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到底好久建?
11月4日,重慶市政府公布一份重磅文件,給出了最為權威的定論!
速晨君根據《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2019—2035年),結合目前國內在建和已營運的第二樞紐機場的建設進度,以及專家的分析,大膽預測: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最遲將在2030年前後開建。
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會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顯著標籤:國際航空樞紐。比如歐美的倫巴紐,又比如亞洲的上新東,等等。
重慶要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那麼,她就必然要建成為一座國際性的航空樞紐。
特別是隔壁的成都已在建第二國際機場,預計明年底就會完工,在此背景下,同屬西部板塊的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其國際航空樞紐的規劃就尤為引人注目。
近日,重慶市政府官網發布消息稱,重慶市政府和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印發《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2019—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終於清晰規劃了重慶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路線圖。
(重慶市政府網關於國際航空樞紐規劃截圖)
宏大目標:
到2035年,重慶主城區都市圈將形成全球知名的多機場體系,成為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
路徑:
2019—2023年,為轉型發展期,完善航線網絡戰略布局,加快構築向西、向南國際航空大通道等;2024—2029年,建設城軌快線,形成「航空+」一體化客貨聯運服務等;2030—2035年,主要包括重慶新機場建成投用。
時間表:
到2025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通達80個城市以上,年貨郵吞吐量80萬噸以上。
到2035年,重慶新機場建成投用。主城區都市圈機場體系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億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400萬人次,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城市100個以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面通達。
既然成都已搶先一步,開建第二國際機場,重慶的第二機場也因此成為學界和坊間的熱議話題,傳言紛紛,莫衷一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底的重慶兩會,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再次出現了有關「第二機場」的表述:
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力爭開工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統籌規劃第二樞紐機場和貨運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效果圖)
這麼說來,重慶的「第二機場」肯定建,但啥時建卻一直沒有權威的聲音。
今年初,速晨君在採訪專家時,專家們基於重慶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趨勢分析認為:
重慶第二機場預計5年內確定選址並開工建設,2030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吞吐量達到飽和前,重慶第二機場可望建成投用。
(成都東擴「兵臨城下」,重慶第二機場落子璧山?https://mp.weixin.qq.com/s/Y3WFiGSXBPw3KnRTs2_Z4w)
不過,剛剛公布的「規劃」,對「第二機場」的時間表,則給出了更為清晰和權威的定論: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鐵定要在2035年建成投用!
一座城市興建第二座國際機場,從開工到建成投用,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呢?
參考下國內目前僅有的擁有(營運和在建)兩座國際機場的3個城市的進度:
上海第二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從開工到建成營運,耗時2年。
北京第二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從開工到建成營運,耗時4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在建的成都第二國際機場,於2016年5月開工,預計2020年底建成營運,預計耗時4年7個月。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重慶第二國際機場,最遲將在2030年前後開工建設。
前不久,速晨君參加了一個房地產業界的交流會。
其間,房地產業界一位大佬被問及成渝兩地的關係時,頻頻打起了太極,稱:兩個兄弟城市的事情,是家務事,外人不好評說。不過,他最後還是說:成渝之間,競爭大於合作。
就西部的國際航空樞紐之爭來看,成渝間同樣也在暗中發力,各自布局。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9月,媒體也批露了成都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規劃,規劃的執行時間跨度同樣是2019—2035年。
據媒體報導,預計到2025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達1億人次以上、貨郵吞吐量達到190萬噸;預計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6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50萬噸。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照重慶2035的目標(見上文),旅客吞吐量,成都比重慶多出了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成渝兩地則同時劍指350萬噸。
目前的狀況是,成渝間的建設國際航空樞紐PK賽上,成都已率先起跑,優勢明顯。
我們來梳理一下成都雙流和重慶江北機場近兩年來旅遊吞吐量的變化:
2018年,成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為5287萬人次,重慶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重慶比成都少了約1128萬人次;
今年上半年,成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734萬人次,重慶為2198萬人次,重慶少了約536萬人次。
從旅客吞吐增長量來看,重慶的後發優勢明顯,差距在逐漸縮小。
據報導,近日,中國民航的半年報公布,全國十大機場中,旅客吞吐量增幅最大的是重慶江北機場,1—6月,同比增長8.4%,增幅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而成都增長僅為4.7%。
所以,速晨君認為,雖然成都的規劃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要比重慶多4000萬人次,重慶的數字則比較保守,但長遠來看,重慶仍有十足的後勁追上或者趕超。
(2019年上半年國內主要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
速晨君認為,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面,重慶的定位和作用,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國家中西部的戰略版圖當中是首屈一指的:
*重慶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轄市,國家級中心城市,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
*今年4月,國家頂層設計再次賦予重慶「三個作用」的戰略使命: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高規格的城市定位,必將在國家戰略層面布局一系列國家級戰略工程,比如:
*今年8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公布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其中明確: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建設3條,重慶獨佔兩條!
*今年10月9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名單,重慶,是13個試點地區之一。
另外,從一個直接影響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微觀指標來看,重慶的後勁也十分強勁:
*去年,重慶接待境內外遊客達5.5億人次,在2018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中,重慶市排名第二。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發布《2018年城市旅遊和旅遊業影響》,重慶為全球旅遊增長最快城市;
*近年來,在大數據、智能製造和會展經濟上,重慶更是持續發力,深遠布局。
所以,速晨君認為,在建設西部國際航空樞紐的賽道上,重慶建成國際航空樞紐的偉大城市理想,一定能實現。
重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