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與蘋果支付,作為如今新興的支付方式,究竟誰更勝一籌

2020-12-21 克林傳說談科技

如今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支付方式方面更是呈現出了一種更新換代的狀態,從早期的nfc到後來的支付寶和微信,逐漸推出屬於自己的掃碼業務,可以說現如今各種支付方式更是參差不齊並且層出不窮。隨著這種行動支付越來越方便並且快捷,現如今很少有人出門時攜帶現金,反而帶著自己的手機就能夠成為一股潮流。

而除了支付寶和微信之外,現如今的蘋果和小米,以及三星等科技公司更是陸陸續續的推出了屬於自己的旗下支付方式,這樣的服務不僅十分便捷,更能夠和手機形成一體,這樣安全又快速便捷的方式,如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後來雷軍本人在正式介紹來自小米的科技的時候,才終於正式介紹了小米pay。

小米pay在現如今已經開始正式的推廣,並且經過一段時期的活動,很多銀行也能夠正式加入這一款支付方式的公測行列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小米pay不僅能夠和applepay一樣,採用了相同的NFC方面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只要擁有著nfc功能的小米手機都可以進行使用,而在頁面基本和applepay能夠保持一種比較相似的狀態,不僅可以直接綁定銀行卡,而且過程也是相當的簡單,只要能夠進入小米錢包操作,也是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

現如今,隨著小米pay的不斷發展,如今很多商店甚至是普通的場景,也能夠進行成功的使用,但是相比起applepay來講,如今的小米pay,其實在使用率方面還是有一些低,受眾面也並沒有那麼廣。很多人並不知道小米錢包中還有著applepay這樣一項功能。雖然在蘋果之後就推出了小米,並且有一種隨大流的意味,但是這樣的小米總是能夠帶給大家一種高能的性價比,在每次推出新品的時候都能夠引發一種轟動。可以說這樣的小米pay的確是和早期的新品誕生有著一定的區別,不僅雷聲大雨點小,而且也並不能夠撼動如今的支付寶和微信。

早期的applepay在正式上市的時候,其實引發了眾多人們的熱議,這樣的一種支付方式,的確火了一陣子,甚至在那個時候被人們賦予了偉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在短短一段時間過去之後,人們才發現用這樣的支付方式來進行支付,可以說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便捷,與此同時,根據人們所收集的一些公開數據來顯示,蘋果支付在現如今漸漸沉寂,而且在短短一段時間之後,蘋果官方也並沒有再繼續公布這樣的數據。

我們還需要知道,無論是小米pay還是蘋果pay,其實在現如今仍舊存在著屬於自己的門檻,在優勢以及劣勢方面的表現也是足夠明顯,再加上有些手機並不支持nfc的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是隔絕了眾多的使用用戶。而且手機支付方式在現如今更會依託於一種雲閃付的技術,只有帶有這樣的標誌的pos機才能夠進行使用,這種方式和銀行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更是限制了這種支付方式的推廣。

其實有些人認為以這樣的手機推出屬於自己的支付方式,是變相的想要變現自己的客戶資源,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支付方式也能夠提升用戶服務的一種體驗感,雖然可能性不是很大。

那麼在你們心目當中,究竟這樣的支付方式比較方便,還是我們熟知的微信以及支付寶更加方便呢?

相關焦點

  • NFC市場前景遭質疑 蘋果支付進中國究竟卡在哪兒
    被蘋果CEO庫克譽為「將取代你的錢包」的ApplePay支付業務日前正式在美國上線,通過NFC(近場支付)技術,用戶只需讓iPhone靠近非接觸式感應器,同時將手指放在指紋識別器Touch ID上就可完成授權支付。值得玩味的是,雖然近年來中國銀聯、商業銀行、運營商大舉進軍NFC領域,但此次ApplePay卻無緣國內市場。
  • 虛擬SIM卡的到來,小米、蘋果、華為,到底誰將更勝一籌
    虛擬SIM卡的到來,小米、蘋果、華為,到底誰將更勝一籌今天,手機越來越薄,SIM卡也越來越小,蘋果最新發布的手機已經開始在沒有eSIM程序的情況下支持小範圍的物理SIM卡,所以將來有傳言說「虛擬SIM卡將取代物理SIM卡」。華為和小米等科技巨頭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
  • 新興支付技術將徹底變革傳統支付方式?注重安全性的Visa可不這麼看
    與國際卡組織的支付模式相比,國內多數電子支付的模式是繞開卡組織進行的「三方支付」,即第三方機構繞開卡組織,與商戶和用戶直連,相較國際通行的「四方模式」少了卡組織的信息加密傳遞。Visa所代表的「四方模式」是在三方支付的基礎上,增加卡組織作為銀行、用戶和商家之間的「連接器」與網絡處理商的角色。
  • 小米支付類似Apple Pay,會不會連命運也相似?
    ,出門不帶錢包已然成為潮流,除支付寶和微信外,蘋果Apple Pay、三星Samsung Pay、華為Huawei Pay等各家手機廠商都在打造自己的支付服務。就在行動支付這款蛋糕被颳風的七七八八的時候,小米姍姍來遲,雷軍在介紹小米5十大黑科技的時候,終於宣布了小米支付的降臨,命名為「MI Pay」。
  • 蘋果六月推新iOS12 星巴克支付超越蘋果谷歌
    科技日報社 海量資訊只需3分鐘蘋果發出WWDC邀請函 新iOS蘋果公司向媒體發出了即將到來的2018全球開發者大會邀請函,將在北京時間6蘋果有望在主題演講中發布新版本的iOS、macOS、tvOS、和watchOS。另外,也有可能會發布新款iPad Pro和Mac。近日蘋果通過Siri的回答服務披露了一些信息,表示在開發大會上,Siri的智商將會升級,另外將會更換人聲,另外用戶界面將發生比較大的改動。蘋果還有可能在WWDC上發布備受期待的AirPower。
  • 信用卡的4種支付方式,哪一種對信用卡最好,你知道嗎?
    如今的人們要用信用卡,有各種各樣的的方式可以使用。不帶信用卡,也能任性的消費。那麼對於各種支付方式,你知道多少?線下支付就是我們最常見的POS機刷卡支付,通過一臺終端刷你的卡,再輸好密碼後。快捷支付是指用戶購買商品時,只需提供銀行卡卡號、戶名、手機號碼等信息,第三方支付發送手機動態口令到用戶手機號上,用戶輸入正確的手機動態口令,即可完成支付。目前這類支付基本是走銀聯的通道。手機支付手機支付目前主要有apple pay,華為pay,小米pay。
  • 行動支付戰火燒至香港,「綠藍」之爭誰更勝一籌?
    這樣一來,在這一二十年的時間裡,八達通與信用卡成為了香港市民最熟悉的支付方式,消費習慣也逐漸被卡綁定。除此之外,香港地區監管機構對電子支付的監管比較嚴緊。《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作為目前香港唯一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法例,監管顯然落後於其它地區。
  • 再見了,掃碼支付?新型支付方式試水成功,微信、支付寶迎來挑戰
    現如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被改寫了。自從支付寶誕生以來,我們的支付方式也開始悄然發生了變化,如今我們支付已經不用現金,改用微信或者是支付寶,這兩者選其一。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馬雲早已經名聲大噪,給這個時代創造了很多新興的事物,起碼說在很多領域馬雲是先行者,這要源於他的前瞻性,對於未來發展趨勢獨有的敏銳。
  • 美媒稱亞洲人付款方式新奇:蘋果支付「跟不上潮流」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當蘋果公司於2014年首次推出蘋果支付時,被稱為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更簡單的方式。拿出手機,貼到信用卡讀卡器上,就行了。看起來很方便,不是嗎? 但是亞洲一些消費者認為有更好的支付方式。
  • 蘋果支付好用嗎?
    有人體驗了蘋果手機支付後說:「在麥當勞試了一下,非同一般的方便!手機不用解鎖,直接靠近刷卡機,支付就自動激活了,然後把手指放到 Touch ID 驗證交易。」如果很多人使用這種支付方式,不用像刷卡那樣輸入密碼或籤名,排隊的時間將大大減少。
  • 蘋果終於妥協了!iOS 14支持掃碼支付,能撼動微信支付寶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最離不開的一個功能,但是作為在智慧型手機行業有著極大話語權以及領先優勢的蘋果,卻沒有能夠在這點上做好。現在的蘋果apple pay在市場上的份額非常低,甚至找不到任何的存在感。
  • 中國網際網路支付、新興電子支付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
    摘要:隨著銀行體制在社會經濟中作用的根本性轉變,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建設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入和繼續,受到了高度重視。本文詳細介紹了網際網路支付的基本概念,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網際網路支付 新興電子支付 現狀 發展趨勢   一、網際網路支付的概念   網際網路支付是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手段,將負載有特定信息的電子數據取代傳統的支付工具用於資金流轉,並具有實時支付效力的支付方式。
  • Apple Pay蘋果支付與微信支付、支付寶在使用上有何區別?
    Apple Pay(蘋果行動支付產品)是銀行與蘋果公司及中國銀聯合作推出的一款基於token技術的行動支付業務。該業務以蘋果設備(iPhone、Apple Watch、iPad)為載體,將卡片信息轉化為一個設備帳號,加密後存儲於設備的安全晶片中(真實卡號並不會儲存在設備中)。
  • 馬化騰反擊蘋果?微信斷供iOS虛擬支付,新一代3Q大戰要來?
    就是說微信公眾號內暫不支持iOS端虛擬支付業務。虛擬支付業務是指購買非實物商品,比如:VIP會員、充值、錄製課程、錄製音頻視頻等虛擬產品。」騰訊這個信息也是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認可,不少網友們表示,騰訊終於是硬氣了一把!微信和蘋果之間的爭端再度升級這件事兒,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呢?
  • 蘋果支付詳細使用教程
    蘋果支付Apple Pay終於在上周正式推出了,擁有銀聯信用卡和儲蓄卡的用戶都可以綁定自己的手機和銀行卡,在消費時進行無卡支付。那麼Apple Pay究竟怎樣使用呢?1、捋清楚Apple Pay與銀聯雲閃付的關係
  • 掃碼支付VS雲閃付:哪種適合?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技術的不斷開發應用,行動支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掃碼支付使用門檻低且方便快捷,雲閃付安全性更高但受一定局限,二者各有所長、優劣互現。那麼,掃碼支付和雲閃付究竟有何不同?用戶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動支付產品?
  • 蘋果支付今日上線 杭州大部分超市能用
    傳了許久的Apple Pay(蘋果支付)正式登陸中國,支持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在內的19家銀行。  去年12月18日,蘋果公司與中國銀聯宣布合作,Apple Pay與銀聯「雲閃付」結合,推出一種簡單、安全、私密的行動支付方式。只要用戶有指定銀行的信用卡或借記卡,並將它們與Apple Pay關聯,就能使用新的支付服務。
  • 地鐵行動支付過閘大戰,你看好誰?
    由於國內公共運輸的行動支付市場相對來說還沒有形成支付寶與微信打造的「雙頭壟斷」的局面,因此很多沒有趕上早期行動支付熱潮的企業又有了一個參與的機會。而作為公共運輸領域內的地鐵出行,如此典型的使用場景和如此高的使用頻率自然成為了支付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 蘋果抽稅30%,華為小米抽多少?
    ▲ Analysis Group報告「蘋果稅"究竟是什麼?「蘋果稅」顧名思義就是蘋果收取的稅費。當然這並不是真正收稅,它是蘋果對於開發者抽取的應用分成。當開發者想要在蘋果應用商城上架自己的APP時,首先要交納688的入場費,這樣你的應用就可以出現在APP商城中。用戶購買這款APP時,支付的費用首先會打入到蘋果的帳戶,蘋果會收取30%的「蘋果稅」,然後再按月將剩餘的款項打給開發者。
  • 遲來的"快捷公交卡" 蘋果與支付寶爭奪交通支付入口
    蘋果推出的交通卡功能是基於近場支付NFC的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只需用手機接近設備就能實現支付,無需再把二維碼從App應用中調出。蘋果開放NFC接口的前提就是要用蘋果支付ApplePay。此次向上海、北京的地鐵App開放接口是蘋果在中國大規模推動ApplePay的重要舉措,此前蘋果公司幾乎沒有向任何的第三方開放過NFC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