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至今,有著廈門「第一高樓」之稱的廈門國際中心屹立於廈門鷺江道23年,期間停停蓋蓋,始終未能成功面市。
不過,近期在網絡流傳的一份《關於延期公開招募廈門源生置業有限公司、廈門永榕置業有限公司名下資產意向競買方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顯示,廈門國際中心及副塔樓寶嘉中心將進行整體拍賣。
鎂編注意到,本次出讓對競買方的要求頗高,需要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可調控資金達50億元以上的企業方可報名參加,但起拍價尚未明確。
廈門國際中心現場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估值52億,對競買對象要求嚴格廈門國際中心位於廈門市鷺江道,與鼓浪嶼隔海相望,總建築面積約18.56萬平方米,建築高度339.88米,地下4層,地上61層,集超甲級寫字樓、單元式辦公、高檔會所、觀光等為一體,是廈門市百億元「高、新、特」項目的重點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建成後將刷新廈門市「天際線」並將一躍成為福建第一高樓,全面超越323米的溫州世貿中心成為海西第一高樓,成為令人矚目的新地標。
《公告》稱,目前廈門國際中心已經封頂且玻璃幕牆基本完工。
鎂編了解到,除主樓外,廈門國際中心還有一個叫廈門寶嘉中心的附樓相連。廈門寶嘉中心項目用地面積13041.367平方米,建設工程性質為商業、酒店,規劃地上建築30層,地上建築面積63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48858平方米。但目前,廈門寶嘉中心除基坑支護工程(2013年施工,已超設計使用年限)外,尚未建設施工。
網上流傳的出讓公告
《公告》印發的日期是今年8月24日,競買對象的報名及報價時間從發布日起到9月1日止,但拍賣時間尚未可知。
值得一提是的,本次出讓對競買方的要求頗高,需要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可調控資金達50億元以上的企業方可報名參加,但起拍價尚未明確。
一位不願具名的廈門資深房地產人士告訴鎂編,對競買對象設置比較嚴格的條件也是應該的,畢竟有著廈門第一高樓的名頭,都不想再重蹈覆轍。「我不擔心無法成交,我擔心的是後續運營。」
據《廈門日報》報導,由破產管理人委託廈門翰和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公司近期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廈門國際中心一二期房地產、辦公電子車輛及長期股權投資的市場價值約46億元。寶嘉中心(2011P15地塊)土地使用權價值、在建工程基礎及前期費用的市場價值約5.99億元,兩個項目的總估值達51.99億元。
停停蓋蓋23年,第一高樓能否重生?廈門國際中心可謂「命運多舛」。
據《海峽導報》,早在1997年,廈門國際中心的前身「廈門郵電大廈」就已經通過規劃,這棟共66層、高249.7米,加天線高度342.2米的高樓,直至今日依然保有「廈門第一高樓」的稱號。之後項目所有方由於資金不足,到2003年完成設計中的8層裙樓後,工程便一直擱淺。
直至2010年,福建永榕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約20億元的價格接盤,建設單位為其下屬子公司廈門源生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生置業),「廈門第一高樓」也被更名為廈門國際中心。2012年,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所屬中建六局中標這一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工程,項目正式重啟。
廈門國際中心效果圖 圖片來源:廈門市規劃局
然而,源生置業也未能夠復活這棟停工已經多年的廈門第一高樓。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一份執行裁定書,2019年4月8日,申請執行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依據(2017)閩02民初808號民事判決書向廈門中級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被執行人源生置業支付工程進度款8274萬元,違約金676萬元,並將被執行人的廈門國際中心(一期)主塔樓47-51層的房產按照每平方米1.5萬的價格折價受償;廈門中級法院也對源生置業發出執行案件告知書、執行通知書、執行裁定書、報告財產令和傳票,但郵寄結果均顯示查無此人。
這意味著,早在2017年,源生置業與工程方就已經出現了合同糾紛。時至今日,儘管被放上了拍賣臺,這棟「廈門第一高樓」的復活依然充滿著不確定性。
對廈門國際中心有深入了解的廈門開發商人士林棟告訴鎂編,「因為牽涉的資金量巨大,未來不管是售賣還是自持都會很困難。有沒有足夠多有實力的企業入駐(都是疑問),閩西有實力的企業都自己拿地蓋總部了。」
廈門中心所處位置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不僅是廈門國際中心本身的問題,廈門的發展方向也左右著廈門國際中心的命運。
林棟指出,廈門島內的發展方向很清晰,就是向東走,「錢」在島內東部,很多銀行都在東邊,企業都要跟錢走。所以,地處西邊的廈門國際中心未來在招商會面臨巨大挑戰。「畢竟拖了這麼多年,廈門早已不是當年的廈門了。」
記者|黃婉銀 吳抒穎
編輯|魏文藝 趙雲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