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2歲選擇再出發,靠5個員工、20平米小店打天下,20年後卻在300個...

2020-12-13 碩士博士圈

他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經濟型酒店,開啟了我國連鎖經濟型酒店的先河,隨後締造了10年開立100家酒店的神話,如今估值超過400億,他就是錦江之星的創始人徐祖榮。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的第一年。當年冬天,壓抑了長達十年之久的570萬莘莘學子,終於有機會重新走入考場,徐祖榮就是其中一份子。那年,他23歲。

要說南方人聰明,徐祖榮短短4個月就啃完了高中數、理、化的幾十本課本,一舉考入上海旅遊學院的酒店管理系。要知道,當年的錄取率僅有4.8%。

在大學,徐祖榮相當用功,英語與酒店管理齊頭並進,其中光《營銷策略》一讀就是5個版本。此外,你知道的,同班同學中,還有不少上過山下過鄉的老三屆,人生經歷極其豐富。從他們身上,徐祖榮學會了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度過了非常愉快的大學時光。

1981年,因為專業成績突出,他直接被分配到了錦江飯店。當時的大學生非常珍貴,尤其還是科班出身學酒店管理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很多員工都高看徐祖榮幾眼。

不過,徐祖榮卻異常謙卑,即便領導安排他站前臺、掃客房、做傳菜員,到後廚刷盤子,都毫無怨言。

這樣的員工不提拔還提拔誰?果然,3年後的1984年,不到30歲的徐祖榮就被破格提拔為部門經理。此後10年,一路高升,最後做到了同屬於錦江旗下國際飯店的總經理。

1994年春天,錦江集團進軍海外,英語過硬的徐祖榮順理成章地成了舊金山分店的總經理。在美國雖然只有短短的2年,但是正是那2年,讓徐祖榮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意觀發生了重大改變。

一、「美國夢都是騙人的」。到舊金山撿錢的傳說永遠成為了傳說,他雖然號稱總經理,但是既要當領位員、清潔工,還要修燈泡、送外賣,「活脫脫一個大管家」。

二、美國人民用不起。聘任當地勞動力要比聘任華人貴出2倍還多,迫使徐祖榮把成本意識貫徹到骨髓裡,「儘可能壓縮人員,」否則只能幹賠錢。

三、經濟型酒店是個好東西。在加州一號公路上,遍布一種叫做「汽車旅館」的經濟型酒店。樓層不高,但是房間寬敞,雖然沒有像樣的早餐,「頂多在總臺能領到兩片麵包和一杯咖啡」,但是價格卻只有星級酒店的三分之億。

1996年春節,徐祖榮返回上海。當時,正值香港回歸前夕,全世界看中國,而中國就看上海。黃埔江對岸,浦東的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已經開始對外營業,上海的人氣達到沸點。

那段時間,杭州、南京、武漢、蘇州等10多個城市的300萬遊客都湧進了上海。整個上海的酒店入住率超過了90%,訂酒店比現在訂火車票還難上10倍,「必須提前3周」。但是,抱怨聲依舊此起彼伏,「酒店那麼貴,誰能住得起?」

「經濟型酒店的春天來了!」徐祖榮是何等敏銳,他馬上帶著5個同事,租了一間不到20平米的辦公室,開始籌備錦江之星,「定位平價酒店,價格在150-200元之間」。

商業模式是現成的,照貓畫虎就可以,「房間內設大小床,裝修統一採用歐式風格。」很快,距離南京路不遠的第一家店開始試營業。150元一晚?那不是跟不要錢一樣,於是天天爆滿。

「開酒店這麼簡單?」徐祖榮很興奮,馬上著手籌備開第二家店。不過當月月底,財務總監就拿著報表過來訴苦了,「怎麼還虧損50萬?」一個半月後,有客人開始投訴,「洗澡沒熱水」、「床總是咯吱咯吱響」、「電梯隔三差五就停用」。

與此同時,入駐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少。「紙上得來終覺淺,光看還是不行,還要體驗!」為此,徐祖榮又一次去了美國,那次他呆了足足20天,來了個深度經濟型酒店考察。

這回他全明白了,師傅就是師傅,美國的汽車旅館能夠做起來是有原因的,即便床品、衛浴和選址都各有特色。「大衣櫥改為衣架、浴缸改為淋浴器、24小時供應熱水。」

最為關鍵的,汽車旅館都是開在高速公路旁,地理位置較為偏僻,「這樣就大大節省了租賃成本」。

回國第二天,徐祖榮馬上調整策略,「就把旅館開在錦江樂園旁邊的弄堂裡,定價158元一晚。」

要知道,當時國內的酒店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星級酒店,價格都在500元以上,一般人消費不起。還有一種就是招待所,一晚上只要幾十塊錢,但是衛生條件很糟糕。

經濟型酒店打的就是這個插邊球!

結果,3個月不到,徐祖榮的錦江之星就實現了「弄堂裡翻跟頭」,入住率一下子飆升到了85%,要知道,刨除旺季,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也就40%不到。此後開一家成一家,口碑越來越好,入住率穩定攀升到95%。到了1998年,上海已經開了5家分店。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嘗到甜頭後,徐祖榮決定走出上海。1999年6月,蘇州分店開始啟動。

為打好第一槍,徐祖榮親自赴蘇州督戰,而且一住就是半年。他給全體員工立下軍令狀,「入住率必須達到90%,餐廳每天營業額超過1萬元!」

在徐祖榮的辦公室懸掛著一副對聯,上聯「始終想著員工」,下聯「心中牽掛顧客」,橫批是「身體力行!」徐祖榮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當時,蘇州店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從上海本部調過去的,對蘇州人生地不熟。於是,隔三差五,徐祖榮就組織店長帶大夥到周邊旅遊,「一到周末就把蘇州園林、古城、留園、太湖等地遊個遍。」

每逢節假日,接待最後一批顧客後,他就組織全體員工一起聚餐,讓員工免費給家裡打長途電話。

「對員工好,員工才會對顧客好!」但是光員工服務跟上去還不行,如何讓客房內部的配套設施也到位呢?徐祖榮給出的答案就是,「周到、周到、再周到」。

當時,有顧客抱怨,拖鞋就薄薄的一層紙,冬天穿了冰涼,夏天穿了一沾水就壞。徐祖榮馬上想出一招,「凡是冬天入住滿五天的客人全部送一雙棉拖鞋,春夏秋住滿五天的客人全部送一雙塑料鞋。」

此舉一出,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貴賓客戶的滿意率。

還有客人抱怨,「空調是壞的」。其實,空調是好的,只不過客戶不會用,「分體式空調開啟後製冷和制熱都需要3分鐘時間。」怎麼辦?提前辦!「根據客人的預訂情況,提前開好空調。」

屋內設施搞定了,屋外的服務也要到位。2000年2月,有3個客人剛要結帳離開,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店長馬上送過去3把雨傘,女服務員更是跑去大馬路上為客人叫車,結果把其中一位腿腳不太利索的顧客感動得熱淚盈眶。

一到節假日,更有很多標準動作,如春節送湯糰,端午送粽子,中秋月餅,聖誕大Party等等。

如此這般,客人能不買帳?很快,錦江之星就在蘇州站住了腳,入住率一度達到100%,餐廳一天的營收輕鬆超過2萬元。

蘇州店的一戰成名讓徐祖榮堅定了全國的擴張之路。同時,他也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獨門秘籍」。

第一是合理定位。把錦江之星打造成一個中檔產品、高檔服務的經濟型酒店,「健康、舒適、超值。」

第二是「加盟+直營」。加盟費、管理費是實實在在的現金收益,但是直營是擴大品牌的關鍵,所以加盟與直營兩手都要硬。

第三是快速反應。根據入住率的情況,靈活推出會員卡制度,「住宿9折、餐廳8.8點、節假日房間緊張時優先預定、退房時間延遲2小時、會員積分可兌換代金券等等。」留住老顧客的同時吸引了更多的新顧客。

此後的3年,錦江之星在全國快速擴張,一年就新開連鎖店50家。到了2005年底,分店規模已經達到110家,成為了國內第一個單店超過100家的經濟型酒店。

不過此後,如家、漢庭、七天等連鎖經濟型酒店相繼崛起,而且背後的操盤人均是超豪華的海龜團隊與超強大的國際資本。

如家在2007年收購了北鬥星酒店後,客房數開始遙遙領先,又在2年後推出了中高端的「和頤酒店」。七天在2009年上市後便開始了加速擴張,一年新開分店就超過100家。漢庭改走多元化路線,相繼推出了「漢庭全季」、「漢庭快捷」、「海友客棧」等,覆蓋了中高端到快捷的所有價位。

一時間,經濟型酒店行業短兵相接,很快陷入慘烈的價格戰。

事實上,徐祖榮也在嘗試發展其他等級的酒店業務,如包括價位在300-500元之間的白玉蘭酒店和500元以上的錦江都城商務酒店。

但是,光靠戰術還不夠,必須在戰略上有所突破。這時候,徐祖榮果斷決定開闢第二戰場。

突破口就在超經濟酒店。

當時,國內的酒店市場已經實現從經濟型到中高端全部覆蓋。唯一的盲點就是青年學生、年輕白領和工薪一族。於是,2009年伊始,徐祖榮決定率先推出「超經濟酒店」百時快捷,搶佔這一客戶群。

「超經濟酒店」在房間布局上比經濟型酒店更為緊湊,客房只有12平方米。為進一步節約空間,還引入了高低床、榻榻米等設施。

服務人員的配置也是精簡到最低,「不超過15人」,大部分服務通過顧客自助解決,「自動售貨機供應食品、飲料、日用品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超經濟」體現在更為低廉的客房價格上。當時,百時快捷酒店的房價基本在100元左右。

但是,想要鎖定年輕的群體,光靠價格吸引還不夠,必須緊緊跟上他們的需求。

2012年以後,年輕人跑馬拉松成為時尚。於是,徐祖榮決定提供免費跑步福利,「提供酒店周邊最優跑步線路圖、醫藥箱、食品、飲料、毛巾、雨具,以及城市賽事報名綠色通道。」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4年後的2016年,錦江之星在全國的酒店數已經突破了1100家,遍布全國31個省市的300多個城市,客房總數超過13萬間,市場估值超過400億。

紮根酒店行業36年,創造了中國酒店史上多個第一,20年把錦江之星打造成行業的領航者,這就是徐祖榮。

相關焦點

  • 年銷售額高達650萬的食材店,只有20平米,2個員工?
    20平米的店,2個員工,年銷售額是650萬左右。而她主要售賣的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食材,就是農產品初、深加工食材,以及一些地道的土特產。在眾多顧客哄搶的門口,熱銷的是特價5元一個的龍遊發糕。「我要5個龍遊發糕、3個小米糕、3個桂花糕,趕緊趕緊給我裝一下。」一位阿姨馬上遞了錢過來,生怕東西搶完了。因為新店開張買10送1的活動,大多數阿姨、奶奶都會混搭買。旁邊的試吃桌上,有現場蒸好的試吃品,「吃了再買」是賣家掛在嘴邊的話。名頭最響亮的龍遊發糕還沒到中午就售罄了,老闆娘在後頭打電話:「馬上給我補貨補過來!」
  • 一天賣300塊牛排,20平餐飲小店成90後新寵!
    在城北,4個月大的馬路炸雞在永旺夢樂城裡開出了第四家店,面積不過20多平方米,4個店員,一天翻桌超過20輪。吃日料、吃牛排、吃炸雞,20平小店正在成為市場的新寵兒。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但是餐飲業的月倒閉率高達10%,年複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僅半年就有16萬家餐廳關門。
  • 《天下足球》是我們的孩子,今天,他20歲了
    那一期特別節目,《天足》有個專題片叫《十四年,再出發》。對於閆偉而言,那也是他人生旅途再出發的一天,來到從小就夢想加入的團隊,對於一個純粹的球迷和懷揣著新聞理想的年輕人來說,是夢想照進現實的一天。2000年的歐洲杯,是閆偉愛上足球的起點,那一年他10歲。彼時,他就體驗了端著一碗熱騰騰的泡麵守候在深夜的電視機前,享受歐洲杯盛宴。
  • 74歲退休後,他蹬了20年三輪,捐了35萬,拯救300多個孩子……
    打從記事起,他就跟隨著父母,穿梭于田間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爾路過村裡的私塾,聽見裡面傳來琅琅書聲,小小的少年總忍不住踮起腳尖張望,一顆心滿是嚮往。13歲,白方禮就開始給人打零工,正值青春年少,稚嫩的肩膀就扛起了大半個家。
  • 他在上海開了家小店賣衣服,月租20多萬,3年後在深圳買了套房!
    別看這裡其貌不揚,租金卻並不便宜,一間20平米的小店,月租已經超過20萬。3年前,來自廣東的小金夫婦就在這裡租下了一間20平米的店鋪。小金是那種典型的「縫三代」,他的爺爺是小有名氣的裁縫,年輕時在上海做過。爺爺有一次看到他在看《傾城之戀》,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我在衡山路做旗袍的時候,張愛玲和胡蘭成一起過來,照看過我的生意。
  • 僅靠30平米小店,她一年賺到5個億,開出160家店,並一路大步向前
    她高中就開始創業,大學就把店鋪開到了大商場,31歲就已經身價百萬,可她卻背道而馳,靠一碗粥拿下5億營收,她就是劉京京,嘉和一品的創始人。但父親不知道的是,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無形當中為女兒打開了商業的大門。高考過後,20歲的劉京京就跟著表姐開了個飾品店,拉貨、上架都是體力活,但劉京京卻說「創業很酷」。
  • 大叔靠1千萬起家,今單是收租就賺幾個億,整個公司卻只有2個員工
    在眾多老百姓當中就有一個叫做梁紹鴻的人,他靠著投資商鋪,如今成功登上了福布斯財富榜,身家高達321億港幣。1997年,香港地產大跌,四十多歲的梁紹鴻帶著1千萬現金聯合了8個朋友,一口氣買了10間商鋪。隨後還成立了香港大鴻輝興業公司。最初的時候,梁紹鴻本金少,於是他一直是堅持低買高賣。
  • 她靠一道菜4個月賺100萬,20年後變26億,還造出萬人餐飲帝國!
    靠一道菜賺到第一個100萬 剛開張時,嚴琦的店被戲稱為「315」,什麼意思? 一個老闆、一個廚師、一個店員,被稱作3個1,5張小餐桌只能容納不多的客人 ,這就是「315」。 短短一年時間裡,陶然居的加盟店開到了20家,遍布四川的9個地級市,「光是加盟費,每年就可收500多萬。」 當然,陶然居的營收也突破了1000萬,並成為川菜的領跑者。2001年以後,嚴琦走出重慶,相繼在成都、武漢、深圳等15個城市,開出 70多家加盟店 。
  • 瘋狂薯條 小本智慧之選20平米小店就可經營
    瘋狂薯條為國內西式快餐行業的領航者瘋狂薯條是一家致力於國內特色食品研製開發,主打薯條等西式快餐為主的好品牌,從品牌創立開始,他就是具有全方位運營體系。瘋狂薯條小本智慧之選20平米小店就可經營瘋狂薯條其薯條是採用新鮮的土豆和配料,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製作出來的,除了招牌薯條之外,還有炸雞、漢堡、可樂、披薩等多種美食,產品的價格不高,一般在5-3優惠之間,走的是平民的路線。
  • 3平米小店,年賺2300多萬,40多年來天天排隊,她做對了什麼?
    一坪大小(大約3平米),只賣兩種搞點,一個是小笹羊羹,一個是最中餅,一年365天,天天生意火爆,年賺多達3億日元(約2300多萬人民幣)。 3平米的店,年賺2300多萬,這個生意是怎麼做出來的?更讓人驚嘆的是,這些可愛的顧客還組成粉絲團,為了保障品質,為了讓需要的人都能買到,商量著每個人只能買5個羊羹,不能再多。
  • 看這家小店靠兩款滷水打天下, 每天外賣超萬元!
    「成都映象」於2017年在成都萬象城裡開了個新品牌——「滷肉鋪子」以滷菜為主打分別用原香紅滷
  • 在這裡,全家不吃不喝20年,只夠買個一居室
    1平米約等於10.8平方英尺,也就是說香港1平米的房價為23.76萬港幣,按最新匯率計算,折算成人民幣大概為20.054萬元。站長此前有幾位在港工作的朋友,如今全部返回了內地,原因就是房價太高,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據美聯物業數據顯示,香港新盤繼續創新高價,新鴻基地產旗下北角海璇一個面積286平方尺(約26平方米)的大單間,折後成交價1090.98萬港元(約合948萬人民幣),約42萬港元/平方米。
  • 他23歲還是個小木工,17年後卻搞出兩家過100億的上市公司,他是如何...
    然而,劉紹喜家卻與這一切無緣,他家祖孫三代8口人,蜷縮在一間不足20平米的茅草房裡,靠著4畝水田過日子,「一年12個月,有8個月都吃不飽飯。」所以,劉紹喜打小就是村裡有名的「小勞工」。他8歲開始就幫鄰居修豬欄、砌牆根,11歲已經成為「小大人」,一到放學就去工地搬磚頭、和水泥。12歲那年,他看到父母沒錢買年貨,就跟3個同學跑到鎮上賣對聯。
  • 南寧這家深藏在小巷中不足5平米的小店,4個店員忙不過來,超火爆
    #南寧探店打卡#南寧這家深藏在小巷中不足5平米的小店隨著這幾年物價的飛漲,既要實惠又好吃的食物是越來越少了,雖然現在的豬肉價格稍微回跌,但短時期依舊很難回到10元時代,所以選擇肉食的食物還是難免會覺得稍貴。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家小店,算得上是我吃過同類食物中最便宜的小吃店了,4塊錢可以吃飽,而且還有豬肉吃,哈哈。每時每刻去都有人在吃,既實惠又好吃還能吃飽,著實難得。
  • 重慶小夥開超市,用不到20平米的店鋪月收入20萬,全靠促銷小商品
    今天的這一個案例,是一位姓蔡的小夥子經營一個不到20平米的小商店,誰也想不到,他每一個月的純收入,竟然高達20萬元。年輕小夥找不到工作今年30歲的蔡小夥,他是重慶市南川區水江鎮人。高考落榜之後,就跟著同村人一起來到了廣東打工。其實在任何一個工廠只要踏實幹下去,最後還是能混一個一官半職的,但是蔡小夥他是一個天生不安分的人,在打工5年多的時間裡就換了10多個工廠。因此5年過了,還是一事無成,他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
  • 南寧這家開了近20年的老字號小吃店,不足5平米的,每天都排長隊
    年的老字號小吃店,不足5平米的,每天都排長隊。在南寧市民主路官塘,有一家開了將近20年的煎豆腐店,每次路過都看到很多人排隊,排隊的人中還有很多的中老年人,跟排隊的阿姨聊天得知,這家小店開了很多年,基本都是街坊鄰居幫襯著開起來的,後來來逛官塘的人多起來了,慢慢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了。
  • 20平米的小店排隊到腿軟,骨湯匯到底憑什麼?
    說起骨頭飯,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路邊隨處可見小店,一塊排骨隨意加料,而味道和人氣都要碰運氣。這次,小編無意間在路邊看到了一家精緻了許多的「骨湯匯」,決定進去一探究竟。招牌和店面一樣,不大但很乾淨,細節之處體現出老闆是個有情懷的人,讓人期待有情懷的骨湯會有怎樣的味道。
  • 特味村20年 從50米小店到集團公司的嬗變
    21家餐飲店 776名員工 近兩億年營銷額 41面錦旗2019年3月17日下午,鄭州市中州大道與南三環交叉口,上萬平米體量的特味村生態園店,特味村20周年慶典舉行。特味村集團公司董事長韓躍軍講述特味村品牌之路慶典的一大亮點是,讓普通的員工成為了主角。除了傑出員工表彰,現場的很多表演,都來自一線多才多藝的普通員工。受到表彰的90多名員工中,從店長、前廳經理到普通的廚師、傳菜工,在特味村工作20年的老員工也大有人在。
  • 客廳20平米 選多大尺寸的電視最合適
    購買住房後,裝修,添置家用電器就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諮詢選購電視的相關注意事項,其中問題最多的一項就是如何根據房間的布局,選擇合適的電視尺寸。  目前25——30歲左右年輕人選擇住房時以兩室一廳的格局較為普遍,客廳面積以20平米的情況居多。房間的格局也因為位置不同而有差異,以較為普遍的20平米客廳為例,就有4×5規格,3×6規格等不同格局,不同觀看距離,選擇的電視尺寸也有差別。
  • 20年後,董倩再次來到了這家小店,內心卻充滿了遺憾
    人是靠時間來參照的。什麼都沒變:樸素的小門臉,廣告裡幾個簡單的黃白相間蛋撻,門口掛著的小招牌「安德魯餅店」,稍一回頭就能看到的民居和大海,還有我旁邊的這棵大榕樹……但是我與它們中間已經隔了20年。我已經人生過半,安德魯也因病去世多年。人不在了,會讓這種相隔變得更遠,可是回憶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