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海南發布椰子和檳榔產業標準體系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徐明鋒 攝影報導)12月26日下午,海南省質量強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海南省椰子和檳榔產業標準體系發布會,介紹我省椰子、檳榔標準體系實施工作,並宣布目前已知的全球第一個椰子、檳榔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海南省椰子和檳榔作物與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研究構建的椰子產業、檳榔產業標準體系,總體框架各分9個子體系

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今年按照國家標準《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GB/T 13016-2018)規定的程序、內容,研究構建的椰子產業、檳榔產業標準體系,總體框架各分9個子體系:一是基礎標準,包括各自的通用規則、產業術語、圖形符號標準等。二是種質要求及鑑定、評價辦法,包括各自引種收集、種質入圃保存、種質鑑定、種質保存、信息共享工作標準。三是品種與種苗,包括各自雜交育種、制種技術規程及制種園建設標準。四是農業投入品質量要求及使用規範,包括各自肥料、農藥質量要求和使用規範標準。五是高效栽培,包括各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樹體管理及鮮果採收管理標準。六是植物保護,包括各自病蟲害檢疫鑑定、監測技術、風險評估和防控技術標準。七是各自作為農產品的等級規格標準。八是生產加工規程及管理(檳榔產業標準體系為農產品採收與加工,椰子產業標準體系還增加有加工產品質量要求標準)。九是流通管理,包括各自作物及製品的包裝、儲運及品牌管理標準。

據介紹,兩個體系分別收集所有現行有效的椰子、檳榔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提出制定地方標準清單和建議制定團體標準清單,椰子體系容納各種標準196個,檳榔體系116個。

不斷提高海南椰子、檳榔作物和製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注意到,海南研究構建椰子檳榔標準體系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堅持國際視野和開放角度,發現國際國內椰子、檳榔產業標準化水平不高,缺少專業標準化技術機構,標準供給嚴重不足,國際上只發現3個椰子國際標準,15個椰子地區國際組織標準;國內則沒有國家標準,只有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標準化生產程度普遍不高。在椰子、檳榔國際國內貿易技術規則的制定活動中,應儘快出現海南的身影,積極為椰子、檳榔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貢獻海南智慧和海南方案。

二是重視市場供給標準,堅持標準化改革,首次在政府研究構建的標準體系中,提出了建議制定的團體標準清單,其中椰子65個、檳榔32個,並在標準體系實施工作指南中大力強調椰子、檳榔團體標準化工作重要性,要求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市縣政府,對椰子、檳榔行業組織制定科學實用、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的團體標準,出臺給予獎勵、補助的政策。

三是強調抓好落實,從政府、技術、市場三個維度提出實施工作指南,在政府推進方面,由省質量強省領導小組加強體系運行統籌協調,組織制定高水平地方標準,通過標準培訓、試點示範、嚴格監督,大力推進標準實施;在技術保障方面,充分發揮海南省椰子和檳榔作物與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在全省大力建設標準化技術指導隊伍;在市場驅動方面,堅持以標準化夯實創建椰子、檳榔公共品牌的技術基礎,大力發展團體標準,努力提升企業標準,不斷提高海南椰子、檳榔作物和製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據悉,宣布成立的海南省椰子和檳榔作物與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目前已知的全球第一個椰子、檳榔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將以椰子、檳榔地方標準的起草、技術審查為核心任務,進行椰子、檳榔產業領域標準化工作政策研究,接受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委託,開展椰子、檳榔標準宣貫,標準實施情況的評估、研究分析等技術支撐工作,在海南椰子、檳榔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 國際旅遊島商報

相關焦點

  • 國內外150多名專家把脈海南橡膠椰子檳榔產業發展
    11月25日至27日,海南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產業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海口舉行。26日,來自國內外150多名三棵樹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企業家及市縣領導齊聚海口,對海南橡膠、檳榔、椰子這三棵樹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把脈會診、建言獻策。
  • 椰子大省缺椰子!如何破題?海南從這幾方面出招→
    2019年11月26日,《海南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產業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海口舉行,研討會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國內研究「三棵樹」種植及相關產業的8位權威專家及國內外150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積極探討「三棵樹」發展的技術難點與行業瓶頸。
  • 關於提升海南咖啡市場競爭力的建議
    代表建議第0286號提案的答覆      致公黨海南省委:    貴委提出的「關於提升海南咖啡市場競爭力的建議」提案,現答覆如下:    一、地理條件優越,市場機遇逢時。調查又顯示,無論是內陸還是海南,咖啡市場從未飽和過,每年海南市場終端銷售就需咖啡6000噸之多,咖啡豆原料供應嚴重不足。現市場上打著「正宗海南咖啡」旗號的產品,大多是進口越南和雲南的咖啡豆加工的。我省每年從雲南輸入的咖啡豆有3000噸左右,從越南、巴西等地進口的咖啡豆也有兩三千噸。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必將給海南的咖啡業提供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二、加大推進力度,推動創新發展。
  • 供給短缺卻鮮見規模種植 海南椰子產業如何破局?
    椰子全身是寶,除了椰子水能喝、椰肉能吃外,還能加工椰奶、椰子糖、椰子油,椰子殼能做椰雕飾品,椰衣可做椰棕床墊或栽培基質,椰殼還可製成活性炭,深受消費者喜愛。都說海南椰子半文昌,年產值超過400億元,椰子加工企業大多集中在文昌。然而,原料短缺、種植跟不上加工如今成為了制約當地椰子產業做大做強的絆腳石,加上椰子加工企業同質化嚴重,島外企業大規模搶佔市場,產業發展面臨瓶頸。
  • 中國椰子產業潛力大 發展面臨諸多困境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供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場的發展,椰子產業的發展進入了巨大的機遇期。有專家指出,中國椰子產業潛力大,但發展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椰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第三屆椰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近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召開。
  • 海南文昌春光食品:椰子故鄉海南的特產加工龍頭
    在春光公司帶領下,當地的椰子種植戶、椰子收購專業戶、原材加工廠等蓬勃興起,形成獨特的椰子產業鏈,成為海南省椰子產業的獨特風景。   2004年,春光食品研發生產出至今市場佔有率仍然保持第一的春光椰子糖,改變了海南企業依靠傳統椰子糖打市場的做法。如今,已佔領70%島內市場的春光椰子糖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海南省名牌產品」、「海南省著名商標」、「博鰲亞洲論壇授權專用產品」等美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的難題 政企的考題
    海南的細菌纖維發酵製造技術,將椰子水發酵製作食用細菌纖維素(在海南俗稱「椰果」),作為食品添加組份在果凍、酸乳、果奶飲料、椰子汁等廣泛應用;這一技術也只有在海南,才能在天然的氣候條件下得以運用。  「為什麼攥著金鑰匙,卻不想辦法用它來打開市場的大門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海南椰子產業困局已現,如何破局,已成椰子加工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必須面對的「考題」。
  • 海南檳榔產業不斷轉型升級 檳榔樹變身「搖錢樹」
    檳榔是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目前,我國已躍升為世界檳榔第二大生產國,而其產量的95%以上都來自海南。在海南,檳榔是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的「三棵樹」之一。
  • 湘潭人不種植檳榔 為何檳榔會成為湘潭地方特色產業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數」說民生丨檳榔產業:不斷壯大的湘潭地方特色產業 湘潭在線10月10日訊 檳榔長在海南,行銷於湘潭乃至湖南,湘潭人不種植檳榔,但是吃檳榔歷史長遠,其檳榔加工工藝也名聲在外,使得湘潭逐步成為檳榔產業的主要加工基地,且從地方傳統食品的單一產業,發展成了門類齊全、就業人數眾多的產業
  • 海南椰子粉標準門:南國和品香園或不達標 監管被指地方保護
    監管部門態度模糊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3月30日,海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發布海南省食品地方標準清理結果的通告》(瓊衛通〔2016〕1號),通告稱,對屬於清理範圍的57項食品及食品相關地方標準進行了清理。其中,「DB46/T69-2006-椰子粉」保留作為食品質量地方標準,不納入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檳榔:高高的樹上掛「綠金」
    而在檳榔加工從業者看來,市場對檳榔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這也使得檳榔產品的價格將會保持基本穩定,不會出現大幅下跌,檳榔產業仍大有可為。「檳榔深加工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從2000年以後,銷售已從湖南拓展至其他省份,市場仍然有相當大的開拓空間。」湖南口味王集團海南分公司總經理曾海東稱,目前湖南每年銷售額為60億元,未來全國銷售額也非常樂觀。  小檳榔,大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沒有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市場監管就沒有抓手。」海南椰子產業協會秘書長曾建軍介紹,目前椰子油產品的名稱有冷榨椰子油、生榨椰子油、鮮榨椰子油、初榨椰子油、VCO椰子油、特級冷榨椰子油、特級初榨椰子油,叫法多到讓人眼花繚亂,質量優劣難辨,必須儘快制定分類明確的行業標準,加以整頓規範,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才能把市場蛋糕一步步做大。
  • 海南推出椰子種植綜合保險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6日電(記者 王子謙) 海南矮種椰子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暨椰子新型產品發布會6日下午召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聯合太平洋保險為所有種植新品種的椰子苗進行種苗投保,設置種業業險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十大名菜標準菜譜發布
    三亞市旅遊協會近日正式向社會發布該市十大名菜標準菜譜及宣傳片,並成立旅遊美食與烹飪專業委員會,力邀名廚、美食達人共建三亞旅遊餐飲體系,旨在豐富遊客對三亞旅遊的認知與體驗,增強三亞旅遊的消費內涵,提升該市旅遊的綜合競爭力。
  • 海南省椰子產業協會成立
    中新網海南新聞8月18日電(記者 王子謙) 海南省椰子產業協會成立大會18日在海口舉行,大會舉行第一屆常務理事會會議,選舉產生了15個常務理事會代表,通過協會管理辦法和運行方案,舉行了協會揭牌儀式。  海南椰子產業協會由海南天然橡膠集團發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及15家籌備會單位共同籌備成立,於2020年6月正式在海南省民政廳註冊成立。
  • 《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2020版)發布
    資料圖:貴安新區葡萄園果農豐收 賀俊怡 攝中新網貴陽12月16日電 (記者 張偉)新修訂的《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2020版)16日在貴陽對外發布,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林業局將組織好標準的推廣和實施,把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種養殖經驗
  •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020-12-19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南選育新品種打破椰樹結果低產瓶頸
    海南被稱為椰島,椰子種植佔全國90%,但目前全省成齡椰樹中有3成以上不結果。雖然近年來也引進了一些新品種,但新品種推廣緩慢,嚴重製約了椰子產業的發展。27日,記者從省農業廳了解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選育的椰子新品種「文椰2號」「文椰4號」,近日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現場鑑評及初審。
  • 給椰苗上保險、定製專用肥 中國熱科院椰子研究所助力海南椰子種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6日消息(首席記者康景林)6月5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在其主辦的海口矮種椰子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上,宣布聯手太平洋保險為矮種椰苗上保險,發布了四種專為椰子定製的專用肥,科技護航海南椰子產業,助力海南椰子種植步入2.0時代。
  • 如何防治海南檳榔病蟲害
    5.紅脈穗螟是檳榔重要害蟲,此外還為害椰子和油棕。成蟲產卵於花苞裂縫、傷口、花苞片、果蒂等縫穴、皺褶處。初孵幼蟲即蛀食花果,可將花穗吃光,果仁吃空。幼蟲吐絲結綴蟲糞和齧屑做成蟲道,隱身其中。花期、幼果期為害最烈,造成落果。該蟲在海南檳榔產區普遍發生,剛結果幼齡樹為害尤重,對產量造成直接威脅,據粗略估計,因此蟲造成的損失,重者可高達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