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縣虹關村在「三治融合」中進行美麗嬗變

2020-12-25 金臺資訊

12月10日,筆者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最美僑鄉」——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和諧平安生態優美的景色映入眼帘:江南第一古樟「虹關古樟」、修舊如舊的古樟廣場、修葺一新的古徽州民宿「留耕堂」和「繼志堂」、世界第一高人詹世釵「長人故居」和徽墨製作「尚逸工坊」。路邊來自全國各地美術院校正在揮舞畫筆的學生和絡繹不絕駐足拍照的遊客,帶火了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落。

近年來,虹關村全面推動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旅遊業,是婺源不收門票的3A景區,帶動了當地大部分村民吃上了「旅遊飯」,直接實現就業400餘人,人均增收達2萬元。

「以前村民亂搭亂建,生活汙水和垃圾直接下河堵塞河道,環境存在髒、亂、差的情況,外地遊客、寫生學生來了直搖頭,當時想管但不知從何入手,也管不好。」說到前幾年村內綜合治理的頑疾,虹關村支書程金紅感觸頗深,「後來,我們釐清頭緒,結合鄉村平安建設『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制定完善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積極開展「文明先鋒」評選活動,樹立社會正面典型,加大宣傳詹氏好家規家訓文化,下大力氣對虹關進行綜合治理,現在村裡環境好了、鄰裡糾紛也變少了、外地遊客也願意來了,吸引了外地客商來此投資,古徽州民宅在開發中得到了保護,獲得了新生。」

據了解,該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獨具虹關村特色的《村規民約》,成立了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村規民約》10條內容簡明扼要,從社會公序良俗、河道管理、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到規範農民建房等,每一條都精準發力、切中要害,促使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禁止村民亂倒垃圾,發現一起罰款300元,並且在村內公示欄對不文明行為進行通報。」程金紅說。道德評議會每季度評選出最美家庭、最美黨員、文明村民、脫貧之星先鋒模範,在村內顯目位置紅榜公示,樹立社會正面典型,宣傳社會正能量。這些村民自治活動的落實,推動了村莊有效治理,促進了鄉村振興。

除了從外在進行約束,虹關村注重「自治、德治、法治」氛圍的打造。近年來,該村打造了村史館、《詹氏家訓十則》宣傳牆、三治融合宣傳文化長廊,促進了法治、德治觀念深入人心,全體村民爭當「守法」公民和「德治」標杆,達到了「無發案、無犯罪、無賭毒、無越級訪」的「四無」標準,不僅讓全體村民受益,也讓遊客更有安全感。

據了解,村內加強自治,所有重要議題,都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近年來,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投資1300萬元的虹關村傳統村落保護項目,新建汙水管網,修復村內青石板路,進行徽派建築改造,河道清淤整治、古樟廣場改造等,對村莊進行整體優化,旅遊綜合環境得到極大提升。村民現在都變成主人翁,主動關心、愛護這些民生工程,徹底改變了以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模式,通過與虹關生態旅遊業的結合發展,在此落地生根,促進了當地社會和諧、旅遊發展、村民受益。(王根榮)

相關焦點

  • 婺源虹關村打造場景體驗式城鄉融合新模式
    江南都市報訊 趙瓊、全媒體記者段萍攝影報導:近日,在婺源虹關村上演著這麼一副景象:老爺爺坐在理髮椅子上面剪起了美式油頭,老奶奶端起了一杯精釀啤酒品嘗,小孩子手裡拿著一個法式麵包,一旁的搭建的舞臺上年輕城市音樂人正在唱著歌,大廳中央幾位老人正在宣紙上寫著毛筆字。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一日店在婺源虹關村留耕堂舉行。
  • 小縣城變大景區 「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美麗嬗變
    (資料圖) 方華彬 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小縣城變大景區 「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美麗嬗變  中新網江西婺源12月22日電 題:小縣城變大景區 「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美麗嬗變  記者 劉佔昆  儘管已是冬季,但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篁嶺古村的遊客依舊不少
  • 徽州徽語與婺源縣的由來
    在土改之前,婺源縣農村多修建有婺女廟,廟內供奉著婺女娘娘的塑像,香火旺盛,以佑鄉民四季平安。如果綜合上述兩種說法,婺是星座,婺河亦是因星座得名,所以亦稱星河,似乎更妥當!2 婺源縣縣治與徽州變化婺源縣,以舊縣治清華「地近婺水之源」而名,後遷入紫陽鎮。
  • 農旅融合中的鄉村美麗嬗變
    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和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仙坑村有著400多年歷史,村中蜿蜒的康禾河亙古流淌,雄偉的八角樓、四角樓磨礪百年,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悠久綿長。走進「運欽民宿」主人葉運欽的家,上下兩層小樓乾淨整潔,二樓的兩個房間配有標準上下床,牆壁上的卡通貼紙和鐘錶讓房間充滿童趣。「去年下半年疫情好轉後接待了不少研學遊的孩子,僅10月就接待了14批學生共280人。」
  • 位於江西上饒的婺源縣,有哪些知名景點
    婺源縣,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婺源縣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婺源縣有景區景點30餘個,其中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3個;有省5A級鄉村旅遊點2家、4A級鄉村旅遊點4家、3A級鄉村旅遊點9家,省級工業旅遊點3個,紅色旅遊點2個。今天著重介紹幾個較火爆的景區。
  • 江西婺源縣理坑,餘氏村落,靜享悠閒時光
    今年暑期,受好友戴老師的邀請,全家三口去婺源旅遊觀光。住在婺源縣賦春鎮巖前村戴老師的老家。江西婺源縣理坑景區的明清建築。江西婺源縣理坑景區的明清建築。村名中有「坑」字的村莊,一定傍依河流或落名中常見的「溪」和「坑」之名。 江西婺源縣理坑景區的明清建築。
  • 綠水青山美麗鄉村 嚴田古村位於江西婺源縣西北部賦春鎮
    嚴田古村位於江西婺源縣西北部賦春鎮,分為上嚴田村和下嚴田村,這裡擁有優美的自然田園風光和保存良好的徽派古建。嚴田自古以來讀書氛圍濃厚,耕讀傳家相沿成習。據史料記載,從宋至清,嚴田村共出過27位進士,人稱嚴田村為進士村。
  • 古之婺源縣治 — 清華
    明弘治《徽州府志》、清光緒《婺源縣誌》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 736),土人洪真叛,以休寧回玉鄉之雞籠山為巢穴,踞於歙、衢、睦三州之界,聚眾活動於遂安、開化、休寧縣地四百餘裡範圍;朝廷發兵三年討平「洪真之亂」後,為便於統治,開元二十八年( 740)割休寧回玉鄉、鄱陽(實為樂平)懷金鄉立婺源縣,設治於清華。
  • 江西婺源縣2020年工會會員桌球賽開賽
    中工網訊 近日,由江西婺源縣總工會、婺源縣體育總會舉辦的「2020年全縣工會會員桌球賽」在朱子中學桌球館拉開帷幕。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胡標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據悉,比賽為期兩天,設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四個比賽項目,其中男、女團體賽採用五場三勝制,每場比賽採用三局二勝制。該縣基層工會23支代表隊,近150餘名運動員參加比賽。球場上,運動員們揮舞著球拍,攻球、削球、搓球、推擋球等戰術精彩紛呈,充分展示出新時代職工的靚麗風採。
  • 浙江寧波醫療「嫁接」臺灣元素 融合中引嬗變
    浙江寧波醫療「嫁接」臺灣元素 融合中引嬗變 2016-12-2413:37: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江西婺源縣鴛鴦湖戀不思歸(組圖)
    鴛鴦倦戀婺源不思歸  鴛鴦湖在江西婺源縣境西北40公裡的賦春鎮,總面積917公頃,湖面2339畝,每年匯聚於此越冬的已達2000多對,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海內外媒體譽其為「生態奇觀」。  「鬱郁層巒夾岸青,春溪流水去無聲」。
  • 江西的婺源縣,中國唯一以全縣命名的景點,有著江南曲阜之稱!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上饒市,上饒可以說是江西非常美麗的城市,婺源縣屬於上饒,風景還不錯。徽州這個詞我們應該不陌生。徽州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在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婺源是古徽州六縣之一。自然,婺源縣的徽文化也很濃厚。婺源有江南曲阜之稱,是中國著名的「茶鄉書鄉」。外地人來到婺源,不禁讚嘆它是中國最美的鄉村。
  • 江西上饒婺源縣九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婺源縣:隸屬於江西上饒市,位於江西東北部,與皖、浙兩省交界,區域總面積2967平方公裡,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境內著名的景點有江灣、五龍源、篁嶺、文公山、李坑、熹園、大鄣山臥龍谷、鴛鴦湖、思溪延村等,還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喜歡的一定去看看,不要錯過了。
  • 江西都昌:鄱陽湖嬗變為天鵝湖
    而在真實世界中是否有天鵝湖呢?答案是有的,因為這裡就是。央廣網發 通訊員陳扶南 攝2021年1月9日,是一個有著暖陽的日子,記者隨著護鳥人員一起,來到有著"中國小天鵝之鄉"稱號的江西都昌鄱陽湖區的大沔池水域。
  • 江西最著名的美術寫生基地是哪裡?當然是上饒的婺源縣啦!
    婺源縣,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介於東經117°21′56.6″-118°12′13.7″,北緯29°01′43.3″-29°34′39.3″之間,總面積2967平方千米。[1][2]婺源縣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
  • 【新舊話題】歷史文化名村-江西省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
    虹關村於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由詹姓建村。建村者遷居落戶時「仰虹瑞紫氣聚於闕裡」,所以取名「虹關」,又名「虹瑞關」、「虹瑞山莊」。明清時代,虹關是徽墨的主要產地之一,清代《名墨談叢》載「婺源墨大約在百家以上,僅虹關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歙縣、休寧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別」。村裡的大街小巷多以墨業為名,所以虹關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譽。從明洪武到清乾隆的400年間,村裡出過不少高官,如詹同、詹徽父子,在明洪武年間先後擔任吏部尚書。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農家小院的美麗嬗變 丹陽打造「美麗庭院...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深入,走進東王村,不管推開誰家小院的大門,都是一幅錯落有致、漂亮整潔的農家院落圖畫,村民從漂亮小院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農家小院的美麗嬗變,源於陵口鎮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行動。今年以來,陵口鎮上下深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行動,將美麗鄉村建設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提升村民文明素質,推動鄉風文明,村莊發生了魅力變遷。
  • 江西婺源:農作物扮靚美麗鄉村
    農作物扮靚美麗鄉村(林晨 攝)人民網南昌8月17日電(記者 秦海峰)一盤盤辣椒、玉米、綠豆、南瓜裝點了整個景區,讓遊客流連忘返。近日,在江西婺源縣夢裡老家景區,五顏六色的農作物美不勝收,為白牆黛瓦的千年古鎮塗上絢爛色彩,構成了一副副層次分明的油畫。
  • 婺源縣黨政代表團來灣裡考察
    9月5日至6日,婺源縣委書記吳曙率婺源縣黨政代表團來到灣裡考察旅遊發展等工作。灣裡管理局籌備領導小組組長於立山全程陪同,常務副組長趙曉毛,副組長熊和清、鄧峰、陳敏、塗曄陪同。9月5日晚,代表團一行來到嶺秀湖市民公園、磨盤山森林公園感受灣裡美麗夜景。
  • 婺源縣發展全域旅遊擦亮「最美鄉村」金字招牌
    這是婺源縣持續推進「發展全域旅遊、建設最美鄉村」戰略的一個縮影。四季皆景,四季宜遊。近年來,婺源縣堅持以村興旅、以花為媒、以文鑄魂,在差異發展中找準市場定位、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遊、在挖掘傳承中豐富文化內涵,不斷擦亮「最美鄉村」金字招牌,帶動全縣70%以上人口吃上「旅遊飯」,走出一條具有婺源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