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4日訊 雖然天正下著小雨,唐王鎮西八戶村菜農劉西英依然在菜地裡趕著收白菜,今年她種植的兩畝白菜收成不錯,每畝產量都突破了10000斤。收成雖然喜人,但在她的臉上卻看不到任何喜悅,「今年的白菜價錢太低了,地頭的收菜價才1毛錢。」不過,劉西英也想到了別的辦法,現在她老伴會直接把白菜拉到濟南去賣,每斤能賣到4毛錢。
在熙來攘往的交易市場內,滿載大白菜的農用車前鮮有人問津
在唐王鎮康家蔬菜市場,來自梨行村的王萬章吃著燒餅在雨中賣菜
地頭收購價格太低
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是濟南周邊著名的白菜產地,每到白菜上市的時間都有不少菜販前來收購。12月3日記者來到唐王鎮的蔬菜交易市場,實地探訪這裡的蔬菜收購行情。
「最近的菜價真的太低了,賣的錢只勉強夠成本。」在康王村蔬菜收購的現場,這是菜農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記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唐王白菜的收購價格已經跌倒了每斤1毛錢,是最近幾年以來的最低價。
「今天忙活了半天才賣了65塊錢。」單大姐今年種了7畝白菜,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種植一畝大白菜,所用的化肥農藥要在500元左右,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要僱人,這些成本都加起來要七八百元,「現在一斤才賣一毛錢,基本等於白幹。」
「這麼好的菜花,之前能賣到5毛錢一斤,而現在都已經論個賣了,這一個四斤多才1塊錢。」一位菜農對記者抱怨道,不光是白菜,最近其他蔬菜的收購價格也都很低,「我今年種的蘿蔔都賣了也只夠成本價。」
菜農自己進城銷售
「價越低,越不好賣。」雖然價格已經很低,但是卻沒有迎來「薄利多銷」,從淄博來到唐王鎮收菜的陳師傅正把剛收的白菜往車上搬運,他告訴記者,現在菜販的生意也不好做,「我在這收的白菜,回去賣到批發市場大概一斤2毛多點,批發市場往外批的價格在3毛錢左右,但是不少超市的價格比這還低,我們的菜也不好賣。」
「超市裡的白菜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價格要比咱濟南本地價格更低。」記者了解到,濰坊青州的白菜收購價格只有8分錢每斤。「商超的批發量大,運輸的成本也比我們有優勢。」菜販單女士告訴記者,「不少超市為了吸引人流,不掙錢甚至賠錢賣菜。」
價格上不去,銷量也不佳,讓有些菜農選擇了觀望,單大姐的7畝大白菜還有3畝沒有收,「先等等,晚幾天看看價格再說,說不定能漲上去。」而西八戶村的劉西英則選擇了另外的辦法。「現在我老伴每天會自己到濟南去賣菜。」劉西英種了兩畝白菜,一共收穫了20000多斤,「每天能賣出去1000多斤吧,最高能賣到4毛錢,比賣給菜販合適多了。」
唐王韓官村的菜農婁本雙守著一車菜等待買主
「白菜地圖」呼聲大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像劉西英這樣因為菜販收購價格低而選擇自己進城賣菜的並不多。「現在城裡對流動商販的管理越來越嚴了,我們也找不到可以賣菜的地方。」一位菜農告訴記者。在採訪中,不少菜農向記者表示,城裡如果能有專門固定的地方讓他們賣菜就好了。
菜農們平時交流中,有不少人提到之前的「西瓜地圖」,那會兒,西瓜滯銷也愁壞了瓜農,但是一張「西瓜地圖」幫了大忙。
從2011年開始,濟南市城管局在綜合考慮周邊市民需求、市場容納能力、銷售點輻射範圍、瓜農銷售習慣、對市容交通秩序和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等因素在全市範圍內設立眾多西瓜臨時銷售點。這些西瓜臨時銷售點不僅有專用的特殊標誌,還有相應的編號,並公布了諮詢電話。不僅如此,城管局還專門深入瓜農集中的村鎮進行宣傳,並將繪有臨時網點的「西瓜地圖」發放給瓜農,引導大家到臨時銷售點銷售。
借鑑「西瓜地圖」的成功經驗,如果真有了「白菜地圖」,今後就能方便菜農直接進城賣菜,也能讓市民買到一手的新鮮蔬菜。
點擊
不少菜農轉型種草莓
劉西英是唐王鎮西八戶村的一位菜農,記者見到她時,劉西英正在自家的菜地收白菜,雖然天空飄著雨,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她手上的速度,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白菜被熟練地摘下,集中堆到菜地的中央。
平時老伴出去賣菜,家裡只剩下劉西英和兩個小孫女,為了把地裡20000多斤白菜儘快收好,她當天僱了人幫她一起收菜,「這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要是白菜受了凍就更不值錢了。」她告訴記者,他們會先把白菜都摘下來堆在地裡,然後再覆蓋上稻草、氈布防寒。
在劉西英家菜地的旁邊,幾排草莓大棚分外醒目,「現在種菜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價格低了不掙錢,不少之前種菜的已經改種草莓了。」記者了解到,草莓不光價格高、利潤大,而且由於受到運輸、保鮮的限制,受外地草莓價格的影響較小。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10日,歷城區舉辦的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唐王鎮與山東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的濟南市歷城區唐王草莓小鎮,投資額45億元,建設地點位於歷城區唐王鎮,東至孫唐路、西至春暄路、南至唐南路、北至臨唐路,佔地面積2000畝。據悉,今年上半年,歷城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凍結唐王鎮王辛村、唐王道口西村等12個村範圍內的全部土地、人口及地上物。下一步,這裡將以特色農旅小鎮為發展方向,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生態強鎮。(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