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歐洲登山者VS上百夏爾巴人在珠峰7000多米高處鬥毆·都市快報

2020-12-17 杭州日報

  珠穆朗瑪峰,8848米高,一般人想要登頂,都得小心翼翼保存體力,生怕有力氣上去,沒力氣下來。可就在4月29日,那上面竟發生了一起罕見的鬥毆事件。三個歐洲登山者在7000多米的高峰上,遭當地上百夏爾巴人襲擊……

  這是怎麼一回事?

  29日,尼泊爾登山部門說,這三個歐洲人分別是登山愛好者義大利人西蒙尼·莫羅、瑞士人烏裡·斯特克和英國登山攝影師喬納森·格裡菲斯。其中,西蒙尼已四次登上珠峰。

  鬥毆發生在第二營地和第三營地間的洛子峰。27日,這三人正準備向第三營地發起衝擊,但擔任嚮導的夏爾巴人卻讓他們等一等,因為他們正在山上安裝一些協助攀登的繩子。

  從這三個歐洲人的登山經歷可以看出,他們都已是老手了。「他們不顧夏爾巴人的警告,在沒有補充氧氣的情況下,想從一條『未經開發』的冰路登頂。」一名美國目擊者告訴法新社。「夏爾巴人向他們大叫,不要在他們還沒裝好繩索的情況下,走到他們前面去,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結果冰塊掉落,砸到了其中一個夏爾巴人,激怒了他們。」第二營地多亂石,這裡在冰川的相對高處,由於沒有烈風,也被稱為「寂靜之谷」。

  西蒙尼三人沒能成功登上第三營地,只好返回第二營地。當天晚些時候,數百憤怒的夏爾巴人衝入他們的帳篷與他們大聲爭執。言語不和間,一場衝突爆發了,夏爾巴人最後向他們投擲石塊。「情況簡直慘不忍睹,他們差點被打死,」目擊者說。

  「是一群西方人(其他登山者)救了我們,他們在我們和夏爾巴人之間形成一個緩衝帶。」喬納森說,「這些勇敢和無私的人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積怨已久了?

  夏爾巴人,是一個散居在中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等國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的民族。他們本該是幫助眾多登山者安全登頂的嚮導,怎麼會和自己的客人打起來?

  「這還是我第一次聽說有人在珠穆朗瑪峰上打架。」曾經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杭州人陳思齊對都市快報說。在那種高度發生鬥毆事件,是相當危險的。「在7000多米的高度上,一些人也許已因體力透支,需要人攙扶著行走,或因缺氧出現精神恍惚的狀況。如果有人連路都走不動了,應該就兇多吉少了。」他補充說。「當然,也有人狀態好,沒什麼問題,但就算要打架,也只能是『慢動作』吧。」

  目前,尼泊爾登山部門、夏爾巴人協會以及警方都在調查這一事件,但尚不清楚具體原因。

  喬納森認為,他們的行為不是導致夏爾巴人如此生氣的真正原因。「我們不是做商業考察的人(也就是說,他們沒想開發新路線,不會搶別人飯碗),不至於招來如此大規模的襲擊。」

  「長期以來,他們(夏爾巴人)總覺得山上的西方人對他們有威脅,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積怨已久,借著這次機會發洩出來。」他說。

  據悉,烏裡已取消登山計劃,坐飛機離開了。西蒙尼和喬納森則留守大本營,準備再次衝刺。

  登珠峰是眾多登山愛好者心中最大的夢想,分南坡和北坡兩條路線。南坡在尼泊爾,北坡在中國。這三個歐洲人是從南坡出發的。從技術角度上說,從珠峰尼泊爾一側主線路登頂相對容易,也是較多登山者選擇的線路。

  ■相關閱讀

  如何登上珠穆朗瑪峰

  登山者一般在4月初抵達出發營地(5200米),大多先在營地住一兩個星期,此時路上少風雪,雨季也未至。這裡有為往返登山隊員提供服務的比較完備的急救、食宿等支援設施。聽著冰雪的天籟,人們也在這裡體驗恐懼、焦慮、希望。

  在這段時間裡,登山隊的夏爾巴人開始向前鋪設繩索和階梯,因為首先前往海拔5900米的第一營地的路途需要經過非常危險的「昆布冰瀑」。

  繩索和階梯布置好後,登山者至少會在出發營地和第一營地間往返一兩次,運送一些必需設備,並適應高海拔環境,促使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

  第二營地即前進營地,海拔約6500米,登山者在這裡只需避免過於靠近雪山,防止雪崩。這裡也是各登山隊生火造飯的最後一個營地,再往後登山者就只能吃方便食品了。

  沿著固定好的繩索攀登到海拔約7500米的山臺,即第三營地。這段路途經過峻峭、晃眼的冰壁,雖然難度不大,但稍有閃失就可能喪命。

  再往上是海拔約7950米的第四營地。第三第四營地之間的路途極具挑戰性。這段路程在登山者多次往返熟悉環境後可4小時完成,初次攀登者可能需要8個小時。

  第四營地就是挑戰珠峰的最高營地,被稱作「生命禁區」或「死亡區」。一般登山者只能在那裡待兩到三天,他們在那裡等待登頂時機。這個時機主要包含兩個要素:天晴、風弱。如果運氣好,登山者在半夜11點左右就可以開始8到16個小時的攀登。自1953年紐西蘭的希拉蕊爵士首次從南坡登頂後,成功登頂的人不到3000人。

  (本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3名歐洲登山者與上百夏爾巴人珠峰7000米處鬥毆
    可就在4月29日,那上面竟發生了一起罕見的鬥毆事件。三個歐洲登山者在7000多米的高峰上,遭當地上百夏爾巴人襲擊……這是怎麼一回事?29日,尼泊爾登山部門說,這三個歐洲人分別是登山愛好者義大利人西蒙尼·莫羅、瑞士人烏裡·斯特克和英國登山攝影師喬納森·格裡菲斯。其中,西蒙尼已四次登上珠峰。
  • 登頂珠峰背後的夏爾巴人
    1963年美國遠徵隊成員吉姆·雷斯特在1998年回到尼泊爾時,有嚮導告訴他:「你35年前來的時候,每位登山者都有自己的夏爾巴嚮導。現在,每個夏爾巴人都有自己的人類學家。」夏爾巴人最初只是西方國家登山探險史上的一個腳註,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或搬運工而聞名於世。  首登珠峰有夏爾巴人身影  夏爾巴人,又稱雪巴人、謝爾巴人,是尼泊爾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稱。
  • 夏爾巴人嚮導,珠穆朗瑪峰登山者生命的守護者!
    美國登山者裡特挑戰珠穆朗瑪峰,面對突如而來的雪崩,他下意識的就要拿起相機拍照,珠峰嚮導達瓦,夏爾巴人將他推到了一個大冰塊後面,幸運的躲過了無情傾瀉的冰雪,大難不死的裡特稱讚達瓦是「無私夏爾巴人的完美典範」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登山家希拉蕊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丹增
  • 新民晚報數字報-影子登山家:夏爾巴人的珠峰傳說
    此後60餘年間,不斷有人嘗試和挑戰登頂珠峰,並刷新著各種世界紀錄,在珠峰登頂者中,甚至還有七旬老人。不過,在所有這些光鮮和榮譽背後,都離不開夏爾巴人如影隨形、默默無聞的幫助,或許可以說,沒有被稱為「影子登山者」的夏爾巴人,絕大多數人登頂珠峰會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只要你有錢,夏爾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是真的嗎?
    因為峰頂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界,想要進入珠峰大本營,首先需要的就是邊防證,那麼接下來你就要面對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崎嶇山路。只要你有錢,夏爾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是真的嗎?想要一睹巔峰的風採,就要帶上心中的那份信仰辛苦跋涉,但是想要登頂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 尼泊爾擬叫停珠峰探險 遇難夏爾巴人賠償少引憤怒
    今年,共有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334名登山者拿到了登珠峰的許可證,每一張許可證的價格為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3萬元),再加上一些其他費用,加德滿都(尼泊爾首都)通過珠峰探險活動獲得了不少收入。然而一旦這些探險被取消,加德滿都政府將將不得不歸還這些費用。
  • 只要錢給到位了,夏爾巴人能把你抬上珠峰!
    可是現在的珠穆朗瑪峰好像已經沒有那麼難爬了,因為在登山圈子裡流傳了這樣一句話:「只要錢給到位了,夏爾巴人能把你抬上珠峰」。自從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登珠峰成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想來挑戰這世界第一高峰,而能登峰成功的人也越來越多。可如今的登珠峰已經不是當初登山愛好者的挑戰或者是冒險了,現在大多數都是商業登峰。
  • 夏爾巴人背物資爬珠峰都沒問題!怎麼身體素質這麼強?
    首先,珠穆朗瑪峰在夏爾巴人心中是神山!是當地人心目中非常神的一座山,每次攀登珠峰之前,他們都要搞一個類似於祈禱的儀式,祈求平安!因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珠穆朗瑪峰上面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不小心就雪崩,不小心就冰川掉落,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攀登珠峰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但儘管攀登珠峰是這麼危險的事情,每年也阻擋不了那些熱愛攀登的登山者,這些人都是既有錢,又有閒!
  • 四位尼泊爾夏爾巴人計劃用五天時間登頂珠峰
    新華社加德滿都2月24日電(記者 周盛平)大多數登山者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有可能爬上珠峰,四位尼泊爾夏爾巴人24日卻宣布,他們將用五天的時間問鼎世界之巔。
  • 高山上的夏爾巴人:是死亡讓人們認識了我們
    這條登頂的道路只夠兩隻腳並排站,左右兩邊便是千米高崖,登山者處在冰寒、缺氧的狀態,卻無法向前挪動,更是難以回頭。最終,2019年登山季南坡遇難人數近10人。每年的四五月份是珠峰的登山季,總有關於珠峰的新聞進入人們的視野,早在2013年,珠峰上發生了鬥毆:三位西方登山客在珠峰上罵了髒話,這是對山神的不敬,引起了百名夏爾巴人的不滿。
  • 現實中的絕世高手:身體素質遠超常人,在珠峰上來去自如
    今天要說的民族就是夏爾巴人,這四個字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來自東方的人,他們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附近,信仰藏傳佛教。人類於1953年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那次登山小隊的嚮導就是一位夏爾巴人,他的名字叫做丹增·諾蓋,在此之後夏爾巴人又創造了多個珠峰紀錄。
  • (體育)四位尼泊爾夏爾巴人計劃用五天時間登頂珠峰
    新華社加德滿都2月24日電(記者周盛平)大多數登山者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有可能爬上珠峰,四位尼泊爾夏爾巴人24日卻宣布,他們將用五天的時間問鼎世界之巔。 這四位夏爾巴人來自珠峰腳下的索魯孔布縣,曾多次登頂珠峰。他們的領隊是34歲的塔西,他曾8次成功登頂。這次,他還決定不使用任何氧氣設備。 由於天氣的因素,每年的四五月份才是登珠峰的旺季。
  • 登珠峰遭遇「交通擁堵」致多名登山者喪生
    來自愛爾蘭的56歲男子凱文·海因斯於上周五凌晨在海拔7000米高的帳篷中去世,他在到達峰頂前折返。這位兩個孩子的父親是英國360探險公司團隊的一員。公司表示,一位經驗豐富的夏爾巴人陪同海因斯登山,這位夏爾巴人曾兩次親自登頂珠峰南坡,並曾兩次登頂珠峰北坡和馬卡魯峰。
  • 只要有錢,夏爾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
    先來說一說天生的攀爬者——夏爾巴人。 由於長期生活在高原,夏爾巴人、藏族人血紅蛋白數值極高,以前看過一個CCAV的新聞說藏族人大概是內陸人群的三倍左右……這當然是先天優勢,不過他們一樣會罹患高原病。然後我們再來看這句話:「只要有錢,夏爾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 這句在登山圈子裡廣為流傳的話,其實反映了如今商業登山盛行的現象,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對商業登山存在不小的誤解。事實上,商業登山不是把人抬上頂峰,而是讓更多普通登山者更加安全從容,並未喪失登山原有的魅力。
  • 探秘雪山深處的夏爾巴人:珠峰來去自如,在喜馬拉雅最早發現雪人
    夏爾巴人,散居在喜馬拉雅山兩側,主要在尼泊爾,少數散居於中國、印度和不丹,他們給攀登珠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或背夫而聞名於世。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是珠峰讓世界認識了夏爾巴人。可以說,每一個登山隊都少不了一個夏爾巴嚮導。
  • 吸少的氧 在珠峰來去自如:有人打算研究夏爾巴人
    馬丁工作了一整夜,設法讓病重的登山者活到天亮,那時其所在的隊伍才能夠把他送到山下。早晨,格羅科特等人準備攀登最後一站,卻看到另一個陌生人(從山頂返回)在結冰的斜坡上倒下。格羅科特等人也幫助救助了他。格羅科特教授表示:「患有高空病的人通常認為自己只是感覺不舒服,而不是缺氧造成了麻煩。他們總是會想:『如果我能挺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他們會失去洞察力,做出不合理的行為。
  • 珠峰神秘夏爾巴人到底有多「神」,海拔8千米,背負常人5倍重物
    他們在海拔4千到8千多米的珠峰沿途中建設營地,修通線路,運輸物資,帶領攀登兼顧救援,成為登山者背後默默的服務人員。在前方帶路的,攀登者稱他們為「嚮導」。做服務有分工,除了帶路充當挑夫當嚮導的,還有些人專門負責給登山者們燒水做飯做後勤服務,甚至連穿衣服繫鞋帶上廁所也要服務客戶。所以西方人調侃,只要有錢,夏爾巴人能背你上珠峰。
  • 為什麼夏爾巴人可以不用氧氣設備也能登頂珠峰?
    夏爾巴人雖然是無氧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群體,但也是珠峰遇難人數最多的,他們雖然能更好地適應低氧環境,但是依然是有限制的,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登頂珠峰的。夏爾巴人就是長期生活在高原缺氧地帶的人,他們的肺部比一般的人容易大一些,同時血紅蛋白的濃度也較平原的人更高。但人體這樣的代償能力也是有限的,平原的人在不太高的高原肺部代償能夠保證呼吸,但是從海拔800米突然到海拔6000米,肺代償作用也不管用了,高原反應就發生了,胸悶氣短喘不過來氣。
  • 誰讓珠峰成為「絕命海拔」?
    尼泊爾1952年開始對西方正式開放山峰,之後近30年,西方登山者都集中在此。整個1950年代是各國登峰的榮譽競爭;70年代西方登山轉向個人英雄主義年代,更關注登山者自身的攀登能力和個人夢想。1993年前後,出現了珠峰的商業攀登,夏爾巴人作為職業高山嚮導和協作正式出現了,至今,全世界已經有6600餘人次登頂了珠峰。
  • 珠峰攀登4天4名登山者死亡
    今年5月的登頂窗口期,珠峰不出意外地迎來了登頂高峰。42歲的尼泊爾女登山者拉卡帕在20日第7次登頂珠峰,打破了其個人保持的世界紀錄。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噩耗,自上周四(19日)以來,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印度和荷蘭的3名登峰者以及一名當地夏爾巴人嚮導已死於攀登珠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