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6點。
飄揚著日本國旗的6艘日本航空母艦艦首濺起雪白色的浪花,開始轉向頂風航行,以便讓那些將置美國軍隊於死地的飛機起飛。當淵田美津海軍中佐的飛機轟鳴著滑過旗艦「赤城號」顛簸的飛行甲板躍入晨空時,艦員們熱烈地歡乎著,祝他馬到成功。
15分鐘內,183架飛機———97式魚雷機和97式高水平轟炸機、99式俯衝轟炸機和零式戰鬥機,朝著南面大約230海裡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瓦胡島上的主要基地珍珠港呼嘯而去。
在太平洋,早就醞釀著一場戰爭。日本人在中國發動的戰爭已經受阻。他們渴望獲得東南亞以及荷屬東印度的石油和其他資源,來維持其軍事機器的運轉。1941年7月,日本人開始南進,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美國早就懷疑日本有侵略法屬印度支那的野心,於是,它要求日本立即從那裡撤走。當日本對此置之不理時,華盛頓開始對日本實行石油和其他物質禁運。已控制了日本政府的日本軍人,決定用戰爭來回答美國人的威脅。像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戰略家所做的那樣,日本人是按照上一次戰爭的模式準備這場戰爭的。他們計劃用艦隊奪取東印度,進而在中太平洋與向前推進的美國人遭遇,堂堂正正地打一場大海戰。但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設想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
山本曾任駐華盛頓武官,親眼看到了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他說,跟美國打仗,日本沒希望贏,「除非在夏威夷海域把美國艦隊殲滅」。他強烈要求派遣一支航母艦隊,趁美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在珍珠港錨泊的時候對其實施突襲。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日本海軍力量在太平洋上的暫時優勢———戰列艦10∶9,航空母艦10∶3。山本認為,只要使美國艦隊癱瘓,日本就可以徵服菲律賓、新加坡和東印度而不受阻礙;西方盟國在遭受重創無力從事兩洋戰爭時,將被迫就範,接受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統治。經過大量有針對性的訓練,1941年11月26日,第一航空艦隊的航空母艦「赤城號」、「飛龍號」、「蒼龍號」、「加賀號」、「翔鶴號」、「瑞鶴號」,搭載425架飛機,在兩艘戰列艦和其他警戒艦艇護航下,由司令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率領,消失在北太平洋的茫茫大霧中。接到情報部門警告的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相信,夏威夷不會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因此,夏威夷的艦隊沒有任何戒備———沒有設置防雷網,升起攔空氣球隊,或疏散飛機。
位於夏威夷州瓦胡島南岸的珍珠港,是太平洋海空交通樞紐和重要港口,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美國海、空軍的主要基地之一。這是一個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面積89平方公裡,由3個深入陸地的海灣組成,僅一窄口與大西洋相通。港內掩蔽條件好,水域迴旋餘地大。作為「太平洋十字路口」,早在43年前吞併夏威夷後,美國就一直在興建大型海、空軍基地。瓦胡島上的雲層剛剛散開,朝陽斜射著空蕩的海面。日本飛機發出的嗡嗡聲沒有被人發覺。將近7時,「沃爾德號」驅逐艦報告說,在珍珠港的入口附近發現一艘來歷不明的潛艇,並對它進行了深水炸彈的攻擊。然而這份報告在送往金梅爾司令部的時候被耽擱了。不一會兒,瓦胡島北端的兩個陸軍雷達兵發現一群飛機從東北方向快速飛來,他們的上司不加核對就把這群飛機當成了從西海岸飛來的B-17飛行堡壘編隊,自己人。
平靜的珍珠港仍然沉睡在晨霧裡。一座座兵營井然有序,7艘戰列艦並排停靠在位於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島東側。對美國人來說,幸運的是3艘航母都不在港內。
突然的爆炸聲把星期天早晨的和平氣息一下子撕得粉碎。分布在島上四周的希姆凱機場、惠列爾機場、埃瓦爾機場和卡內歐黑機場是日本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第一批攻擊目標。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大批飛機比翼排列,宛如要參加一次檢閱似的。它們很快被日本飛機炸得七零八落,少數僥倖起飛的戰機也很快被高度靈活的零式戰機擊落。地勤人員和飛行員們抓起機槍進行防禦,卻無濟於事。僅僅幾分鐘,日本人就徹底打碎了瓦胡島的空防。在一架高水平轟炸機上,淵田海軍中佐不待進一步觀察戰局進行,就向「赤城號」上的南雲中將拍發了密電:虎,虎,虎。報告奇襲成功。
珍珠港成了戰艦屠場。停靠在珍珠港外側的每一艘戰列艦都多次遭到了魚雷的攻擊。
在零星的高炮聲中,福特島東側戰列艦隊中發生了震天動地的大爆炸。這是「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的大火導致彈藥庫發生爆炸。艦體巨大的破片被拋到幾百英尺上空,火柱高達1000多米,黑紅色的濃煙翻滾,熊熊烈火吞噬和掃蕩著艦體,使它成了1177名官兵喪命的地獄。
8時10分,一封明碼電報「珍珠港遭空襲,這不是演習」轉到美國海軍部,海軍部長諾克斯驚呼:「這不是真的,這一定是指菲律賓。」國務卿赫爾得到這一消息時,衣冠楚楚的野村大使正在接待室中等待著將宣戰書電文交給赫爾。8時40分,由78架俯衝轟炸機、54架水平轟炸機和35架戰鬥機組成的第二波攻擊波已在瓦胡島上空展開完畢。這時珍珠港已經濃煙滾滾,日本俯衝轟炸機只能根據彈幕轟炸,哪裡的高炮最猛烈,就向那裡俯衝。
將近兩個小時,日本人統治著珍珠港的天空。9時40分,第二攻擊波大搖大擺地撤離後,淵田還在珍珠港上空盤旋,拍攝著他的勝利成果:被油層覆蓋的錨地布滿了幾乎包括太平艦隊全部戰鬥力量的19艘艦船的殘骸。
12月8日,日本對美英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這是「一個永世不忘的奇恥大辱的日子。……我們準備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來投入這場戰鬥。」太平洋艦隊的失敗使日美雙方海上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有利於日本的急劇變化,為日本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侵略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他們襲擊美軍航空母艦的願望落了空———在戰爭初期,由於不能依靠戰列艦,美國人不得不啟用航母作為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海軍武器,快速航母特混編隊成了美海軍成功進攻日本的先鋒。可以說,是日本人強迫美軍採取更先進的作戰方式,因為戰列艦已經大大落後了。這一點,是當時的日本人萬萬沒有想到的。
珍珠港事件
日本進攻艦隊情況
航空母艦6艘: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戰列艦2艘:比睿、霧島重巡洋艦2艘:利根、築摩驅逐艦11艘:谷風、浦風號等潛艇30艘,袖珍潛艇5艘油船8艘共約60艘船隻參與了珍珠港行動。裝備損失:飛機29架,大型潛艇1艘,袖珍潛艇5艘人員損失:陣亡飛行員55人,艇員77人,被俘1人,總計133人。
美國太平洋艦隊情況
沉沒戰列艦4艘: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西維吉尼亞和俄克拉荷馬號重傷戰列艦3艘:馬裡蘭、內華達、田納西號輕傷戰列艦1艘:賓夕法尼亞另有1艘布雷艦、1艘靶艦沉沒。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重創,3艘巡洋艦,5艘輔助艦輕傷飛機損失232架人員損失:美軍官兵2403人死亡,其中1177人死在亞利桑那號上。近2000人受傷。(專題撰稿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