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副主席:現在有權力的人在混選票,有發言權的人在混聲量

2020-12-07 海峽資訊V

由於民進黨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推動「臺獨」的舉措,導致兩岸關係如今陷入冰點。實際上,「臺獨」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但臺灣有許多政客卻不願直面這一點,反而不斷為了自己的聲量和選票在進行錯誤的宣傳,這樣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新黨副主席指臺灣應面對現實

日前,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出版了《臺灣謀略》一書,在這本書中,他談及了兩岸關係。李勝峰認為,目前的臺灣,「現在有權力的人在混選票,有發言權的人在混聲量,但我們有用面對生死存亡的嚴肅態度,面對兩岸關係嗎?」

同時,李勝峰還提出,臺灣必須正確認識大陸,假如臺灣對大陸的認識是不正確的,要如何選擇臺灣的未來?臺灣應當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活在自己的夢幻裡,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就算是維持現狀,也要思考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維持現狀。唯有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李勝峰的這一番話,針對的就是臺灣的許多政客。臺灣的許多政客為了在選舉中贏得選票,或是為了讓自己在社會上、在民眾中贏得更大的聲量,不斷地進行錯誤的宣傳,對民眾進行錯誤的引導。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真正為了臺灣的未來,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臺獨」是一個假議題

李勝峰認為,「臺獨」根本就是一個假議題,「臺獨」之所以現在沒有發生,未來也不可能發生,是因為有北京。

而臺灣的政客以及民眾們應當要面對這一現實了,即「臺獨」是假議題,只有統一才是未來的趨勢。李勝峰認為,「要解決『統獨』的問題,臺灣要先開始討論統一的利弊得失,面對『臺獨』的假議題,面對統一的真壓力,要怎麼面對和解決,要先從討論開始」。

李勝峰的這一番話是言之有理的。在目前的臺灣,許多政客以及民眾仍然抱有錯誤的幻想,這些政客以及民眾應當認識到,統一是未來的唯一路徑,臺灣已經不存在幻想的空間了。

搞清楚這一點之後,臺灣社會應當開始思考統一的相關事宜,尋求統一的最佳方式。如果臺灣繼續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的話,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會是臺灣社會以及臺灣民眾自己。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新黨副主席: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唯有面對現實才能找到出路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關鍵在於臺灣要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活在自己的夢幻裡,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就算是維持現狀,也要思考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維持現狀。唯有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新黨副主席呼籲:臺灣要面對現實,「臺獨」是個假議題
    對此,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對外表示稱,其解決關鍵就在於,臺灣必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臺灣「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而且就算是想要維持現狀,那也必須要考慮,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可以維持住現狀。所以李勝峰呼籲稱,「臺灣必須要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兩岸關係難解,新黨李勝峰籲先面對現實:「臺獨」是假議題
    兩岸關係向來難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關鍵在於臺灣要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活在自己的夢幻裡,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就算是維持現狀,也要思考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維持現狀。唯有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現在不討論統一,臺灣就會面對「大問題」
    因為蔡英文只剩下三年的任期,她不會過多去思考臺灣人未來會怎麼樣。她只要抓住現在的榮華富貴。所以美國人要利用蔡英文,她也樂得被美國人利用。臺灣今天的悲劇就在於——有一個要把你當親兄弟的人,你卻把他當做是「可怕的敵人」;有一個你明明知道他是在拿你當棋子的人,他是在利用你,可是你還心甘情願被利用。
  •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臺灣人是中國人 臺當局為什麼不敢承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新黨主席、新中華兒女學會榮譽理事長鬱慕明24日將率團到大陸參訪。在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臺灣人是中國人,這是歷史與文化的事實。他並批評臺當局「為什麼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不再禮讓,要讓大陸在新黨看到統一有望
    隨著在兩岸問題上,尊重「九二共識」,主張「和平最好」的吳敦義以過半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和國民黨同屬泛藍陣營,堅持「一個中國」的深藍黨派新黨表示,新黨未來不會再禮讓,一定會參與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
  • 臺灣政黨網絡聲量出爐:國民黨46.86%排第一,新黨僅1.93%
    臉書粉絲專頁「聲量看政治」分析島內各政黨聲量,國民黨以負面聲量為主,民眾黨陷入低迷,負面檢討的聲量不斷。「聲量看政治」綜合相關網絡數據來看,近30天的政黨聲量,國民黨達46.86%、民進黨30.99%、臺灣民眾黨9.31%、「時代力量」8.93%、「臺灣基進」1.97%、新黨為1.93%。
  • 【汽車人】「快閃店」散播混動魅力
    「混動我知道,一種叫豐田一種叫其它……本田混動應該跟豐田一樣的吧?都是日系。」當Honda大紅色logo與「本宮的茶」、「湊湊」、「刀小蠻」這些網紅店同框時會發生什麼?銳·混動聯盟限時體驗店進駐北京朝陽合生匯後,吸引了很多路過的潮流男女。《汽車人》與他們談論起本田混動系統,很多人都提出了如上的疑問。
  • 北上廣深不好混,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心馳神往?
    北上廣深不好混,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心馳神往?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是我國GDP最高的四座大城市,GDP總量在2018年均已突破20000億人民幣,甚至北京和上海都已經突破30000億人民幣了,可見這四座城市經濟之發達。
  • 復混肥是什麼?復混肥料和複合肥有哪些區別?
    復混肥料是什麼復混肥料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指氮磷鉀三元素至少含有兩種的肥料,也就是說,含兩種元素的為二元復混肥,含三種元素的為三元復混肥,復混肥料根據濃度的不同分為三種,分別是低濃度復混肥,中濃度復混肥和高濃度復混肥,不同分類它其中所含的養分也不同。
  • 新黨副主席:正確認識大陸才能找到臺灣未來路
    新黨副主席:正確認識大陸才能找到臺灣未來路 央視網消息:5日,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在臺北舉行新書
  • 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用起來更省錢?
    不過我國的公共運輸雖然發展很完善,但是畢竟是公共設施,對於個人而言總會有不方便的地方,因此現在在我國,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在購買汽車之後,車主總是會擔心油耗的問題,因為這種思路,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各種為了省油而研製出來的車。就比如油電混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所以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用起來更省錢?
  • 插電混動VS油電混動,同是混動哪種更划算?
    別看兩個都叫混動,但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繼傳統燃油車後,各大車企紛紛推出了插電混動汽車和油電混動汽車,來供消費者選擇。而大部分有購車打算的朋友,其實並不是非常了解這兩種混動車型到底有什麼區別?也糾結於選擇哪一種更加划算?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波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
  • 普洱茶單採單制和混採混制有什麼不同?
    市場上古樹單株普遍是指有幾百年樹齡的單棵樹,採摘後單獨製作壓成餅,也就是絕對的純料。混採,是指一片古茶林在同一時間的採摘方式,對很多棵茶樹進行統一採摘,之後攤晾、殺青、揉捻、日曬,完成古樹茶原料的初制。那麼單採單制和混採混制有什麼不同,又有何優勢呢?
  • 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解讀長城檸檬混動DHT
    不過這句話放在現在,已經不太適用了,因為現在混動領域不再是豐田一家獨大,本田推出的i-MMD,與豐田THS平分秋色。所以,豐田和本田猶如兩座大山,共同形成對混動領域的技術壟斷,這也讓很多人覺得除了豐田和本田之外,很難有誰能夠再搞出點新花樣。但即便如此,情況還是發生了變化。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9-14 17:37   來源:語文指揮中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豐田混動和本田混動差距有多大?老司機:這不是錯覺,它的優勢大
    豐田混動和本田混動差距有多大?老司機:這不是錯覺,它的優勢大雖然近些年造車技術在不斷提升,汽車數量也在不斷增多,但與此同時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汙染;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車企開始將目光放在混動領域,在經過研發試驗之後,都認為混動車是目前最能解決環境問題的主力軍。豐田混動和本田混動差距有多大?老司機卻表示:這不是錯覺,它確實優勢大!
  • 2021款的5系混動變成了535Le,混動邏輯完全變了
    由於現在5系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就叫535Le,那中期改款之後有什麼變化呢?說三個方面,第一,外觀上跟純油版車型一樣,都是換上了最新的大燈,最新的尾燈以及最新的前後保險槓,之前的5系混動,只有豪華套裝,沒有M運動套裝。但是中改之後的5系增加了M運動套裝,這樣混動和M的方向盤就可以兼得!
  • 長城發布「檸檬混動DHT」,做自己的混動,打破合資壟斷!
    因此有人認為混動、插電混動是從傳統燃油走向電動化的過渡技術,就目前來說,車企不應該在純電動上孤注一擲。事實上,從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來看,車企發展混動技術也十分有必要,無論是純電還是混動,都有它們最擅長的使用場景,同時也有技術弱點,車企全面發展新能源技術,更符合中國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 美國大選撕裂社會,新黨副主席感嘆,臺灣也差不多
    對此,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直言,「今日的臺灣,就是明日的美國」」並指川普目前的狀況,和臺灣過去「大選」差不多。李勝峰14日在臺灣政論節目中表示,「其實何必看美國呢?只要把鏡頭轉回2004年的臺灣,2004年到現在的臺灣,何必看美國?你那時候看有什麼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