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非常時期的樂清海外留學生 異國他鄉 留守戰「疫」

2020-12-13 浙報融媒體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受到控制,但在全球其他國家快速發展。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一些樂清留學生選擇了留守,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他們囤好必需物品和防疫物資,做好防護,用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這雖然是華人留學生圈子裡的一句調侃,但也側面體現出,留學生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艱難處境。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昨日聯繫了目前在國外留守的幾名樂清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期間的經歷和感受。

疫情期間拿到碩士學位

子楓(化名)是樂成街道人,今年26歲,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就在數天前,子楓剛剛完成自己的研究生階段學習,成功拿到學位證。這份喜悅,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更顯得難能可貴。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日本來說,雖然沒有義大利、伊朗等國來得那麼嚴重,但也不容小視。早在國內疫情發生時,子楓就應家人好友所託,緊急購買了一批口罩,給他們寄了過去。「當時京都各個便利店裡口罩存貨不多,基本都被中國留學生購買了。」子楓說。

子楓拍攝的疫情下的日本街頭。

2月初,日本也出現了數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危機意識的她囤了一批口罩,出門時自覺佩戴。而如今,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國外的疫情愈演愈烈。日本取消或者限制了一系列大型體育活動,並下令中小學停課,子楓的學校也已停課,準備開展網絡授課,可這時她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基本結束,僅剩下畢業論文的後續部分。她不像其他留學生「宅」在家中,而是堅持到研究室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

「比起別人,我們這種經常外出的人更要做好防疫措施,口罩更是必需品。」她說,「之前是日本往國內寄口罩,現在變成了國內往日本寄口罩。」子楓說,日本人素有戴口罩出門的習慣,而街頭口罩已經斷貨很久,她自己的口罩存貨也不多了。為了節省口罩,一個口罩她用三天,而這也是不得已為之。

「現在留學生的群,出現很多國內口罩代購的信息。」子楓一邊讓家人寄了一些口罩過來,另一邊又和同學一起團購了一批口罩,做好雙重準備。

雖然已碩士畢業,可考慮到疫情影響,子楓並不打算回國,而是選擇留在日本為博士階段學習做準備。前不久,在溫州籍留學生的圈子裡,9張紅色的愛心小卡片連續刷屏,卡片上,分別標註著美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等9個國家的抗疫應急協助熱線。子楓也加入日本的留學生互助群,並保存了抗疫應急協助熱線。「在這個時候,我們留學生更應該互幫互助,攜手度過疫情這道難關。」她說。

上上網課做做飲品

家住樂成街道的黃南希是雪梨大學的一名研究生,即將畢業,和國內時差3小時的雪梨已經逐漸進入秋天,本是最適合軋馬路的宜人天氣,雪梨路上的行人卻不如往日那麼多。

自製珍珠奶茶調節心情。

南希和來自上海的同學租住在一起,2019年12月初,她室友考完試回到國內過暑假,現在還未回來,南希一個人在家。「原本計劃讀完這最後一個學期,今年7月可以結束學業回國,現在可能要推遲回國時間,一切重新計劃。」

南希告訴記者,雪梨大學原定於2月24日開學,然而疫情發生後,學校推遲到3月9日開學。「那時看到國內有關疫情的新聞,我就開始有意識地隨身帶著手口專用溼巾、酒精棉片和免洗洗手液,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南希說,3月16日,學校開始通知這個學期開始線上課程,一些是錄製好的課程,一些是實時課程。學校還會讓大家在家拍攝在學習的小視頻或照片再發布在官微上。「這也是我們和外界的互動,挺有意思的。」

3月18日,南希前往離家步行大約6分鐘的超市採購蘋果、包菜、花椰菜、菌類、雞蛋等,囤了近一個月的食物,她準備居家隔離一個月再看情況如何。「不大敢出門,非要出去的話,就離人遠一點走,大家也都避免公共運輸。」這期間南希基本每天會為自己做一種飲品,比如奶昔、奶茶、思慕雪之類的。「看著自己動手後美美的成果,也是在調節自己的心情。」記者和她連線時,她說剛上完網課正準備做草莓奶昔。「挺想念國內的珍珠奶茶,回國一定要喝個夠。」南希笑說,偶爾實在想喝珍珠奶茶,就自己動手試著做,但感覺味道沒在國內喝到的那么正宗。

「我還加入了一個留守澳洲線上抱團取暖群,這個微信群裡面有400多名在雪梨的華人,大家每天會發一些雪梨疫情的實時情況,也會通知群友在哪裡可以買到需要的物資。」南希說她認識的一位江蘇留學生,得知她身邊僅有幾個普通口罩之後,給她送來了一些N95口罩,把南希感動壞了,感嘆同胞間的情誼真暖。

「爸媽也很掛念我,媽媽給我寄了不少口罩。」南希在上完網課的空餘時間就會和在樂清的父母視頻通話,互相叮囑做好防護措施。面對現在一人居家生活,南希也很樂觀,「這突如其來的居家時光,就用努力學習來充實自己吧。」

做好防護就不用慌

林女士的兒子小蔡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所大學數據專業的研究生。在美國疫情爆發後,上周,小蔡就讀的大學決定關閉校園停課,將面授課堂轉為網絡課堂。

上網課充實生活。

「我一周有4天課程,在家裡學習效率也高。」1月時,小蔡看到國內發生疫情後,就在網上預訂了N95口罩以備不時之需,正好現在能用上了。

這段時間,在樂清的林女士隔一兩天就和小蔡通一次電話,了解他在當地的實時情況。林女士對記者說,她在留學生家長群裡看到不少家長正在糾結是否讓孩子回國。「他們內心把疫情擴大化了,其實越是過分關注疫情,內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容易產生焦慮、害怕。」

林女士了解到,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中美航班,中轉航班更是少之又少。即便回到國內,很多城市要求落地即開始強制隔離14天。這樣算下來,即使一切平安順暢,從美國回家至少也得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理性看待疫情,像小蔡已經適應當地的生活,在這特殊情況下我相信他可以獨立生活。」林女士說,她和小蔡商量後一拍即合,決定在疫情結束之前,小蔡留在當地學習不回國。

小蔡和一位室友一起租住,平日裡都是自駕出門,他告訴記者,以前,前往超市採購,貨架上的各種貨源充足,只要有需求,就能在超市買到,而現在超市裡貨源緊張,要提前做好必需品的儲備。「當下的情況,我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他說,需要採購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再出門,出門一趟就多囤一些不容易壞的食物和防疫物資。

「我正準備給他寄一些防護用品,和清熱解毒的藥品。」林女士說,她也了解到針對此次疫情,DHL快遞開通了海外愛心防護包個人寄特惠活動,但只能寄防護用品;EMS快遞既可以寄防護用品,又可以寄藥品,但時效不保障,基本需要兩周時間。

「當下做好自我防護,不要恐慌是最重要的。」林女士看到網上指導留學生如何防疫的文章紛紛上線,而大學留學生家長群裡,也會發布中國留學生關注的問題,一些公眾號會有美國校園疫情答疑直播,林女士都會和小蔡一起留意這些信息。

相關焦點

  • 非常時期 這些樂清海外留學生留守異國他鄉
    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一些樂清留學生選擇了留守,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他們囤好必需物品和防疫物資,做好防護,用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這雖然是華人留學生圈子裡的一句調侃,但也側面體現出,留學生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艱難處境。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聯繫了目前在國外留守的幾名樂清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期間的經歷和感受。
  • 為樂清海外學子「遮風避雨」
    @許Roye許會長,首先感謝樂清商會給予留學生的關心。我想問一下,機場喜來登酒店就在機場裡面嗎?我家孩子要坐第二天中午的飛機。@徐(Ken)請問,機場附近的這家酒店是華人在管理嗎?我看了介紹,應該能保證消毒清潔,感覺挺放心的。
  • 俄羅斯確診破10萬,記者連線武漢籍留學生:收到「健康包」很感動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劉閃 實習生袁良輝)一個月之前,俄羅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數才破千,今天,這一數字已突破10萬人。疫情讓俄羅斯各方面臨巨大壓力,也給中國留學生帶來不少影響。今天,楚天都市報記者連線在俄羅斯就讀的武漢留學生,關注他們在當地的生活工作情況。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覆信在菲中國留學生:祖國時刻牽掛每一位海外遊子
    新華網馬尼拉4月8日電(記者鄭昕 袁夢晨)4月7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覆信菲律賓萊西姆大學八打雁校區的中國留學生們,勉勵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注意安全、發奮學習,並表示祖國時刻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的安全與健康。  黃溪連在信中表示,在得知同學們一切安好後感到高興。
  • 中國駐塞使館與留學生、教師就新冠疫情舉行視頻連線
    新華社貝爾格勒4月24日電(記者石中玉)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24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與在塞中國留學生、漢語教師和志願者代表視頻連線,表達關懷和慰問,解答師生提出的問題。  據中國駐塞使館介紹,陳波當天和塞爾維亞6座城市的34名留學生和18名漢語教師、志願者視頻連線。
  • 國家公派留學生愛爾蘭抗疫記
    面對同學們的焦慮不安,國家公派留學生們自發行動起來,以「公派博士生讀書會」為平臺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活動,陪伴大家共同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雲上讀書會」:普及知識,溝通感情  「公派博士生讀書會」(以下簡稱「讀書會」)是一個以在愛爾蘭國家公派博士生和訪問學者為主要成員的學術聯誼社團。
  • 攜手同心 高校與海外學子共戰「疫」
    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很多高校師生時刻牽掛著身處海外的學子們。雖然遠隔千裡,跨越萬重山川海洋,但並沒有阻隔親情溫暖。大家紛紛連線海外,表達關切。海外學子們也紛紛從雲端為祖國、為母校報平安,分享他們的學習生活,與祖國心連心,攜手同心抗擊疫情。
  • 海外留守記|感謝你們讓堅守在異國他鄉的我不害怕
    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廣西外派到寮國的華文教師伍曉紅,為我們講述自己的留守生活。轉眼,寮國學校放假已經19天,而我也有半個多月沒踏出過校門了。2月份,國內疫情嚴重,寮國還沒發生疫情。但人在寮國的我,心裡沒有一刻輕鬆,一直惴惴不安、憂心忡忡。
  • 「海外華人華僑線上詢服務平臺」海外訪問量累計1.03億人次
    剛剛,國家衛健委發消息稱,在北京時間5月4日晚8時,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外交部共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海外留學生代表進行了視頻連線,為留學生答疑解惑。為幫助留學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提升自身防護能力,做好心理調適和疏導,該直播通過央視新聞共同戰「疫」欄目,向全球播出。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留學生代表參加了視頻連線。在直播連線中鍾南山院士表示,不贊成「群體免疫」,新型冠狀病毒作為一種新的病毒,具有較高的傳染性,最好的防護方法就是保持安全距離、戴口罩、勤洗手。
  • 中國駐大阪總領館視頻連線向領區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駐大阪總領館視頻連線向領區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中新社東京4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據中國駐大阪總領館消息,當地時間11日,中國駐大阪總領館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向領區中國留學生發放「健康包」的儀式。
  • 波蘭中國留學生:願疫去春來,山河依舊
    在很多外國人鼓吹「口罩無用論」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中國留學生都戴上了口罩。中國駐波蘭使館積極協調,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學聯網站及微信群等多種渠道收集中國留學生的需求,給我們所有登記在冊的學生每人發放了20個口罩。
  • 李蘭娟跨洋「雲」答疑 為海外僑胞留學生送抗疫錦囊
    李蘭娟在線為海外華人華文講解防疫知識。 張煜歡 攝(抗擊新冠肺炎)李蘭娟跨洋「雲」答疑 為海外僑胞留學生送抗疫錦囊中新網杭州4月18日電(記者 張煜歡)4月17日晚,「情系遊子心防疫共此時」浙江關愛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科學防疫直播活動開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線為旅西班牙中國公民、全球華僑華人以及留學生直播講解防疫知識
  • ——習近平主席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回信在海外留學生中引發熱議
    回信正值2017年年末,那時我正回顧留學生活,並展望新一年的學習,習主席的回信是給海外中國留學生最好的新年禮物。」在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趙婧楠,是泰中留學生與學者聯合會媒體部部長,她表示,「習主席回信也是給海外所有中國留學生最深情的勉勵,指明了我們青年一代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當肩負的責任與擔當」。
  • 2015NAFSA國際教育展:柳橙網連線海外招生官
    對於想去留學的學生和家長而言,能夠與海外招生官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不可錯失,2015年NAFSA國際教育展5月26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屆時,全球優質名校招生官薈萃一堂,將面對面解讀最新招生政策。
  • 抗疫信息「直通車」跨越五大洲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連線活動中,親身經歷海外抗疫的華僑華人代表,猶如海內外華僑研究學者的「望遠鏡」,跨越時空距離,還原不同國家抗疫一線的真實情況。「新加坡抗疫經歷佛系抗疫到強力幹預的轉變,通過嚴明律法等方式阻斷病毒傳播」「中俄合作抗疫受到俄羅斯主流社會肯定,中國駐俄大使館與當地僑團為華僑華人團結抗疫服務到位」……一場場視頻連線,就像一份份「產地直送」的「營養餐」,快速便捷,信息滿滿,為學界提供親歷者的思考和認識,同時穿越紛亂嘈雜的國際輿論環境,澄清某些海外媒體誇大扭曲的不實報導。
  • 服務海外留學生 華僑大學上線「雲校區」
    今年,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共招收來自泰國、印尼、緬甸、俄羅斯、法國等20個國家的428名外國留學生,他們都因疫情暫時無法到校報到學習。  為服務這批特殊的留學生,化疫情危機為轉機,華文學院精心打造了集大數據採集、班級管理、課程教學、學生活動為一體的「雲校區」智慧平臺。這是國內首個為服務海外留學生打造的「雲校區」。
  • 看樂清這家企業如何硬核抗「疫」米蘭市長寫來感謝信
    「非常感謝你們的協調合作及溫馨的貢獻,送來的醫療用品將有效地維持我們對抗冠狀病毒傳播的鬥爭。」米蘭市市長Giuseppe Sala在信中感謝道。4月14日,周榮打開郵箱收到這封越洋的感謝函時,他確實有些意外。信中,米蘭市市長用英文而不是義大利文,還在信中特意點出了他和企業的名字,讓其感受到了米蘭市長寫這封信的真誠。
  • 日本佐賀市中國留學生異國他鄉過大年思家更心切
    日本佐賀市中國留學生異國他鄉過大年思家更心切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由於要利用寒假期間打工或者要準備下一學年度的考試,不少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都要留在日本度過農曆春節。
  • 海外小留學生要不要回國?怎麼求助?聽聽中國駐荷蘭大使怎麼說
    中國駐荷蘭大使徐宏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專訪時說,疫情期間,保護好在荷蘭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是大使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為採訪實錄:目前,荷蘭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怎樣?荷蘭有大約17萬華僑華人,其中包括將近1萬名中國留學生。大家總體情況還是不錯的,目前荷蘭只有一位留學生確認感染了新冠肺炎。大使館已經第一時間與這位留學生取得了聯繫,每天跟蹤他身體的情況,現在他已經明顯好轉了。荷蘭的僑胞和留學生生活狀況怎樣?
  • 駐菲律賓使領館邀抗疫醫療組與在菲同胞線上交流
    圖片來源: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網站中國僑網4月16日電 據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網站消息,4月15日下午,中國駐菲律賓使館聯合駐宿霧總領館、駐達沃總領館、駐拉瓦格領事館舉行視頻連線活動,邀請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與三個領事機構領區的華僑華人、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