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二汽建在了常德,常德會不會是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

2020-12-12 石門閃經

說二汽和常德之前,先看一看中部非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建立一個直觀的認識。根據2019年統計公報,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GDP最高的是洛陽市5035億元,其次是襄陽市4812億元、宜昌市4460億元、嶽陽市3780億元、常德市3624億元、排名第6的蕪湖市3618億元,6個城市裡,只有常德市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未來幾年,鄭萬、西武、呼南高鐵全線開通後,襄陽市和洛陽市中部非省會城市誰是第1值得關注,今年蕪湖市的經濟總量超越常德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常德市和現在中部非省會城市排第1的洛陽市有1400億的差距,一個中國二汽真有這麼大的帶動性?能讓常德超越洛陽?

二汽曾經準備建在常德市,我一直以為是老百姓茶前飯後的扯淡,也就沒怎麼在意。最近在寫一篇文章時,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中國二汽真的無限接近過常德這片土地,最終卻失之交臂,甚是可惜。1952年,國家開始構想建設中國二汽,1953年開始選址,初步定在武漢,1955年出於戰爭考慮,取消的武漢選址,後因其他原因中斷;1958年國家第二次提出建設中國二汽,確定要建在湖南,踏勘了湖南長沙、常德、懷化、漵浦、邵陽、芷江等地,其中第一次選在長沙附近和常德的德山,第二次選址則傾向芷江,後經過反覆研究和對比,最終確定建在常德,後因為三年自然災害中斷;1964年國家第三次提出建設中國二汽,選擇了十堰地區,1969年中國二汽開始大規模建設,1992年中國二汽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

現在東風汽車集團已經是湖北省第1大企業,陸續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車、零部件、汽車裝備事業為主)、襄樊(以輕型商用車、乘用車為主)、武漢(以乘用車為主)、廣州(以乘用車為主)等主要生產基地,其中十堰市和襄陽市的汽車工業基本上是在二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18年十堰市有規上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431家、整車及專用車生產企業35家,汽車工業總產值1436.4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5.8%,2020年預計突破2000億元。20世紀80年代初,二汽在襄陽開闢第二基地(當時稱二汽襄樊基地),2019年襄陽市汽車產業實現產值2285.2億元,從事汽車及零部件生產製造的企業達到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88家,過億元企業200多家,過100億元的企業有4家。襄陽市和十堰市汽車產業產值加起來已經突破了4000億元,汽車產業也都是當地最大的支柱產業。

如果當初二汽能夠落戶常德市,發展成現在襄陽市和十堰市的汽車產業規模,加上汽車產業鏈間接對三產業的強勢拉動,常德坐穩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應該問題不大。1969年修枝柳鐵路時很大可能就是從常德去懷化了,常德市也不會等到1998年才通鐵路,更不會要到2022年才能通高鐵,整個城市在國家和湖南的重要性都會大很多。當然以上僅僅只是假設,體現的也只是一種遺憾,這種遺憾也說明現在常德工業產業的羸弱和交通建設的被動,2019年常德市突破1000億產值的行業只有裝備製造業,也僅僅1012億元。

近幾年常德市的項目建設雖然說也在熱火朝天的進行,但是橫向比依然任重而道遠,城市間的競爭,可能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部地區,蕪湖市很快就將超過常德市,衡陽市憑藉著人口、交通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優勢,未來幾年也很有可能超過常德市,300億的經濟總量差距並不大。還是希望常德市在項目建設上多多加油,能落戶幾個具有帶動力的大項目,快速推進常德北向和東向的高鐵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喜歡的點讚,不喜歡的解散。

相關焦點

  • 洛陽GDP蟬聯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河南有望成為中部之首?
    洛陽GDP蟬聯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河南有望成為中部之首?河南省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我國4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都是發明於這裡,曾有20多個朝代在這裡建立都城,出現過很多的歷史名人。河南省位於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尤其近幾年,它的地級市洛陽的GDP,更是連著幾年,都位於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的第一,河南是不是很有希望成為中部之首了?洛陽是河南省的地級市,十三朝古都,位於河南省的西部地區,全市總面積有1.52萬平方公裡,總人口有710.1萬人,面積大人也多。
  • 中部地區各省中最強的非省會城市分別是哪座?
    中部地區屬經濟區域範疇,我國地大物博,如果按地理區域劃分,一般分為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東北七大區域。而按經濟區域劃分,則分為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其中的中部地區就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座城市,對應國家中部崛起的經濟政策。中部六省各省省會城市均已耳熟能詳,那麼六省最強的非省會城市該如何排名?
  • 湖南「最有前途」的城市排名,衡陽第2,常德排第3!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城市都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曾經落後的奮起直追,排名在前的再接再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GDP排名,年度GDP是衡量一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雖然它不能完全代表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但GDP的增速足以反應一座城市發展速度,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湖南,「最有前途」的城市,衡陽第2,常德排第3!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2017年湖南省GDP增速最快的城市是長沙,達到了9.0%。在GDP排名前五的城市中,衡陽GDP增速第2,常德排第3。排名第二的嶽陽增速只有7.0%,整個湖南省最低。嶽陽要努力了,第二名的位置危險了。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
  • 湖南第2大城市恐將易主,常德正一步步逼近,有可能被超越
    湖南、中國中部重要省份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人口6822.0萬, 湖南最大的城市屬於省會長沙,今天我們來談談湖南第二大城市嶽陽, 嶽陽去年GDP 3258.03億元,居省內第二位, 但是嶽陽的經濟相對於第三常德增長放緩
  • 中國這個城市,雖號稱千年老二,卻是中西部非省會城市之首
    中國這座城市被稱為「千年老二」,但中西部非省會城市也是城市的第一個洛陽和長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兩個城市都是古籍中經常出現的京城,是同一個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特別是洛陽位於九州腹地。
  • 湖南第二大城市是哪座城市?真相是這樣的,讓人不敢相信!
    湖南龍頭老大的位置肯定是省會星城莫屬,長沙將其他的城市遠遠拋在腦後。、其實關於湖南第二大城市這個話題,湖南省內也一直爭論不休。有好幾個城市都是說自己是省內第二大的。
  • 中部六省會的一三二格局將會維持多久?
    因此,為了發展,中部各省都採取了強省會戰略,打造明星省會城市,匯集更多的資源,來吸引本省人才回流。 中部六省會綜合排名 中部六省的6個省會都是各省內的核心,省內無城市能夠望其項背。
  • 中部非省會城市兩強—洛陽和襄陽國慶期間文旅收入對比
    河南省的洛陽市與湖北省的襄陽市,是中西部非省會的第一,第二強市,二者綜合經濟實力都非常強勁。這兩年也是你追我趕,都在試圖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兩座城市都是古城 ,洛陽有牛肉湯 襄陽有牛肉麵,洛陽有龍門石窟,襄陽有古隆中。洛陽有洛河 襄陽有漢江。城市地位及其相似。
  • 非省會城市逆襲省會,並非沿海城市專利,這座內陸城市也可能實現
    中國城市經濟版圖現在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東部諸省基本都是雙中心甚至多中心發展,省會城市首位度很低!甚至有些省份的省會城市在省內也拍不到第一,如濟南低於青島,南京低於蘇州!但在中西部省份,確實絕對的一城獨大,很難有非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能夠佔到省會城市的一半甚至更多。
  • 襄常高鐵客流分析,常德市會不會把宜昌推向張家界?
    排名第1的宜昌市比排名末尾的荊州市旅遊人數多了3885萬人次,常德市、宜昌市和張家界市旅遊人次合計超過2.2億。3885萬人,代表最高景區質量的5A景區數量更是3:0,機場旅客吞吐量宜昌市超過了300萬人次,足以說明襄常高鐵預可研走宜昌~石門~常德的正確性,如果真要說爭議,也是應該先修宜昌~常德高鐵還是先修宜昌~張家界高鐵。
  • 1.33萬億|長沙成為中部資本市場實力最強城市
    據WIND 統計,湖南位居全國第 11位。其中上交所主板 31 家,科創板5家,深交所主板19家、中小板34家、創業板26家。按地區分類,長沙 69 家(含瀏陽 8 家,長沙縣 1 家,寧鄉 4 家,望城 2 家),嶽陽 11 家,株洲 8家,益陽7家,湘潭4家,常德5家,衡陽3家,郴3家,永州2家,懷化1家,湘西自治州1家,張家界1家。
  • 湖南地理位置最佳的城市,長沙、衡陽落選,不是嶽陽也不是常德
    如今提到我國中部六省當中的省份,很多人都會想到湖北以及河南,因為湖北省會武漢這幾年的知名度很高,而河南它是我國的人口大省也是歷史底蘊非常悠久的省份,其實在中部六省當中湖南省的發展狀況也是非常的不錯的,湖南省它是在經濟實力方面以及發展潛力方面都是比較大,而且隨著中部崛起,湖南境內眾多的城市進步都是比較大
  • 省域副中心城市,嶽陽、常德誰更有資格?
    作為半是株洲人、半是長沙人,筆者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從全局來分析,嶽陽常德誰更適合定位為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且距離省會城市150公裡以上、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
  • 河南的黑馬城市,中部6省「最強的非省會城市」,有望5年內超鄭州
    我們國家近幾年取得的經濟成果是許多城市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從沒聽說過的城市大多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有一些黑馬脫穎而出,超過了我們熟悉的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小編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是這樣的, 洛陽作為四大古都之一,其文化背景絕對存在, 洛陽的歷史也很長, 2017年,洛陽是全省第二大的國內生產總值, 但是,國內總產值的增長遠遠領先於鄭州, 洛陽好像馬上要起飛了,再現了過去的光輝。
  • 專家為武漢直轄獻計拆分湖北:襄隨宜恩十劃給鄰居 荊州當小省會
    拆分後的湖北沒有一個強市,龍頭城市總體實力與東部地區縣級市相當,這樣怎麼能當好領頭羊?自身發展都還是一個重大難題,拿什麼推動全省發展!「將荊州長江以南的公安、石首併入湖南常德,形成一超多強格局。 」這個格局是個什麼格局?是形成以誰為「超」,又以哪些地方為「多強」?是指剝離三市一州後,荊州成為「一超」?還是公安、石首併入常德後,助力常德躋身「一超多強」呢?
  • 中部六省綜合實力最強5個非省會城市,湖北佔了2個,有你的家鄉嗎
    中部六省是指居於中國大陸腹地的六個省份,包括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我國的人口大區、經濟腹地和重要市場,在中國地域分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部六省綜合實力最強的5個非省會城市都有那幾個?
  • 湖南最強的4個三線城市,排名非常意外,株洲第2,竟沒有常德
    三線城市,評選標準為城市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經濟水平等。進行綜合評估得出具有戰略意義、經濟較發達、經濟總量較大的大中城市。這種城市大部分規模較大,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在100萬人以上。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 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來源:一財網中西部地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發出了「發展非省會城市」的信號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