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公開《關於省十三屆三次會議人大代表第 20200853 號建議的答覆》。
關於省十三屆三次會議人大代表第 20200853 號建議的答覆
王麗雲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將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與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一體規劃、協同打造的建議》收悉。我廳商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認真研究,現就您提出的建議答覆如下。
一、關於將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列入國家或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的問題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國家第二批試點工程,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意見》和向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報備的《山東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優化實施方案》,試點工程將於2020年底完成。截至2019年底,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5.15億元,佔工程總投資額的65%,累計開工項目138個,開工率98%,已完成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整治面積2.6萬公頃,採煤塌陷地治理面積 8072 公頃,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9項,新增耕地4353公頃,實施地質公園及地質遺蹟保護面積209平方公裡,新增溼地面積423公頃,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已全部達標,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據了解,國家已開展3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基本覆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待3批試點工程全部完成後,將總結試點工程建設經驗並進行推廣,不再開展新的試點。我廳將配合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進一步督促濟南、泰安2市,加快國家試點工程實施進度,儘快形成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泰山經驗」,在此基礎上探索開展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屆時將優先推薦沂蒙山地質公園區域申報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或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
二、關於將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與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一體規劃、協同打造的問題
世界地質公園是擁有國際價值的地質遺產或地質多樣性的獨特區域,與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並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保護網絡。全球現有世界地質公園147個,分布在4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我國有39個,包括我省泰山、沂蒙山2個。世界地質公園以「保護珍稀地質遺蹟、開展地學科普教育、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您提出的將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和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一體規劃、協同打造,推動兩個地質公園資源共享、綜合開發,促進省會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符合世界地質公園「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常興」的發展理念。
目前,全省正在深入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旨在通過科學調查和評估,進一步明確保護地的主體功能,有序調出保護地內的永久基本農田、鎮村、礦業權等,化解自然生態保護與人為活動頻繁的矛盾衝突,準確勘定保護地的邊界範圍和功能分區,徹底解決各類保護地重複設置、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等問題,修訂完善保護地管理的法規政策和發展規劃,健全管理機構和人員隊伍,加快構建全省分類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申報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所依託的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沂蒙鑽石國家礦山公園、雲蒙湖國家溼地公園、蒙陰岱崮省級地質公園和申報泰山世界地質公園所依託的泰山國家地質公園等都在本次整合優化範圍內。我廳將結合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將「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和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一體規劃、協同打造」,作為編制全省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並通過規劃實施,打造泰山—沂蒙山生態文明命運共同體,推動兩個世界地質公園自然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贏,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變成現實。
感謝您對自然資源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聯繫處室:自然保護地管理處 聯繫電話:0531-88557624)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202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