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日曆:(京津冀露天種植)
1月中旬育苗,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7月上旬陸續採收。
6月下旬—7月上旬育苗,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陸續收穫,次年4月中旬開花,6月中旬採收種子。
二、混種示例(每平方米種植2顆)
見附圖
三、播種/育苗/植株
播種:選擇直徑10公分的育苗杯,每一個育苗杯撒下2—3粒種子,隨後附上一層薄薄的土,接著用報紙蓋上避免乾燥。待長出2片本葉後,淘汰剩下1株。用本葉4—5片葉子的幼苗進行植株。
植株:1、植株前一天讓幼苗底部吸水,選在傍晚定植。移植前將幼苗栽種區域用腳壓實,種植完成後鋪草,並用防蟲網覆蓋
2、挖孔,把幼苗推向孔的一邊,將洞填滿,並大量澆水(澆水:幼苗的植株後,立即澆水,種下去當天開始算起的第五天,用五天間隔時間澆上釀造醋+含有25度以上酒精的酒稀釋300倍的溶液。共澆3次,累計15天。澆的時候必須要淋在葉子上面。開始結球的時候,不能澆水,防止腐爛。)
3、把割下的草鋪在周圍,在覆蓋的草上撒上一把菜籽油和和米糠的混合物(防止昆蟲啃食)。
四、日常管理。
1、生長過程:定植後,一直到第10片本葉,都會漸漸長成大片的葉子,往橫向擴展成為外葉。在這之後的第11片葉子,會豎起來開始結球,外葉如果發育不好,結球會困難一些。
2、若定植以後,葉子顏色變淡,底葉轉為黃色,出現這個情況,需要進行用植物性堆肥進行追肥。備註:追肥最晚要在本葉10片,開始結球之前進行。在這之後追肥,沒有任何作用,並且會引來害蟲。
五、採收:可以二次採收
1、留下5—6片底葉進行收割菜包。
2、收成以後,底葉的腋芽會延伸,隨後可以淘汰剩下一顆,可以會有第二次結球收穫。3、收割後,不淘汰,等待第二年春天來臨,會經歷抽薹(抽薹後容易倒,建議插上支架)、開花,接種階段。豆莢變黃之後,剪下來,乾燥之後拍打採集種子。
六、保存:從底部將菜心挖掉,用雪梨紙包起來,放到冰箱冷藏。如果不把菜心去掉,蔬菜會進行呼吸,讓鮮度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