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保護家園」——自然探索親子科普活動在虎門公園舉行

2020-12-13 瀟湘晨報

今天上午,由東莞市虎門生態環境分局和虎門鎮宣教文體旅遊辦公室共同主辦的主題為「親近自然保護家園」——自然探索親子科普活動在虎門公園舉行。主辦方邀請生態學博士吳鵬舉通過形式多樣的自然活動,讓小朋友走進美麗的生態世界,認識自然,探索自然,培養孩子們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讓70個親子家庭的父母與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愛護環境保護家園等相關知識。

博士帶領孩子一起認識奇妙大自然

今天上午9時許,自然探索親子活動尚未開始,在虎門公園的活動現場已經非常熱鬧。許多父母帶著孩子來到了現場,他們或拍照留影、或觀看「親近自然保護家園」動植物展覽,或一起畫畫。「媽媽,這些小鳥真漂亮!」「爸爸,快過來,這裡有恐龍蛋!」一個個歡樂家庭,一組組溫馨的場景,讓現場的工作人員倍感欣慰。

9時30分,活動正式開始。70個親子家庭分成3個小組,他們或跟著生態博士吳鵬舉走進虎門公園,一起去認識奇妙大自然;他們或跟隨昆蟲老師去尋找斑麗翅蜻、黃粉尺蛾等昆蟲;他們或跟隨老師一起去觀鳥。記者發現,不管是走進大自然,還是尋找昆蟲,或是觀鳥,這些活動均很受孩子們喜愛。

「我們以後會更多地關注自然,親近自然,保護自然。」在自然常識問答環節,孩子們學到了很多自然小知識,十分開心。

在虎門梅沙小學上學的陳星宇小朋友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活動中,他看到了很多以前自己從未見到過的小鳥、蝴蝶和昆蟲,他希望今後還有機會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本以為是只面向小朋友舉辦的活動,可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很多。」前來參加活動的彭媽媽感慨道,「動植物保護的未來在孩子們手中,他們現在或許還理解不了生態、自然、綠色的真正含義,但通過這次活動,相信他們心裡已經有了一些朦朧的概念。我們家長會繼續培養孩子們的生態保護意識,讓他們從身邊做起。」

舉辦以自然科普為主題的公益課堂,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另據東莞市虎門生態環境分局黨支部委員李燦文介紹,今天,該分局聯合虎門鎮宣教文體旅遊辦公室在虎門公園舉辦以自然科普為主題的自然探索親子活動,為公眾呈現一場科普知識與生態保護的綠色盛宴。活動中,他們邀請到了東莞市科協常委、廣東工業大學生態環境系校外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吳鵬舉博士,讓吳鵬舉博士將通過形式多樣的自然活動,讓小朋友走進美麗的生態世界,認識自然,探索自然,培養孩子們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同時讓70個親子家庭的父母與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愛惜環境保護家園等相關知識。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公益課堂,鼓勵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走進自然,在自然中觀察、記錄、學習、體會,傳播普及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李燦文強調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滿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六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閔行區「野趣自然行」生態踐行活動今舉辦
    「野趣自然行」生態踐行活動7日在浦江郊野公園舉辦,吸引50組親子家庭參與。  活動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承辦,以定向越野的方式引導廣大市民群眾走出家門,接觸自然、了解自然、親近自然,在探尋野趣的過程中加強保護自然環境與物種存續的生態發展意識、激發其熱愛自然的情懷,讓更多的人自覺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中。
  • 第六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親子活動落地奉賢,這樣的主題燈籠愛了
    8月29日下午,第六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首場「人與自然:生命的閃爍」保護野生動植物親子活動落地奉賢區金海街道社區黨建服務中心,30餘組親子家庭一同發揮想像力,創作出了一盞盞獨具匠心的野生動植物主題燈籠,並在遊戲互動中收穫自然科普知識。
  • 親子同遊美麗鄉村,親近自然探索新樂趣!
    親子同遊美麗鄉村,親近自然探索新樂趣!>爸爸媽媽在身旁一邊陪護一邊耐心地講解「蠶寶寶最愛吃桑葉」「紫紅色的桑果可以採摘」「桑葚營養價值很高具有防癌、抗衰老抗潰瘍、抗病毒等作用」……父母們在為孩子科普知識
  • 第五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拾趣·童行」野趣自然體驗活動亮相靜安
    「拾趣·童行」野趣自然體驗活動,27日吸引了近70組親子家庭參與,以定向闖關活動的方式引導市民群眾走出家門、看見綠水、聽見鳥語、聞到花香,在探尋野趣的過程中加強保護自然的意識、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懷,讓更多的人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實踐中來。
  • 「親近自然探索植物奧秘」戶外科學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親近自然探索植物奧秘」戶外科學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2020-11-08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近自然 探索植物奧秘」主題活動開始報名啦!
    不如和我們一起擁抱自然玩轉深秋!金風送爽、景色宜人的美麗時節,青海省科技館與西寧植物園聯合,熱力推出「親近自然 探索植物奧秘」主題活動。一起記錄屬於你們的「秋日科普遊記」!活動時間:11月7日下午13:00—17:00活動地點:
  • 探索自然 樂享科普
    青秀山陰生植物園:開啟探索自然之旅   青秀山陰生植物園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鳳梨區、觀葉區、苔蕨區、綜合區和科普活動區五大特色區域組成,是集展示觀葉、觀花、地生和附生植物於一體的專類園,在這裡能認識多種植物。
  • 親子打卡海洋館 海洋科普樂趣多——邵陽市科技活動周海洋科普親子...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紅網時刻9月19日訊(通訊員 陳貽貴)9月19日上午,由邵陽市科技局主辦,市科協、大祥區科工信局、雙清區科工信局和北塔區發改委協辦的邵陽市科技活動周海洋科普親子活動在邵陽海洋館舉行。來自市區的150多組親子家庭攜手走進海洋館,一起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感受自然之美。
  • 區科協舉辦「親近自然 認識植物」主題科普活動?
    區科協舉辦「親近自然 認識植物」主題科普活動?2020年12月23日 14:39:23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日前,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海霞紅港「小小創客大大夢想」青少年成長科吧走進藍家花圃·朝花夕拾基地開展「親近自然認識植物」主題科普活動。
  • 浙江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本報通訊員許雅文 謝力 記者朱智翔 晏利揚  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自然保護地,是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的家園。  日前,《浙江省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印發,這是踐行「兩山」理念的又一生動例證。
  • 唐小平: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中國自然保護領域的新裡程碑
    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實質就是要建成統一、規範、高效的中國特色自然保護管理體制,使得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國家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形成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的新體制新模式,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天壇公園今年開展百餘場科普活動
    11月16日,20組親子家庭來到天壇公園科普小屋,用手中的積木拼起長城、祈年殿等歷史建築的圖案。在科普小屋前,一座兩米多高的「樂高版祈年殿」亮相,吸引了遊人的目光,來自天壇公園的科普講解員現場講起了天壇歷史、建築與文化的知識,還開展了趣味知識大挑戰互動活動……像這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天壇公園今年已經舉辦了百餘場次。「樂高版祈年殿」亮相科普小屋前,天壇講解員現場講解「在天壇公園裡,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寶。
  • 本周末兩天科普遊園會玩遊戲、拿獎品!不要錯過哦!
    本周末兩天科普遊園會玩遊戲、拿獎品!不要錯過哦!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第三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
  • 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日前,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啟動。記者從林業部門獲悉,目前,「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系統已正式開放,公眾可在線預約參加全省50多家自然保護地舉辦的自然探秘、自然教育等活動,與白海豚、綠海龜、紅樹林約起。
  • 探知橫琴自然之美,澳門親子家庭赴橫琴開展戶外研學活動
    12月12日,澳門青少年探秘橫琴自然之美戶外研學活動在橫琴舉行,15組來自澳門的親子家庭來到橫琴花海長廊及芒洲溼地公園,探索橫琴自然生態之美,並聆聽退伍軍人分享野外駐訓的故事,激發澳門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情懷。活動由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主辦。
  • 「走進森林,親近自然」,鄰水中學體驗自然教育
    為普及生態科普知識,培養青少年學生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綜合素養,深入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探索讓教育回歸本源的「自然教學」理念。近日,鄰水中學組織開展了「走進森林,親近自然」的自然教育體驗活動。此次體驗活動在四川省萬峰山森林公園舉行,首期共有來自鄰水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及教師56人參加。上午,參與者首先報出自己的自然名,破冰儀式之後,進行分組,沿著通天大道直登銅鑼山最高峰萬峰山,體驗爬山的樂趣。
  • 兒童樂園自然教育中心開放
    【深圳商報訊】(記者 文燦)繼深圳灣公園自然教育中心開放,昨天,兒童樂園自然教育中心也開放了,深圳的小朋友們又有了一個發現自然、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好去處了。 2月28日上午,由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和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聯合創建的兒童樂園自然教育中心舉行啟動儀式並首次授課,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胡振華、紅樹林基金會秘書長孫莉莉攜現場的小朋友一起為自然教育中心揭牌。
  • 《浙江省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解讀
    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自然保護地,是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的家園。日前,《浙江省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印發,這是踐行「兩山」理念的又一生動例證。《意見》明確要求,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將交叉重疊或在同一自然地理單元內相鄰(相連)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為一個自然保護地;自然保護地跨地區的,應打破行政區劃界限進行整合。有陸域也有海域自然公園分區管控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這意味著佔我國近五分之一總面積的國土空間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
  • 親近自然,成都市第三十七幼兒園帶領幼兒探索「秋天的奧秘」
    成都市第三十七幼兒園晨間活動時,孩子們被風吹落的樹葉吸引了注意力,深秋季節的環境變化引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為此,幼兒園自觀察「落葉」這一現象發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秋天主題系列活動。孩子們在走廊、操場觀察植物葉片的顏色變化,了解不同植物在季節變化中的差異性;欣賞樓梯間牆壁上的樹葉拼貼畫;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樹葉的結構,探索落葉的「奧秘」。
  • 戶外科普新體驗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將舉行「河口觀鳥」系列活動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觀鳥活動是世界範圍內最為盛行的戶外體驗式科普活動之一,至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同時也是一項有益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科學素養全面發展的活動。近期,將有一些列上海本地的觀鳥活動即將陸續展開。從西伯利亞到澳大利亞,上海位於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