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年輕人就業敢嘗鮮 新業態興起催生一批新職業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去年大學畢業的劉子浩是一名職業養貓人,前不久他和朋友在錫城市中心創辦了一家寵物主題咖啡館,店裡養了10多只可愛的貓咪。「我這裡的顧客主要是來『擼貓』的,生意還不錯。」小劉告訴記者,寵物主題咖啡館最早出現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近年來在無錫也漸漸增多,滿足了喜愛寵物者的需求。

把養貓作為職業,不僅小劉沒想到,他的父母更是無法接受,「吵了很多架,現在他們看到我賺錢了,暫時無話可說。」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類似劉子浩這樣從事「非主流工作」的年輕人,如今在無錫越來越多。記者近日在南長街發現許多新興的生活服務業小店悄然開張。在一家專業「掏耳朵」的店裡,一位20多歲的女生小李正在為一名顧客服務,「我大專學的是景觀設計,一次偶然的機會幹了這個,覺得也挺不錯。」小李說,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掏耳朵師」,她還專門到成都學習,取得了相應的資質。還有一家從事教育培訓的機構,裡面的年輕人職業也很「小眾」,有戲曲培訓師、油畫培訓師等。

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服務行業經營困難,但同時另外一些新興服務業態蓬勃興起,滿足了人們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催生出一批聞所未聞的新職業。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聯手美團研究院,通過整合雙方平臺大數據並共同發放問卷,近日發布的《2020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和新職業從業者報告 》顯示,僅美團平臺上的新體驗類生活服務業新職業就多達4747個,其中既有市民已經漸漸熟悉的寵物咖啡館裡的寵物飼養員,蹦床蹦極教練,還有一些因疫情而引起關注的家庭、公共場所消毒殺菌師等新職業。此外,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電子商務運營師也十分走俏。惠山區萬和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總經理陶明華告訴記者,現在無錫一個好的電子商務運營師月薪可以達到1.5萬元至2萬元。

「穩就業不能忽視新業態、新職業。」市人力資源市場相關人士介紹,我市近年來從事新興職業的人數增長很快,其中網約車司機、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已納入國家《職業大典》,還有一些尚未形成規模,但發展態勢良好,如社區團購「團長」、輕食行業的套餐設計師等。今年以來,這類「非主流工作」的招聘量不斷增長,相信未來會得到更多市民認同,也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儘快制訂配套規範,將這些新職業納入管理、服務範圍,保護從業者的權益。(趙暉)

相關焦點

  • 新消費、新業態、新職業為何扎堆上海?
    消費「熱」起來,就業也「活」起來。寵物攝影師、密室設計師、電競顧問等一批在美團點評平臺上活躍的新就業機會、新就業形態順勢湧現,這些神仙職業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給年輕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就業新選擇。「每次重大危機都可能是一次重新洗牌,都會有脫穎而出者」,上海正是「逆勢擴張」的優等生。
  • 「不夜城」長沙活力迸發,催生新業態釋放新活力
    楊華峰 攝中新網長沙9月17日電 題:「不夜城」長沙活力迸發 催生新業態釋放新活力記者 白祖偕 唐小晴到長沙美食文化名片文和友品嘗美食、逛太平街和賈誼故居、現身湖南笑工廠……「夜經濟」聞名的網紅長沙吸引了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馬雲近日到訪。他手持一把蒲扇,以一身頗具老長沙市井氣息的穿搭,到各大夜遊網紅點「打卡」。
  • 創造新職業崗位、培育新個體經濟壯大新業態 就業路更寬(政策解讀)
    原標題:創造新職業崗位、培育新個體經濟壯大新業態 就業路更寬(政策解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開闢就業新空間。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將帶來哪些機遇?一段時間以來,政策落實情況如何?
  • 網際網路平臺催生新就業形態 社會化用工成新「藍海」
    近些年來,在新技術革命的催生下,新業態無中生有、層出不窮,傳統產業有中出新、日新月異,交織演進,形成一大批新生代勞動者投入到快遞、外賣、網約車服務、家庭服務、網絡營銷服務等新業態中,從而為企業用工帶來了新的模式創新。
  • 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這些新業態你嘗試過...
    《報告》顯示,2019年美團平臺上生活服務業新業態交易額達到4837.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55.1%,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的新業態發展領跑全國。  新業態催生了更多新職業,在疫情影響下,更多數位化崗位誕生。新職業從業者呈現出專業能力、愛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環,面對疫情,近五成從業者認為新職業抗風險能力強。
  • 美團新業態報告: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創業新...
    「數位化創造了新消費需求,拓展了服務消費邊界,促進了新業態的發展;另一方面,數位化新業態創造了新職業和新工種,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創業新熱門領域一些瞄準小眾消費需求的、更「新」的業態也在快速發展。
  • 五五購物節滿月,後浪消費強勁,擼鴨館、衝浪館等新業態崛起
    上海年輕人既是新消費體驗的主力軍,也成為這些全新職業上的「崗位能手」。作為「五五購物節」的年輕人專場,上海團市委推出的2020上海網際網路青春生活節美團點評分會場設立了「新青年 新趣玩」主題活動,發現和展示一批最青春、最時尚的新行業新業態。
  • 海外名校金融女成漢服造型師,上海年輕人「玩轉」十大玩樂新職業
    因為興趣和前景,新青年成為新職人 如今,新青年逐漸成為新職業的體驗者和創造者。據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80後和90後成為新職業從業者的主力軍,佔比超過90%。其中,新職業為處於擇業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就業選擇,擇業的動力多數源於興趣和對行業前景的看好。
  • 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浙江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快來了解_杭州網
    為深化數字浙江建設,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等,到2022年,數字賦能社會效益顯著,累計帶動形成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隨小布了解詳情~總體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 三部門發布第二批16個新職業:AI訓練師、外賣小哥等在列
    美團副總裁兼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分析,16個新職業納入職業大典,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新職業信息迭代擴容與時俱進,對新職業進行規範,有利於企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加快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對勞動者而言,有利於增強勞動者從業信心和自豪感,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 人民日報再發聲:社區團購團長隨新業態而生,孕育眾多就業崗位
    就在輿論更傾向於「絞殺社區團購」之時,12月14日,《人民日報》02版要聞發布《壯大新業態 就業路更寬》政策解讀文章,文章稱,「近年來,伴隨著新業態的發展,眾多新職業應運而生,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這些新職業中,有的已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如網約配送員、網際網路營銷師等;有的已具備一定規模,如數位化運營師、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培訓師等。
  • 旅遊新業態的空間很大
    體驗一把水上飛機、開著房車去露營、開啟婚慶主題遊……2020年國慶假期,「新晉」旅遊項目層出不窮。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人們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遊」,對出遊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一批個性化的旅遊新業態隨之興起。
  • 新職業風口來了:人才需求超3000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據新職業發展報告預測,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總量超3000萬。廣東、浙江、北京、河南、山東、陝西、江蘇、上海、河北、湖北、四川學習新職業人數位居前列,新職業的火爆為上述地區的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城市」。
  • 新批發出手特別就業季!阿里1688:為874萬畢業生提供免費職業培訓
    來源:中國網科技「特別就業季「,阿里1688為全國874萬應屆畢業生送上大禮:向今、明兩年所有畢業生免費提供電商運營職業技能培訓,應屆畢業生驗證學歷信息後,即可免費獲取全部課程。每位大學生還可獲得最高200萬進貨賒購金,用於自主創業。
  • 新職業催生新趨勢:00後偏愛電子競技運營師,90後最怕失業
    記者 | 佘曉晨1近期,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了 《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這是國內首份針對新職業相關從業群體在線學習、培訓和考試的調研報告。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和阿里釘釘於6月8日聯合推出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該平臺是全國首家專注於新職業數字資源培訓的線上服務平臺,立足培育新型技能人才,服務穩就業保就業。針對新職業學習群體的抽樣調查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希望學習新職業。
  • 旅遊新業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體驗一把水上飛機、開著房車去露營、開啟婚慶主題遊……2020年國慶假期,「新晉」旅遊項目層出不窮。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人們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遊」,對出遊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一批個性化的旅遊新業態隨之興起。
  • 2021年就業形勢嚴峻 數字經濟催生新機會
    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1年)》顯示,十三五期間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 發揮好快遞驛站「小店經濟」特殊作用 拓展就業新空間
    早在3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要部署完善「六穩」工作協調機制,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
  • 做好數位化就業的大文章
    數字智能化社會催生數位化就業新常態    數字經濟是數字智能化社會經濟的主導形態,在整個經濟結構中的佔比將越來越高。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6.2%。
  • 新職業緣何既受青睞又讓人不敢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特別是物流快遞、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新業態的興起,進一步拓展了農民工的就業新空間,新興業態成為不少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就業的首要選擇。新興職業受新生代農民工青睞從四川瀘州來渝打工的農村姑娘張丹,因為喜歡吃火鍋選擇到重慶一家火鍋底料廠做銷售。去年,她在同事們的鼓勵下,嘗試直播賣火鍋底料,沒想到效果不錯,半年時間直播近150場,平均每場銷售底料超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