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寒山寺,集古建築精華,擁有難忘的寺文化

2020-12-12 小潘旅遊有話說

寒山寺坐落於江蘇省蘇州市楓橋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了。蘇州市作為擁有千年文化和豐富底蘊的繁華城市,近現代各行業飛速發展,造就了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也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城市文化。各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拔地而起,旅遊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蘇州市的經濟快速發展。在六朝時期,寒山寺就建成了,距今天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一千多年內,寒山寺前前後後遭受好幾次火災,但是依然保存下來!寺內古蹟很多,有名人的碑文,石刻像等等。寒山寺面積不算很大,但它的名聲卻很大。一來是因為當年詩人張繼的詩文感嘆,為寒山寺這個寺廟宣傳了一番,也捧紅了張繼這個詩人;二來是因為寒山寺門前有一條京杭大運河,推動了水運發達的蘇州寒山寺,前來上香拜佛的遊客不計其數。

寒山寺不僅國內聞名,在日本也十分有名。原因依然是張繼這個詩人的詩,在很久以前,還被日本學校收錄到他們的課本當中,以至於很多日本遊客能脫口而出這首詩。日本還有一座寺廟叫做館山寺,館山寺和寒山寺在日本的發音中是一樣的,因此對於喜愛館山寺的日本人聽到寒山寺也會莫名覺得親切。下面小編將著重介紹一下寒山寺的代表景點,供有需要的小夥伴參考。喜歡遊古城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蘇州的寒山寺哦,古城雖然很多,每個古城的特色不盡相同,但對於蘇州古城來說,小編認為寒山寺還是十分值得去的。

進入寒山寺門前,你會看到「照壁前」。就是古代大戶人家的正大門前的建築物,可以起到風水學上的闢邪作用哦。這裡建在寒山寺門頭與碼頭之間,阻隔了佛教聖地的喧囂,為虔誠的遊客提供了心理過渡作用。這個照壁上寫著「寒山寺」三個大字,十分大氣。我們照壁前可以看到一條河道由北向南流去,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河對岸是大運河的江心洲,現在已經建成了江楓洲公園。以前,寒山寺上香的香客大多乘坐船隻過來,為了方便香客,寒山寺將大門開在了西面,面向運河。在大運河上,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橋,就是康熙年間重建的江村橋。

再往前走就是閣樓了,遠處很明顯可以看到「佛光普照」幾個大字,閣樓殿內供奉著大肚子的彌勒像,笑容憨態可掬,十分和藹。在彌勒像後面就是形象威武的韋馱菩薩了。大殿的兩側是四大天王的雕像,手裡拿著法器,在我國寓意風調雨順的虎將形象,簡稱「四大金剛」。

寒山寺的寺院分為前院後院和塔院三個部分,前院主體建築就是大雄寶殿,兩側分別是羅漢堂和大悲殿。院中有一處花壇,刻著四個大字。這四個字點明了寒山寺的歷史悠遠。在花壇的另一側題著「寒拾遺蹤」四個大字,它表明了古寺和寒山的不解之緣。

來到寒山寺,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就是「鐘樓」了,鐘樓位於藏經樓南側。因為這一口古銅鐘的笨重,十分巨大,因此也有「天下第一佛鐘」的稱呼,來到這裡的每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無一不來參觀,仔細觀看這口佛鐘的鐘裙邊上鑄刻著精美的飛天圖,讓人感嘆佛教文化的的藝術造詣非常之高。一般來說,佛鐘的敲擊的數量不同深意也不同,比如其鳴擊方法有三下、七下、三十六下等,分別是在僧人們吃飯、參禪完畢、早晚巡視等時候敲擊的,根據不同的鳴擊數量,來提醒僧人們該做些什麼。

我們還可以看到寒山寺的藏經閣,這是兩層的建築,二樓是藏經之處,匾額上的藏經閣三個字是佛教會長親筆題的字,樓內所藏的經書中,有很多朝代的經書。藏經閣一樓供奉著寒山,拾得兩位塑像,因此被稱為寒拾殿,上面刻著千手觀音,藏經閣屋脊內有西遊記人物造型,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情節。藏經閣樓前是一片空地,每年除夕都能聽到寒山寺鐘聲活動,蘇州市領導會在此致新年賀詞。

寒山寺的碑廊聚集了很多歷史名人的墨寶,陳列了歷史名人碑刻的遺蹟,堪稱寒山寺的碑刻博物館,在北牆上有南宋抗金英雄嶽飛的對聯。西牆上有石碑是蘇州才子唐伯虎撰寫的,還有一塊楓橋夜泊的殘碑,雖然已經嚴重破損,但還有一些字跡清晰可見。除了牆上碑文以外,碑廊裡面有兩塊詩碑相向而立,碑文描寫了寒山寺滄桑的歷史文化。

遊玩寒山寺閒暇之餘不妨品嘗一下蘇州地道的美食,蘇式糕點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小編去的季節正好是中秋,各種蘇式糕點剛剛上市十分熱銷。有海棠糕,桂花糕,還有各種月餅,做熱銷的就是鮮肉月餅了,蘇州人的最愛。酥脆的表皮,緊實的肉餡,一口下去實在是太滿足了。也是饋贈佳友的伴手禮哦。建議來蘇州旅遊的小夥伴一定要品嘗一下蘇州的糕點,配上一壺清茶,賞著寒山寺的美景,只有去了蘇州才能感受到哦。

建議有旅遊計劃的小夥伴一定要提前規劃好行程,可以提前在網上預定住宿酒店,會省去很多繁瑣步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開旅遊黃金周和節假日,防止人山人海的擁擠,會降低旅遊質量的哦。寒山寺景點很多,寒山古寺,楓橋古鎮,鐵嶺古關,古運河以及江橋村和楓橋等等都是很好的旅遊地點,簡稱「楓橋五古」。建議喜歡的小夥伴慢慢感受古鎮的韻味以及它們的獨特魅力。

寒山寺遊覽一圈下來,感受頗多。一來感嘆古建築的精華所在,二來表達自身對旅遊行程的戀戀不捨。旅行都是生活最好的調味品,願所有愛好旅遊的小夥伴人生的每一天都如風景一樣精彩!

相關焦點

  • 蘇州「寒山寺」——充滿著人文氣息的名勝古蹟
    而我今天的目的地——寒山寺,就位於蘇州市的姑蘇區,我一直覺得在中國許多城市的地名中能夠保存沿用至今的名字就非常讓人感到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而蘇州古稱就是姑蘇,蘇州建立地級市後,就把其中一個行政區的名字沿用姑蘇,非常具有古典的美感。而讓姑蘇這個名字命長千古的寒山寺就位於如今的蘇州姑蘇區。
  • 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西郊,始建於南朝,已有一千四百餘年歷史,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因唐代詩人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而聞名天下。這裡的古蹟甚多,是著名的祈福勝地。很多人以為寒山寺的出名源於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其實,我以為寒山寺的出名應該歸功於和合二僧,也就是寒山和拾得,這裡有一個關於他們兩個人的很美麗的故事。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兩個年輕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父母為他與鄰村的姑娘定了一門親事。然而,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
  • 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太湖,同裡古鎮,東方小威尼斯
    度假區內景點眾多,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古蹟密布,東吳文化遺存最多,山水風景絕佳,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留戀之地,現在更是人們休閒度假的首選旅遊區。江南不缺古鎮,蘇州城的古鎮尤其密集,同裡古鎮、周莊古鎮、甪直古鎮等等,都是歷史文化名鎮,江南水鄉的代表。
  • 蘇州的寺廟盤點:西園寺求姻緣、寒山寺最出名也最貴
    蘇州的美一言兩語且說不完,歷史名城、文化名城、旅遊名城,水是蘇州城的靈魂,園林是這座城市的精華,而蘇州的寺廟就像是一本畫譜,看遍了城市裡的風雲動蕩,閱盡了來往人的喜怒哀愁。最美的西園寺,寺中有園,園中有寺。西園寺最美,西園寺先有園後有寺,園即是指寺廟西側的一座大花園,也是目前蘇州市區唯一帶園林的寺廟。西園內的湖心亭,有假山長廊,有綠樹亭臺,保留著蘇州園林的底子,可以算是蘇州最美的寺廟。西園寺內的放生池內有兩隻斑黿,這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動物,世界僅存三隻,而西園寺小小的一個放生池裡就有兩隻。
  • 蘇州這座寺廟,名氣雖不如寒山寺,但比寒山寺更值得去
    蘇州這座寺廟,名氣雖不如寒山寺,但比寒山寺更值得去說到蘇州,人們腦海裡總會浮現江南水鄉的畫面。畢竟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屬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除了古鎮、園林之外。蘇州還有一座寺廟非常有名,那就是寒山寺。
  • 寒山寺
    元代始復稱寒山寺,元顧仲瑛、湯仲友等詩均題名為寒山寺。其後均沿用寒山寺名。唐代寒山寺在唐代以前事無記載。唐代事,則因貞觀中高僧寒山曾止於此,希遷禪師據此遂額伽藍曰「寒山寺」。據姚廣孝《寒山寺重興記》所載:「寺當山水之間,不甚幽邃,來遊者無虛日」;又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三次被毀的蘇州古寺,與寒山寺同一時期建造,擁有最大室內觀音像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把寒山寺這座千年古剎,推成了遊客們的必選之地。以至於每個去蘇州旅遊的人都要去一次寒山寺,不然回家好像都沒法給別人聊上三天三夜。,去這裡感受歷代詩文的厚重,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蘇州另一座與寒山寺同一時期興建的重元寺。
  • 100年前的蘇州寒山寺等各處寺廟景觀(圖組)
    北思 大塔滄浪亭寒山寺 遠景: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
  • 這座寺廟歷史悠久,寺內古蹟甚多,它就是寒山寺
    蘇州是一個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城市,蘇州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拙政園、蘇州博物館等都是蘇州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蘇州的寒山寺。寒山寺位於蘇州市西郊,始建於南朝,已有一千四百餘年歷史,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
  • 【導遊詞】蘇州寒山寺
    相傳張繼詩中所涉及的鐘,歷經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寒山先生四處探尋,欲將此鍾歸還,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在日本明治38年(1906年)由小林誠等一批工匠精心鑄成一對青銅鐘,一口留在日本觀山寺,一口送來蘇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好的一頁。在日本,蘇州寒山寺幾乎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在日本的小學裡,甚至把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作為課文來講授和背誦。
  • 姑蘇城外寒山寺,風景迷人的寒山寺,以及對寺廟建造的描述
    據《姑蘇掌故》介紹,大致現在照牆的位置是廟門,門楣上方嵌有一巨石"妙利宗風"門額,系程德全書,此石現存寺門內左側的花壇上,有斷痕.1954年整修寒山寺時,任蘇州園林整修委員會主任的謝孝思先生提出建議,在寺前建一堵照牆,並將寺中發現的"寒山寺"三方石刻嵌在牆中,造就了寺前第一景觀.這堵照牆,使遊人來到寺前避免了一覽無餘之弊卻增加了涵珍蘊秀、引人入勝之感;既合建築格局古制
  • 寒山鐘聲在東京響起 蘇州寒山寺文化展於日本開幕
    中國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讓蘇州寒山寺享譽海內外。4月8日,寒山寺的鐘聲在日本東京響起,為「蘇州寒山寺文化展」正式拉開序幕。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小橋流水、粉牆黛瓦,被譽為人間天堂。蘇州文化底蘊深厚、宗教歷史悠久。蘇州市市委書記王榮在開幕式上說,「蘇州著名的寒山寺使中日兩國人民有了更多交往。寺以詩聞名,禪寺一味,佛儒互補,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精髓。
  • 別只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將蘇州的寒山寺的聲名遠播,寒山寺因寒山子而得名,寒山寺竟不在寒山上。寒山是誰?寒山(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寒巖,自號「寒山」,被人尊稱為「寒山子」。他常至天台國清寺,與寺僧豐幹、拾得為友。
  • 歷史文化景區為何都需要修復,東西方不同的古建築修復理念
    對於古建築類文化旅遊景區而言,保護性修復工作異常重要。現存的古蹟能否保留下來,能否避免遭到進一步的風化、破壞,決定了後世將看到怎樣的歷史文化符號。高曉松在節目《曉說》中有一期就有關於東西方修復古建不同理念的講述。
  • 蘇州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蘇州寒山寺蘇州寒山寺蘇州寒山寺位於閶門外楓橋鎮,現為佛教活動場所。唐詩人張繼途經楓橋,寫下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名句,從此詩韻鐘聲千古傳頌。1995年,建於寺後逾42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普明寶塔」落成,成為楓橋景區的標誌性建築。寺院坐東朝西,佔地約1.06萬平方米。大雄殿正中設須彌座,上供如來佛坐像,左右立阿難、迦葉脅持。兩側沿牆列坐鎏金鐵羅漢十八尊,神態各異,為明代成化年間所鑄。左右設鐘鼓,鍾系仿唐式青銅乳頭鍾,是日本人士於光緒三十二年送來供奉的。
  • 假日去蘇州寒山寺遊玩,體驗寺廟的建築文化之美!
    今天小編要說的寒山寺,它是一座與詩結緣的佛寺。時光回溯至千年前的唐朝,姑蘇城外,一條夜泊楓橋的船上,望著遠處點點漁火,一位孤寂憂愁的遊子,吟出了千古絕唱:「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靜謐的夜晚,悠揚的鐘聲,在莊嚴的佛寺與無眠的詩人之間建立某種聯繫,一直延綿至今,使得寒山寺香火鼎盛,文風蔚然。寒山寺它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
  • 旅遊:著名的寒山寺
    日木朋友聽到這裡都哈哈大笑,並互相打趣著,問誰有什麼煩惱,可親手去敲一敲寺鐘。坂田老人撫摸著身邊的孫女對我說:「我們在除夕趕到寒山寺來聽新年鐘聲,主要是為了祝願日中兩國人民的友誼象鐘聲樣常鳴不斷! "我連連點頭,很讚賞他的話。談話間,汽車已到寒山寺。
  • 姑蘇城外寒山寺,新年撞鐘
    相傳唐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抬得由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從此後人慕其名,改稱寒山寺。千百年來,寒山寺幾經興廢。除詩碑外,無復留存。現存的殿字為清末重建,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碑廊、鐘樓等。寺外河流映帶,石橋高聳,寺內曲檻迴廊,綠樹黃牆,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意境。
  • 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
    #90後旅行#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西關擁有了太多太多廣州發展的印記了。其中不說如果說擁有眾多印記,那就是荔灣區和越秀區,就拿陳家祠到恩寧路荔灣湖這些地方,都可以說是見證了整個廣州的發展歷程,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事一個小眾寺廟,它叫仁威廟,坐落在荔灣湖公園附近的一個精緻的廟宇。這座寺廟名字就是叫仁威祖廟。
  • 跟著古詩去旅遊,去蘇州的寒山寺走一走
    為著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從此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嚮往,覺得來蘇州遊玩不親身感受下寒山寺的話算是一種遺憾。雖然現在的鐘已經不是詩中的那口鐘了,橋也不是原來的橋。但是詩中的意境一直都在,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會背誦這首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