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玉雕大世界
南陽古稱宛,是河南省轄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又稱南陽玉),就因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礦區而得名。
南陽玉雕大世界建在南陽臥龍路原南陽市烙畫廠院內,市場東臨工業路,西臨臥龍崗,北臨武侯祠和漢化館,南臨白河遊覽區,位於南陽玉雕一條街的中心地段,是遊客觀光購物的好去處。自2003年5月1日基本建成並試營業以來,已進駐南陽當地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家100餘戶,其中商業用房200套,經營玉雕、烙畫、根雕、陶瓷等工藝品,是南陽城區最大的玉雕工藝品專業市場。
遼寧岫巖玉器市場
作為四大名玉之一「岫玉」的故鄉,遼寧省岫巖縣有「中國玉都」之稱。岫巖縣全稱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位於遼東半島的北部,降水量豐沛,植被覆蓋率高,自然資源豐富,也是玉友們遊玩「朝聖」的好去處。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岫巖縣岫玉的開發備受關注和重視,其規模、質量和影響,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玉產地,已形成全國最大的玉石礦山,年產量已達數千噸,佔全國玉石用料的70%以上,岫巖縣從事玉石加工的企業多達三千零七十餘家,全縣50萬人口中,有近六萬人從事玉石加工、銷售或與其相關的產業。
佛山平洲玉器街
平洲,即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位於南海區東部,毗鄰港澳,地處廣州、佛山、南海、順德、番禺五市交匯地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平洲玉器市場是我國四大玉器市場之一,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作為中國產值最大的玉器市場和中國最大的緬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平洲玉器在經歷過曲折以後要以全新的面貌再造輝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投資意識的轉變,玉器市場的投資和經營已經不斷升溫,平洲玉器依憑其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有望崛起成為今日南海乃至佛山的新的特色產業和城市名片。
揭陽陽美玉都
距廣州約600公裡,位於廣東潮汕地區揭陽市區西部的陽美村,自1905年起,村民就從事玉器加工生產貿易,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有 「金玉之鄉」之稱。到目前為止,全村共有大小玉器加工及貿易四百多家,相當於全村總戶數550戶的近八成,專業從事玉器加工貿易的人員達到一千五百多人。
從事玉器加工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揭陽市陽美村,近10多年來發展迅速,玉器加工規模不斷擴大,加入玉器加工行業的人員大量增加,目前陽美已成為世界上主要優質玉料產地緬甸的最大客戶,通常都有上百玉商,奔走在緬甸各大玉料公司之間,而緬甸各大玉料公司70%以上的玉料都是銷往陽美。
肇慶四會玉器街
四會玉器街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所屬縣級市四會市,距廣州67公裡。周邊村屯分散著幾千戶以家庭為單位的玉器小作坊,在四會市內形成玉器街、玉器城、天光市場三個玉器銷售板塊。
四會最有特色的天光市場,是全國唯一一個農貿集市型的地攤玉器市場,通常早上3、4點鐘開市,天亮後7、8點鐘散集,每天都能看到天亮過程故而得名。天光市場以批發翡翠小件為主,且多是沒有經過拋光的毛坯貨,採購者憑經驗批發後大多在當地專業負責拋光的門市拋光,然後由該店主郵寄或託運到目的地。
鎮平玉雕灣
河南南陽鎮平縣城西北八公裡處,有一個自古就有「玉雕之鄉」美譽的玉雕產銷集散地——石佛寺,在這裡,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與賀莊擺件市場、榆樹莊玉鐲市場和石佛寺翠玉瑪瑙精品市場及七個玉雕專業村連為一體,從而成為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玉器加工銷售集散地,每年吸引百餘萬海內外客商和旅遊者來此交易和觀光。
玉雕灣市場總規劃面積約為2平方公裡,由中心商貿區、東部商貿別墅區、西部工業區三部分組成。以中華玉文化中心為標誌的玉雕灣綜合市場呈現出東西貫徹、南北迴環的大氣勢,成為輻射全國的玉雕產業人流、物流、信息流、經濟流的集合地,市場內奇石、古玩、字畫、瓷器、骨雕、角雕等旅遊工藝品品種齊全、琳琅滿目、五彩繽紛。
騰衝玉雕城
騰衝自古就是西南邊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著名的「史迪威公司」就經騰衝進入緬甸。早在500多年前,騰衝商人就已首開翡翠加工先河,明清時期有大量騰衝人到緬甸「走廠」,使緬甸玉石產量大增,帶來了翡翠交易的興旺。
由於騰衝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玉石產地只有358公裡,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騰衝幾乎成為緬甸翡翠進入中國的唯一通道,玉石交易量幾乎佔全世界的九成。
蘇州相王路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相王路位於蘇州城區東南,北起十全街,南出竹輝路,周邊延伸出的曲折深巷統稱為「相王弄」。這裡聚集著五湖四海的琢玉匠人,方圓一片皆為玉工所聚,小作坊總計約有一千三百餘戶,規模十分可觀。
走進相王路,處處皆聞琢玉聲,相王路上分布著很多小巷子、弄堂,以相王弄、南石皮弄為代表,將這些巷子裡的每日場景剪成片段,就可以拼接出蘇州玉雕的一個紀錄片,由最開始的零星小作坊發展至如今,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玉器產業鏈。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