真正迎來了從TP向PB數據處理的進化。如今的飛天作業系統可以在10萬臺級別以上的伺服器裡做調度,2013年的雙十一,天貓交易額為350億元,處理的數據是幾十PB,而到2017年的雙十一當天,飛天處理的數據已經達到300PB的,2018年為600PB,2019年雙十一當天則是970PB(日交易額2684億元)。

在張建鋒看來,如今阿里自研,已經從飛天雲作業系統到神龍伺服器、資料庫、交換機、交換機作業系統、RDMA網絡等多方面覆蓋。「我們今天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非常強的能力,從硬體、資料庫、雲計算作業系統,到上面的核心應用平臺,四位一體。」

從技術層面來看,飛天雲計算作業系統在多個關鍵技上實現了自主可控,而從經營發展的層面來看,如今的飛天雲作業系統已經遍布全球200多個數據中心,為百萬級用戶提供計算服務,具備億萬級連接、毫秒級響應、EB級存儲空間等能力。不僅為網際網路技術提供支撐,更為企業和無數座城市提供思考和決策的能力。

而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依靠「這朵雲」的計算能力,在交通領域,城市大腦因杭州速度而文明世界,全球23個城市已經引入城市大腦;工業領域,「這朵雲」幫助製造企業尋找上千個參數的最優搭配,提升中國製造的良品率;而在政務領域,浙江最多跑一次打通100個事項70多億條數據,成為最新的數位化政務模範……

此時回看2013年的阿里,全年總營收79.52億美元,旗下「中國零售平臺」(含淘寶、天貓與聚划算)年交易總額(GMV)達到15420億元人民幣。這一年,中國GDP總量為56884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7.7%;當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了23.4萬億元。

從達摩院到下一個萬億GMV

在核心技術上沒有自主創新,企業、社會的數位化發展就會受到制約,這一點已經成為共識。

從2009年開始探索雲計算,阿里巴巴已經向世界級科技公司陣營邁出了第一步。這11年來為了發展核心技術,不計成本的投入、面對挫折的韌性,即可以說是為了「102年企業」的使命感,也是對未來新技術對世界格局變革的前瞻。

從自研雲計算到雲作業系統,未來的挑戰在於AI、機器人、IoT和量子計算……

所以,名稱獨特的達摩院才會在2017年10月浮出水面。

「要三年投資1000億做成這件事!」

「我希望即便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了,達摩院依然能夠存在!」

2017年阿里宣布成立達摩院,多少令外界有些詫異,而馬雲的這幾句話更是為達摩院平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達摩院想做什麼?首先可以看到的,是這五個領域的重點布局——機器人、機器智能、數據計算、金融科技和X實驗室。從2017年至今,達摩院前後邀請過海內外70多名專家學者,在14個實驗室領銜相關技術研究。其中不乏中科院、工程院的著名院士,以及來自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的技術大牛。

可以說,這五大領域的起源與核心依然是阿里雲。如今的阿里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適應網絡和大數據,以及更為熱門的AI、IoT、區塊鏈及量子計算等全IT技術鏈路。在此之上,又衍生出來了眾多新穎的技術模式,包含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能自動化運維等方面。

雲正在重新定義IT的一切,而下一步的勝負手,則是AI與IoT。基於阿里巴巴豐富的應用場景需求驅動,我們不難理解達摩院、平頭哥等新項目的成立,既是希望未來在AI、晶片、IoT甚至量子計算等技術領域進行全面布局,也是為了未來這個龐大的數字經濟體「萬億GMV」翻番做準備。

從AI領域來看,2017年之後阿里將達摩院、阿里雲以及2018年成的「平頭哥半導體」進行了資源融合,完成了覆蓋算力、算法和數據能力三方面的整體部局。全球第三大的雲,正在推動全球最大的AI平臺的誕生。在阿里最新的財報中可以看到,阿里AI每天調用超過了1萬億次,日處理圖像達到10億張、視頻為120萬小時、語音55萬小時,而自然語言超過了5千億句。

而在晶片領域,隨著去年阿里巴巴第一顆晶片——平頭哥含光800的問世,兩項新的世界紀錄也相應產生:推理性能達到78563 IPS,比目前業界最好的AI晶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 IPS/W,為第二名的3.3倍。

當然,這些數據還不能全面詮釋達摩院的未來,尤其是在未來對於阿里巴巴「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夢想的助推價值。畢竟達摩院僅僅成立兩年多時間,而從相關信息可以看到,達摩院的前瞻研究是分為短、中、長三種時間界定的,AI貫穿了短期和中期研究,晶片同樣如此,而量子計算則是中長期的研究方向。我們只能去猜測,從2009年一群人全力地衝入「無人區」,去推斷達摩院的未來。

不只是阿里雲、達摩院,在阿里這個數字經濟體裡,螞蟻金服、菜鳥的搭建和運行,都有一個共同點:商業擴展推動技術進步,技術積累又成為商業進一步擴展的基礎,兩者形成良性循環。

【結束語】

2020年,我們即遭遇了疫情的「黑天鵝」,但中國率先突圍,社會秩序平暢運轉,經濟強勁復甦,這一切有賴於技術支撐的數位化治理。

技術,永遠是一家企業,一個國家的命脈。

同時,今天的我們處在一個新舊信息技術的拐點,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新的數字經濟正在從消費側轉向供給側時代。在「新基建」的信息化基礎層面,數據正在成為更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而算力和算法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新的數字經濟時代需要全新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去支撐和搭建。從雲計算、大數據到物聯網,再到AI和萬物互聯,我們正在迎來一個數字基礎設施規模化夯實的時代。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世界頂級科技公司躬身入局,恰逢其時!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相關焦點

  • 《只有芸知道》你藏在哪一朵雲的背後,望著我
    ,飄忽不定的雲,去印度探尋佛教的奧秘,出走非洲看動物大遷徙,在肯亞領養黑人女童為自己的孩子-凱茜,教英文,攢夠錢就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去看看,體驗各種生活的可能性。梅琳達一直還在世界遊走,像一朵自由的雲,芸的日子一切照舊,與梅琳達的通信讓芸想起雲,想起風,自由自在,不被束縛。故事整體的色調看似天藍藍,風與芸在家附近的老樹下漫不經心地談論為什麼只有這棵老樹大, 因為別的樹都沒有它想活的決心大。草原的鐘聲響起,暮色四合,芸倒在家裡,因為這次流產事件,風也知道了,芸生命的黑色。
  • 你猜,一朵雲等於幾頭大象的重量?
    實質上,雲是地表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這取決於具體的溫度)所混合組成的飄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一般來源於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陽光照射下形成的水蒸氣。這些飄浮在空中的水滴或冰晶的體積很小,一般直徑在0.2到0.3毫米之間。當溫度降低時,這些小水滴會凝結變大,直徑可達1毫米,這時水滴會變成雨,落在我們頭頂或傘上。
  • 莫如鵠:飛天旅遊
    不用翅羽,更不用圓光穿上中國夢裁縫的長裙借一個上好日子和一朵桂香欲滴的雲便可以飛天十月的風有著金色的嗓子從青藏高原到東海邊從莫高窟到臺灣島月光用十一和弦引領著萬家燈火
  • 旅遊散文:收藏好剪下的一朵雲
    那翦一朵雲彩藏心底呢,你的心一定會純潔、繽紛、寬心。雲,繼續在頭頂上盤旋著,圖案清新,多端變幻,不一會兒工夫,一朵雲就和整片雲融合了,一朵雲剛才還好好的、這會兒卻不見了蹤影,不會是掉進蔚藍的「彩雲湖」了吧,那兒可是收集彩雲的呀……我在集中精力欣賞著。
  • 色情電影《天邊一朵雲》靈與欲的完美結合(圖)
    《天邊一朵雲》劇照, 旅居臺灣馬來西亞名導蔡明亮執導。臺灣藝人李康生(上)與陳湘琪主演。   在缺水的臺灣,電視鼓勵大家多喝西瓜汁,但每個人都各有找水之道。陳湘琪飾演的平凡女子到公廁偷水,已不賣手錶的李康生當了成人電影男主角,他也半夜爬上大廈陽臺尋找水。這兩朵獨自飄零的雲有一天卻碰上了,她記得他曾賣過一支手錶給她(蔡導2001年《你那邊幾點》的劇情),可是已當A片男主角的他現在已無從啟口。她愛上他,他對她也愛慕,可是當一朵雲遇上另一朵,會交織成一朵大雲嗎?會變成什麼形狀?
  • 蔡明亮飛抵柏林 《天邊一朵雲》有望突圍
    當地時間昨天,蔡明亮帶著本屆柏林電影節參賽影片《天邊一朵雲》的主要演員李康生、陳湘琪和陸弈靜飛抵柏林。由於《天邊一朵雲》在還未上映之前就已經受到了廣泛的爭議,所以他們的亮相也引起了眾多的關注。  據稱,今年柏林電影節的最大特色就是「政治」和「性」兩大敏感話題。
  • 臺灣色情歌劇《天邊一朵雲》震撼柏林電影節
    臺灣導演蔡明亮的情色歌舞劇《天邊一朵雲》畫面與劇情震撼柏林影展,首映會上觀眾反映熱烈,記者會上媒體提問不斷,超時進行,就連為電影宣傳準備的「龜頭帽」雨傘,都被搶光。  據港臺媒體報導,外國媒體對於蔡明亮以色情片及歌舞劇結合的《天邊一朵雲》感到相當震撼,在前昨的首映會上,爆滿的觀眾給予電影高度評價及熱列的掌聲,但仍有年長的觀眾覺得難以接受,在電影接近尾聲時,提早離席。  而蔡明亮、李康生、陳湘琪與陸奕靜在觀眾的掌聲中開心上臺,蔡明亮更因氣氛熱烈,忍不住在率領演員清唱《天邊一朵雲》。
  • 假如我是一朵雲,或許你能看到我
    01假如我是一朵雲假如我是一朵雲,我要在蔚藍的天空中穿梭,假如我是一朵雲-我會幫助農民伯伯,遮擋強烈的陽光,讓他們可以少流一些汗水。假如我是一朵雲——我會幫助許多小花,小草,小樹,讓它們喝飽,幫助它們,健康成長。
  • 「天翼1號」5G雲手機亮相,彰顯中國電信雲安全底氣
    (記者 陳曉晟)11月9日,中國電信旗下首款5G雲手機——天翼1號正式亮相。所謂雲手機,即將雲計算技術運用於網絡終端服務,通過雲伺服器實現雲服務的手機。天翼1號手機的推出一方面顯示出了中國電信深耕5G市場,打造雲網戰略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彰顯出中國電信在雲安全方面的底氣。
  • 他的底氣在哪?
    伊朗敢對抗美國的底氣:荷姆茲海峽荷姆茲海峽被稱為「海上生命線」,是波斯灣跟印度洋的唯一通道,偏偏這條通道又跟石油緊密相關。即便伊朗本土防線被突破,他們也能立即散開打遊擊戰,到了山地之中,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實力會遭到削弱,此消彼長之下,美軍不可能速戰速決,或者說,伊朗的地形就決定著這個國家不可能被其他國家快速佔領。
  • 一朵雲火了一座山 一齣戲成了冬遊峨眉山的新嚮往
    冬季,國內許多名勝風景區都面臨遊客減少,迎來淡季的普遍情況,而在峨眉山,有了一朵神奇的「雲」,使得景區的冬季也是旺季。一部劇,一朵雲,為何能帶火一座山?如今,就算在山上沒有看到雲海,也無需遺憾,因為山上的雲被「搬到」了山下。峨眉山下的《只有峨眉山》的戲劇幻城。由「雲之上」、「雲之中」和「雲之下」三大劇場組成,雲,貫穿著整個劇。從演員的服裝、臺詞,舞臺幕布的投影……峨眉山的雲,從金頂飄來,融入了整部劇。破解「白天看景,晚上走人」。
  • 《天邊一朵雲》破官方尺度 柏林獲獎島內或刪(圖)
    《天邊一朵雲》破官方尺度 柏林獲獎島內或刪(圖) 2005年02月23日 06:4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送你一朵雲,伴你到天邊,威騰電子My Cloud Home體驗
    網絡雲盤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可好景不長,在外界壓力下,雲盤們紛紛關停,終於,令人意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還是自己的靠得住。老牌存儲廠商WD(威騰電子)近期推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智能個人云。先開箱。外包裝用的紙盒,西數慣用的簡約設計風格,產品容量高達4GB。
  • 林清玄很唯美的語錄,僅用一朵雲,將秋天的美寫到了極致,太美了
    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林清玄很唯美的語錄,僅用一朵雲,將秋天的美寫到了極致,太美了!文字如下:秋天的雲是一種如何的美呢?它是那種繁華落盡見真醇,是無情荒地有情天,是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是詩歌裡輕輕的驚嘆號,是碧藍大海裡的小舟。
  • 一朵玫瑰,在小王子離開之後的故事
    「那株玫瑰很快就形而上的陷入了忒修斯之船悖論,修正自己到什麼程度就算違背自己?」現在小王子走了,我的時間從他走的那一天就已經為零,現在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想這個問題。第4天的時候,我試著將花瓣收了起來;第28天,我不再為我是一朵玫瑰而大驚小怪,這之前我常常哭泣;第32天,我的第一根刺長進了身體;第67天,我的第二根刺長進了身體;第89天,我的第三根刺長進了身體;
  • 隨便一朵雲都有幾百噸?是什麼力量可以讓雲在天上飛
    回到現實,雲在天上飄來飄去很美,我們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也經常寫到天上的雲,因為它經常會變來變去變成不同的形狀,那你知道雲是怎麼在天上飄的嗎?能夠在天上飄來飄去可以任意改變形狀的雲到底有多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雲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無時無刻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人和動植物的呼吸,海洋湖泊河流等等,一直都在蒸發著水分,所以空氣中也是有水的。
  • 天邊又飄來一朵「雲」!華為相中了經開區……
    原標題:天邊又飄來一朵「雲」!華為相中了經開區……入夏的經開區(頭區)白雲飄在藍天上格外高調大氣灑脫這不,昨天經開區(頭區)又飄來一朵「雲」~這朵「雲」的到來讓軟體管理、設計、編碼、測試、發布······在未來一切都可以變得「智能化」
  • 我是天上的一朵雲,從無數的繁華和頹廢,從無盡的徘徊和悲傷
    我是天空中的一朵雲,飄過楚國的混沌。我柔軟的白色身體是腐蝕的whiffleboy的表面,愚昧的王懷,給了誣衊一張,一張漂亮的臉但是邪惡的鄭袖,而那顆心作為帝王,擔心屈原哦!天空那麼黑,那麼髒!我不想再呆在這裡一秒鐘,所以我叫風把我帶走,在我離開之前,我隱約聽到河的沉重的嘆息聲。我是天空中的一朵雲,飄過華清池的空氣。
  • 一山雪遇見一朵雲 峨眉山開啟今冬新玩法
    相比往年,今年峨眉山氣溫低、雪期早、雪量大,十年難遇,銀裝素裹,霧凇、樹掛等冰雪奇觀悉數登場,因此本屆冰雪溫泉節較往屆提前了半個月開幕,並將持續到明年2月。每年不同主題的「冰雪節」,成為了峨眉山景區的「保留節目」。今年在《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這朵「雲」的加持下,又給遊客帶來了怎樣的驚喜?
  • 揭秘《康定情歌》創作之謎《泉州灣上一朵溜溜雲》出版
    泉州網12月14日訊(記者陳智勇)張玉春報告文學集《泉州灣上一朵溜溜雲》近日正式出版,該書同名報告文學作品,曾揭開了《康定情歌》這首著名民歌的創作之謎以及採編者吳文季的人生軌跡,備受矚目。「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一首《康定情歌》紅遍大江南北,幾十年傳唱不衰,被聯合國推薦為世界10首最具影響力的民歌之一,曾伴隨宇宙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半島卡納維拉升空,將美妙浪漫的樂曲播向茫茫銀河系深邃之處……然而,對於它的採編者及創作過程,人們卻幾無問津而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