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火車站將建成博物館(組圖)

2020-12-14 搜狐網
清華園車站遺址

「龍號」(設計圖)

老鐵軌產自1908年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全面修繕。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將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屆時將有包括路軌、站牌、信號燈具、票證、線路圖、老照片等百餘類文物參展,總數將超過2000件。

  失蹤「龍號」再度「現身」

  古色古香的烏黑車身搭配著三組鮮豔的紅色車輪,車身兩側攀附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金龍。博物館一層將擺放出一個很特別的火車頭,它便是等大復原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

  1882年,「洋務派」治理下的開平煤礦煤產量猛增,騾馬車實在力不勝任。礦上的英籍工程師便指導中國工匠們製造出一臺規範、精良的蒸汽機車。工匠們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故此得名「龍號」。這便是中國人自己製作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退役後曾存放在北京府右街的交通陳列館。遺憾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列館被搬遷,「龍號」便離奇失蹤了。

  老鐵軌、老車站搬進博物館

  「龍號」是複製品,但它所停放的鐵軌卻是貨真價實的。這段鐵軌取材自京郊延慶的康莊,是從詹天佑設計監修的第一條中國自建鐵路——京張鐵路上整體截下一段。「你看這鐵軌上刻有"1908"的字樣,枕木是未經瀝青浸泡的老式枕木。」首都鐵路公關協會一位專家介紹。

  有了老機車、老鐵軌,當然少不了「老車站」。博物館將把目前「淹沒」在居民樓之中的清華園車站遺址搬來,陳列在「龍號」旁邊。這座老車站跟現在規模龐大的火車站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它由青磚灰瓦搭建而成,佔地面積不過數百平方米。

  為參展者設互動式項目

  鐵路博物館還將為參展者設置多項互動式項目。博物館方面表示,開館時將特意為票務收藏者準備一臺老式車票印刷機。老式「硬板票」是我國最早的火車票,由硬紙質材料製作,上面印有日期、面值、車次、編號、車站站名章和使用說明等內容。「硬板票」使用至1984年,共「服役」70年。而即將搬進博物館的車票印刷機至今仍可使用,觀眾們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印刷一張古老的「硬板票」。

  博物館還正在製作模擬動車組駕駛機艙,模擬時速最高可達350公裡,讓參觀者過足高速「癮」。

  (據《北京日報》報導)

  新聞 資料

  前門火車站始建於1901年。建成後車站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它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交通樞紐。1959年,新的北京站落成投入使用,前門火車站結束了歷史使命。上世紀60年代初,老車站首先被改造成鐵道部的科技館,不久之後又改建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候車室則被改造成劇場使用多年。

  上世紀90年代,鐵路拓展多種經營,拆除劇場,改造內部,老車站先後被改建成「老車站商城」和「電訊市場」。直到2004年,前門火車站被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老車站得以恢復原貌。

相關焦點

  • 北京前門火車站將變身博物館 失蹤「龍號」再現
    前門火車站即將「變身」博物館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接受全面修繕。記者昨日獲悉,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作為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博物館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    西方侵略者「催生」火車站    前門火車站舊址是一座典型的歐式建築,就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東南角,默默地注視著日新月異的北京城。    在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開通運營前,這裡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 北京前門火車站將成博物館 8月1日正式向遊客開放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接受全面修繕。記者昨日獲悉,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作為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博物館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
  • 前門火車站:無數歷史事件的"見證"
    尚未搬遷至博物館的清華園火車站舊址。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接受全面修繕。記者昨日獲悉,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作為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博物館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
  • 前門火車站,見證那段歷史
    說到這座位於前門箭樓下的火車站,恐怕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太知道了。其實50多年前人們乘坐火車進出北京城,都得在這兒上下車,人們習慣叫它前門火車站,甚至忘記了其「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的全稱。這座火車站還用過「前門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東站」等站名。它剛建成時的準確位置在內城南牆與護城河之間,也就是現在正陽門城樓的東側。車站平面呈矩形,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
  • 政協委員建議將北京百年老火車站闢為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於晶波)代表北京現代化進程的洋建築物、具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能否闢為北京民俗藝術博物館或行業博物館?今天,著名作家老舍後人、政協委員舒乙在「兩會」上遞交了該提案。  北京前門老火車站具有百年歷史,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站點,也是近代北京為數不多的洋建築物。
  • 七十年前北平城 光緒32年建成的前門火車站
    ☆珠市口位於北京前門外,舊時這裡是外城最熱鬧的地方之一,由於它正好處於南北中軸線與東西珠市口大街交叉處,人來車往,十分繁華。最初由於在這裡出現了買賣生豬的交易市場而稱「豬市口」。到了清代,為了雅化這兒的地名,故把豬市口改為「珠市口」。前門大街。☆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業街。位於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
  • 南鑼鼓巷、前門立體停車場今年將建成
    (原標題:南鑼鼓巷、前門立體停車場今年將建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
  •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前門:表明了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前門地區,也就是在北京前門大街的東側,作為一個專業的博物館,這個地方展示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北京前門地區的位置也是比較特殊的,這個地方原來也就是北京的正陽門火車站,此處也是一個有鐵路傳統的地方。
  • 政協委員建議將北京百年老火車站闢為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於晶波)代表北京現代化進程的洋建築物、具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能否闢為北京民俗藝術博物館或行業博物館?今天,著名作家老舍後人、政協委員舒乙在「兩會」上遞交了該提案。  北京前門老火車站具有百年歷史,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站點,也是近代北京為數不多的洋建築物。
  • 遊歷史上的老正陽門火車站(北京站、前門站),解中國鐵道發展史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它在北京正陽門,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俗稱北京站,也叫前門站)舊址改建而成,保留了鐘樓和主體結構,正陽門東車站,1906年竣工並開通使用。它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內有三座站臺,設有客票房、問事房、行李房和旅客用公用電話、無線電報等設施。
  • 老照片:1940年的前門火車站(正陽門東車站)
    在北京前門的東側有一組十分顯眼的歐式建築,尖塔拱頂與附近的正陽門在一起一對比,顯得十分特別在歷史上它有很多名字,但老百姓更喜歡叫正陽門東車站或前門火車站這座雄偉的建築距離正陽門只有一步之遙車站前就是北京繁華之地前門大街這座車站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
  • 南鑼鼓巷、前門立體停車場今年將建成
    (原標題:南鑼鼓巷、前門立體停車場今年將建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
  •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前門:表明了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前門地區,也就是在北京前門大街的東側,作為一個專業的博物館,這個地方展示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北京前門地區的位置也是比較特殊的,這個地方原來也就是北京的正陽門火車站,此處也是一個有鐵路傳統的地方。
  • 芒市將建成一個「特色」博物館
    ,距離320 國道4公裡,距龍瑞高速遮相出口2公裡,緊連大瑞鐵路戛中火車站,遮隴公路(省 道)320 貫村而過。,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效益,繁榮邊疆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增強「四個自信」,2020年3月,芒市景頗族發展進步研究學會和西山鄉黨委、政府在西山鄉營盤村芒良村民小組召開了由州市景頗族領導、專家和民間代表參加的座談會,會議專題研究了關於在芒市建設景頗族博物館的有關事宜,會議一致同意由西山鄉使用「芒市景頗族博物館」名稱來推進博物館建設工作。
  • 南昌灣裡火車站將變身歷史博物館 擁有43年歷史
    隨著南昌舊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破舊的灣裡火車站與附近新建的高樓大廈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為此,政府決定對灣裡火車站進行保護性修繕,改成歷史博物館。灣裡火車站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佔珊攝影報導: 上世紀70年代,南昌市灣裡區火車站建成。
  • 前門附近的3個小眾博物館,看完天安門還可以來這裡
    前門附近怎麼逛?您還只知道大柵欄、鮮魚口、北京坊嗎?還有這三個值得一逛的小眾博物館,雖然小眾但都是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東城將恢復前門護城河
    本報訊 (記者 魏銘言)東城區將恢復前門護城河、三裡河、玉河等水系;力爭完成鐘鼓樓、惠王府、明城牆遺址等11個急需修繕文物的修護,日前,東城區文委、區發改委聯合公布《東城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東城區還將推動騰退修繕天壇等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6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北京探秘,打卡中國鐵道博物館,在年代火車站等一輛時光列車
    走遍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今天就帶大家走進「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一共有三個館:正陽門館、東郊館和詹天佑館。每個館定位不同,相隔很遠。正陽門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老火車站改建的,非常漂亮,主要展覽內容是「中國鐵路發展史」。詹天佑館則在八達嶺,而最吸引人的非東郊館莫了。
  • 地標歷史:北京前門東大街,正陽門、箭樓、鐵道博物館、北京市規劃...
    前門東大街位於天安門正南方,位置得天獨厚,是天安門廣場周邊唯一規劃的商業步行街區,全長845米。日均客流量15萬人次、節假日客流量30萬人次。西北側的瑞蚨祥、內聯升等諸多百年老字號一字排開,與前門商業步行街自然銜接;東南側「劉老根大舞臺」在北京的第一家劇場已經正式開門迎客。
  • 正陽門火車站,歷經風霜終於恢復面貌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北京旅遊的好去處,北京地鐵二號線前門站的正陽門火車站,中國近代史的見證者,繁華的前門大街東南角,矗立著一座中國鐵道博物館,這裡的展品極為豐富,包括路軌、站牌、信號燈、票據、線路圖、老照片等百餘類文物、但其實真正的鎮館之寶不在展廳之內,而是整個博物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