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大概意思就是,當年的風景依舊,當年的人卻已面目全非,什麼事情都沒有必要再提了。
當我們,心中感慨萬千,未先開口已淚流滿面。和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好比,離別當年的戀人多年回來,小橋還是那個小橋,流水還是那個流水,伊人卻已嫁做他人婦,執手相看,滿腹牢騷,卻不知從何說起,還沒開口眼淚先流出來了。
「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來概括。
當一切真不知從何說起,正想要說,眼淚早已撲籟而下,「欲語淚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噴湧而來,可謂「腸一日而九回」,悽婉動人。詞至此收縮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暫告段落。
本文出自宋代詩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全文: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於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
李清照簡介: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我們回到當代社會,古代人的傷感,我們現代人也有,我們傷感的是什麼呢?我們又能怎麼樣排解我們內心的憂鬱呢?大家可以評論哦,說說自己內心的傷感,也可以說說自己生活中的喜悅與驚喜。
我先說點俗的「錢」是生活中的煩惱與興奮。真可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願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生財之道,別談錢啊!談錢傷感情!今天我們就說自己的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