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麗江」行紅軍長徵路~觀長江第一灣

2020-10-12 麗江深奧戶外

石鼓徒步——紅色文化記憶

石鼓鎮位於麗江古城西部,東鄰九河鄉鎮、龍蟠鄉,南接石頭鄉,西、北部接黎明鄉,是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因鎮上有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是目前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因諸葛亮南徵時期立石鼓而得名,在著名的長江第一灣(萬裡長江第一灣)地帶。



NEWIDEA

深奧戶外-徒步麗江-休閒觀賞

主題玩法: 休閒拍照、有氧運動、自助野餐、領隊講解

活動時間 : 一天

推薦季節:夏秋兩季

難度指數:★★

風景指數:★★★

適合群體:成年人

推薦人數:10-50人


活動信息

戶外徒步、感受紅色文化、欣賞自然風光、品嘗特色小吃、長江第一灣



徒步意義

在城市的鋼鐵叢林中,你想要去看一看真正深遠原始的森林

在電梯上下行時,你開始渴望在山間攀登的自由與快樂

在都市行走,你渴望無邊的山野和靜謐的湖泊

都市提供給我們生活的條件

卻不能給予我們對自由和閒適的渴望

於是 便有了徒步旅行


活動亮點

1.重溫紅色經典,感受紅色文化

2.自然風光,長江第一灣

3.趣味野餐

4.享受健康生活



LET'S GO

三月伊始,萬象更新 ,春意柔情的麗江迎來春暖花開,今天我們將針對徒步愛好者推薦距離麗江大約一個小時的石鼓鎮,石鼓鎮是著名的滇、川、藏茶馬古道重鎮,一直以來都是滇西北著名的風光攝影點。


活動流程

我們的小分隊再度起航,早上從麗江出發到達徒步開始地點(沙壩村),前往我們期待已久的長江第一灣觀景臺。沙壩村隸屬於雲南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石鼓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石鼓鎮東邊。



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被譽為【天下奇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平定南中在此【五月渡瀘】忽必烈在此【革囊渡江】,中國工農紅軍二方面軍在賀龍、任弼時、肖克率領下從這裡渡江北上抗日。


萬裡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遇到石鼓被群山阻擋,突然來了個急轉彎,專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U」字形大灣,江水猶如一條輕輕拂動的綠帶,從青色的群山間飄然而下,兩岸墨綠色的護堤與田園阡陌交錯更像是為金沙江鑲上了兩條深淡相間的花邊。


三、四月份的的長江第一灣更是美不勝收,因為春季是金沙江的枯水期,由於水量小,江水沒有摻雜更多的泥沙顯得碧綠通透,再加之田園裡的作物正茂,把整個石鼓鎮裝扮的春意盎然。



大石鼓

在感受了長江第一灣的鬼斧神工之餘,我們稍做休息之後再度出發,來到了大石鼓,伊山而建的小鎮錯落有致,有石階蜿蜒而上,縱貫小鎮,不管什麼時候,你總能獨自一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別處不曾有過的寧靜,然後靜靜地沉醉在時光中,任外界潮起潮落。


補給能量

來到石鼓除了欣賞風景和了解歷史,不可錯過的當然就是我們各種各樣的美食啦。

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麗江古城也有這種小吃,但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還是只能在石鼓吃到的。雞豆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之做「黑涼粉」。早在在乾隆《麗江府志》中,曾把這種風味小吃稱作「食黑豆腐」。



江邊辣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江邊辣相傳還與一位生活在金沙江邊的勤勞納西婦女有關,生活在三江併流地區的人由於自然環境的因素,每天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上山下河,跋山涉水,時間長了就難免患上風溼等疾病,為了自己老公的身體健康,這位納西婦女沒少動腦筋。既要讓老公吃好,又要老公吃飽,還能祛風溼,經過反覆的嘗試做出了今天所說的江邊辣子這道菜。


到這的你是不是有點心動了呢?那就快來加入我們吧!!



大石鼓往南走200米左右就來到了我們的紅軍紀念館

很多人都熟悉毛主席《七律·長徵》裡面的那句「金沙水拍雲崖暖」,說的就是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事實上,紅二、紅六軍團在雲南麗江石鼓鎮渡金沙江的故事,同樣驚心動魄,令人讚嘆,留下軍民一心的長久記憶。


紅軍紀念館

紀念館展覽以紅軍長徵及紅軍過麗江為線索,以文字和圖片展覽為主,兼有部分紅軍過麗江時遺留的實物展品,紀念館建成以來,許多共和國將軍,紅軍老戰士及其後輩前來遊歷瞻仰。



憑欄遠望,山河縱橫,萬裡長江第一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體驗圖片

再長的路

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

不邁開雙腳永遠無法到達



1.紀律方面:這不是一個人的旅行,是一個團隊的旅行,希望大家能夠服從領隊的帶隊工作 ;

2.天氣方面:在出發前一天會通知大家活動是否因天氣影響而取消,一般陣雨,小雨照常開展,要有戶外徵服精神,風雨無阻;

3.穿著方面:選擇輕便的徒步鞋或運動鞋,儘量避免棉質的衣服及襪子,為方便適應不同的溫度和天氣,請穿幾層方便添去的衣物;

4.環保方面:每個人都要有環保意識,愛自己,愛大自然,拒絕一切破壞自然行為;

5.拍照方面:只帶走照片,只留下回憶,徒步攝影時,請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險的地區拍攝或攀爬;

6.裝備建議:雙肩包(必備)、保溫杯、防水戶外鞋、運動鞋、雨衣、衝鋒衣、帽子、防水袋、充電寶、戶外便攜防潮墊、求生哨、望遠鏡,個人常備藥;雲南地處雲貴高原,日照強,紫外線強,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戴上太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以保護皮膚,天氣變化多端請攜帶雨具

相關焦點

  • 金沙水暖 航拍麗江石鼓鎮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彎、萬裡長江第一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市石鼓鎮與香格裡拉縣南部沙松碧村之間航拍雲南麗江石鼓鎮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灣不僅是麗江的重要風景名勝區,而且是進入老君山景區和三江併流景區的咽喉重地。
  • 劉上洋:萬裡長江第一灣
    萬裡長江第一灣 | 劉上洋「 一 」在雲南麗江的崇山峻岭中,有一道十分壯美的景觀,這就是萬裡長江第一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這樣奇妙無比。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南下的怒江、瀾滄江和長江上遊段金沙江,在巍峨綿延的橫斷山脈裡並肩穿流,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川」字形三江併流大觀。
  • 順道遊覽長江第一灣,看看麗江石鼓鎮的石鼓,也是一次紅色之旅
    經雲南去了麗江,順便參觀了麗江石鼓鎮,我早就聽說長江第一灣在這裡,有歷史故事的石鼓,是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橫渡金沙江的五個渡口之一,石鼓鎮位於麗江古城西部,毗鄰九河鄉、龍蟠鄉、石鄉、黎明鄉,是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 七彩雲南自駕之六,石鼓鎮、長江第一灣
    經過四川巴塘縣境內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併流的壯麗景觀,到了香格裡拉縣的沙松碧村,突然來了個10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人們稱這天下奇觀為萬裡長江第一灣
  • 長江邊上的獨特小鎮,因灣出名,距麗江古城不到60公裡
    石鼓是長江上遊古今馳名的一個小鎮,因鎮上有一個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鼓狀石碑而得名,石碑直徑1.5米,厚0.7米,是目前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石鼓一帶不僅人文,而且風光秀麗,物產豐富,素有高原「小江南」之譽。
  • 被遺忘的景點,擁有長江第一灣,如今卻門可羅雀!
    說起雲南的景點,相信大家都會脫口而出滇池、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等著名景點。既讓人欣賞美景,又凸顯雲南的環境和文化,讓人流連忘返。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即使在旅遊熱點省份,也有完全被遺忘的景點。現在給大家講講這樣一個地方,長江第一灣。
  • 成都:「紅軍小戰士」重走長徵路 傳承紅色精神
    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已連續開展三年重走長徵路活動。  今年是紅軍長徵85周年,為了讓廣大未成年人牢記歷史、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傳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近日,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開展第三屆「穿越橫山崗,重走長徵路」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以「弘揚長徵精神,爭當時代先鋒」為主題,在廣大中學生中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 蔣介石的這個首席智囊,出奇招逼紅軍走上長徵路!
    令人驚嘆的是,紅軍後來的長徵路線正如楊永泰所料。當時不僅蔣介石想不到,就連紅軍自己也沒料到居然要繞這麼大的圈子才能進入四川。如此看來,楊永泰真神人也! 既然「杯酒釋兵權」的和平裁軍行不通,那就只有開打了。蔣介石聽從楊永泰的建議,先以武力進攻和政治分化雙管齊下的手段整垮最難對付的桂系,再用白花花的大洋對馮玉祥手下的大將韓復榘、石友三發動「銀彈攻勢」,讓眾叛親離的馮玉祥被迫宣布下野。 中原大戰爆發後,形勢對四面楚歌的蔣軍頗為不利。
  • 2020-09-01【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德耀鎮•
    :徒步長徵路走到今天才剛剛感悟到當年紅軍長徵時在貴州的大致線路,湘江戰役後紅軍途經湖南的通道縣,轉兵進入貴州的黎平縣西北方向前進,先後經過劍河縣、施秉縣、甕安縣的紅界河搶渡烏江到達遵義。註:雲南的威信縣因當年紅軍折返回遵義故此就不去了,明後天徒步進入雲南的敘永縣找到G321國道南下再次進入貴州的畢節市和六盤水市。
  • 徒步紅軍長徵路線 憶往昔尋春朝
    4月11日,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啟動儀式結束後,記者跟隨徒步隊伍從黎平會議紀念館出發,沿著黎平翹街途徑紅軍廣場、黎平古城牆、東門廣場、港澳新區、薛家坪、陳家莊、八舟村、最後抵達少寨紅軍橋。在陳家莊,記者看到當地村民模擬紅軍長徵途中,百姓送侗藥、紅薯、雞蛋等當地特產的場景。「1934年12月下旬,紅軍經過這裡,停留了三天三夜,我們老百姓就給他們送雞蛋、紅薯」一位年老者講述當年紅軍途徑此處的場景。在徒步過程中,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汪文學帶著大家一路前行,暢快的步伐伴著宜人風景顯得更加輕健有力!
  • 92天、12174公裡,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1站!
    【第一站:福建龍巖長汀中復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的中復村,是我今年「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的第一站!之所以選擇中福村作為我今年重走紅軍長徵路的起點,是因為:中央紅軍是從福建長汀、寧化和江西瑞金、於都等地出發,向紅二、六軍團所在地的湘西進軍,開始長徵。四支紅軍隊伍長徵路線的地理最東端點,就在中復村。
  • 2020-08-25【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太平鎮•遊覽
    天氣:晴【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太平鎮古鎮景區紅軍驛站1103房間【線路裡程】今天在古藺縣太平鎮遊覽參觀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紀念地行程約10華裡。累計:徒步4030華裡+乘車790公裡。:上午遊覽參觀紅軍長徵四渡赤水陳列館拍了段時長約10分鐘的視頻並發到西瓜視頻裡,出來準備遊覽古鎮裡的紅軍住地舊居,有緣相遇本鎮的宣傳部門幹部鄒同志,交談中他熱情地安排我今天入住景區內的紅軍驛站。
  • 紅軍長徵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擬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命名
    紅軍長徵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擬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命名 2020-12-17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徒步麗江」山高人為峰~360°觀麗江全景、行文筆之巔
    一是放下:放下城市生活給人帶來的紛擾,使心境恢復到一種平靜狀態;二是探索:探索自己內心世界中很多懸而未決的困惑;三是感悟:通過徒步旅行,在且行且走之間,在平靜而不避世的狀態下,追求自由而有所思的過程這裡不僅以神秘的藏傳佛教展示出麗江多元化的神奇魅力,而且以其超凡卓絕的自然景觀吸引著世人,他不但擁有名剎、靈洞、靜坐堂,神泉、聖石桑納迦湖等宗教旅遊景點,還保持了天然良好的古樸地貌與森林植被!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尋找最美紅軍線路徒步活動今日舉行
    4月27日,由花溪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共青團花溪區委主辦的「重走長徵路 聚力奔小康」——尋找最美紅軍線路徒步活動在貴陽市花溪區舉行。活動旨在深入挖掘花溪區紅色文化資源,探索打造長徵體驗路線,加快推動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徵精神。
  • 雲南麗江有個萬裡長江第一灣,若沒此灣長江就不是我們的母親河了
    麗江除了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之外,還有著玉龍雪上、虎跳峽、白水臺等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觀。而在麗江眾多的自然景觀之中,卻有一處「萬裡長江第一灣」鮮為人知。」位於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與麗江其他的知名景點相比,萬裡長江第一灣實在有些寒酸,甚至至今都不能算作是一個旅遊景點。
  • 2020-08-19【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二郎鎮•同路人
    五月一日瑞金紅協會為他舉行出徵儀式,五月十四日收到他給我發來的微信視頻,內容顯示他在廣西全州長徵紀念館廣場與當地的某團隊合影。六月二日再次收到他的視頻,內容是在一座鐵索橋上同遊客合影,經網友確認該橋是瀘定橋。瑞金至瀘定橋長約三千多公裡,老者手舉[徒步長徵路]的大旗,怎麼能夠日行百公裡之多,實在得恭維老者的飛毛腿神功。
  • 2020-08-24【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太平鎮•四渡赤水
    天氣:陰(雨)【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太平鎮紅軍街啟芹旅社307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古藺縣二郎鎮沿G546國道(古習路)徒步至太平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020華裡+乘車790公裡。今天徒步天氣陰途中還下了幾次零星小雨,感覺很涼爽。傍晚時分徒步到太平鎮,這裡也是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紀念地之一,爬山進入古鎮發現這裡保存的很完好,內容也很多順手拍了幾張照片,計劃明天在此遊覽參觀多拍些照片和視頻。
  • 《重走長徵路》2019.2.22重回土城 赤水市元厚紅軍渡
    旁邊有2塊小石碑,一塊是「紅軍四渡赤水一渡元厚示意圖」,一塊是「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第一渡元厚渡口簡介」。「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第一渡元厚渡口簡介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於1月19日從遵義會師北上向赤水及附近地區進發。1月20日中央軍委下達橫渡長江的作戰命令,要求部隊迅速奪取赤水城,佔領蘭田壩、大渡口、江安等重地,以便北渡長江。
  • 雲南有個完全被遺忘的景點,擁有長江第一灣,如今卻門可羅雀!
    現在,蟀大叔就跟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地方,擁有長江第一灣,是一個時光倒回幸福景點,隨意安逸十足,如今卻門可羅雀!這個景點就是麗江石鼓鎮,位於麗江古城西側金沙江畔,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因鎮上土司擊敗吐蕃後立了一塊鼓狀的石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