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全面修繕。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將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屆時將有包括路軌、站牌、信號燈具、票證、線路圖、老照片等百餘類文物參展,總數將超過2000件。
失蹤「龍號」再度「現身」
古色古香的烏黑車身搭配著三組鮮豔的紅色車輪,車身兩側攀附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金龍。博物館一層將擺放出一個很特別的火車頭,它便是等大復原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
1882年,「洋務派」治理下的開平煤礦煤產量猛增,騾馬車實在力不勝任。礦上的英籍工程師便指導中國工匠們製造出一臺規範、精良的蒸汽機車。工匠們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故此得名「龍號」。這便是中國人自己製作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退役後曾存放在北京府右街的交通陳列館。遺憾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列館被搬遷,「龍號」便離奇失蹤了。
老鐵軌、老車站搬進博物館
「龍號」是複製品,但它所停放的鐵軌卻是貨真價實的。這段鐵軌取材自京郊延慶的康莊,是從詹天佑設計監修的第一條中國自建鐵路——京張鐵路上整體截下一段。「你看這鐵軌上刻有"1908"的字樣,枕木是未經瀝青浸泡的老式枕木。」首都鐵路公關協會一位專家介紹。
有了老機車、老鐵軌,當然少不了「老車站」。博物館將把目前「淹沒」在居民樓之中的清華園車站遺址搬來,陳列在「龍號」旁邊。這座老車站跟現在規模龐大的火車站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它由青磚灰瓦搭建而成,佔地面積不過數百平方米。
為參展者設互動式項目
鐵路博物館還將為參展者設置多項互動式項目。博物館方面表示,開館時將特意為票務收藏者準備一臺老式車票印刷機。老式「硬板票」是我國最早的火車票,由硬紙質材料製作,上面印有日期、面值、車次、編號、車站站名章和使用說明等內容。「硬板票」使用至1984年,共「服役」70年。而即將搬進博物館的車票印刷機至今仍可使用,觀眾們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印刷一張古老的「硬板票」。
博物館還正在製作模擬動車組駕駛機艙,模擬時速最高可達350公裡,讓參觀者過足高速「癮」。
(據《北京日報》報導)
新聞 資料
前門火車站始建於1901年。建成後車站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它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交通樞紐。1959年,新的北京站落成投入使用,前門火車站結束了歷史使命。上世紀60年代初,老車站首先被改造成鐵道部的科技館,不久之後又改建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候車室則被改造成劇場使用多年。
上世紀90年代,鐵路拓展多種經營,拆除劇場,改造內部,老車站先後被改建成「老車站商城」和「電訊市場」。直到2004年,前門火車站被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老車站得以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