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買玉:不可不知的幾大玉器市場!

2020-12-12 騰訊網

南陽玉雕大世界

南陽古稱宛,是河南省轄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又稱南陽玉),就因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礦區而得名。

南陽玉雕大世界建在南陽臥龍路原南陽市烙畫廠院內,市場東臨工業路,西臨臥龍崗,北臨武侯祠和漢化館,南臨白河遊覽區,位於南陽玉雕一條街的中心地段,是遊客觀光購物的好去處。自2003年5月1日基本建成並試營業以來,已進駐南陽當地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家100餘戶,其中商業用房200套,經營玉雕、烙畫、根雕、陶瓷等工藝品,是南陽城區最大的玉雕工藝品專業市場。

遼寧岫巖玉器市場

作為四大名玉之一「岫玉」的故鄉,遼寧省岫巖縣有「中國玉都」之稱。岫巖縣全稱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位於遼東半島的北部,降水量豐沛,植被覆蓋率高,自然資源豐富,也是玉友們遊玩「朝聖」的好去處。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岫巖縣岫玉的開發備受關注和重視,其規模、質量和影響,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玉產地,已形成全國最大的玉石礦山,年產量已達數千噸,佔全國玉石用料的70%以上,岫巖縣從事玉石加工的企業多達三千零七十餘家,全縣50萬人口中,有近六萬人從事玉石加工、銷售或與其相關的產業。

佛山平洲玉器街

平洲,即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位於南海區東部,毗鄰港澳,地處廣州、佛山、南海、順德、番禺五市交匯地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平洲玉器市場是我國四大玉器市場之一,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作為中國產值最大的玉器市場和中國最大的緬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平洲玉器在經歷過曲折以後要以全新的面貌再造輝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投資意識的轉變,玉器市場的投資和經營已經不斷升溫,平洲玉器依憑其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有望崛起成為今日南海乃至佛山的新的特色產業和城市名片。

揭陽陽美玉都

距廣州約600公裡,位於廣東潮汕地區揭陽市區西部的陽美村,自1905年起,村民就從事玉器加工生產貿易,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有 「金玉之鄉」之稱。到目前為止,全村共有大小玉器加工及貿易四百多家,相當於全村總戶數550戶的近八成,專業從事玉器加工貿易的人員達到一千五百多人。

從事玉器加工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揭陽市陽美村,近10多年來發展迅速,玉器加工規模不斷擴大,加入玉器加工行業的人員大量增加,目前陽美已成為世界上主要優質玉料產地緬甸的最大客戶,通常都有上百玉商,奔走在緬甸各大玉料公司之間,而緬甸各大玉料公司70%以上的玉料都是銷往陽美。

肇慶四會玉器街

四會玉器街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所屬縣級市四會市,距廣州67公裡。周邊村屯分散著幾千戶以家庭為單位的玉器小作坊,在四會市內形成玉器街、玉器城、天光市場三個玉器銷售板塊。

四會最有特色的天光市場,是全國唯一一個農貿集市型的地攤玉器市場,通常早上3、4點鐘開市,天亮後7、8點鐘散集,每天都能看到天亮過程故而得名。天光市場以批發翡翠小件為主,且多是沒有經過拋光的毛坯貨,採購者憑經驗批發後大多在當地專業負責拋光的門市拋光,然後由該店主郵寄或託運到目的地。

鎮平玉雕灣

河南南陽鎮平縣城西北八公裡處,有一個自古就有「玉雕之鄉」美譽的玉雕產銷集散地——石佛寺,在這裡,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與賀莊擺件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和石佛寺翠玉瑪瑙精品市場及七個玉雕專業村連為一體,從而成為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玉器加工銷售集散地,每年吸引百餘萬海內外客商和旅遊者來此交易和觀光。

玉雕灣市場總規劃面積約為2平方公裡,由中心商貿區、東部商貿別墅區、西部工業區三部分組成。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呈現出東西貫徹、南北迴環的大氣勢,成為輻射全國的玉雕產業人流、物流、信息流、經濟流的集合地,市場內奇石、古玩、字畫、瓷器、骨雕、角雕等旅遊工藝品品種齊全、琳琅滿目、五彩繽紛。

騰衝玉雕城

騰衝自古就是西南邊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著名的「史迪威公司」就經騰衝進入緬甸。早在500多年前,騰衝商人就已首開翡翠加工先河,明清時期有大量騰衝人到緬甸「走廠」,使緬甸玉石產量大增,帶來了翡翠交易的興旺。

由於騰衝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玉石產地只有358公裡,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騰衝幾乎成為緬甸翡翠進入中國的唯一通道,玉石交易量幾乎佔全世界的九成。

蘇州相王路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相王路位於蘇州城區東南,北起十全街,南出竹輝路,周邊延伸出的曲折深巷統稱為「相王弄」。這裡聚集著五湖四海的琢玉匠人,方圓一片皆為玉工所聚,小作坊總計約有一千三百餘戶,規模十分可觀。

走進相王路,處處皆聞琢玉聲,相王路上分布著很多小巷子、弄堂,以相王弄、南石皮弄為代表,將這些巷子裡的每日場景剪成片段,就可以拼接出蘇州玉雕的一個紀錄片,由最開始的零星小作坊發展至如今,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玉器產業鏈。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玩玉,你不可不知的——岫巖玉
    岫巖玉,又稱岫玉, 因產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而得名,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岫巖玉的顏色繁多,其基本色調可以分為綠色、黃色、白色、黑色、灰色等,岫巖玉是中華玉石家族中的重要一員,是最早被發現和使用的玉種。
  • 中原風格玉器黃國玉器二,春秋早期玉紋飾——家傳古玉(1-3)
    此玉虎紋飾很有特色,由兩大類紋飾構成:第一類:這類紋飾是虎體紋,飾於虎雙腿,腹部至口部,尾部。這種紋飾最早見於良渚文化玉器「神人騎獸」,流行於商玉器、青銅器,西周玉器也有少數此類紋飾,而青銅器常見,紋飾主要用於各類獸體的表達,或為骨骼狀,或為肌肉形(肌肉多用所謂的雷紋)。此器紋飾圖案似虎的骨骼,腹部紋飾似肋骨,腿部紋飾似多節骨組成。
  • 目前有特色的地方玉器市場有哪幾個?
    有特色的地方玉器市場目前有5個。河南南陽玉器市場南陽地區的鎮平玉器市場是現在中國國內最大的玉器交易市場。南陽位於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的產地, 玉雕加工業歷史悠久。南陽玉器生產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治玉已成為此地的一大產業,且當時就已有玉器出口。1995年南陽被命名為「中國玉雕之鄉」,當地玉雕工藝大師精心設計製作的翠玉「九龍花燻"被視為國寶,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河南廳;獨山玉'鹿鶴同春"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 廣東已形成四大玉器市場 成立玉文化交流中心
    廣東已形成四大玉器市場 成立玉文化交流中心     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協會玉文化交流中心劉衛勇 攝   中新網廣州5月7日電(記者 王華) 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協會玉文化交流中心7日在穗成立。據了解,廣東已形成四大專業玉器市場,成為中國重要的寶玉石基地。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玉有八德,玩玉之人不可不知
    臻玉匠與玉同行,臻於至善,精進傳承,致力於為更多有緣人送上精緻的中國玉,為更多愛玉之人打造專屬自己的和田玉。傳播玉石知識,弘揚國玉文化。 愛玉之人不僅愛玉的精美,也愛玉的靈性,玉所蘊含的品德。有位大師曾說過,所有物質的東西終將回歸到精神層面。玩玉也是一樣,愛玉之人會說它是天地千百年所孕育出的精靈,而在不懂玉不愛玉的人眼中就是普普通通一顆石頭。
  • 雲南瑞麗幾大市場
    瑞麗位於美麗的雲南省西部,分為幾大玉器市場,主要集中在姐告玉城、新東方珠寶城、金豆珠寶廣場、華豐商城市場、瑞麗珠寶街 等地方。瑞麗翡翠玉器市場古老,有地域優勢,是中國最大的珠寶玉石雕刻、加工、貿易中心之一。由於毗鄰緬甸,其原料交易有一定性價比,是中國翡翠重要的發源地。
  • 古代玉器中的玉璇璣究竟有什麼玄機?
    河南開封博物館藏商代玉璇璣中國玉器博大精深,古代玉器中有許多形制奇特的玉器,用今天的眼光看讓人非常難以理解,玉璇璣就是這樣一種造型奇特的高古玉器。由於早期的玉璇璣多出自山東半島一帶的龍山文化區域,因此玉璇璣又與玉牙璋一起並稱古代東夷民族的藝術瑰寶,並且成為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代表玉器。
  • 世界那麼大,產玉的地方有多少?說說和田玉產地那些事兒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知名度偏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產自於俄羅斯境內的玉料進入中國,最初因為其較低的價格和較高的品質而受到市場的青睞,逐漸在國內的玉器市場上佔據了較大的比例。白而油性不足的俄料把件韓國玉大約要在2008年以後才大量進入國內,目前其在國內市場上也佔據了較大的份額。
  • 2011年中國玉器拍賣成交TOP10
    會議提交的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探討了國內外玉文化研究的一些專題,分享了玉文化的一些學術見解,發表了考古文博界的一些玉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對指導玉器的鑑賞和收藏具有積極的意義。  石峁玉器研討會 說起來,2011年最有意思的玉文化研討會是「石峁玉器研討會」。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石峁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左右。
  • 從婦好墓出土玉器看古代玉之禮
    網絡配圖這次展品來自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陝西張家坡西周墓地和山東滕州前掌大墓地,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商與西周玉器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玉器文化在這兩個時代形成的風格。網絡配圖本文圍繞出土於婦好墓的玉器展品進行概述,以期管中窺豹,對商代玉器的特點有所體現與剖析。網絡配圖關於陝西張家坡西周墓地和山東滕州前掌大墓地的玉器展品。
  • 「津門網」國內各大博物館的館藏玉器欣賞
    「玉不琢,不成器」,中國人對於玉器的雕琢和利用,也相當熟練。中國各大博物館館藏的玉器品種齊全,工藝精湛,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玉器的製造、使用和文化內涵。如果沒看過就太可惜了。▲清中期 碧玉鏤雕花卉荷包形香囊【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收藏古代玉石器約三萬件,按時代可劃分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其中清宮遺存佔大部分。
  • 和田玉佩戴時注意這3大事項,不然會損害玉器!
    和田玉佩戴時注意這3大事項,不然會損害玉器!!!「三年人養玉,十年玉人養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玩玉的時候。石王府和天宇都是精神上的。收藏和玩玉的人會小心的「護理」,但也有許多禁忌要注意玩石王府和天宇,以免傷害自己的玉。石望付和田雨被稱為藝術作品。收藏家的選擇當然有其容易保留的優勢,但在保留和田玉的過程中也應注意幾點,否則會極大地損害玉器的質量和美觀。1。儘量避免石王和田雨撞上其他硬物。
  • 玉的愛好者必看,不然買玉的時候容易上當受騙
    一、我國和田玉與岫玉遼寧的岫玉因為質地光滑細膩,水頭充足,光色多呈油脂般的花卉狀,形似和田玉,又因為岫玉開採量大,價格較低,所以常常有人把它拿來作舊,以此來冒充和田玉。但是實際上,岫玉在硬度、質地和比重方面和和田玉有很大區別。
  • 阿富汗玉攪局傳統玉石市場
    前不久,玉石鑑藏專家、廣東省珠寶玉協高級顧問胡紅拴與南方日報記者在廣州華林國際珠寶城考察市場時,路過一間專業批發阿富汗玉的門店,駐足良久後忍不住一口氣買下了數萬元的幾座雕件。    在大眾收藏者眼裡,阿富汗玉一直是以和田玉仿冒者的形象活躍在國內的玉石市場上。不過,由於其油潤度和光澤度均堪比岫玉、和田玉和獨山玉等其它中國傳統美石,近幾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低端客戶的注意力。
  • 宮廷精品玉器拍賣場上出風頭
    扳指雖小身價不低 據統計,2009年國內拍場成交價前100名的玉器,成交總額為15.47億元,與2008年的8.86億元相比,增幅達到了91.26%。 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玉器拍賣市場上大型玉器走俏相比,近年來的玉器拍賣市場上,以扳指、印章、插屏為代表的小型精品玉器開始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 紅山玉器真偽鑑別十分迫切,注意!這樣的紅山玉是偽造
    70年代末以來,紅山文化玉器已成為當前中國古玉研究上的一大熱點。紅山玉器價值日益提高,然而一些冒充紅山玉器的偽製品也隨之泛濫起來。因此紅山玉器的真偽鑑別十分迫切。對於紅山玉鑑別真偽的問題,專家孫守道在玉委會會刊中發表的《紅山文化玉器鑑定與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了幾點見解。
  • 殷商玉器中,常見的片狀玉動物都有哪些造型?
    圖2 李苦禪 鷹圖1是一件1953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大司空村的玉鷹。玉鷹的輪廓線條強調方體造型所帶來的視覺力度衝擊,而捨棄了圓潤的線條滑動。如果熟悉殷商古玉當中鷹造型的話,就不難解讀苦禪筆下鷹喙的塑造,其實就是借鑑殷商玉鷹,是殷商玉鷹的翻版(圖2)。
  • 緬甸買玉記-小心騙局!
    ;女人感興趣的卻是蠟染的碎花衫裙和晶瑩剔透的緬甸玉飾。當然,最後的結果是男人屈從女人的意志,隨著導遊小姐遊過一溜雜貨攤然後被誘進一棟名曰「玉寶齋」的店鋪。買蠟染時女人的腦子還夠使,討價還價,錙銖必較。可一到玉器店,女子們就傻了眼,琳琅滿目的玉器美不勝收,可那價格也動輒成千上萬,女人們愛的心癢,又怕看走了眼。自古道「黃金有價玉無價」,無價之寶可不是凡夫俗子能鑑別的,誰都怕花了大錢買了假玉。正在躊躇之際,賣玉的女孩突然問:「聽你們口音像是安徽人?」
  • 王玉和禮玉時代:古代玉器的成長時期——夏、商和西周玉器的特點
    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玉器製作技術隨著青銅工具的出現而大為提高。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屬於夏代和商代的早期產物,器型種類較多,有玉戈、玉刀、玉圭、玉璋、玉瑗、玉柄形器等,製作精良。商代玉戈(老牛坡)在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玉器數以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