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鋼琴代表——舒曼創作特點及作品

2020-12-20 正步音樂教育

(一)生平簡歷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生於德國,繼承了德國優秀的音樂傳統,尤其是舒伯特浪漫主義傑出的繼承人。

但其成就不僅僅限於此,他在德國傳統音樂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的創新。此外,他的創作和評論活動對德國乃至歐洲浪漫主義及民族樂派的音樂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1810年6月8日舒曼生於德國撒克遜州一個出版商家庭,自幼就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這也使舒曼從小就對讀書寫詩有濃厚的興趣。

1826年他父親去世後,母親讓他學習法律,1828年舒曼考入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系。

這期間他拜訪了讓·保爾,認識了海涅,最重要的是在這期間認識了影響他一生的鋼琴家弗裡德裡希·維克多和他的女兒克拉拉。他雖然學習法律,卻熱衷於音樂活動。

1829—1831年間,舒曼創作了他主要的鋼琴作品(從作品1號到23號)。1834年,由於對當時德國的音樂界現狀不滿,為抵抗藝術庸俗化的傾向。

他虛構了一個「大衛同盟」組織,以並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創《新音樂雜誌》,熱情推舉音樂界的新秀及優秀作品,反對毫無藝術修養的庸夫俗子和墨守成規的保守派。

在這些年間,舒曼與其鋼琴老師維克的女兒、傑出的鋼琴家克拉拉相愛,遭到維克的強烈反對。

這對戀人為此作出多年不懈的鬥爭直至訴諸法律,終以勝訴為果而於1839年圓滿成婚。

1840年以後舒曼的鋼琴作品大為減少,創作中心從鋼琴轉向聲樂、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其他領域。1843年舒曼出任萊比錫音樂學院教師,克拉拉則成為舒曼鋼琴作品的第一演釋者。

舒曼的性格一方面熱情奔放、鋒芒畢露、膽大妄為,另一方面溫柔細膩、沉思幻想、謹小慎微,這兩種不可調和的雙重性,成為日後導致他精神分裂的重要因素。

(二)舒曼鋼琴音樂創作的特徵

舒曼的創作風格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體裁多樣,隱喻性強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音樂只有我自己知道,是我的日記」。在舒曼鋼琴的鋼琴音樂創作中套曲集中體現了其體裁特點。

他把套曲處理得十分自由,結構短小,集中在一個總的標題之下,表現出生活五光十色的藝術形象,構成繪聲繪色的畫卷。

舒伯特的《即興曲》《音樂瞬間》這些小品集中的作品是可以單獨演奏的,舒曼在繼承了小品寫作風格的同時將這種音樂形式進一步創新。

他第一個將獨立的小品貫穿成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標題性小品套曲,如:《狂歡節》《童年情景》。這些作品顯示了舒曼獨特的創作個性。

他非常注重刻畫人物內在的情感體驗,作品中攝取了非常豐富的生活鏡頭,特別喜歡描寫一些夢幻的境界,使作品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並且個性鮮明。

2.明顯的標題性

舒曼作品標題性能夠把聽眾帶到一個特定的意境中去,給大家提供更廣闊的想像空間,通過標題暗示某種情緒或心理體驗,讓聽眾自由幻想。

可以說標題音樂是舒曼的偏愛,他認為標題可以明確地把內容提示給聽眾,但他同時反對用標題束縛聽眾的想像力。

他的標題性超越了標題本身,他希望自己的標題音樂不僅描繪標題本身的內容,而且能夠把聽眾帶到一個特定的意境中去,給大家提供更廣闊的想像空間,通過標題暗示某種情緒或心理體驗,讓聽眾自由幻想。

3.旋律、節奏、和聲與織體旋律特點

旋律、節奏、和聲與織體旋律多為小句子,表現出音樂語言所具有的獨自、朗誦、喧敘、對話、小格言、警句等特點。

而節奏可見大段的附點、切分的節奏,是性格中躁動不安、精神緊張的寫照;在和聲與織體上,舒曼沒有超越古典的功能性,而是通過浪漫手法運用復調,用多層次來表現複雜的心理。

(三)主要的鋼琴作品

在他的創作體裁中,鋼琴音樂比重很大,作品中有《狂歡節》,裡面包含了各首小曲,對五光十色、沸騰的生活場面進行了很好地展現。

《蝴蝶》與《狂歡節》相似,還有《大衛同盟盟友舞曲》《童年情景》,都是上乘的精品,把兒時的生活、童年的回憶表現得淋漓盡致。

《狂歡節》單獨的樂曲採用與舞曲相聯繫的短小的二部曲式。每首都包含一種特別的效果或特徵。此處特別注意的是「尤塞比烏斯。(v)的音樂表現。

一個漫遊的柔板主題採用六連音、五連音和四連音與緩慢的半音化伴奏相配合。伴奏採取持續音,但並未採用三和弦的:根音做低音。

它們共同營造起夢幻的效果(譜例4—5A)。「尤塞比烏斯,,之後緊跟「弗羅列斯坦』』(vi),其中充滿激情的主題旋律疾速超越堅定的和弦伴奏,進而突然發生嚴肅的轉變。

(譜例4—5B)。音樂隨即奔向另一首樂曲,「妖豔女子』』(vii)。「大衛同盟」中的其他人物並非來白想像。其中包括「賈琳娜」(xi),用一首激情的華爾茲代表克拉拉:

「埃斯特列拉」(Xl…11),用一支抒情但不規則的華爾茲代表艾奈斯汀.馮·福利肯;全曲最後是「大衛同盟進攻凡夫俗子的進行曲」。

「大衛同盟」中的歷史人物包括:蕭邦,採用短小而典型的夜曲作為代表(xii);帕格尼尼,通過一首技巧性的間奏曲通向「阿列曼德舞曲」;在這首舞曲中,舒曼部分引用了克拉拉的一個主題。-。

《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舒曼婚後寫的意義重大的鋼琴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鋼琴協奏曲。

作品表達了對於用鬥爭換來的幸福的讚美,洋溢著對生活對理想的信心。這部協奏曲的音樂語言樸素,沒有表面浮華的技巧賣弄。

獨奏鋼琴和樂隊配合默契,渾然一體,既壯觀又充滿詩意,被後人視為至寶。

舒曼最雄偉、氣勢最磅薄的作品之一是《交響練習曲》。這部作品創作於1834年,是由12首練習曲組成的套曲。

它名為練習曲,實際上是變奏曲,或者說具有練習曲和變奏曲的雙重性質。這首作品之所以被稱為《交響練習曲》是因為在某幾段中,作曲家在鋼琴上發揮了管弦樂的音響效果。

這首的音樂的表現力也極強,鋼琴演奏技術難度極高。變奏曲的主題原來是弗立肯男爵所寫,充滿「悲愴」色彩。

舒曼在創作過程中,通過交響式的有機發展和調性的轉移,想使開頭主題的葬禮進行曲通過變奏變為結尾的勝利進行曲,達到戲劇性的對比,與此同時又為鍵盤上的炫技提供了充分的空間。

舒曼於1838年創作《童年情景》Op.15,這些樂曲只是想表達成年人對兒童時代的回憶。

但這首作品不僅毫無幼稚之感,反而洋溢著憂鬱的藝術氣息和浪漫的抒情性。這13首鋼琴小曲,都以單純的二段式或三段式寫作而成。

套曲的每一首小曲都像一幅多彩的圖畫,一首精美的小詩。標題雖然是後加上去的,但卻是對作曲家創作本意最好的詮釋。

這些標題使音樂與文學、與視覺形象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繫。標題性和文學性,正是《童年情景》浪漫主義基本特徵之所在。

舒曼的創作尊重古典傳統,追求高尚的境界,他常常沉浸在浪漫的幻想和夢境中。

是他把鋼琴的前奏、後奏的襯託和相對獨立性推向了一個高峰,並促進了鋼琴部分的表現力,和聲方面也有所突破,所以,舒曼的地位在浪漫主義時期是不可低估的。

相關焦點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代表人物,羅伯特·舒曼
    今天小編又來了,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羅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音樂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藝術創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國浪漫主義的優點和弱點,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代表人物,羅伯特·舒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吧。
  •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作特徵,主要的鋼琴作品
    正步音樂教育今天依舊為大家帶來古代音樂知識,這篇文章為各位老師和小朋友及音樂愛好者帶來的是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創作特徵,勃拉姆斯主要的鋼琴作品。我們能從勃拉姆斯的大部分鋼琴作品中感受到他的保守態度。正如舒曼所做的那樣,他也從老式的長篇體裁奏鳴曲和變奏曲開始,後來又將其拋棄,轉而創作特性樂曲。勃拉姆斯一生寫了大量交響樂、四重奏、藝術歌曲、合唱和鋼琴曲等。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在傅聰的琴音中,感受舒曼作品的意境美
    這張專輯是被《時代周刊》譽為「中國當代最偉大的音樂家」的鋼琴大師傅聰演奏舒曼6首鋼琴曲。從傅聰的琴音中,可以全面領略得到每套作品的意境,令舒曼的作品更添優雅色彩!鋼琴音樂在舒曼一生的創作中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三十歲為止,都是他唯一重要的創作體裁。作為浪漫派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舒曼在標題性套曲方面有很大的貢獻,在他之前的作曲家創作的鋼琴獨奏小品都是可以單獨演奏的,而舒曼卻將自己的小品在一個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下,串成一部不可分割的套曲,這種不受形式約束的作品形成了典型的浪漫主義體裁。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跟隨著名鋼琴家弗裡德希·維克(Friedrich Wieck,1785-1873)學習兩年,每天練琴長達七個小時,然而舒曼所有的努力以右手永久性損傷而告終。成為一名演奏家的夢想也被打破,舒曼至此把精力轉向了作曲。他還創建了一本新的音樂期刊——《新音樂雜誌》。這本雜誌被作為一個講壇,舒曼也成為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內部的新音樂倡導者,捍衛像柏遼茲、蕭邦、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這樣「激進的」年輕作曲家的作品。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浪漫主義藝術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用個性化的語言,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受。二、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特點分析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強調主觀性的情感表述和自傳性的心理描述,並且以抒情性為主要表現形式。
  •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主要音樂家和鋼琴作品
    浪漫主義時期的四個發展階段:1.初期:威伯、舒伯特、貝多芬2.中期(繁盛時期):孟德爾頌、蕭邦、舒曼3.中後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4.晚期:布魯克納、普契尼、沃爾夫、理查史特勞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點:1.音樂作品充分張揚人的主觀情感和個性特徵。2.出現了新穎體裁,如標題音樂、多樂章交響曲、單樂章交響詩、特性小曲。
  • 音樂詩人舒曼,富於幻想,燃燒激情,用靈魂書寫浪漫主義新篇章
    羅伯特·舒曼是19世紀德國音樂史的重要人物,在德國的浪漫主義音樂日益腐朽之時,他憑藉深厚的文學素養和對音樂詩意化的理解,為其注入了新鮮血液,使浪漫主義藝術再度煥發生機。相信聽過他作品的人,自會懂得他的浪漫珍貴。無法彈奏鋼琴的鋼琴家舒曼幼時家境殷實,父親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書商,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母親浪漫熱情但有精神隱患。舒曼自幼展露出鋼琴作曲的過人天賦,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鼓勵後,舒曼立志成為一名鋼琴家。
  •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一)
    克拉拉則成為舒曼鋼琴作品的首位闡釋者和傳播者。舒曼在40年代隱約出現精神病症,50年代精力顯著衰退,1854年病情發作投入萊茵河,被救起送入精神病院,兩年後去世。  舒曼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的音樂家。他精通文學,他喜愛的作家是霍夫曼和讓.保羅這樣一些富於幻想的詩人。
  •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特點——鋼琴家李斯特
    (二)強調個人抒情性拋開上述我們所說的內容與體裁,從另一方面來說,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具有許多與同時期其他器樂及聲樂的共同特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強調個人的抒情性,更加注重幻想和誇張的手法。李斯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寶麗昌音響與您分享舒曼為什麼被稱為「音樂詩人」
    舒曼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一個小鎮書商的家庭,自幼酷愛文學,愛好讀書寫詩、彈琴。曾在萊比錫學習法律,但終於改行從事音樂。由於在練琴時急於求成,弄壞了手指,遂專心從事作曲。他稱自己是「耽於幻想的音樂家」,認為音樂應成為心靈的表現感情的流露。舒曼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鋼琴和交響樂方面。
  • 寶麗昌音響與您分享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獲得了哪些新的發展
    進人浪漫主義時期以後,現代鋼琴(pianofote)已取代古鋼琴成為一種普及到許多家庭的大眾樂器,其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經貝多芬等人的探索也蔚為壯觀。這一階段產生了大批以鋼琴演奏為生的藝術家,他們對於鋼琴演奏技術和演奏風格的探索投入了極大精力,並逐漸形成了以炫技為導向的多種演奏風格派別。在此背景下,鋼琴演奏與創作互相作用,促進了鋼琴藝術的新發展。在鋼琴音樂創作上,第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是舒伯特。
  •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璀璨的萬花筒
    (3) 常採用半音轉調和遠關係轉調,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時會給人以調性含糊不清的感覺,但是仍以調性音樂為主。(4) 力度、速度變化強烈,這些表達感情張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強弱幅度的對比成為這個時代的典型特點。
  •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一)
    A.莫扎特 B.韋伯 C.舒伯特D.柏遼茲   5.藝術歌曲創作題材通常採用( ),著重個人感情的抒發和內心體驗的揭示,曲調與歌詞緊密結合。   A.著名詩歌 B.希臘神話   C.歷史故事 D.民間傳說   6.在藝術歌曲創作中,以下哪位作曲家充分地發揮了鋼琴伴奏的襯託作用?
  • 鋼琴音樂學派波蘭學派的風格特點及代表人物
    該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帕德雷夫斯基、霍夫曼、阿圖爾·魯賓斯坦等鋼琴大師。二、帕德雷夫斯基伊格納西·帕德雷夫斯基(1860—1941)是波蘭鋼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紀末2O世紀初傑出的世界級鋼琴大師之一。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奏風格富於浪漫氣息和華貴風範,具有典型的波蘭鋼琴演奏學派的藝術特點。
  • 鋼琴音樂——美國學派和義大利學派的風格和鋼琴家代表
    因為技巧不過是音樂表達的工具,音樂不是只有技巧,鋼琴演奏藝術也不是只有快速和大聲,應該思考句法、音響、音色、結構與感情。卡欽對德國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理解深刻,對貝多芬和勃拉姆斯作品有獨到見解,對這些作品幾乎都參與了唱片錄製。(二)範·克萊本範·克萊本(1934一)是美國鋼琴家。
  • 浪漫主義音樂簡述史
    浪漫主義作曲家對結構和形式的限制更少,他們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類精神和內心世界,成為了高瞻遠矚的英雄。事實上,音樂與文學、自然、超自然力量、愛情及愛國情感的緊密結合,都是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鮮明特色。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有以下幾大特點: 第一,浪漫主義音樂極力表現幻象和想像效果。
  • 舒曼,總有一種理由被銘記
    19歲又進修鋼琴,當聽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放棄了法律的學習,專攻音樂。後因手指受傷,遂轉向作曲和音樂評論。1835-1844年,獨自編輯《新音樂雜誌》,並開始創作大量鋼琴作品。1840年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1843年赴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頓繼續從事作曲和指揮。
  • 斯圖加特之聲再登大劇院 薩熱將奏舒曼代表作
    4月3日,法國指揮大師史蒂芬·迪尼弗將率領自己的「御林軍」、德國老牌勁旅德國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再度歸來,演奏普朗克、柏遼茲等法國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同時當今傑出的鋼琴家埃裡克·勒·薩熱也將隨團赴京,帶來羅伯特·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