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90年亞運會期間的上海,建設中的浦東還看不到高樓大廈

2020-12-17 贏牟左史

上海,簡稱「滬」,地處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是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之一。本組老照片向大家展示的是1990年的上海,這組老照片能夠帶我們重溫30年前的上海城市風貌。圖為1990年的上海南京路,南京路是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也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1990年的南京路上,客來客往,人流不斷。

1990年的新上海站。新的上海站於1984年在原上海東站的基礎上開建。 1987年12月,新上海站正式啟用。

1990年的上海城區,當時的上海正處於經濟躍升和城市發展的起飛階段,老城區的街道還普遍狹窄擁擠,城市建設還遠沒有如今這麼發達。

1990年的上海街景,行駛在淮海路上的26路無軌電車。26路,是一條頗具歷史韻味的線路,見證了上海西南部發展騰飛的進程。

1990年的上海浙江中路街景。浙江中路位於黃浦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繁華街道。

1990年的上海,老城區開始大規模改造,很多古老的舊房被拆,孩子們放學後把拆後的廢墟當做了遊玩的場所。

1990年正在建設中的上海浦東,繁華初現,高樓大廈已經在到處拔地而起。

1990年的上海,陝西南路附近的茶水攤。那時候的上海街頭常有這種茶水攤,路人渴了就可以從茶水攤上買一杯茶水解渴,一杯茶水幾毛錢。

1990年的上海街景,路邊的饅頭鋪。1990年是北京亞運會的舉辦年。當時的上海街頭也懸掛著慶祝亞運會舉辦的條幅和標語。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90-1993年期間的上海,陸家嘴還沒有高樓大廈
    1990年上海黃浦江,對面是陸家嘴,東方明珠和摩天大廈還沒有建造,感覺有些荒涼。還記得這樣的小賣鋪嗎?現在的上海商場大樓林立,但我還是懷念兒時弄堂門口的小賣鋪!圖為4個大爺在弄堂裡放一個小桌子,擺幾塊椅子,閒著沒事打打牌,一個小男孩靠在爺爺身邊看著他們打牌圖為上海一家國營商場裡的香港玩具專櫃,櫃檯上放了幾輛玩具車,一個穿著綠色衣服的售貨員手上拿著一輛玩具車給一個小男孩看,小男孩雙眼盯著這輛玩具車,很是喜歡。
  • 高樓大廈背後,支撐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有哪些「無形地基」?
    在浦東三十年的發展中,有哪些深層次力量,推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與城市景觀的劇變?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上海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首任主任趙啟正在主題演講上表示:「不僅要看GDP、房屋面積、照片等數據、形態展示的硬成果,更要重視思想深處的軟成果,即在先行先試的過程中面對困難的思路、方法、體驗。」
  • 老照片:1990年代的大上海,虹橋周邊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圖為從空中俯瞰1990年代的上海南浦大橋。南浦大橋跨越浦江,使得浦江東西兩岸天塹變通途。這些當時還未充分開發的地段將在之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期間實現華麗轉身。從空中俯瞰1990年代的大上海,這是二十多年前的虹橋和古北地區。朝西南方向看去,那時候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和農舍。
  • 老照片:1990年代的廣州,高速發展的大都市,繁華遠超北京和上海
    1980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廣州,廣州興起了各種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從此開啟了廣州市場經濟的發展之路。十年後的1990年代,廣州已經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下面的一組老照片展現的就是1990年代的廣州城市面貌,從照片裡可以看到,當時的廣州繁華的程度,甚至遠超北京和上海。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設回眸
    作為中國兩座民航客流破億城市,北京和上海一直被視為中國民航的兩大「龍頭」,因此在大興機場的建設過程中,上海兩座機場也會經常被拿來作比較。   今天,我們就借著大興機場真機試飛的這個機會,帶大家回顧一下上海浦東機場的選址及建設之路。
  • 30年,浦東做對了什麼?
    然而,如果把眼光放在更廣闊的歷史長河中來看,浦東這一方水土早已有之。浦東是一塊年輕的從大海中生長起來的土地。步入近代,伴隨著上海開埠,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浦東跨進工業文明社會。新中國成立後,浦東更是邁進了新的歷史階段。1958年,浦東第一次作為行政區劃名寫進了中國行政地圖。然而,僅過了3年後,1961年浦東縣就撤銷了,農村地區併入川沙縣,城市地區分別成為楊浦、黃浦、南市區的部分。
  • 浦東,就是上海!
    上海從開埠算起歷史不過170多年,如今GDP長期領跑全國;而浦東新區成立不過30年,卻如同一支最大的「牛股」:30年來30個「漲停」,從1990年到2019年GDP漲幅超過210倍,一路高歌猛進。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陸家嘴則是浦東崛起的縮影。這些高樓不但代表著現實中的巔峰,同樣也代表著中國金融的巔峰——從1990年全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成立之後,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鑽石交易中心等相繼在浦東落地,伴隨著大批金融機構紛至沓來。
  • 老照片:1987年的上海,港姐在黃浦江遊船上接受電視臺採訪
    上海,簡稱「滬」,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遊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下面的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87年的上海,一起來看看當時的上海的城市生活百態。
  • 浦東風來——上海浦東新區開發紀事
    曾有一個美國新聞代表團在訪問中國期間去了深圳,其中一位成員在其訪問手記中記錄了這樣一段對話:  「真沒想到,這個普通美國人聽也沒聽說過的城市(指深圳)有這麼多高樓大廈。跟它一比,我覺得我們那個城市就像個小漁村。」  「我覺得這些年被自己的同行們騙了,他們總說中國怎麼怎麼不好。」
  • 浦東開發28年,從一片農田到「東方曼哈頓」
    官方數據顯示,浦東GDP從1990年時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4億元,佔上海全市近三分之一,今年則有望進入萬億元俱樂部。打在浦東身上的「開放」烙印,讓今天的它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為閃亮的路標,也是全球矚目的一個重要地標。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那時候的北京城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人,街上的小汽車也比較少,百姓的出行方式主要還是自行車。這一張是崇文門內大街的一個生活場景寫照,從照片中看去,行人、自行車、有軌電車這些都讓當時的街道充滿了生機!
  • 上海有浦東,蕪湖有大龍灣!
    開發開放浦東是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這也使得上海浦東新區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以後,上海這塊袖珍土地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日漸顯現出他不同尋常的分量。「十二五」期間,跨江發展成為蕪湖的熱詞,更成為蕪湖長期的重大戰略。
  • 老照片:1990年的湖南長沙,這組老照片記錄了那個質樸的年代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90年的長沙。圖為1990年的長沙市火車站,當時的長沙站規模宏大,站前廣場非常寬闊。1990年的長沙橘子洲頭。橘子洲,位於長沙市嶽麓區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遊眾多衝積沙洲中面積最大的沙洲。1990年的的長沙湘江大橋。這座湘江大橋也叫橘子洲大橋。1972年建成,全長1250米。是連接嶽麓區和芙蓉區、跨越橘子洲的過江通道。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如今的浦東連上海人都高攀不起
    在上海,真的應驗了這句話。30年前,上海人這樣說,寧可在浦西有一張床,而不要浦東一套房。如今,浦東已是上海乃至中國的標誌。不能怪當年的上海人太沒眼光,只能怪浦東發展太快!浦東位於長江的入海口,上海地圖上「魚嘴」的位置。按理說,沿海開發應該早已繁榮,但是100年前,上海最繁華的地方不在浦東,而在浦西,一直繁華至今。
  • 1990年,鄧小平和夫人卓琳在上海西郊賓館
    浦東開發開放事關中國改革開放全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因而也成了鄧小平一直的牽掛。帶著這份牽掛,他一次次來到上海。 1990年初,鄧小平再次到上海視察,特別關注了浦東的開發開放。他說:「上海的浦東開發,不是上海一個地方的事。浦東開發,可以帶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發展,所以是全國的事。」 1月26日,農曆除夕,鄧小平來到錦江賓館,同上海市黨政軍負責人共迎上世紀90年代第一個新春,鄧小平說:「我到上海來過春節,向你們拜年來了,並通過你們向上海人民拜年。」從1988年到1994年,他連續在上海度過了7個春節。
  • 浦東開發25周年| 那個高樓林立的陸家嘴以前什麼樣的?
    在1990年,浦東經濟佔上海的比重為8%,而陸家嘴地區基本為簡陋住房組成的棚戶區。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25年後的今天,陸家嘴地區已是高樓林立,聚集了各大國際企業,成為中國重要的金融中心。1990年3月,國家副總理姚依林率隊調研,形成了《關於上海浦東開發幾個問題的匯報提綱》。
  • 再現浦東開發開放30年波瀾壯闊 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近30位雜技演員用自己的演繹,去表現浦東剛剛開發開放的場景。」上海雜技團劇組主任任志強說,「我是上海人的一員,看到浦東的發展,由衷感到驕傲。」   如果說雜技《浦東速度》回望的是30年前的建設場景;那麼,歌曲《夢從東方來》則描摹了30年後創新發展的浦東。當歌手容祖兒、鄭雲龍攜手演唱時,站在舞臺一側的「90後」工程師程攀虎正操控著一輛「無人車」,緩緩駛入舞臺中央。
  • 積重難返、瀕臨倒閉:1990年的蘇聯社會(老照片圖集)
    1990年的蘇聯社會這時候已經是積重難返,瀕臨倒閉了,雖然從照片中看不出垮臺的跡象,但是你能感受到蘇聯社會的焦慮。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最大的化工廠總經理辦公室。牆上還掛著列寧像,還有一面錦旗寫著:中蘇友誼長,貿易共發展,可見這個化工廠當時跟中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 記憶中的80年代: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87年的上海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7年的上海。圖為1987年上海黃浦江一帶的鳥瞰照。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
  • 上海浦東足球場開工建設,這裡是中超上港隊的新家
    4月28日上午,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的新主場開工建設。 本文圖片 主辦方提供上海在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進程中又邁出新步伐。4月28日上午,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開工儀式在浦東張家浜楔形綠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