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去了一個小型農貿市場,實地體驗了一家食材店的經營情況。
正值下雨天,人流量並不多,所有店面都只有零零散散的顧客,只有這家店門口擠滿了人。 看到新店如此及火爆,我忍不住問了老闆娘老店的情況。
20平米的店,2個員工,年銷售額是650萬左右。而她主要售賣的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食材,就是農產品初、深加工食材,以及一些地道的土特產。
在眾多顧客哄搶的門口,熱銷的是特價5元一個的龍遊發糕。與此同時還有小米糕和桂花糕兩種類似的產品,這些都是早上上鍋蒸一蒸,加杯豆漿就可以實現的快捷營養早餐食材。
「我要5個龍遊發糕、3個小米糕、3個桂花糕,趕緊趕緊給我裝一下。」一位阿姨馬上遞了錢過來,生怕東西搶完了。因為新店開張買10送1的活動,大多數阿姨、奶奶都會混搭買。
旁邊的試吃桌上,有現場蒸好的試吃品,「吃了再買」是賣家掛在嘴邊的話。名頭最響亮的龍遊發糕還沒到中午就售罄了,老闆娘在後頭打電話:「馬上給我補貨補過來!」
當天,龍遊發糕僅零售賣出了500多個
同種類型的產品還有果蔬刀切、窩窩頭、酒釀饅頭等,擁擠的人群已經沒有辦法一遍遍打開冰櫃了,店員直接把產品一溜鋪開在冰柜上,不一會兒這些貨物就被拿光了。
中場稍微人少些的時候,我仔細看了店裡的貨物。冰櫃裡還有粽子、蝴蝶蝦、帶魚、青豆等,貨架上是來自四川純正的辣椒油、火鍋底料、泡菜,也有直接可以食用的親嘴蒜、黃桃罐頭。
「我的食材都是要找原產地純種味道的,選定了就固定一家,保證味道都是一樣的。還有很多特色食材,一定要健康、味道好,還方便家裡做。」正和我介紹著,老闆娘已經拿出一包帶魚,放進油鍋炸了。
五分鐘就可以出一道美味
原以為就是普通的帶魚,一嘗才知道,不需要切段處理,不需要調料、裹粉,這帶魚只需要拿回家裡油炸或油煎就可以食用,味道非常好。同樣的還有蝴蝶蝦,處理好的蝦直接炒一炒,肉質嫩滑。
無需處理又好看美味的蝴蝶蝦深受大家喜愛
這樣的加工產品對於家庭來說,簡單方便,還能做出和酒店一樣的菜品,吸引了許多顧客。
在店裡我還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人,一個是飯店的廚師,直接來拉了一箱衢州農場的白辣椒回去;一個是附近生意火爆的飯店老闆娘,拉了一箱泡菜和親嘴蒜走人。他們都是這家食材的老客戶。
最後一位有意思了。她看到前一個老闆娘剛走,就拿起了親嘴蒜端詳起來。本來打算買一小盒嘗嘗的她,直接拎了一包8斤裝的回去。
飯店經常回購的開胃冷菜——親嘴蒜
其實這家食材店其實並不是靠零賣達到的650萬年銷售額,她95%的銷售對象是飯店、酒店。
「任性」的食材店:食材我定,做法我定
晚飯我跟著老闆娘去了那家附近生意火爆的飯店。在那家飯店裡,我看到了許多食材店裡售賣的產品。
她點了一系列帶有自己食材的菜,過程中還和廚師交流了最近特色菜的點單情況。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那麼多食材店,別家生意一般,她卻能紅火的原因了。
「我們老店裡只有兩個員工,負責日常的接單和出貨。我不太出現在店裡,都在外面跑。哪裡有好東西,我就跑到哪裡。」據說她常常上午還在杭州,下午就一個人開兩三個小時的車,去搜刮好東西,晚上帶著滿滿一車的產品回杭。
說話間菜就上桌了,她立馬拉著廚師長:「這個菜這樣不行!不好看了!」說罷又嘗了一口,「誒,這回味道對了。」廚師長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悅,反而問起了她最近有什麼推薦。
荔浦芋頭扣肉就是老闆娘提供的做法
仔細想這家食材店裡提供的東西,其實種類並不算多,共有的特點是:簡單烹飪、美味健康。
而附加的最大亮點是,他們真正了解這個食材的優勢,會推薦最適合這種食材的製作方式。食材提供不迎合對方,製作方法也有要求,就是這樣任性。
20平米,2個員工的秘訣
做生意當然都希望成本越小越好,但是商鋪租金和人工成本似乎是沒有辦法省去的部分,即使一年下來賺得多,付付房租、發發工資就所剩無幾了。這家小成本的店是怎麼做到的?我很疑惑。
「市場裡有冷庫可以出租,我的貨基本上都放在裡,搬運的時候我就乾脆付一點工錢給看管倉庫的,這樣就不用專門請人搬運。」並不需要過多的場地和人員,她只要有一個落腳中轉點,兩個人分別負責配送和接單、點貨就可以了。
給酒店、飯店配送的好處就是目的地明確,量大穩定,配送的活不算吃力。他們唯一要確保的就是——食材質量好,供應穩定,不斷更新新品。
新品鱈魚卷讓食客和飯店都愛不釋手
這些最重要的事情,她一個人完全可以把控。
「我為什麼自信?這些產品都是我嘴巴挑出來的呀!」和她長期合作的飯店,都十分信任她的供貨。
來自農產品初、深加工的巨大潛力
簡單烹飪不管是對於飯店還是家庭來說,都是對食材選擇的一個大趨向。飯店需要通過精簡製作過程來節約人工、時間成本,同時還要保證味道;家庭則在追求健康的同時,也希望在家做出一些美味的非家常菜。
前幾天每日優鮮上主推的深加工小龍蝦就一度售罄,39.8兩斤的價格,以及並不壞的味道,可以免去洗龍蝦、做龍蝦的繁雜程序,對於家庭來說可謂完美。
說到小龍蝦,更值得一提的,是已經做到全中國乃至全球小龍蝦深加工最大企業的信良記,在小龍蝦單一產品上有十幾個億的營收。
從C端轉做B端,信良記致力在技術上實現「簡單復熱、個性烹飪、秒凍鎖鮮和全年供應」,運用現代化工廠完成食材的加工和處理、料包等調味品的製作,再通過「自有冷鏈配送體系+第三方物流平臺」配送給B端客戶。
新農堂堂評:
農產品加工的巨大潛力在哪裡?就是無論在哪個環境下消費食品,要的就是物美價廉和簡單易得。
一家在小市場裡的不起眼小店,就是這樣做到年銷售額650萬!
小小的食材店也好,不斷出爆品的信良記也好,他們做得比別人成功,就在於他們選擇了正確的東西,並送到了正確的人手裡。
如果這家農產品店一開始就直接走消費者路線試試?一年下來勉勉強強只能賺個零頭吧。
選準方向——做農業有太多太多方向,怎麼另闢蹊徑找到突破口,其實就在於能不能看到市場的需求。
控制品質——任何成功都建立在品質的保證上,能長久的必然是好東西,當然也包括標準化。
穩定供應——不打無準備之戰,供應鏈是發展最重要的保障。
對象明確——選對用戶很重要,適合的東西放在合適的人手裡。就像做農產品加工,別總想著to C,還有很多to B 的機會。
做到這些,即使是20平米、2個員工也根本困不住發展的腳步...
▼農業最長演講,門票已漲至39.9元,明天漲至59.9元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