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9月2日訊(通訊員 王茜霆 彭才國 邱治輝) 「五凌幫扶產業興,黃金花開富貴來。」9月1日,筆者在武岡市水西門街道辦事處裡仁村聽到的一句順口溜。據介紹,其中的「五凌」指的是國家電投五凌電力有限公司,去年3月28日,根據湖南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國家電投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掛點武岡市裡仁村,派駐了扶貧工作隊,主動作為、真抓實幹,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一年多來,村民們臉上笑容多多,個個「錢袋子」鼓了起來。全村99戶37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目前,已脫貧97戶365人。
「要想了解貧困戶真實的生活情況,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走訪,走訪不但要進院、進屋,還要『進心』,貼心才能吐露真心。」這是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裡仁村第一書記羅夢華與其他2位扶貧隊員總結一年多來的扶貧感受。
發展特色產業,是幫助貧困戶脫貧提質的關鍵。為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的就業」,工作隊與村支兩委一起,根據裡仁村地勢、氣候、環境等因素,選準發展道路,並與當地政府、廣大村民進行研討和考察後,結合發展鄉村旅遊的背景,最終商定發展黃蜀葵藥材種植加工產業。
產業項目確定後,2018年5月,工作隊立即著手籌資金、找土地、選設備等工作,協調各方加快加工廠建設,2018年10月,不到半年時間,佔地3000平方米的加工廠拔地而起,改寫了裡仁村集體企業為零的歷史。加工廠可配套600畝種植面積,帶動近200農戶參與種植,每畝收益3000元以上,每年可提供40個就業崗位。
在推動黃蜀葵種植產業項目期間,國家電投五凌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小彥一行來裡仁村開展扶貧工作調研。而當天,工作隊隊長羅夢華妻子正在長沙醫院動手術,羅夢華一收到消息,為做好現場調研工作安排及與政府對接,讓公司領導充分認識到裡仁村產業扶貧的重要性以及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困難,羅夢華沒等到妻子手術結束,便立即從長沙趕回裡仁村開展相關工作。公司的領導們通過對裡仁村黃蜀葵種植加工扶貧產業的充分了解,當即表態五凌公司同意對2019年黃蜀葵種植獎補500元/畝,以提高村民種植的積極性,支持裡仁村扶貧產業的發展。
「感謝五凌公司給村裡建了加工廠,讓老人也有錢掙,今年我已通過種植黃蜀葵增收了12000元,花還沒全部收完,預計今年總共可增收2萬多元,花錢再也不用給子女添負擔了。」78歲的種植戶陳一和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陳一和開始並不想種植黃蜀葵,工作隊見到他時,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他正和打工回家的子女們忙著備年貨、貼春聯。一聽說種植黃蜀葵,陳一和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一百個不樂意。子女們則擔心老人家年紀大,體力上吃不消,再加上老人沒文化,不懂技術,怕出了力又沒收益,也是堅決拒絕。
為了增加老人家種植黃蜀葵的信心,工作隊給老人家詳細講解種植技術和激勵獎補保底收益措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陳一和在2018年種植了1.7畝黃蜀葵,沒想到純收入有4000餘元。嘗到種植黃蜀葵的甜頭後,今年,他種植了6畝黃蜀葵,截至8月15日,陳一和的種花收入超過12000元。
看到了陳一和的種植成果,裡仁村今年參與種植黃蜀葵的農戶增加到176戶,其中貧困戶41戶,全村共種植黃蜀葵400畝。截至8月20日,加工廠收購鮮花16萬公斤,加工乾花1萬公斤,村集體廠房租金收入10萬元,整個產業預計全年為全村增收約60萬元。
「自從參加了駐村扶貧,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個『真』字,只要用真心,就沒有暖不熱的心;只要用真情,就沒有感動不了的人;只要使真勁,就沒有幹不好的事。幫扶工作任重而道遠,還要把『真』字貫徹到底!」電力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裡仁村第一書記羅夢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