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國清寺與日本友好人士田中京先生的三代夢想

2020-12-11 智慧文明心時代

在中國佛教對外傳播史上,中國佛教最早傳入韓國,其次是日本。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我們以天台宗的傳播為例。天台宗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個本土宗派,也是日本皇室宗教。產生於天台山的天台宗,也稱為法華宗,淵源於北齊、南陳,創立於隋而盛於唐,因為該宗是隋朝天台山(浙江省天台縣境內)智顗大師所創立,後世便稱它為天台宗。天台宗尊印度龍樹菩薩為初祖,所宗經論以《妙法蓮華經》為正依、以《大智度論》為指南、以《涅槃經》為扶疏、以《大品經》為觀法;其宗旨為:以一乘成佛為宗旨,三種止觀為修證法門。天台宗的學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湛然傳道邃、行滿。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

天台宗的教義早在韓國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就傳入韓國,並廣為流傳。當年新羅的玄光法師,於陳隋之間入華參學,依南嶽慧思禪師學習禪觀,並證得法華三昧。歸國後大力宣揚天台教觀,闡述自己所證境界,影響極大。高句麗的波若法師,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到達中國,追隨智者大師學習天台教觀,開悟之後受智者大師指示,在天台山華頂峰禪修十餘年,於大業九年(613)才下山,住於佛隴寺,後住於國清寺,直到圓寂。之後,新羅的緣光法師也依智者大師學習天台教觀。法融、理應、純英等3人在中國天台宗第五祖左溪玄朗大師座下學習,皆悟天台妙旨,於唐開元十八年(730)歸國宣揚天台教義。

天台宗傳入日本,則始於唐貞元二十年(804)。當年日僧最澄偕其弟子義真於唐貞元二十年(804)到天台,從道邃、行滿學臺宗教義,並依道邃受菩薩戒,次年(805)攜著中國贈送的佛教經論疏記二百餘部回國,於比睿山開創了日本佛教的天台宗。後來,至十二世紀初,出身於天台的高僧良忍(1072-1132)以《華嚴》、《法華》圓融無礙的教義融通念佛,開創了圓通念佛宗;隨後,又有出身於天台的高僧法然(1133-1212)確立純粹念佛、他力往生的教義,創立淨土宗;之後又有日僧日蓮(1222-1282)創立了日蓮宗;接著又派生出日蓮正宗和靈友會等;至現代,又產生了創價學會和立正佼成會等。

中國天台宗在初興時流傳不廣,後來卻很盛行;但在中唐以後,唐王朝盛極而衰,由治而亂,在適應時代需求的禪宗、密宗相繼創立後,天台宗逐漸趨於衰弱,後經「會昌法難」和五代之亂後,天台典籍多遭湮滅,其法脈也因此一蹶不振。「會昌法難」後,義寂通過當時信奉佛教的吳越王錢俶,遣使到高麗(一說到日本),訪求天台教典,高麗沙門諦觀(《天台四教儀》的作者)送來了若干論疏和著述,因而使天台教典由湮滅而復興。宋真宗鹹平六年(1003),日僧寂照攜帶其師源信關於天台教門的疑義二十七條前來問知禮,知禮作了《問目二十七條答釋》。

在日本平安時代(782-1191),天台、真言兩宗非常發達,日本佛教史上有名的「入唐八家」,指的就是最澄和他的法裔圓仁、圓珍等屬於天台宗的三家,以及空海和他的法裔常曉、圓行、慧運、宗睿等屬於真言宗的五家而言。

至清代,《諦閒大師語錄》「答日本國法華宗行勝長問」:「貴國法華宗祖師,最澄、道邃二法師,皆從我天台宗聞法得悟,回國開宗,為貴國之鼻祖,是本宗之第十世孫也,我們稱他為第十傳祖師,是荊溪九祖之門人耳。以本宗所宗者,是《妙法蓮華經》,此經我智聖祖,親證境界,所以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獲旋陀羅尼;然後說摩訶止觀,乃有一心三觀之道,貫於古今,至今盛弘於世……」

2017年11月12日,日本田中京——致力於推動中日友好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之子,來到浙江天台山的國清寺,圓了縱貫祖孫三代的朝拜國清寺祖庭之夢!

這是什麼因緣呢?原來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田中角榮首相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了一個個人要求:希望到天台山國清寺(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朝拜。因為田中角榮和他的母親都是佛教天台宗的信徒,田中角榮首相在來華之前受到母親的囑託:一定要代她到天台山國清寺朝拜!但遺憾的是,當年的國清寺年久失修,在經歷文化大革命之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尚未得到恢復,國清寺的僧人還失散在外,寺廟在文革中遭到破壞還未得到修復,此時的天台山國清寺根本無法接待日本客人,周恩來總理當時只好婉言謝絕,表示山路難走,等待山路與寺廟修好後,再邀請首相到天台山國清寺來訪朝拜。田中角榮的訪華,促成了中日友好條約的締結,並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榮為中日友好關係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人民家喻戶曉的老朋友!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還特地去拜訪了在日本因種種原因而被冷落的田中角榮——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彰顯了中國人民的重情重義!

本文作者與田中京先生

田中角榮回國後,周恩來總理立即要求啟動「重修國清寺」的規劃,並從北京調運一批文物到國清寺,在趙樸初會長親自關懷下,天台山國清寺終於在1975年得到恢復。這一年,日本友好訪問團來到了天台山國清寺,進行了友好文化交流,成為中日當年的一大盛事。

但是,非常遺憾,由於種種原因,田中角榮和他的母親,始終未能成行!所幸這個願望,在2017年11月12日,由田中角榮的兒子田中京實現了!田中京先生是日本平和祈念財團董事長,也是一位音樂評論家,這次他在日本內閤府NPO法人國際文化交流機構理事長黃實先生的陪同下,專程來到國清寺拜訪。田中京先生表示能夠來到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非常的榮幸,他還談到了當年父親訪華的故事,他說周恩來總理曾多次和父親提到天台山文化,他還激動地說:「父親生前經常提到天台山文化,提到國清講寺、隋梅。祖母和父親都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到國清講寺來朝拜,但他們都沒能實現。今天我來到這裡,既是自己多年來的一個願望,又實現了上輩人的遺願。」天台宗是日本皇家的宗教,他表示與天台山國清寺有著割不斷的緣分。田中京這次來到天台山,受到了國清寺允觀大和尚以及天台縣領導的親切接待,還參加了天台山「和合聖地碑」的揭碑儀式,田中京先生也希望能夠將天台山文化倡導的和合理念傳遞到全世界,以促進人類的和平交流與和平交往。

發揚中韓日三國佛教「黃金紐帶」友好關係,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願中日兩國世代友好,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社會和諧與人民和樂!

本文作者與天台山慈恩寺住持釋智渡禪師

相關焦點

  • 天台山的國清寺
    來到天台縣方知天台山,不像福建福鼎的太姥山,臨縣仙居縣的神仙居的景區集中。天台山景點分散,參觀起來不方便。 天台山最著名的是國清寺,距離縣城又近,只3公裡,坐公交車到個村莊,下車步行而去。在國清寺景區門前右側有一排飯店,在一家吃點早飯,與老闆娘說把背包寄存在這裡,條件是中午再來她這裡就餐。
  • 飛騰直欲天台去:可明長老與天台山國清寺
    天台宗即是因智顗大師常住天台山而得名。據說,智者大師生前曾自繪一張寺院圖紙,希望建一寺院,作為天台宗弘法基地。他在遺書中對晉王楊廣(後為隋煬帝)說:「不見寺成,瞑目為恨。」晉王見書後,極為感動,便派司馬王弘監造國清寺。 唐貞元年間,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於日本比睿山創立日本天台宗。
  • 天台山國清寺法主和尚可明長老安詳示寂
    ,於公元2019年2月19日(農曆己亥年正月十五)8時36分,在天台山國清講寺安詳示寂,世壽92歲,僧臘79年,戒臘73夏。 1978年任監院期間,協助唯覺住持修復了天台山智者塔院、下方廣寺及國清講寺玉佛閣、日蓮宗妙法蓮華經幢、日本天台宗顯彰碑等,並主持重修了華頂講寺、萬年禪寺、修禪寺等;1992年任住持期間,新建了國清講寺伽藍殿、觀音殿、中韓祖師紀念堂、卍字樓等。把天台宗祖庭建設作為己任,為天台山寺院恢復不辭辛勞,使古剎重光,梵宇巍峨,煥然一新。
  • 浙江天台山允觀法師榮膺國清寺方丈
    浙江天台山允觀法師榮膺國清寺方丈 2012-11-16 13:18  來源:佛教在線
  • 【美●文】天台山神韻,國清寺清禪
    一個「講」字道出了國清在佛教淵源中的地位:當年一行禪師在國清寺拜師學算創立了密宗,著名的濟公和尚也是在此地出家修行,更有豐幹、寒山、拾得三位高僧曾在此修行過。  寺廟內有三座中日天台宗祖師顯彰碑和碑亭,沉甸甸的石碑也背負了一段厚重的歷史:貞元二十年,日本高僧最澄來天台山求法,拜國清寺住持為師修習天台宗,東渡時又帶去了大量國清寺的經典,至此中國佛教天台宗傳入日本。
  • 天台山風景系列·04·國清寺大雄寶殿
    和一般寺廟不同的是:此殿題額「大雄寶殿」四字是豎著寫的,因為國清寺是當時皇家直接斥盜建造的,以顯示級別不同於其它佛寺。到過北京故宮的遊客都知道,各代皇宮的殿額都是豎寫的。清代在重修國清寺的時候,當時的皇帝御賜恩準的,表明國清寺享受類似於皇宮待遇的高規格寺院。
  • 這部央視熱播大劇點名天台山國清寺!
    10月29日晚央視14套播放電視劇《破局1950》第20集「點名」台州天台山跟著小編一起回顧國清寺位於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
  • 天台山國清寺遊記
    這一日,我們一起去天台山國清寺,驅車過去不過半個多小時行程,到了停車場,下車步行進入,約15分鐘到達寺外,可見標誌性建築七個石塔一字型聳立在古樹林外,再進去就是一片古樹參天、蓊鬱森然的國清寺了,過古樸而古趣盎然的封幹橋,「隋代古剎」幾個大字映襯在黃底的照壁上赫然在目,橋側,有「一行到此水西流
  • 驚聞天台山國清寺可明法主老和尚圓寂,祈願老和尚不舍眾生,乘願再來!
    驚聞天台山國清寺上可下明法主老和尚今天上午8:36在國清寺丈室安詳舍報往生極樂,人天同悲,百鳥俱寂!祈願老和尚不舍眾生,乘願再來!南無阿彌陀佛、台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天台縣政協副主席、天台山佛教協會會長等職。
  • 天台山國清寺隋梅 ——附天台山旅遊攻略
    2019年11月,與兩位好友一起到天台山旅遊,上面這首小詩是看了國清寺隋梅後回福州寫的。那天從國清寺羅漢堂出來,看到一位導遊領著一隊遊客走進羅漢堂旁一個小園的角門,我們尾隨而入。環院紅牆,與亭子正面相對的那堵牆上,鑲嵌三塊長方形石匾,上面都鐫刻著「隋梅」兩個字,字體不同,分別是篆隸楷。牆頭臥一樹,蒼苔著身,樹皮粗糙如龍鱗。靠牆主幹木瘤盤結,如枯木。牆頭上部枝幹長出兩股新根,如老藤舊蔓附著在老乾上,蜿蜒入土。整株大樹夭矯探空。因為是冬天,似無葉。身臨其處,一望而知,這是隋梅。天台山國清寺隋梅是國內四大古梅之一,傳為隋代高僧章安大師手植,距今已1400多年。
  • 天台山國清寺、桐柏宮有序開放時間?看答案!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       護國寺系唐末吳越國德昭國師創建,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與國清寺、萬年寺、太平寺並稱為天台山「四大叢林」,但由於多方原因,幾經興廢,昔日風採早已不再。
  • 天台法師用神通感召了江陵大師,寺若成,國即清-訪天台山國清寺
    第二日從天台山石樑瀑布景區遊覽下來,又到了國清寺再次參觀,因為有景區直通國清寺的班車,很方便,同時也是補上昨日傍晚沒有進來的遺憾。作為古代名剎的國清寺,特別之處在哪裡呢?首先說說創始人-天台宗四祖法師智者大師。
  •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比靈隱寺更清幽地位更高,免門票卻無人問津?
    在詩情畫意的浙江一帶,除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還有像台州神仙居、天台山這般的山水畫卷。在台州天台縣的蒼山之中,有一座低調的隋代古剎,它是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雖名聲不及靈隱寺,地位卻遠高於靈隱寺。來到這座隋代古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寺門外小山坡上,綠樹掩蓋的七座佛塔。其名為「七佛塔」,也因像是迎接佛家有緣人的僧人,因而又名「迎賓塔」。
  • 天台山國清寺——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
    天台山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 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鑑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
  • 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
    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
  • 詩路天台┃《題國清寺三隱》元末明初·張昱
    國清寺三賢堂國清寺三賢堂中,塑像從左至右,分別是:拾得、豐幹、寒山三位賢者。三賢堂,又名三賢院、三賢殿,始建於1015年。據《國清寺志·大事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八年,日僧寂昭弟子念救,又捐資重建國清寺,並建三賢堂,祀豐幹、寒山、拾得三大士。」念救曾與寂昭於北宋鹹平三年八月入宋求法。
  • 赴國清寺尋訪寒山、拾得遺蹤---汪祖民
    現任方丈可明法師,是浙江省黃巖市人,出生於1928年,1942年出家,曾就讀於蘇州靈巖山佛學院,現是浙江省政協委員、天台縣政協副主席、天台山佛教協會會長。1993年6月3日升座方丈。他愛國愛教,積極開展同各國佛教界和人民的友好交往;在弘揚佛教天台宗,振興天台山國清寺和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 ——國清寺
    等過豐幹橋,向東數步,方才見得古剎東山門。國清寺的寺門是與眾不同的,轉過那塊大大的照壁,見一朝東敞開一小山門,原來這才是國清寺正門。而國清寺山門東開,又寓意「紫氣東來」。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隋代古剎照壁
  • 天台山國清寺香火不墜 名山古剎相映生輝(圖)
    寺院正門 曲冠傑 文 金宗炳 圖  佛教入中土,傳播流布極廣,隋唐更是宗派繁衍,較早而又影響深遠者則有天台宗,其祖庭即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名山古剎,相映生輝,自隋至今,香火不墜。  國清寺坐北朝南,招提梵影隱現林巒樹叢中,有雙溪交匯於寺前。
  • 浙江天台山允觀法師榮膺國清寺方丈升座慶典隆重舉行
    允觀法師榮膺國清寺方丈佛教在線浙江訊 國運昌盛,清平安和。2012年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二)上午,「允觀法師榮膺天台山國清寺方丈升座慶典」在佛教天台宗祖庭國清寺隆重舉行。國家宗教事務局、浙江省市黨委、政府、統戰、宗教等有關領導,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等地的諸山長老和高僧大德到會祝賀,國清寺全山兩序大眾,以及海內外四眾弟子共2000多人共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