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ngshang / 汪佳婧 / 2018-04-24
摘要:僅去年一年,德邦就處理了客戶2000多條關於假冒物流的投訴。為此,德邦在去年成立了一個總監級的打假團隊,專門負責跟進投訴,處理打假事宜。
文|汪佳婧
手機百度「德邦物流」,打開「 官網 」下單,直到穿著「德邦物流」工服的快遞員上門取貨,才發現對方要價昂貴,服務極不正規,原來是一家山寨物流公司的山寨快遞員。昨日,針對媒體報導用戶搜出「假德邦」被坑事件,百度方面給出回應,承認存在違規推廣,並對此次事件的受損用戶及德邦物流致以歉意。
僅去年一年,德邦就處理2000多件關於假冒物流的投訴。為此,德邦在去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總監級的打假團隊,專門負責處理打假投訴。
百度推廣「李鬼」德邦
上周末,微信公眾號《差評》一篇《我為什麼不敢用百度搜索?》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說,一位網友在手機上百度搜索「德邦物流」,在排名第一的所謂「德邦物流官網」,他撥打400電話並下單,後來才發現承運的並不是「德邦」,而是一家山寨物流公司。
這位網友發現,這個山寨的「德邦物流」實際上是百度的一條推廣廣告,但是從網站頁面來看,無論名稱、LOGO、400熱線電話,甚至網站域名,都與正規的德邦物流極其相似,真假難辨。換言之,百度移動推廣了一個「德邦物流」的「李鬼」連結。
「假網站」網址變成了「付德邦」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記者隨後也去體驗了一把山寨「德邦」,上了假網站、找了假客服、還體驗了「山寨德邦」的上門取件服務,記者發現,「李鬼」出示的快遞單與德邦物流的快遞單只有一點微小差別,在左上角「德邦」的LOGO字樣旁,還有一個極小的「付」字。
經中國之聲《新聞縱橫》記者確認,這家「李鬼」德邦公司原來叫做「付德邦」,不僅收費貴,起步價要500元,快遞人員還號稱自己就是德邦公司的。
百度向用戶和德邦致歉
針對「假德邦」事件,百度昨日發布聲明,承認在推廣資質審核和授權關係方面的誤判,導致了此次違規推廣行為,並對此次事件的受損用戶及德邦物流致以歉意!
百度在聲明中說,通過排查查明,名為「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即「付德邦」)的商戶,其擁有正規營業執照、ICP證信息等,而另一家名為「深圳卡航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的商戶,相應資質齊全外,還擁有「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商標授權書,按照這些資質,他們均符合上線推廣條件,看似是「德邦物流」官方的合作商。
但是,在百度與德邦物流聯繫後證實,德邦與所謂「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也並未對「深圳卡航德邦物流有限公司」進行過任何授權,「深圳卡航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提交給百度審核的授權書系偽造。百度已向公安及工商監管機關報案。
山寨物流催生造假產業鏈
一位物流業內人士告訴《天下網商》記者,物流行業早已成為「山寨」的重災區,山寨物流公司網站完全套用真物流公司網站的頁面內容甚至LOGO,然後通過購買百度推廣將假網站排到搜索自然排名之前,這還只是常規做法,有的山寨物流公司甚至會同時操作數百個假網站,讓真網站完全淹沒於一堆假網站中。
山寨物流公司太多,甚至還催生了一條產業鏈,有專門的公司會負責偽造一整套完整的資質證書、授權書,讓山寨物流公司符合百度上線推廣條件。
「他們會先註冊一家帶有知名企業A公司名稱的營業執照,就是類似付德邦這樣的,這樣就比較容易去突破百度的審查。」該物流業內人士表示,註冊完公司後,山寨物流公司會建假網站,不但模仿A公司頁面,還會在頁面顯眼處,留下一個400客服電話。
「現在400電話的註冊門檻非常低,而一般消費者總認為400電話就是官網電話。」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客服電話,山寨物流公司接起了被騙用戶的物流訂單。
山寨物流從線上走到線下
山寨物流公司怎麼賺錢?通常,他們從網上打著A公司的名義「騙」來訂單,然後轉賣給下家,下家再去找可以實際承運的B公司發貨,因為B公司是小公司,發貨價格往往遠低於A公司這樣的知名企業,山寨物流公司就以A公司的標準收運費,用B公司的渠道發貨,藉此賺取差價。
還有一種更惡劣的情況,就是山寨物流公司向消費者收取了物流費用,拿到貨物後去找B公司發貨,並將所有訂單寫成收件人付款。而當B公司向收件人收取物流費時,因為物流公司扣押著貨物,一般收件人無奈之下都會再付一筆費用,而一般物流件的價格都在幾百甚至上千元。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山寨」甚至還從線上堂而皇之地發展到了線下,鬧得最猖獗的場合就是展會。
「很多參展企業都是帶貨參展,所以撤展的時候就會面臨運回貨物的過程。」該業內人士表示,於是很多小物流公司就趁機印很多知名企業的名片去展會上分發,不少圖方便的展會企業都上了當。
德邦成立總監級團隊打假
作為國內物流公司的龍頭企業,也是國內首家IPO的物流企業,德邦品牌的高知名度,讓他們成為了山寨物流公司最喜歡假冒的對象之一。僅去年一年,德邦就處理2000多件關於假冒物流的投訴。
為此,德邦在去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總監級的打假團隊,專門負責處理打假投訴。
今年,打假團隊已經處理了一部分這樣的投訴。「每一個投訴,我們都會去跟進處理,但是普遍問題依舊存在,還需要時間去解決。」一位德邦內部人士表示。
網絡造假中,「固證」是德邦打假團隊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網絡推廣的上線下線非常快,可能幾分鐘內就找不到造假信息,從而無法取證。
「在這個事件中,德邦只是受到了智慧財產權的侵權,而智慧財產權侵權的立案門檻很高。」德邦內部人士表示,一般物流公司一單貨的票值只有幾百到上千元,但物流公司單靠自己根本無法計算侵權行為累積造成多少損失,「不像其他行業,很容易算出智慧財產權侵權造成的損失金額,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家公司在冒充德邦接單,甚至很多客戶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被騙了。」
物流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業內知名品牌,德邦在打假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做的還是很用心,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法律法規來規範整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