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總有一種理由被銘記

2020-12-20 井隅尋覓星光

我是井隅君,今日又更新。

說起舒曼,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而說起蕭邦,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是同一個時期的作曲家,雖素未謀面,但卻互通心靈。

羅伯特·舒曼,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翻開舒曼的簡介,對他的介紹是這樣的:

「舒曼自小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16歲遵母意進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19歲又進修鋼琴,當聽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放棄了法律的學習,專攻音樂。後因手指受傷,遂轉向作曲和音樂評論。

1835-1844年,獨自編輯《新音樂雜誌》,並開始創作大量鋼琴作品。1840年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1843年赴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頓繼續從事作曲和指揮。因精神疾病日趨嚴重1854年投河被救,兩年後逝世於精神病院。」

簡短卻概括了他的一生。

今天我們就讓我們來仔細地聊一聊浪漫主義音樂家——羅伯特·舒曼。

01.

羅伯特·舒曼,誕生於德國東部萊比錫附近的小城-茨維考。父親奧古斯特.舒曼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書商,具有極深的文學素養,對舒曼後來的文學造詣,影響至鉅。

而母親約漢娜·舒曼是一位富於浪漫氣質的婦人。舒曼從母親身上所承襲的熱誠而敏感的個性,可說是他成年以後精神發展的基因。

1817年,舒曼初隨昆施學習鋼琴,此時便已嶄露出即席創作的天才。

1819年,他欣賞了莫薛勒斯的演奏之後,得到父親的支持,立志成為鋼琴家,從此努力不懈。1826年,父親驟然辭世。這對他的打擊無疑是沉重的。

不久,舒曼在母親的要求下,前往萊比錫改學法律。這個決定使舒曼至感痛苦。畢竟,音樂才是他畢生所愛,他靈魂的歸宿。

而當一個人無比熱愛某樣東西的時候,任何桎梏,都無法將他阻撓。

兩年後,舒曼開始學習鋼琴並且特別想成為一位音樂家,夢想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因為舒曼過於急躁,導致手指受傷,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鋼琴師的理想。

就像一個天使折了翼,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無法體會那種無力感。

古往今來,偉人,從來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創造的奇蹟才受人欽佩,更重要的是奇蹟背後的精神力量。

尼採曾說:「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強壯」。

這句話在舒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手指受傷後的舒曼轉向作曲,而也正是這個時候,他的音樂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1834年,他創辦了音樂評論刊物《新音樂雜誌》並任主編。

四十年代他不斷擴大音樂創作的範圍,寫了不少聲樂曲、交響曲、室內樂重奏曲、清唱劇、歌劇等,如著名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曼弗列德序曲》、聲樂套曲《詩人之戀》、《女人的愛情與生活》及第一、二、三、四交響曲。

02.

除了舒曼的成就,他的愛情同樣也值得細說。

舒曼同維克老師的女兒克拉拉相戀多年,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維克的堅決反對。

舒曼此時已弄傷手指,無法繼續鋼琴演奏家的生涯,並開始走上創作道路,而作曲家當時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

維克先生帶著女兒離開萊比錫,不準他們會面、通信,甚至不準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有一次克拉拉在德勒斯登演出,舒曼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警告他們,要是再敢見面,就要用手槍幹掉舒曼。

維克在這一方面對舒曼十分殘酷,以至使他患了精神憂鬱症。直到1840年8月1日,萊比錫法庭才終於裁決了他們的婚姻懸案,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舒曼和妻子克拉拉

而說到此處,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好友的推薦下拜訪了舒曼,並為舒曼夫婦彈奏了自己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也正是這一次的會面,讓勃拉姆斯對克拉拉一見鍾情,竟然導致了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43年之久的未了情緣,並使勃拉姆斯終身未娶。

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想起為了林徽因而終身不娶的金嶽霖,同樣深情。

後來的日子裡,舒曼和克拉拉對年輕的勃拉姆斯給予悉心指導和關懷,在舒曼發瘋以後,勃拉姆斯同克拉拉一起照料生病的舒曼和舒曼的孩子們,直到一八五六年,舒曼在精神病院去世。他也選擇了離開。

愛慕,而不越矩,勃拉姆斯後來的許多曲子都是為克拉拉而作,這麼多流傳後世的曲子,或許便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勃拉姆斯

03.

舒曼是一個極為熱情的人,他對同時代音樂家的熱烈鼓吹和提攜,在音樂史上是有名的。他曾經撰寫對李斯特、蕭邦、柏遼茲和勃拉姆斯等人的音樂評論,如今成為了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舒曼到維也納的那一年,對於舒伯特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那是舒伯特逝世後的第 11 年,即 1839 年,那時舒曼 29 歲。如果不是舒曼去了維也納,也許舒伯特還在地下沉默。

或許在以後也會有人發現舒伯特的才華,但畢竟不知要等待何等時候了,起碼要推遲許多時日。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的大抵如此了。

舒伯特在世時,得到的知音實在不多。只有貝多芬看到舒伯特的樂譜,驚異地大叫這是誰作的曲?但那已是貝多芬病重的晚年。

舒伯特得知這一消息,趕去看望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經垂危在病榻上了。

無論如何,寶藏始終沒有埋沒在歷史的塵埃裡,這也是一大幸事。

舒伯特

作為一個外行人,初聽舒曼的鋼琴曲,覺得其熱情內斂而不虛華外爍,好像一切都剛剛好,他所想表達的無限性內涵,或許需要反覆回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喜歡的小夥伴,給井隅君一個支持吧!

相關焦點

  • 舒曼的交響曲
    一位指揮家朋友前不久告訴我,他在為自己的樂團安排2014年的演出計劃時,劇院方面卻「婉拒」了指揮家希望上演舒曼交響曲的請求,理由是舒曼的作品不好賣票,中國的觀眾還無法接受他的作品。筆者聽到這個故事後既覺得有些好笑又深感無奈。
  • 試論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
    與一般美學相對而言,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美學。「舒曼的『感情論』美學是在德國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的產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這個思潮有血緣關係。然而,可貴的是舒曼的美學思想並沒有完全被浪漫主義所束縛和被它所俘虜。舒曼不但在許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義的某些消極因素,而且還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藝潮流相接近。」
  • 紀念舒曼誕辰:假面與蝴蝶,映照著他熱烈而夢幻的心靈
    自從認識了維克,舒曼的人生有了方向,他趕緊登門拜師學藝,為了擠時間練琴後來乾脆搬到維克家去住。他寫信給母親說,他再也不想讀什麼法律系了,他「已經和詩情畫意鬥爭了20年」,現在要「服從他的稟賦」,去做一個音樂家。萊比錫的弗列德·維克故居,這裡也是克拉拉的誕生地在維克家,舒曼和克拉拉有了很多時間相處。
  • 浪漫主義鋼琴代表——舒曼創作特點及作品
    1810年6月8日舒曼生於德國撒克遜州一個出版商家庭,自幼就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這也使舒曼從小就對讀書寫詩有濃厚的興趣。1826年他父親去世後,母親讓他學習法律,1828年舒曼考入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系。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跟隨著名鋼琴家弗裡德希·維克(Friedrich Wieck,1785-1873)學習兩年,每天練琴長達七個小時,然而舒曼所有的努力以右手永久性損傷而告終。成為一名演奏家的夢想也被打破,舒曼至此把精力轉向了作曲。他還創建了一本新的音樂期刊——《新音樂雜誌》。這本雜誌被作為一個講壇,舒曼也成為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內部的新音樂倡導者,捍衛像柏遼茲、蕭邦、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這樣「激進的」年輕作曲家的作品。
  • 新民晚報數字報-舒曼交響樂的三重境界
    ◆ 李鵬程  很多中國聽眾都聽說過舒曼有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卻從沒在現場聽到過。
  • 欣賞|春天裡的舒曼
    貝多芬有《春天奏鳴曲》,約翰·施特勞斯有《春之聲圓舞曲》,德彪西有《春天》和《春天的輪舞》,拉赫馬尼諾夫有《春潮》,沃恩-威廉斯有《春日初聞杜鵑啼》,布裡頓有《春天交響曲》,維瓦爾第、海頓、柴科夫斯基、格拉祖諾夫之「四季」自然以「春天」開端。
  • 德國攝影師舒曼:在光影裡愛成都
    成都有位攝影師木格,2103年時也在該項比賽中獲獎。 舒曼熱衷於城市空間裡的日常場景和細節。攝影幫助他用一種獨特的方式看世界,眼前的世界如同一個謎。他喜歡專注街頭巷尾那些不為人注意的題材,作品注重捕捉細節、色彩渲染、構圖簡潔、富有哲理、妙趣橫生,特別的視角,有趣的影像,給人豐富的聯想與啟發。
  • 總有一種理由,讓你愛上佳木斯!
    總有一種理由,讓你愛上佳木斯!來源:莊豔平▲ 總有一種理由 讓你愛上佳木斯01丨「佳」裡的故事佳木斯得名於滿語這裡曾經生活著滿族先祖肅慎在康熙59年《康熙皇輿全覽圖》上佳木斯被寫作
  • 舒曼和她的「反戰」紀錄片 - 新聞中心
    這群人真的讓舒曼有眼前一亮之感。她說:18歲時每個人都是理想主義者,但一個人到48歲、58歲時還能為正義的理想奉獻自我,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特別是在日本這個被說成充滿「經濟動物」的社會裡,偏偏有人願意傾其私囊,發出正視歷史的聲音。這不由使舒曼產生了想了解他們的強烈願望。
  • 音樂詩人舒曼,富於幻想,燃燒激情,用靈魂書寫浪漫主義新篇章
    無法彈奏鋼琴的鋼琴家舒曼幼時家境殷實,父親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書商,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母親浪漫熱情但有精神隱患。舒曼自幼展露出鋼琴作曲的過人天賦,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鼓勵後,舒曼立志成為一名鋼琴家。然而在舒曼16歲時,父親逝世,他只能依照母願去往萊比錫學習法律。
  • 音樂的魔性:霍洛維茨彈奏舒曼(圖)
    據稱, 小說中的「浮士德博士」是許多德奧作曲大師的集合體,其中之一就包括被懷疑患有梅毒的舒曼。舒曼的音樂與生活長期以來給人神聖而純潔的印象。他的鋼琴小品溫暖、靈動;音符之間的轉折與過渡充滿別樣意趣,常常在音樂會中作為經典曲目演奏。但聽眾從音樂中感受到的舒曼,與現實中的他完全是兩回事:音樂世界的光,往往誕生自作曲家內心的幽暗深處。在光明與黑暗搏鬥中,黑暗的力量恰恰是造就優秀作品的前提。
  • 李皖:舒曼眼中的三種壞音樂家
    [導讀]舒曼把壞的音樂家分三種:缺乏天才的,太多才多藝的,以及有才能的塗鴉者。這三種音樂家,舒曼都不屑一顧,認為不值得費力寫文章批評。或者,寫一寫也可以,「以一部作品的特性就可以涵括」圖註:舒曼不僅是作曲家,也是批評家。舒曼把壞的音樂家分為三種:缺乏天才的,太多才多藝的,以及有才能的塗鴉者。
  • 寶麗昌音響與您分享舒曼為什麼被稱為「音樂詩人」
    舒曼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一個小鎮書商的家庭,自幼酷愛文學,愛好讀書寫詩、彈琴。曾在萊比錫學習法律,但終於改行從事音樂。由於在練琴時急於求成,弄壞了手指,遂專心從事作曲。他稱自己是「耽於幻想的音樂家」,認為音樂應成為心靈的表現感情的流露。舒曼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鋼琴和交響樂方面。
  • 舒曼與克拉拉,狂歡節曲集,蝴蝶
    大家好,我是江紅英,今天給大家說說《舒曼與克拉拉》舒曼與克拉拉有一部美國電影叫「愛的旋律」,內容從德國大音樂家,布拉姆斯訪問舒曼時的情景開始,演出了舒曼一家人的故事。有幾次清醒過來時,對我流露出吃力的笑容。有一次還勉強擁抱了我。「除了這些,我不想告訴你們什麼了。今後,你們會明白,喪失的究竟是什麼。你們的父親是位了不起的人,他一直非常疼愛你們,如果你要使九泉之下的父親高興,你們必須努力使我也高興。不但要勤奮,而且要像父親那樣和藹、可親,那樣謙虛、謹慎,那樣胸懷寬廣。
  • 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代表人物,羅伯特·舒曼
    今天小編又來了,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羅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音樂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藝術創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國浪漫主義的優點和弱點,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代表人物,羅伯特·舒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吧。
  • 有一種深情,不曾提起,卻銘記於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讓人感動;但有一種深情叫,不曾提起,卻銘記於心。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和心愛的人相守。就算風雪吹滿頭,兩情依依,也算白首。可是在這俗世間,紅塵紛擾,有緣無份的人太多,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
  • 獻給舒曼一縷芳香的花 | 旅德女高音歌唱家曹金訪談錄
    《我的玫瑰》選自曹金《德奧藝術歌曲專輯——愛之歌》主持人聆聽感言:「這樣的歌聲讓我想到了一種場景,陽光灑落在全身,有花,有一壺暖茶,空氣當中飄蕩著曹金老師輕柔的歌聲。這歌聲是那樣寧靜、空靈、委婉,帶著憂鬱。喜歡和這樣的歌聲相擁,喜歡聽歌聲裡的人訴說」。
  • 在傅聰的琴音中,感受舒曼作品的意境美
    從傅聰的琴音中,可以全面領略得到每套作品的意境,令舒曼的作品更添優雅色彩! 鋼琴音樂在舒曼一生的創作中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三十歲為止,都是他唯一重要的創作體裁。作為浪漫派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舒曼在標題性套曲方面有很大的貢獻,在他之前的作曲家創作的鋼琴獨奏小品都是可以單獨演奏的,而舒曼卻將自己的小品在一個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下,串成一部不可分割的套曲,這種不受形式約束的作品形成了典型的浪漫主義體裁。
  • 舒曼:為什麼建設文化強國茶道要先行?
    剛剛受聘為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吃茶去》雜誌總編舒曼在研討會上表示,"文化強國、茶道先行"要"六化"、"六模式"。   舒曼說,為什麼建設文化強國茶道要先行呢?一是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二是茶道具有超越性,茶道精神是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語言、超越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