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中國大豆行業進出口貿易及增長情況統計回顧

2020-12-20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2017-2018年中國大豆行業進出口貿易及增長情況統計回顧

2018/7/31 17:38: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

核心提示:由於國內大豆供應增量仍遠小於需求增量,大豆自給率仍處於下降趨勢,國內大豆供應仍然嚴重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大幅增加,創歷史新高。2017年我國大豆、豆油進口量同比均增加。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大豆9553萬噸

  由於國內大豆供應增量仍遠小於需求增量,大豆自給率仍處於下降趨勢,國內大豆供應仍然嚴重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大幅增加,創歷史新高。2017年我國大豆、豆油進口量同比均增加。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大豆9553萬噸,較2016年的8323萬噸增加1230萬噸,增幅為14.8%。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豆油65.4萬噸,較2016年同期的56萬噸增加9.3萬噸,增幅為16.62%。

  中國主要進口轉基因大豆,出口非轉因大豆。

  2017年1-12月中國大豆出口數量為11萬噸,同比下降11.8%;2017年1-12月中國大豆出口金額為91157千美元,同比下降15.9%。2017年1-12月中國大豆出口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7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延續2016年以來的回升態勢。2017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為790萬公頃,同比上升9.7%。由於國家政策引導農戶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提倡糧豆輪作,加之春播前玉米市場價格同比下跌,使得大豆種植面積同比明顯增加;由於2017年國產大豆播種及生長期天氣理想,單產也同比上升。綜合導致2017年國產豆整體供應大幅度增加。

  大豆區域分析:

  1、東北三省為主的春大豆區

  2、黃淮流域的夏大豆區

  3、長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區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區

  5、兩廣、雲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區

  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兩個地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焦點

  • 海關總署介紹2017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歡迎各位今天出席新聞發布會,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通報2017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情況,之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甦,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
  • 湖南舉行2017年外貿進出口及2018年關稅政策調整等情況發布會
    請長沙海關有關負責同志向大家通報2017年湖南省外貿進出口及2018年關稅政策調整等方面的情況,並答記者問。  2017年以來,長沙海關不斷優化海關監管與服務,推動湖南外貿進出口穩步發展,有力地服務了全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發展戰略,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長沙海關有關負責同志向大家通報2017年湖南省外貿進出口及2018年關稅政策調整等方面的情況,並答記者問。
  • 海關總署介紹2017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歡迎各位今天出席新聞發布會,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通報2017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情況,之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甦,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
  • 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超30萬億元 對美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
    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下同)增長9.7%。 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
  • 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 同比增長8.5%
    中新網1月14日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介紹,以美元計價,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 海關總署: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2.33萬億 收窄18.3%
    國新辦就2018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201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對外貿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
  • 2019年中國電子樂器製造行業經營簡況及進出口貿易態勢回顧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樂器產品的主要產銷市場,眾多國際知名樂器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已形成廣東、浙江、上海等加工及貿易基地。電子樂器作為樂器產業家族中發展最快的行業,集樂器、科技與信息化為一體,始終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數碼鋼琴、雙排鍵電子琴、電子琴、電子鼓成為主線結構產品,產量均有所上升,其中雙排鍵電子琴產量有較大漲幅。效果器、樂器音箱等具有一定專業技術含量的產品為輔線結構產品。
  • ...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
    【盤中回顧】1月14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1.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2019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新高。
  • 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1年)
    《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1年)》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印刷機械公司和印刷機械行業相關項目現狀、印刷機械未來發展潛力,印刷機械投資進入機會、印刷機械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貿易戰下的中美巴大豆「三國演義」:中國為何無法自補千萬噸大豆缺口
    這種季節性模式在中美貿易戰爆發後被打破,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ERS)通過對比中美兩國海關數據發現,在2018年北半球大豆銷售季中,巴西替代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因為中國對美國大豆施加的關稅在當年6月生效。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中國總共從巴西增加進口1150萬噸,從美國減少進口2170萬噸大豆。
  • 2019年全球紡織服裝行業進出口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9年全球紡織服裝行業進出口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20-01-09 10:12:24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全球紡織服裝貿易市場恢復增長
  • 2018年全年中國大豆行業分析:進口量超8800萬噸
    2018年全年中國大豆進口量超8800萬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2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明顯增長,2018年3-4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下降;2018年2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波動幅度最大,相比1季度增長29.34%。
  • 2020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進出口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原標題:2020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進出口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隨著中國鈦白粉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國。
  • 2017年全國耐火材料行業生產運行情況總結
    本文的主題是回顧2017年全國耐火材料行業生產運行情況,同時對2018年耐火材料市場進行預測分析。希望通過綜合梳理與分析,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形勢、認清形勢、把握形勢、應對形勢。一年之計在於春,新時代賦於了我們新的責任。
  • 2018年中國與俄羅斯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俄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3-2018年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額呈波動式變化,這主要是受全球貿易大環境的影響;2018年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082.8億美元,增長24.5%。但從中俄雙邊貿易額佔俄羅斯總貿易額的比重變化情況來看,這一比重逐年攀升,從2013年的8.12%增長至2018年的15.76%,可以看出中俄雙邊貿易深度逐年攀升。
  • 2018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超1148億美元 2019仍維持穩增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 3月19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公布數據稱,2018年,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1148.51億美元,而就在2018年,中國醫藥進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 2019年螢石行業進出口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對螢石進口依賴程度將...
    中國為全球螢石主要生產國家,產量長期佔據全球產量一半以上。2018年,中國螢石產量為350萬噸,佔全球螢石產量的60%左右,同時,中國螢石出口在國際螢石貿易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其出口量佔世界出口貿易量的20%-30%,因而中國螢石出口狀況對國際螢石市場具有較大影響。
  • 2018年中國進口大豆七年來首降背後,全球大豆貿易格局待重塑
    短短25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完成了由大豆出口國向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角色的轉變,進口量佔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0%。毫無疑問,中國已經穩坐世界大豆進口國的頭把交椅。角色轉變的背後,最重要的是國內居民對動物源蛋白需求增加,刺激了我國養殖行業快速增長。2018年大豆進口量下降,其根本原因也是需求增幅放緩。
  •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貿易逆差出現回落、未來...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貿易逆差出現回落、未來進口依賴度將改善  2020-05-07 10:12:39
  • 2020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進出口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隨著中國鈦白粉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國。2019年中國鈦白粉產量為318萬噸,較2018年同比增長7.65%。自2011年以來,我國已從鈦白粉的淨進口國變為淨出口國,至2019年我國鈦白粉行業出口量超100萬噸,進口量則已經低於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