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獨方能修身養性,小錯堪比蟻穴,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是小人

2020-12-21 宅男財經

君子慎獨方能修身養性,小錯堪比蟻穴,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是小人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很多時候小的錯誤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慢慢的卻能毀掉一個人。《禮記中庸》中說:「道也道,不可虛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牢記規矩,嚴格約束自己,不可以因為自己一個人獨處而放縱。

每個人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行,時刻反省自己的過失,經常的自我監督才能培養良好的修養。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要非常謹慎,隔牆有耳,只要說過的話就有可能被別人聽到。這一點古人做得非常好,我們且看一下東漢時期的一位叫楊震的大官是怎麼做的。

楊震生於東漢時期,小時候家境貧寒,是一個教書先生,五十多歲時候才開始踏入仕途。因為他為官清廉,很快就做到東萊太守職位,當他任職之前,他的老部下給半夜來到他家給他送禮來了十萬兩黃金,寓意今後多多照顧。楊震果斷拒絕了這個部下的禮物,而這個部下以為楊震加以推脫,就說:「今天的事,誰也不知道,你就收了吧」。楊振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誰都不知道呢」?他的部下聽完羞愧不不已,連忙帶著黃金回去了。

這件事最終還是傳了出去,大家都稱讚楊震是一個好官。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哪天他收了這些黃金,這個消息會不會也傳出去呢?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他拒收黃金的好事都被人知道了,如果他收了黃金,那這件事將會被傳得人盡皆知。所以說,不要以為沒有人的時候就可以肆意妄為,只要做過的事情終究會被人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不是君子所為,有人會因為只要隱秘,無論自己做了啥錯事都會神不知鬼不覺。這種人哪怕你做的這件事情真的沒有被人知道,但是終究會有別的事情敗露,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明朝有個人甚至因為自己的一個夢而懊悔不已。

明朝時期有個叫楊煮的人,曾經做過尚書,地位非常的高。有一天他做了個夢,夢到出去遊玩的時候口渴,然後就順手摘了別人家果園中的果子吃。夢醒之後他非常懊悔,他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不是自己平時沒有認真約束自己,怎麼可能做夢偷吃別人家的果子。於是他絕食好幾天,以表多自己的懲罰。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否優秀,就要看細節,人在大方向可以偽裝,但是在細節上很難做到全面。又或者因為道德、法律的約束,在公共場合有所收斂,但是沒惹的時候就開始肆意妄為。很多人大風大浪都挺了過來,結果卻輸在了小事上,多少人十年寒窗,披荊斬棘走上仕途,卻因為偶爾的一次受賄而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斷送自己的前程。

有人說如何做到慎獨呢?慎獨首先就要你能耐得住寂寞,自己在獨處的時候不需要任何的消遣和娛樂。這個時候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用眼的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認清自己的不足。然後在內心建立起約束自己的規則,不帶有任何外在的目的,只為了自己的人格沒有一絲虛偽。若能慎獨,則心地自然清明,前程自然遠大。

(圖文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相關焦點

  • 曾國藩12字識人口訣,是君子是小人一看便知
    古往今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也就是兩種:君子,小人。都說曾國藩在識人方面是毋庸置疑地,有著獨特而高超的識人本領。那麼,君子與小人是怎麼樣的呢?君子和小人有何區別?曾國藩利用12個字輕鬆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看便知。
  • 「君子慎獨」出自哪裡?什麼是「君子慎獨」?
    很多書法作品都出現「君子慎獨」四個大字,那「君子慎獨」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含義呢?《大學》和《中庸》均提到君子慎獨《大學》第七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君子與小人的對比
    君子與小人相對,我們發現,有君子的地方一定有小人,不然也體現不出君子品行的高尚。君子的操守如蘭,存滿迷人的香氣,而小人的氣味如蒿草一樣腥臭。 君子品行高潔,如蓮出淤泥而不染,不會被現實環境扭曲了心性,也不會被現實的人打彎了腰,因為,君子之道在於直,君子的品德就是端正廉潔。君子的一生,生活可以不大富大貴,但是德行一定正氣,沒有汙點。而小人與君子正好相反,小人習慣見風使舵,喜歡口蜜腹劍。君子的正直在小人眼中是愚是笨,是不會轉彎的死腦筋,而小人在君子的眼中是會溜須拍馬的泥鰍,是狡猾而邪惡的模樣。
  • 君子慎獨 不欺暗室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於微處隱處嚴謹自律,所謂君子「慎獨」。宋代大臣查道,不因四處無人,順手牽羊;清代巡撫葉存仁,月明風清夜半時,巧拒僚屬贈禮,不畏人知畏己知。典吏曹鼎,英宗宰輔,執獲女犯,四寂無人,唯其內心,堅守德操。他們氣宇軒昂在這天地間獨行,固守內心從未動搖的信念,何為慎獨?此為慎獨。
  • 古代文人修身的最高境界「慎獨」,所謂君子,當如是也!
    而「修身」這個階段所能達到最好的標準,大概也就是「君子慎獨」了。這個境界不僅是個人內在的修養,更是外在氣質的表露。(一)、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註解】:所謂的君子,就是在規則管控或者無人知道的地方,依然能夠慎重的行事,而那些偽君子們在這種情況下估計早就已經要撕毀他們偽裝的面具了。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在表面上是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自我標榜為有道德的人,但是實際上誰人能知其在背後的骯髒呢?
  •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歐洲大國雙重標準對待華為,我使館:深感擔憂
    日前,英國脫歐後立刻做出決定,允許華為有限參與英國的5G網絡建設,隨後歐盟立刻跟進,專門召開會議後表態,不會對任何一家電信企業設立單獨的門檻,結果沒想到法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雙重標準,向來是西方國家最慣用的手段,沒想到法國會如此沒有下限,既然畏懼美國的壓力,就早早表明自己的立場,不敢跟華為合作就直說,天天說著不針對華為,到頭來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 君子慎獨,始終如一
    所謂慎獨,即能在他人看不見的時候,可慎重行事;在他人聽不到的時候,能不言妄語。「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簡單來說,君子慎獨,言行如一也。
  •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澳洲煤炭「偷換國籍」:借道25國對華出口
    可是在近日,我們發現,澳大利亞竟然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藉助25國銷售道路向中國出口煤炭。眾所周知,疫情期間,全球都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連我們中國全國企業都停工了大半年。我國以最快的速度抑制住了疫情的傳播,成為全球第一個經濟增長的國家,吸引了全世界國家的眼球,也是因為這種優勢,讓中國市場再次成為了全球競爭市場。
  • 老祖宗:身邊有小人,默念一句話,就能化解,尤其是「小人上司」
    如今的小人,一般指卑鄙陰險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小人都會時不時出現在身邊,很可能會遇到小人的陷害。小人最喜歡陽奉陰違,背後使絆子,說一套做一套,睚眥必報。俗話說,小人難伺候,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不能得罪一個小人,那麼遇到小人時該怎麼辦呢?
  • 羅志祥出軌的背後:遇到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男人怎麼辦?
    老實講,我見過不少愛熬夜的小夥伴(當然不是玩多人運動這種),除了同款黑眼圈,沒有一個能保持小豬同志這樣好的皮膚狀態和精氣神。關於羅老師出軌事件(讓我想起當年的陳老師),段子已經鋪天蓋地了,今天我們不講段子,我們來講講面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男人,女性要怎麼辦?
  • 君子慎獨——中國古代士人修為的最高境界
    在《中庸》第33章第2部分進一步解釋慎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無愧於神明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中庸》裡關於「慎獨」的原文: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 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 君子慎獨,卑以自牧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個人或許只是一滴水珠,激不起千層浪,但時間卻將這一滴滴水珠,匯聚成了一條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
  • 心理學:人到中年,還不遠離這4種小人,註定一事無成!
    朋友,一個普通不過的詞語,但真正能擁有這兩個字的人卻沒那麼容易。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人,交很多朋友,但是能陪伴你一生的朋友還是很少的,並且對於這種相伴一生的朋友要謹慎交往。心理學:人到中年,還不遠離這4種小人,註定一事無成!
  • 小人總能成功謀害君子,小人難道更幸運嗎?背後是殘酷的真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俗話說好人長命,禍害遺千年。生活好像永遠都很殘酷,總用最殘忍的東西承託出來真善美,古代流傳至今的不論是東西方,好像都是悲劇會多一點,西方的四大悲劇,東方的《竇娥冤》、《趙氏孤兒》,好像只有謀害別人的小人能夠活下來,真善美的人往往都被撕成了碎片。但恰恰是真善美能夠為人所銘記,小人所被人厭惡。《增廣賢文》中就有這樣一句:「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 什麼是「君子慎獨」,有哪些代表人物?
    什麼是「君子慎獨」做了解釋,出自哪本古文?古代歷史上有誰做到了這句話?什麼是君子慎獨?「君子慎獨」見於儒家經典《中庸》和《大學》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和自我修養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所以君子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君子慎獨」就是指儒家學者不但要在有人的時候講規矩、禮儀、修身,即使在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為環境的私密而懈怠自己。
  • LPL解說cat透露,「解說記得當面一套,背後兩套,一共有三套房」
    因此,選手和解說成為了玩家們關注的焦點,最近知名解說cat也是透露記得當面一套,背後兩套,上海一共三套。就在最近的直播中,解說cat也是開始爆料了其他解說的事情,他表示解說記得當面一套,背後兩套,一共有三套。重點是三套房子全部都在上海市的中心地段,怪不得記得一直在努力的拼搏,要不然的話就只能回家繼承家產了。
  • 鬼谷子:三招教你駕馭小人,善結君子!遇貴避災
    君子難逢,小人常在。這世上有一種人,並非大奸大惡,卻常常有意無意地阻礙他人,給別人立限設障,讓正道之人常常是舉步難行,諸事難為。有時想要反擊,又找不到他們的明確惡行,反而讓自己陷入不寬容、不豁達的輿論漩渦,欲哭無淚又難以應對。這種人,便是人人恐而避之的「小人」。
  • 佛學:「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是什麼意思?
    其中,佛學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要解釋這句話,首先我們得鬧懂何為「君子」?一般說到君子,很多人都會說,成功,有品德,有教養的人都是君子。這麼解釋也不為過,只是比較片面。老子在《道德經》裡講,「上善若水」;孔子在《論語為政》裡講,「君子不器」。
  • 是君子?是小人?孔子十句話教你明辨是非
    君子固然也有困窘的時候,但還是能以道自處,不同於小人一到窘困之時就亂了心性,胡作非為。 四,君子泰而不驕, 小人驕而不泰。 由於君子和小人內在的心靈、思想和修養不同,誠於中,形於外,自然他們表現於外的風格也不相同。君子秉持公道,心無偏私,故能安然坦蕩;君子卑以自牧,故為人心平氣和,不驕矜傲慢。小人雖然志得意滿、心高氣盛,卻對自我並無充分的認知和肯定,故很難做到平和坦蕩。
  • 命犯小人怎麼辦?有什麼化解方法?
    喜歡打小報告,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自己有用的人,花言巧語。喜歡落井下石,喜歡挑撥離間,一旦出了事,卻極力把自己撇清,任由他人爭鬥,自己假裝好人,扮演和事佬。 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如果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要與他們保持距離,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