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

2020-12-19 騰訊網

順治皇帝一生共有八位皇子,在八位皇子中,只有兩位活到了成年,這兩位分別是二阿哥福全和三阿哥玄燁,其中三阿哥玄燁到後來還成為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正是因為三阿哥玄燁的光芒過大,讓人忘記了順治皇帝還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經常被人遺忘的康熙皇帝的哥哥福全。

二阿哥福全,不管是能力還是在其他方面,跟三阿哥玄燁相比也是不落於下風的,順治皇帝也很看重二阿哥福全的,那為什麼順治皇帝會在臨終的時候將皇位傳位三阿哥玄燁,而不是二阿哥福全呢?

順治皇帝之所以沒有把皇位傳位福全,有很多原因的存在,第一個原因是福全並不想當皇帝,順治皇帝在早年間問福全志向的時候,福全說自己想要做個賢王,而事情在後來也確實按照福全想要的方向發展,福全後來也如願的做了賢王。

第二個原因是,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是明清時期的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作為德國人的他,在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不過並沒有在萬曆皇帝一朝受到重視,反而在崇禎皇帝這一朝受到重視。

崇禎皇帝不僅親賜湯若望匾額,而且湯若望還受崇禎皇帝之命,成功的造出大炮,不光如此,湯若望還在崇禎皇帝執政時期,協助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禎曆書,崇禎曆書一共有一百三十七卷,崇禎曆書的完成無論對於當時國內天文學的發展和當時世界天文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明朝滅亡,清軍入關佔領當時的北京城後來湯若望又把崇禎曆書壓縮成一百零三卷,這部崇禎曆書之後被改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湯若望將西洋新法曆書呈給了攝政王多爾袞,攝政王多爾袞看到這部書後,十分滿意,攝政王多爾袞也對編寫這部書的作者之一湯若望,十分賞識,湯若望由此便在清廷中,擔任欽天監一職。

攝政王多爾袞後來將這部書改名為時憲歷,並在書冊上印上依西洋新法五個字,就此頒布天下,時憲歷也成為了清朝每一年編制曆書和天文推步的依據,在攝政王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正式親政後,將湯若望先後封為通議大夫和太常寺卿以及通政使和光祿大夫,其中光祿大夫為正一品官職。

順治皇帝之所以會對湯若望如此的優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順治皇帝早年就與湯若望相識,本來就對西洋文化十分有興趣的順治皇帝,自然是會經常去請教湯若望的,而湯若望的學識淵博和高尚的品格都令好學的順治皇帝十分折服和尊敬,由此湯若望也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有了很高的威信,湯若望所說的話或是提出的建議,順治皇帝都會予以採納,在順治皇帝臨終前決定傳位於三阿哥玄燁,也是因為湯若望所提出的建議。

第三個原因是,三阿哥玄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優勢就是得過天花,順治皇帝是因為愛妃董鄂氏去世傷心過度,導致身體素質下降,以至於後來感染天花,最終導致死亡,並非是野史所描述的出家,順治皇帝是因為感染天花而去世的。

天花是一個傳染性極強的疾病,沒得過的很容易被傳染上,而得過天花存活下來的人在身體有一定的免疫,很大機率上不會再感染上天花,而在皇子中,得過天花存活下來的只有三阿哥玄燁,三阿哥玄燁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在皇子中較為出眾的,因此才會被順治皇帝立為皇位繼承人。

第四個原因是順治皇帝的母親孝莊太后,在順治皇帝面前的一再堅持,順治皇帝雖然與母親孝莊太后的母子關係,並不是十分融洽,但是母親太后的話,也還是要聽的,孝莊太后之所以一再堅持的選擇三阿哥玄燁。

主要因為三阿哥玄燁從小是在她身邊長大的,三阿哥玄燁從小勤奮好學,也是因為受到孝莊太后的影響,孝莊太后也是一個勤奮好學之人,晚年時期也依然保持著這個良好的習慣,三阿哥玄燁的勤奮好學和天性聰慧,加上三阿哥玄燁的遠大志向,都令孝莊太后十分看重,加上三阿哥玄燁曾經感染過天花而存活下來,這些因素都是使得孝莊太后在兒子順治皇帝面前,堅持選擇讓兒子順治皇帝立三阿哥玄燁為皇位繼承人。

順治皇帝選擇了三阿哥玄燁作為皇位繼承人,按照結果來說,順治皇帝的一決定是十分英明的,也正是因為在三阿哥玄燁坐上皇位後,史稱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繼位後的行為也沒有讓孝莊太后失望,在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國家發展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甚至還在不久後出現了盛世,康熙皇帝也被史書上譽為清朝最為英明的君主。

雖然康熙皇帝的哥哥福全,沒有成為皇位繼承人,但絲毫沒有影響兄弟之間的感情,福全在弟弟康熙皇帝繼位後,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弟弟康熙皇帝,一直到自己病逝,福全也是用一生來履行從小賢王的志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順治要把皇位傳給康熙,而不是次子福全呢?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相對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順治皇帝可謂英年早逝。公元1661年,順治帝駕崩,終年24歲,廟號世祖。
  • 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
    在做皇帝前,最關心的莫過於自己能否坐上龍椅;等做了皇帝後,最關心的便是自己的位置將來傳給誰。就順治而言,他無疑是幸運的,少不更事時便被推上了皇位;然而,他又是頗為不幸的,正值大好年華,卻患上天花,不得不草草選就接班人。
  • 順治為什麼傳位三子玄燁而不傳次子福全?
    順治傳位於玄燁,實際是順治帝和孝莊太后協商的結果。順治去世那年,福全九歲,玄燁八歲,年齡上沒有明顯差別。但福全排行老二,玄燁排行老三。以漢文化「嫡長子繼承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順治深受漢文化影響,他考慮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想讓福全繼承皇位。但是,順治六歲登基,叔父多爾袞攝政,君臣關係扭曲,給順治身心造成巨大傷害,他擔心九歲的兒子福全登基,繼承皇位,會走自己的老路。
  •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順治帝,也可以算是清朝的第一個皇帝,一個痴情種,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至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位18年,在董鄂妃去世不久之後便隨她而去了,臨終前,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第三個皇子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康熙大帝。
  • 順治帝傳位於康熙,誰能想到是因為康熙曾得過這種病
    可是在這就有一個疑問了,當初康熙的父親順治為何要傳位給康熙,要知道順治帝在位不滿十八年,共育有八皇子,而長子、四子、六子夭折。到順治去世前,只剩下五位皇子,其中只有兩位年齡上有資格繼承皇位,即次子福全、三子玄燁,那麼順治為什麼不傳給年齡更大一些的福全,而要傳給康熙呢?
  • 順治去世前,為何不把皇位傳給福全,而是傳給了非嫡子的玄燁?
    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順治帝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三皇子玄燁,按理說皇位一般都是嫡長子繼承制,雖然他年紀不大,但是那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八個阿哥,即使當時的嫡長子不幸沒有存活下來,但是玄燁的上面還有一位皇子,就是他的哥哥福全,福全不僅位次靠前,而且其母親的身份也是配得起的。
  • 順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子,為何順治會傳位康熙
    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終年24歲,臨終之前在《順治遺詔》中傳位庶三子玄燁(康熙帝)。同年2月,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為康熙元年。中國歷史上正常的皇位傳承,一般有三種方式,即嫡長子繼承制、兄終弟及、選擇賢達子孫,其中嫡長子繼承制最為常見。
  • 他是董鄂氏的兒子,曾主動放棄皇位,去世後康熙慟哭不止
    劇中有一條線主要是說,順治曾立下遺囑,要傳位於次子福全。可是由於孝莊太后篡改遺詔,皇位才落到皇三子玄燁頭上,也就是康熙。因此,劇中的福全想方設法,要奪回屬於他的一切,最終不惜逼宮。當然,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劇中福全失敗之後,康熙沒有殺他,而是放逐關外,可福全早已因此變得瘋瘋癲癲,不得不說是咎由自取。
  • 一般是長子繼承皇位,為何順治皇帝不把皇位傳給福全,而傳給玄燁
    順治皇帝去世後,他的排行第三的兒子玄燁登上了皇位,那個時候炫燁還很小,只有8歲而已。按照當時古代的傳承制度,一般都是有嫡系就立嫡系,沒有嫡系才立庶出。有長子就立長子,沒有長子才立幼子。以方式來說,雖然玄燁和福全都是庶出,但按理來說應該是立福全而不是玄燁,因為福全是第二子,而玄燁是第三子,那為什麼玄燁能夠當上皇帝而不是福全呢?第一、孝莊皇后的支持。
  • 被稱作千古一帝的康熙,竟然是因為得過天花才繼承皇位
    康熙的父親順治帝一共有六位皇子,長子幼年夭亡,次子福全,康熙排在第三,如果按照嫡長子繼承大統的話,那麼就應該是次子福全繼位。而順治帝意屬的皇位繼承人竟然是自己的一位從兄弟「愛新覺羅·嶽樂」。嶽樂是饒餘敏郡王愛新覺羅·阿巴泰的第四子,努爾哈赤之孫。嶽樂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且頗具謀略,在徵討盤踞四川的流民大軍時,率部斬殺掉大西王張獻忠。
  • 順治帝傳位給8歲的玄燁,年長的老大老二為何不受順治帝青睞?
    福臨六歲的時候皇太極突然去世,因為沒有留下繼位人選,所以大清皇位空懸,引得各方勢力相爭,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是代表。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小福臨被推了出來繼位登基。在順治帝初期,國家大權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的手中,順治帝受他轄制。一直到順治七年,多爾袞去世他才親政當權。
  • 康熙排行老三,而且不受順治帝寵愛,他是如何8歲登上皇位的呢
    順治帝是個悲劇皇帝,他大清帝國的第三位君主,卻毫無帝王之心,趕鴨子上架當了皇帝卻又英年早逝,23歲就駕崩了。關於順治帝的死因,歷史記載順治帝是感染天花病逝的。順治在自己把控朝局之後,其實就是有了退位之心,但是大清不能後繼無人,在他沒患病之前,他就選好了繼承人。
  • 順治最初想傳位的不是康熙,而是他的堂兄弟,為何呢?
    順治十八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帝染上天花,將不久於人世。由於順治此時年紀尚輕,所以在病重之時,還沒有設立儲君。皇子們此時都年幼,長子夭折,最寵愛的次子福全也不過才九歲,一想起自己年幼登基,多爾袞攝政專權的事,也就沒考慮他了。後來繼承皇位康熙帝此時才不過八歲,更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 福全是順治皇帝最疼愛的兒子,為何立了玄燁為繼承人?
    可惜的是那個時候,皇子們大多數都早夭了,於是只剩下了皇次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燁。由於福全的母親也是董鄂氏一族,所以福全得到順治皇帝的寵愛比玄燁多。原本順治是想立他最寵愛的董鄂妃生下的兒子,為繼承人的。可惜這個皇子的福氣薄,生下來便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不過順治帝非常疼惜這個兒子,追封他為榮親王。
  • 順治皇帝為什麼傳位康熙,而不是立次子福全為帝?
    順治皇帝在遺詔中,宣布立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承帝位,即康熙皇帝。當時順治皇帝在世的皇子共有六人。由於皇長子早逝,所以次子愛新覺羅·福全(九歲)為最年長的皇子,其次才是玄燁(八歲)。如果按長幼之序來排的話,應該福全優先。如果按生母地位來排的話,福全的生母是順治帝一生最鍾愛的皇貴妃董鄂氏,地位僅次於皇后。而康熙的生母佟佳氏,當時只是個普通妃子。
  • 順治皇帝有6個兒子,為什麼偏偏傳位給了老三康熙?原因在這!
    順治駕崩前,在世的兒子共有六位,分別是次子福全(1653-1703),三子玄燁(1654-1722),五子常寧(1657-1703),六子奇綬(1659-1665),七子隆禧(1660-1679),八子永幹(1660-1667)。
  • 順治為何放棄次子福全,選擇三子玄燁?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是關鍵
    那麼,順治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康熙呢?畢竟,當時的康熙很年幼,並沒有展現出多大的政治才能。其實,當初順治皇帝和孝莊太后之所以會選擇康熙,是因為一場病。一場差點就奪走康熙皇帝命的病。這並不是一般的疾病,清朝不少王公貴族和皇帝都死了它。沒錯,這個疾病就是天花。古人談天花則色變,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得了天花就等於被死神畫了記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
  • 24歲的順治帝有8個兒子,這其中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順治帝24歲去世,一生育有八個皇子,但其中皇長子、皇四子、皇六子夭折,順治帝去世實際上的候選人只有皇次子福全和三阿哥玄燁,剩下的三個孩子年齡太小。最後是只有八歲的三阿哥玄燁登基為康熙帝。順治帝一,順治帝結婚早皇太極去世後,年僅六歲的福臨登基,也就是順治帝,多爾袞攝政的同時將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的女兒指婚順治帝。
  • 康熙帝的兄長——放棄皇位,願為賢王的裕親王愛新覺羅·福全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年僅二十二歲的順治帝寵妃董鄂妃病逝。董鄂妃的離世給順治帝帶來巨大的打擊,皇帝萬念俱灰,身體也開始每況愈下。有感自己時日無多的皇帝開始考慮繼位之人,順治帝的諸子中年齡稍長的有三人(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五子常寧)。
  • 她雖然不是真正的「董鄂妃」,但她為順治帝成功生下了皇子!
    若要說起在清朝順治帝時期他最喜歡的是哪位妃子,那麼小編認為應該有很多的朋友都會毫無猶豫的說是「董鄂妃」,確實順治帝特別喜歡董鄂妃。可以說這樣的出身相比很多的妃子來說是相當不錯了,但是呢,在她剛進入皇宮的時候,順治帝並沒有對她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只是有個印象而已,所以她在最開始的時候位置也並不是很高,連個內廷的一宮之主都不是,這讓人聽起來不由得對她產生憐憫。可是她有一個優勢就是,她長得很漂亮,即使是在後宮那麼多嬪妃當中,也是脫穎而出。