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企業緣何缺席倫敦奧運會官方贊助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在中國大陸選手表現搶眼、摘金奪銀的盛宴狂歡中,中國大陸企業和品牌卻寂寞缺席了倫敦奧運會共五個級別的官方贊助商陣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受訪的企業戰略規劃和營銷專家們指出,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企業營銷方式更加理性,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則是反映了中國企業對奧運會營銷模式鑽研不足,自身的國際化進程依然漫長。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家本土企業榮獲全球合作夥伴地位(TOP夥伴),8家本土企業獲取次一級的合作夥伴身份,另外,還有兩位數的企業成為各較低級別的贊助商。

  「倫敦奧運會贊助商陣容中難現中國企業和品牌的身影,可能釋放出其背後包藏的複雜因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王永貴說。

  北京奧運會絕大多數本土贊助商均是國有企業,雖然其中不乏世界500強,可謂財力雄厚,但是,它們斥巨資予以贊助更多的是出於鼎力支持中國歷史性舉辦奧運會的目的,而非純粹的藉助奧運會全球影響提升企業國際影響力和世界市場份額的目標。

  另外,相比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主贊助商的費用飆升也是中國大陸企業和品牌缺席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了解,成為倫敦奧運會的一個「TOP夥伴」,四年間至少要投入8000萬美元以上,如此之高的金錢投入令中國大陸企業不得不望而卻步。

  長期從事體育營銷研究的北京體育大學的洪建平說,獲得贊助身份和資質只是第一步,而如何系統地打好奧運會營銷這張牌,很多本土企業依然陌生。

  根據國際慣例,獲得奧運會贊助身份和資質後,企業還需要三倍甚至更高的預算進行市場推廣。而中國本土企業的國際市場角逐一般限於某一地區,因而,對於獲取奧運會官方贊助身份和資質及其可能的較大關聯市場影響興趣不濃。

  倫敦奧運會上,一些中國大陸企業特別是體育用品製造商,選擇性地贊助支持部分代表團和運動隊。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大陸企業缺席倫敦奧運會官方贊助,也同樣凸顯其經營理念及戰略雄心與歐美日韓跨國公司差距較大的現狀。「對於中國大陸企業來說,『財大』可不見得『氣粗』。」洪建平說。

  缺席倫敦奧運會官方贊助商的憾事告訴人們:中國大陸的一些優秀企業要想更快地成長為國際一流企業,還要不斷地優化價值理念、擴展國際視野和強化世界競爭的雄心。

  「奧運會營銷雖不是唯一的途徑,但卻有獨特的價值,當然也是一塊試金石,特別是對於近些年來異軍突起的中國大陸企業來說。」王永貴說。

(責任編輯:李志強)

相關焦點

  • 倫敦奧運會超6成紀念品為中國製造
    根據日前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官方網站統計,在對近900項不同種類的奧運紀念品出售和生產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官方紀念品中65%、627項產自中國,包括奧運會吉祥物溫洛克、帕運會吉祥物曼德維爾、倫敦奧運會英國隊吉祥物獅子和倫敦巴士等一系列紀念品。9%的商品屬於東道主「英國製造」,其餘則是其他國家生產的。從各國奧運代表團隊的發布來看,不難發現,隊服的設計者多為本國的知名設計師。
  • 東京奧運會185億元「新帳單」背後 贊助企業同樣受疫情波及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東京奧運會2940億日元「新帳單」的背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據日本媒體《日刊體育》12月7日報導,日本女子排球名宿井戶川絹子(原姓谷田這位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為日本奪得奧運會史上首枚女排金牌的名將,生前願望是親臨2020東京奧運會。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令她未能如願,也令東京奧運會必須直面高昂的財務壓力——近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帶來的額外費用約為29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
  • 倫敦奧運拉來"爭議贊助" 印度或不派代表團參賽
    國際奧委會把陶氏化學拉來做贊助商,這引發了「奧運會選擇道德還是利益」的爭論。  據BBC報導,2010年,陶氏化學成為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合約期10年,每年的贊助經費為6000萬英鎊,其部分贊助用於建設倫敦奧運會主賽場「倫敦碗」及奧運水上中心。這觸動了印度人的神經。
  • 東京奧組委厲害,還有4年呢,贊助就3倍於倫敦了|好奇心小數據
    雖然東京奧運會四年後才會召開,但日本電通公司亞洲部部長大井義洋訪華時透露,東京奧運吸引到的贊助金額,已經超過了倫敦的三倍,拉到 42 位贊助商。按照大井義洋的話推算,東京奧運至少已經得到了 34.5 億美元的贊助,而且這個數據還會繼續上升。
  • 統一企業正式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方便麵贊助商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二日電 (記者 王歡)北京二00八年奧運會贊助企業的隊伍進一步壯大北京奧組委今天宣布,作為中國方便麵行業的知名品牌、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成為北京二00八年奧運會方便麵贊助商。
  • 63年0贊助?中國品牌對亞洲杯緣何冷酷至此?
    中國企業對亞足聯的熱情歷來不太高漲,對亞洲杯這項已經舉辦16屆、橫跨63年歷史的賽事更是極度冷酷,竟沒有一次贊助。2004年,香港愛登堡服飾曾成為「唯一指定休閒裝供應商」。但據體育大生意了解,當年愛登堡僅為亞足聯、亞洲杯中國組委會以及分賽區的官員和工作人員全程提供服裝,沒能登上場邊的廣告板。
  • 安倍欲借奧運振興經濟 日企組團贊助創紀錄
    日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從63家日本企業募集到超過31億美元(約合219億元人民幣)的贊助,幾乎是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三倍左右,也是近期兩屆世界盃足球賽的兩倍。(第一財經日報)   在距離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召開不到一年之際,日本企業表現出了史無前例的參與熱情。
  • 中國企業齊贊助 方程式賽車貼上中國標籤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中國企業齊贊助 方程式賽車貼上中國標籤-搜狐汽車 在鮮紅的賽車上,我們見到搜狐網,統一潤滑油等多家企業的商標貼滿了車身,而車手李英健的身上也同時貼滿了相同的商標。不難看出,世界知名的「萬裡達」車隊已經被貼上了濃濃的中國標籤。
  • 倫敦奧運會中國田徑建營利茲
    據新華社電 英國利茲市議會昨日發布消息說,中國田徑隊已確定將2012年奧運會的賽前訓練基地設在利茲,包括跨欄名將劉翔在內的奧運選手都有望在這裡進行最後備戰。  根據協議,屆時將有大約50名中國田徑運動員及官員到訪利茲城市大學。
  • 國際奧委會鬆綁個人贊助限制,運動員抗議30年終獲勝?
    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成為新規試行的首屆賽事,奧委會表示,在奧運期間保證官方合作夥伴和贊助商利益的同時,允許運動員和其他奧運會參與者能夠使用和適度曝光其個人贊助品牌。按照協議,當一家公司成為TOP贊助商之後,國際奧委會、奧運會主辦國和各國奧委會不得與同類企業進行合作。與此同時,部分非奧運贊助商品牌及其運動員則採用「打擦邊球」的方式。
  • 東京奧運會TOP計劃以外贊助商受衝擊更大
    東京籌辦奧運會前期已投入巨額資金,如今面臨追加龐大的預算,估計要再花27.7億美元,這只是保守的預計,實際追加可能要達到46~55億美元。目前初步意向是由東京地方、日本國家和國際奧委會等多方共同分擔,一起努力實現2021年奧運會的圓滿舉行。這是百年奧運史上首次延期的奧運會,亦或是獲得贊助金額最高的一屆奧運會。
  • 世界盃大生意:中國企業爭相贊助 比賽轉播權爭奪激烈
    不過,與廣告收入相比,版權收入只能算「小弟」——僅央視世界盃首批廣告資源官方贊助商的標底價格,就已高達35.62億元。央視「日進鬥金」,折射的正是中國企業融入世界盃的渴望。從2010年首次有中國企業成為世界盃贊助商,到本屆世界盃佔據7個贊助商席位,並首度擠入「兵家必爭」的FIFA頂級贊助商行列,中國品牌藉助世界盃走向世界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
  • 一年倒計時 倫敦奧運會觀賽自由行面市
    7月27日,2012年倫敦奧運會迎來倒計時一周年。你是否已經蠢蠢欲動,想要遠行英倫來一次奧運主題的自由行呢?目前,首批奧運觀賽產品已經推出。屆時,廣大體育愛好者可通過訂購單獨的倫敦奧運門票、倫敦奧運觀賽之旅系列產品、倫敦奧運自由行系列產品圓夢倫敦奧運會。
  • 【奧林匹克營銷】愛彼迎贊助奧運會的背後
    這份贊助合同的更多細節還有待國際奧委會和愛彼迎雙方的確認,但根據有關的報導,贊助將從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始延續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   相較於其本行的住宿產出模式,愛彼迎更想把重心放到「體驗」上去,國際奧委會的「酒店」贊助類別仍在爭奪。擁有奧運會工作經驗的通訊顧問丹•圖納(Dan Tunna)表示,這筆交易對愛彼迎而言是一筆巨大的交易,這是迄今為止愛彼迎在體育行業最大的投資。
  • 倫敦奧運會簡介
    倫敦奧運會主會場——「倫敦碗」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倫敦奧運會,將於7月27日21時(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4時)開幕。開幕式將在位於倫敦東區的斯特拉特福德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2005年7月6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17次國際奧委會會議上宣布,由英國倫敦主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這是倫敦第3次主辦夏季奧運會。倫敦是迄今為止舉辦夏季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也是歷史上第二座三度舉辦奧運會的城市,第一次:1908年倫敦奧運會;第二次:1948年倫敦奧運會;第三次:2012年倫敦奧運會。
  • 劉國梁坦言: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男乒核心是王皓!不是張繼科
    2012年倫敦奧運會桌球比賽好似已經過去了8年,其實有很多心酸啊:1)王皓在男單中拿到了銀牌,2004年奧運會銀牌,2008年奧運會銀牌,2012年奧運會銀牌,只有李宗偉的羽毛球男單銀牌三屆可以比了啊
  • 從電梯、空調到手搖旗、紀念幣,中國包辦世界盃的一切,除了球員
    ,在中國元素包辦一切的大好形勢下,唯一紮心的是,國足又一次缺席了。世界盃官方贊助商,有七家是中國企業:他們分別是萬達集團(全球合作夥伴)、VIVO、海信、蒙牛(世界盃官方贊助商)、雅迪、帝牌男裝、指點藝境(世界盃亞洲區域贊助商),總贊助金額超3億美元。沒有直接贊助世界盃但贊助了世界盃參賽隊伍的中國企業,據不完全統計也有20家。
  • 被東京奧運會延期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但是,當下的奧運會,已經不再是一場單純的體育盛會。據了解,僅在日本,東京奧運會從63家企業拿到的贊助額多達31億美元,是北京、倫敦奧運會贊助額的三倍之多。除了門票、賽事版權、商業贊助等業務,與奧運會這個世界級IP相關聯的商業利益方,還涉及到體育營銷、衍生品、泛文娛甚至是二次元。
  • 體育營銷再升級 長虹成「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在過去10餘年裡,從贊助中國桌球隊,徵戰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到籤約比利時國家隊,隨隊徵戰俄羅斯世界盃,家電巨頭長虹的體育營銷之路持續進化和升級。4月15日,長虹與NBA中國在北京舉行「合作官宣儀式」,成為「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據悉,雙方將通過組織賽事和活動等多元化合作,為長虹品牌發展注入年輕活力。
  • 【奧運】紀念品超六成來自中國
    具體來說,倫敦2012年奧運會的商業合作夥伴分為4個層次:最高級別的是「TOP贊助商」,也就是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這個級別具有排他性,一個行業只能有一家企業入選。第七期的TOP計劃(包括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共有可口可樂、宏碁等11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