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航母調出港口:珍珠港遭襲是苦肉計?

2020-12-25 環球軍事

受創的三艘戰列艦,由左至右為西維吉尼亞號戰列艦(重創)、田納西號戰列艦(微創)、亞利桑那號戰列艦(被擊中彈藥庫引發爆炸,後沉沒)

作者:範大鵬

1941年12月6日晚,在美國白宮,美海軍部長諾克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謀長馬歇爾和商務部長霍普金斯少見地聚在一起,與總統羅斯福一同消磨時光。他們在等待一件事——日軍進攻珍珠港!

12月7日,日本海軍特混艦隊長途奔襲,以艦載機偷襲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美軍被擊沉和受重創戰列艦8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1艘,損毀飛機270架(一說180架),傷亡3400餘人。次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大廈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和戰爭諮文,正式對日宣戰。美國公眾徹底放棄孤立主義,投入到對軸心國的戰爭中。

白宮歷史性的一幕是由當時在場的海軍部長諾克斯對其密友詹姆斯·斯泰爾曼透露的,它給人們留下一個謎———美國到底是否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

美國破譯了「珍珠港上空的電波」

1935年,美國陸軍重新組建由密碼專家威廉·弗裡德曼領導的監聽機關———信號情報處。它與隨後成立的海軍通信保密科被冠以「魔術」的代號。

至1941年,「魔術」已能截獲並破譯出絕大多數日本人用九七式打字機發出的「紫色密碼」外交電報。1941年底,他們破譯的秘密外交電報平均每周多達200頁。這其中包括許多有關珍珠港的情報:1941年9月24日,日本海軍通過外務省致電檀香山總領事館,要求了解美軍太平洋艦隊軍艦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11月15日,日本外務省要求駐檀香山總領事館每周至少報告兩次珍珠港美軍軍艦的動向;11月18日,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向外務省匯報了美軍軍艦進珍珠港後航向變化角度和從港口到達停泊點的時間;11月28日,日本外務省要求檀香山總領事館銷毀密碼和密碼機;12月2日,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用低級密碼繼續報告美軍的一舉一動……

「魔術」將最重要的情報由特別信使及時遞交給總統、陸軍部和海軍部的部長、作戰部長、情報局長、國務卿等軍政首腦,而其他人極少能接觸到這些情報。但華盛頓並沒有將上述與珍珠港密切相關的情報通知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海軍上將和夏威夷基地司令肖特陸軍中將。金梅爾將軍後來在接受調查時直言不諱:「海軍部扣下了珍珠港將可能遭受襲擊的有關情報,太平洋艦隊被剝奪了一次戰鬥機會,導致1941年12月7日的災難性局面。」對於這種反常的行為,斯塔克解釋道:「我不希望通知金梅爾司令,因為這樣會洩密。」他怕洩露的究竟是日本人的秘密還是華盛頓的秘密?

在危險面前削弱太平洋艦隊實力

即使美國高層害怕洩密,也應該在大戰即將來臨之際想方設法加強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事實上在1941年初,太平洋艦隊包括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在內1/4的作戰力量被調撥給了大西洋艦隊。此外,海軍部還把艦隊中素質最好的指揮官和水兵也成批調往大西洋艦隊。為此,金梅爾曾多次向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陳述加強太平洋艦隊實力的重要性。他在1941年9月12日寫給斯塔克的信中言語懇切地說:「一支強大的太平洋艦隊,無疑是對日本的威懾,而弱小的艦隊也許會引來日本人……在我們能夠保持足夠對付日本艦隊的兵力之前,我們在太平洋是不安全的。」但海軍部卻絲毫不理會金梅爾的呼籲。更奇怪的是,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狂轟濫炸時,太平洋艦隊的主力———3艘航空母艦恰巧全部外出(「薩拉託加」號停在聖地牙哥檢修,「列剋星敦」號正在行駛途中,「企業」號在珍珠港以西200海裡的歸途中),它們因此逃過劫難。

緊急調集醫務人員和藥品

1995年9月5日,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收到一名名叫海倫·哈曼女士的來信。她在信中稱她的父親史密斯曾向她講述過一些關於珍珠港事件的驚人內幕,在二戰時她父親任美軍後勤部副主管。她父親說,珍珠港事件爆發前不久,羅斯福總統緊急召開了一個由極少數軍官參加的秘密會議。總統在會議上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美國高層已經預見到日本海軍將要偷襲珍珠港,可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他命令與會者儘快準備將一批醫務人員和急救物資集結到美國西海岸的一個港口,隨時待命啟運。羅斯福總統特別強調禁止將會議內容向外透露,包括珍珠港的軍事指揮官和紅十字會的官員。面對與會官員的驚訝與不解,羅斯福解釋說,只有當美國本土遭到攻擊時,猶豫不決的美國民眾才會同意他宣布投入戰爭。這封信引起了很大轟動,但哈曼不是當事人,而她父親史密斯又已於1990年去世,人們無法從中得到更加詳盡和更有說服力的材料。

柯林頓收到信後不久,美國紅十字會夏威夷分會的工作人員在查閱該會1941年至1942年財政年度報告的影印件和有關國家檔案時,意外發現美國紅十字會和美軍後勤醫療部隊在珍珠港事件前一兩個月曾進行過非常規的人員和儲備物資緊急調動。例如,在那段時間裡,夏威夷分會通過正常渠道從國家紅十字會總部得到價值2.5萬美元的醫療急救物品,同時,還通過秘密渠道接收到價值5萬美元的藥品和物資。

這批額外補給,在偷襲珍珠港事件後的急救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41年11月的美國紅十字會總部的月度報告也顯示,那個月夏威夷分會共接收了2534名醫護人員,其中1505名是被秘密調去的臨時人員。有關人員還從夏威夷紅十字分會會長阿爾弗雷德·卡瑟爾的弟弟威廉·卡瑟爾的日記中發現:12月6日,夏威夷分會的全體人員奉命戰備值班。

美國史專家查爾斯·比爾德和著名作家約翰·託蘭等人分析認為:面對國內濃厚的孤立主義情緒,具有遠見卓識的羅斯福總統和他的高級幕僚們為了使美國在納粹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全面徵服歐亞大陸之前投入戰爭,上演了這齣「苦肉計」。同時,為了減少損失,他又將3艘航空母艦調出了珍珠港,並通過秘密渠道不露聲色地運去大批醫護人員和急救物資。但由於人們至今仍未找到最有力的直接證據,有關「苦肉計」之說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日本妄想藉此推卸戰爭罪責

對於美國人「自揭家醜」的行為,日本人表現出了特殊的興趣,一些所謂專家、學者更是對此大肆渲染,《大東亞戰爭全史》的作者服部卓四郎和《偷襲珍珠港前的365天》的作者實松讓就是典型代表。他們稱美國人事先知道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企圖,暗示日本是在美國人「引誘」下被迫發動了對珍珠港的襲擊。他們想通過這種說法,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責任推到美國人身上。

其實,日本在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已經開始考慮是「北上」還是「南進」。1941年10月,主張對美英開戰的東條英機上臺後,最終確定了發動太平洋戰爭,奪取印度支那和太平洋諸島的「南進」計劃。這決定了他們必然要對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發動攻擊,只不過他們首先選擇了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而不是駐紮在菲律賓的美國陸軍。關於珍珠港事件是「苦肉計」之說,只是美國民眾對以羅斯福為首的美國政府以何種方式、多大代價投入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真相的探究與爭論,而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罪責是無論如何也推卸不掉的。

相關焦點

  • 日本當年偷襲珍珠港,美國被質疑「苦肉計」,這4方面至今未解
    這就是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的前後原因,並非是說沒有任何目的和昏頭的做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的「苦肉計」?前面我說到,珍珠港事件,日本的偷襲是要被載入歷史的,但是隨著而來一些歷史資料,又讓珍珠港事件變得迷霧重重,導致成了很多史迷,軍迷眼中美國的「苦肉計」。
  • 日本轟炸珍珠港前,美國三艘航空母艦全部被調離珍珠港,是巧合?
    這場偷襲珍珠港的襲擊導致美軍損失慘重,多艘戰列艦和巡洋艦被擊沉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名官兵傷亡。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美國向日本正式宣戰。然而當時美國三艘主力航母(薩拉託加號、列剋星敦號以及企業號)都不在港內停放,全部外出執行任務了,因此躲過了一劫,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 儘管在珍珠港事件中損失慘重,但美軍航母卻完好無損,有能力反擊
    美國人的自信心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重挫,幸運的是太平洋艦隊的航母力量倖免於難,它們的存在對日本海軍構成了持續的威脅。對日本來說,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集中兵力用於攻擊,將導致防守力量相對薄弱,因此在攻擊問題上縮手縮腳,這和他們的國民性格相吻合。一旦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重型轟炸機進入可打擊日本本土的航程內,將對日本運輸船隊形成更大的挑戰和威脅,導致其戰爭資源更加匱乏。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太平洋戰爭上曾有上百艘航母對戰,戰爭結束該國還剩多少航母?
    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之後,二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提起日本偷襲珍珠港,就不得不提日本在二戰時期建造的航空母艦,可以說沒有數量可觀、性能優良的航空母艦作基礎,日本很難在太平洋上與美國相抗衡。,僅存的航空母艦都龜縮在港口內。
  • 偷襲珍珠港:圖5是日軍瑞鶴號航母,圖6美軍2艘戰列艦一起沉沒
    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軍在美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美軍珍珠港軍事基地進行偷襲。美國從此進入二戰。圖為被日軍轟炸的美國平民區,房屋倒塌。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航空母艦甲板上的戰鬥機即將起飛,前往珍珠港。
  • 60年前美國驚呼:珍珠港遭襲 這絕對不是演習(組圖)
    他強烈要求派遣一支航母艦隊,趁美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在珍珠港錨泊的時候對其實施突襲。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日本海軍力量在太平洋上的暫時優勢———戰列艦10∶9,航空母艦10∶3。山本認為,只要使美國艦隊癱瘓,日本就可以徵服菲律賓、新加坡和東印度而不受阻礙;西方盟國在遭受重創無力從事兩洋戰爭時,將被迫就範,接受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統治。
  •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最後的掙扎 計劃建造15艘航母 最後只完成三艘
    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一共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一艘巡洋艦,並喪失了在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制海權。中途島海戰之後,曾經在太平洋戰場上橫行一時的日本海軍算是走到了窮途末路,稍微有點戰鬥力的軍艦全部失去,為了做最後的垂死掙扎,日本計劃重新建造一款新型航空母艦,這就是雲龍級航母。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客觀條件成熟還是美國的苦肉計?真相成謎
    可惜的是南雲忠一沒有完全掌握這個計劃本質,完好無損地保留了美軍的燃油倉庫,使珍珠港事件半途而廢。再次,羅斯福深謀遠慮,放任日本偷襲成功,為美國加入二戰掃清障礙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損失40多艘艦船和188架飛機,還有4500多人傷亡,而日軍僅僅傷亡200人,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艦艇。
  • 日本偷襲珍珠港最大失算,美軍航母全不在,是偶然還是陰謀?
    美國本來一直遠離戰爭,做著自己的發財夢,但沒想到日本卻突然對自己發起偷襲,等到偷襲珍珠港事件過去後,美國只得選擇參與二戰,並對日本展開了一系列反擊。很多人在對這段歷史進行了解時,都認為要是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的話,美國可能會當個吃瓜群眾,遠離戰火,安安心心的賺錢。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真的不知情嗎?他們的航母都哪去了?
    而美日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導火索就是珍珠港襲擊。很多人不明白,日本主要戰場是亞洲,為何想不開偏要招惹美國。當時日本的石油彈盡糧絕,東南亞的運輸通道被美國給截斷了,所以這場戰爭爆發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那麼美國對日本的這場襲擊真的毫不知情嗎?這個疑問從珍珠港襲擊爆發之後,就一直存在。當時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提前截獲了日本的情報,翻譯過後發現日本竟然要偷襲美國珍珠港。
  • 澳版「珍珠港事件」:澳著名港口城市達爾文被日軍炸成廢墟
    要知道正是阿博特稱為「有榮譽感」的日軍,在1942年蹂躪澳大利亞著名港口城市達爾文,製造了「澳大利亞版珍珠港事件」。美澳軍隊麻痺大意1942年初,連續丟掉菲律賓、英屬馬來亞(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荷屬東印度(今印尼)的英美盟軍殘部紛紛撤到澳大利亞北部休整,達爾文的港口和機場一時間擠滿各類艦艇飛機。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日本:4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53艘驅逐艦、264架飛機、約15艘支援艦船。 縱觀整場中途島海戰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原因在日本的這次失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的海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可以投入的兵力也受到了衝擊,美軍能夠投入的航空母艦隻有三艘。正是由於戰爭前期這種過於順利的局勢使一種驕傲自大的心理在整個日本海軍中滋生蔓延。
  • 日軍偷襲的珍珠港,居然沒有一艘航母,美國這坑挖的夠大!
    而美國參戰,也和日本有關,這就要提到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事件了,那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的這次偷襲,確實粘的了不少的便宜,讓美國損失慘重的同時又十分惱火,於是美國經過恢復以後,加入了二戰,一心報復日本。但是因為這件事情的過程頗有蹊蹺,它好像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比如在珍珠港裡,居然連一艘航母都沒有停,所以有的人覺得,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一個大坑,就等著日軍往裡面跳呢?
  • 美二戰時狂建航母!創世界最高紀錄147艘,戰後這些航母都去哪了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船舶工業開足馬力,瘋狂建造各型號航母,戰後統計高達147艘,那麼二戰結束後這些航母都去哪裡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的聊聊這個話題。我們把二戰的時間節點從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算起,這個時候美國已近開始建造有約克城級大型航母大黃蜂號,護航航母長灘級、桑加蒙號護航航母等。
  • 夏威夷遊記之二-珍珠港的炮艦
    夏威夷遊記之二-珍珠港的炮艦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歐胡島的西南部,該島是夏威夷的第三大島,是州府檀香山所在地,也是夏威夷的商貿中心,這要得益於他擁有夏威夷最大的天然港口,即珍珠港,因港灣盛產珍珠,故有此名,夏威夷在併入美國前,其經濟主要依賴種植業,尤以甘蔗為主,製糖業也隨之發達,砂糖依賴港口轉運到歐美,從此港口貿易開始繁榮,而珍珠港三面環山
  • 【文談】二戰: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偷襲日,日本帝國海軍赤城號(Akagi)航母搭載的飛機準備起飛。它攝於1941年12月7日,日本瑞鶴號航母搭載的飛機,中島「凱特」(Nakajima "Kate")B-5N轟炸機準備從甲板上起飛,襲擊珍珠港。
  • 歷史首次: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被戰列艦擊沉的航母,在二戰時代,戰列艦被已經「成功上位」的航母擊沉許多,相比較於大和號以及吳港中日本戰列艦,還有被「飽和式」攻擊的俾斯麥號,但第一艘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更像是「被第一隻品嘗的螃蟹」,意義特別了許多。
  • 印度剛宣布造第3艘航母,美彈射器零件就被盜,隨後在港口被發現
    圖為美航母電磁彈射裝置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海軍突發盜竊案,航母彈射器竟然不翼而飛,隨後在印度港口被發現,此事一經曝光後立即引發熱議,有知情人士稱
  • 日本距珍珠港3500海裡,它是如何瞞天過海,千裡偷襲珍珠港?
    零式艦載戰鬥機山本五十六使用航母去襲擊珍珠港,是因為只有航母、艦載機才具備這樣的攻擊能力,再說珍珠港港口內部也是非常狹小的,容不得大型艦船在裡面作戰。為了能贏得這場豪賭,11月23日,山本五十六在「赤城」號航母上召開了機動部隊作戰指揮官的聯席會議,開始規劃一條能瞞天過海的最佳路線。當時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通常有三條航線,第一條是經阿留申群島的北方航線,第二條是經中途島的中央航線,而第三條是經馬紹爾群島的南方航線。幾條路線各有利弊,哪條才是最佳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