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貓財經
12月13日盤後,萊茵體育(000558.SZ)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成都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文旅集團)所持有的成都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文旅)63.34%股權,目前預估價及擬定價尚未確定。
此前,萊茵體育因籌備重大重組而暫時停牌,停牌前曾錄得一日漲停。但此消息目前也並未重振公司股價,14日復盤首日集合競價期間,萊茵體育封住漲停,但開盤前後迅速下跌,截至收盤時,公司股價為每股3.17元,同時跌幅達5.93%。
文旅集團控股一年後注入旗下資產,
成都文旅順勢轉板
萊茵體育早在1994年就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且一直以房地產業務為主營,2001年後浙江萊茵達投資有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直到2015年,公司正式轉型發展「體育運營」業務,同時更名並轉換證券簡稱為「萊茵體育」。
不過轉型後的萊茵體育也並沒能達到預期的增長,2019年3月,萊茵體育與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體投)籤署協議,轉讓上市公司29.9%股份,此後,成都體投成為萊茵體育的控股股東,而成都市國資委成為實際控制人,萊茵達控股集團(以下簡稱:萊茵控股)退居第二大股東。
據天眼查APP顯示,文旅集團持有成都文旅63.34%股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同時,文旅集團100%控股的成都體投為萊茵體育持股29.9%的控股股東。
此次則是萊茵體育通過發行股票購買資產的方式收入控股股東持有的成都文旅63.34%股權,交易達成後,文旅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文旅(834833.OC)曾在新三板掛牌,據公開資料顯示,成都文旅主要在西嶺雪山景區內經營滑雪(滑草)項目及相關配套業務,主要收入來源於向遊客提供滑雪(滑草)項目及索道纜車交通、酒店住宿與餐飲等相關配套服務。
而萊茵體育也表明,收購資產的目的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背景下,順應政策開展冰雪運動等體育賽事的運營活動,響應成都市國有企業上市重組戰略方針,同時,以此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體育運營」入不敷出,
再度加碼冰雪業務也難扭虧為盈
2015年更名「萊茵體育」後,公司徹底向冰雪、足球、體育場館運營、賽事運營等業務轉型,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政策鼓勵下,萊茵體育一直以「萊茵冰雪」品牌不斷推廣其冰雪業務。
目前萊茵體育的業務依然包括體育業務、房地產租賃及銷售業務、能源業務,不過轉型後,萊茵體育的能源業務持續縮減,而房地產業務收入也主要來自於存量商鋪和寫字樓的銷售及租賃,近年,前任控股股東萊茵體育也在不斷通過減持進行套現。
而顯然的是,轉型並沒有如期讓公司業績有所反轉,萊茵體育的營收規模僅在2016年維持了短暫的增長,此後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萎縮,雖然歸母淨利潤只在2018年出現了一次虧損,但從扣非淨利潤來看,公司近三年一直陷於虧損。
有意思的是,從2019年年報來看,房地產銷售及租賃業務依然佔到轉型後萊茵體育營收總額的73.86%,體育運營、能源及貿易銷售業務分別佔比13.78%和11.18%,換句話說,原有業務不斷收縮,而轉型後的體育運營更是挑不起大梁。
甚至體育業務遲遲無法實現盈利,據2019年年報顯示,萊茵體育的體育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00.02萬,相應營業成本卻達到4051.77萬,毛利率為-113.25%。
相比之下,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成都文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7億、1.36億和5168.76萬,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89.18萬、2233.36萬和234萬。
而在各項業務均持續萎縮多年的情況下,萊茵體育2019年年全年營收也才1.38億,歸母淨利潤僅2602.95萬,這也就難怪,萊茵體育坦言控股股東注入資產的原因之一即為「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不過,即使是將成都文旅成功注入上市公司,恐怕也難以彌補萊茵體育業務本身的虧損幅度,而且成都文旅雖然已經實現了盈利,但盈利能力卻也不強,2019年歸母淨利潤近乎「腰斬」。
靠天吃飯,
索道才是成都文旅的主要營收來源
而「腰斬」的原因與自然災害有很大的關係。受「8·20」洪災影響,通往西嶺雪山景區的道路被衝毀、通訊中斷,導致公司8月底至12月初期間暫停對外營業,直到12月16日重新開業後,遊客也主要通過預約方式進入景區,原本的旺季人流量卻大大減少。這一影響延續至2020年初,遭遇疫情後,景區於2020年1月25日凌晨暫停對外開放,直到2月23日才以預約限流的方式逐漸恢復。
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成都文旅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55.80%、95.08%,全年業績不容樂觀。而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都不得不被迫延期後,上半年萊茵體育的「體育運營」業務只取得了87.31萬營收,同比減少93.04%,毛利率更是低至-667.11%。
據三季報顯示,雖然整體上來看,萊茵體育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1.72%、121.23%,不過這基本都要歸功於房地產業務,畢竟上半年時僅房地產銷售、租賃分別實現了155.92%、0.93%的增長。因此,某種程度上講,萊茵體育與成都文旅都做著「靠天吃飯」的生意,全年收入的變動更多依靠旺季時期的天氣狀況。
再看新收購的標的資產,公開資料顯示,成都文旅在西嶺雪山景區運營多條滑雪道,初中級滑雪道2 條、中級滑雪道1條、高級滑雪道2條、兒童滑雪道1 條、單板公園道1 條;配套纜車包括四人吊椅2條及魔毯2條,此外景區還配備箱式纜車3條,其中2條為交通索道,1條為觀景索道。
在公告中,突出強調了成都文旅的滑雪業務,但作為目前中國南方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室外滑雪場,滑雪業務帶來的收入在成都文旅的總收入構成中佔比並不高。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成都文旅的滑雪收入佔比分別為19.42%、19.03%,而公司近60%的收入都是來自於索道。
除此之外,單純的索道門票收入也讓成都文旅未來的業績並不會有更明顯的增長,反而「靠天吃飯」的屬性,讓公司毛利率起伏不定,峰谷差值最高達20%,盈利水平極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