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天台縣方知天台山,不像福建福鼎的太姥山,臨縣仙居縣的神仙居的景區集中。天台山景點分散,參觀起來不方便。
天台山最著名的是國清寺,距離縣城又近,只3公裡,坐公交車到個村莊,下車步行而去。在國清寺景區門前右側有一排飯店,在一家吃點早飯,與老闆娘說把背包寄存在這裡,條件是中午再來她這裡就餐。
不背5一6公斤的背包輕鬆多了,真不知昨天攀登神仙居6個小時是怎樣過來的,人比任何一個動物都適應環境和克服困難的。
走了很長一段路來到國清寺。國清寺是我國佛教創立最早的一宗一一天台宗的發源地。它自隋代創建,又經唐初中期200年的經營,規模發展很大,特別到了中唐,更是盛極一時,當時作為天台宗道場的國清寺,成為佛教聖地。甚至日本、朝鮮的名僧,也漂洋過海來到國清寺尋求《法華》教義。
中國古往今來,大都是人治,一個人說的算,到唐代未期唐代第16代皇帝唐武宗會昌年間(841一846年),信奉道教的武宗李炎,展開全國性滅佛運動。拆毀寺院,僧尼還俗,田產歸公,全國6000廟宇被毀,國清寺首當其衝,被徹底摧毀了。而是報應,這個只當六年皇帝,因吃丹藥中毒33歲死亡。後又建,又有皇帝滅佛,反反覆覆,興興衰衰。到了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大規模建國清寺,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未國清寺又重現興盛。
好景又不長,「文革」,再遭劫難,佛像被毀,僧尼回家,經籍被焚,建築被砸,文物被搶流失,殿堂改為工廠。
「文革」後,國家又撥專款維修興建,歷經多年,使之面貌又一新,達到現在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