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中國和外國的交流加強,各個國家都有了中國人的身影。中國人喜歡美食,對吃的講究由來已久,而外國的食物吃個新鮮還可以,一日三餐的話顯然不對中國人的胃口,於是越來越多的國人將國內的食物帶到了國外,很多中國人也在國外開了中餐廳。
中國的美食走出國門傳到了各個國家,外國人接觸到中國美食很是興奮,我們的國民女神老乾媽暢銷海外,成了外國人的必備品,一度供不應求。除了老乾媽,另外一種中國美食也風靡全球,就是中國的麵條。按理來說國外也有麵條,比如義大利麵,但為什麼外國人非常喜歡我們的麵條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國每個省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有些省還形成了菜系,比如川菜、粵菜、魯菜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理解與做法,山西比較有名的就是麵食,刀削麵、莜麵、抿豆面、剔尖等等,各有特色。首都北京最有名的是烤鴨,很多人慕名而來,老北京炸醬麵也是北京美食一絕。正宗的炸醬麵做法非常講究,面由幾十樣面碼組合而成,在加上香噴噴的醬料,吃過之後絕對是再也無法忘卻。
黃河邊上的河南有燴麵,再西邊的陝西有biangbiang面,這兩個字一般的輸入法都打不出來,寫出來那叫一個複雜。這也是陝西很有名的麵食,很多人專門跑到西安去品嘗。除了這個讓人寫不來名字的biangbiang面,陝西還有褲帶面、油潑麵都很好吃,《白鹿原》一劇當中就有它們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再往西走有新疆的大盤雞,吃起來非常帶勁。
麵食主要是北方人的食物,但南方也有不錯的麵食。上海的陽春麵,具有江南獨特的清談但不失韻味,和北方的麵食形成強烈的對比。一般認為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但是面也是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食物。
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各種垂涎欲滴的美食,詳細介紹過各種麵食的做法,比如廣東的竹升面、重慶小面、海鮮撈麵,看得人直流口水。別說是外國人看到這麼多美食都按捺不住,就連很多中國人都沒有把祖國這些美食吃一遍。中國有這麼多的美食,每種都有它的來源、做法與味道,讓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外國人對我們的麵食如此趨之若鶩。
在我們看來,外國的食物非常單一,種類、花樣比我們少多了,日常就是牛排、義大利麵或者漢堡,外國人在中國的餐廳也主要是這些食物,耳熟能詳的就是肯德基與麥當勞。外國人的吃法餐具也和我們不一樣,我們傳統的習慣是用筷子,雖然不易上手,但卻有深刻的道理在裡面,外國人使用刀叉,基本用一遍就會,還有的國家吃飯竟然用手抓,也不知道吃熱食或者帶湯的食物怎麼辦。
麵食都是現吃現做,而且伴隨著湯湯水水,除了筷子其他的餐具還真不適合,所以外國人也颳起了一陣使用筷子的風氣。但筷子不是那麼容易能學會的,有的外國人實在等不及只好用刀叉或者用手抓,結果自然是很尷尬,為了能吃更多中國的美食,只好用業餘時間儘快學會使用筷子。我們國家有的人看到了這個商機,還專門開辦了筷子培訓班,教外國人在最短時間內學會正確使用筷子,這也算是給在國外的國人一個賺錢和弘揚中國文化的機會。
中國美食在國內的價格還是很親民的,但是在國外的價格還是有點小貴的,畢竟情況不同,在國外會做中餐的人比較少,也在情理之中。就算賣的比較貴,外國人還是非常喜歡去吃的,已經把中餐當成了日常食物,誰讓他們做不出這麼好吃的美食呢。看到我們的麵食在國外如此受歡迎,真是發自內心的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